首页 百科知识 认同性接受的特点

认同性接受的特点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同性接受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自身内部的价值遵从,是发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内部的自我需要,区别于依从性接受出于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认同性接受的愿望愈强烈、认同性接受的意义愈明确,认同性接受行为就愈主动。正是这种较强的稳定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逐渐由认同性接受的中级方式升华到信仰性接受的高级方式。

(三) 认同性接受的特点

认同性接受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自觉接受水平,主要是内在需求影响的结果。它具有下列特点:

1.自觉性

认同性接受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自身内部的价值遵从,是发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内部的自我需要,区别于依从性接受出于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无论是感性认同、理性认同、利益认同还是价值认同,认同性接受总是有其一定认知或情感依据的。认同性接受区别于依从性接受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个体能逐渐相信自己所遵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这种遵从还没有形成信仰。这种内部动因的存在,决定了认同性接受不是盲从行为,而是带有很强自觉性的行为。

2.主动性

认同性接受的主动性与认同性接受的自觉性是一致的。无论是感性认同、理性认同、利益认同还是价值认同,由于认同性接受的发生是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内部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驱使,而不是直接或间接的外部压力,因此,认同性接受有其自身内在的动力机制,有其发生的内在动因,是主动发起的、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地取决于直接或间接的外来压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认同性接受的愿望愈强烈、认同性接受的意义愈明确,认同性接受行为就愈主动。所以,认同性接受有着很强的主动性。

3.稳定性

由于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人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趋同上,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自身的必要性和价值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个体内部的这种心理因素不会随着外在压力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认同性接受与依从性接受相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正是这种较强的稳定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逐渐由认同性接受的中级方式升华到信仰性接受的高级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