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整体论与还原论

整体论与还原论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本体是“元气论”、“五行说”。二是中国哲学偏向于对大体和大化之肯认,而对小体事物与事件则缺乏细致入微的考察。三是中国哲学重简易、合一、相容与和谐,而缺乏对宇宙人生的复杂性、异质性、冲突性和矛盾性之认识和肯认。由于对世界本体认识的差异,所以中国传统哲学是用系统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而西方是用还原论的方式认识世界。还原论则认为整体由不同层次组合而成,复杂的高层次是由简单的低层次构成的。

二、哲学基础不同:整体论与还原论

中国哲学有完全异于西方哲学的特质。“现在全世界的哲学家都能够像知道自己国家的哲学那样认识中国哲学——类似于知道两千年前欧洲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假如中国哲学不是以中国传统而闻名;假如不是科学与哲学各个学派之间的民族融合,这样的评价是不能的。”[40]林德宏教授认为:“中国关于物的哲学不是本体论,物的哲学是价值论和认识论哲学。”中国的本体是“元气论”、“五行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气化为物”,物是衍生出来的,不是本原的。西方哲学本体论虽然也有抽象为世界本原的,比如毕达格拉斯学派的“数”,但西方的本原注重的是实体。西方最早对“自然”作哲学思考的是活动于古希腊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城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米利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是:事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他们一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单一的物质性本原构成,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出这个本原是什么。泰勒斯认为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定”(一种虚拟物质),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是物质性的本原“浓聚”或“稀散”的结果。这种哲学是简单的、素朴的。

成中英对中国哲学指出了四个明显特征:一是中国哲学偏向宇宙论和价值论的发展,而缺乏对知识问题、方法问题的专注,故往往就事象立言,而不重观念分析。二是中国哲学偏向于对大体和大化之肯认,而对小体事物与事件则缺乏细致入微的考察。三是中国哲学重简易、合一、相容与和谐,而缺乏对宇宙人生的复杂性、异质性、冲突性和矛盾性之认识和肯认。中国哲学偏向实用而忽视理论。其所偏向实用,则是强调个人之修德重行,而甚少讲究实现群体事功和福利之方法。[41]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中国传统的意向思维更倾向于用情感判断代替认知,这和西方以求真为目的的逻辑思维形成了很大的差异。中国人传统宇宙观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先哲看来,人和宇宙万物都来自于道,主体自身就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整体意识的形成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当然最基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对于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结构,中国文化倾向这三者的和谐与统一。所以造成了在观念、形式和过程上的整体意识,这也与中国政治上的‘大一统’体制有着密切关系。小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内圣外王’,政权、父权、神权的一体化原则。中国哲学主张天与人、理与气、心与物、体与用、文与质等诸方面的对称关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统一观念。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就用有与无、始与终、一与二、阴与阳的立论,来观察宇宙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把世界上的事物相互关系及制约关系视为一体化的系统规律。”[42]

西方哲学很早就设立了人与自然二分的意识,即将自然作为与人不同的认识对象。“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对于人本身是一种疏远化的思维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不关心人的,特别是对处于整体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关心的。不仅如此,这种对象化活动的直线性,或者用黑格尔的话说‘坏的无限’,还会导致从对象化、疏远化到异化的产生。”[43]西方哲学很早就表现了强烈的求真诉求。前文探讨过,对“真理”的追求是西方哲学不断超越的核心所在。由于对世界本体认识的差异,所以中国传统哲学是用系统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而西方是用还原论的方式认识世界。系统论认为对事物运行机制的保证要从整体入手,要借助于内部的矛盾运动进行调整。还原论则认为整体由不同层次组合而成,复杂的高层次是由简单的低层次构成的。在南京大学李曙华教授看来,中国哲学是生成论的,而西方哲学是构成论的。

中西医之间的差异在这一点上体现最为明显。中西医哲学思维是不同的,尽管17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之风愈刮愈烈,在数学、天文、地学、物理、水利、采矿等科学与技术方面实现了中西汇通,但唯有中医仍保持中国本土特色,不为强大的西方现代医学所同化和改变。这是由于中西医所依据的哲学根基不同而决定的。哲学是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相对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药学的哲学思维是“意象”思维和类比思维;西医的思维是逻辑思维。复旦大学中西医研究所王文建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中医不像西医那样通过对药物化学成分的了解,而是将其性味做属性归类后指导用药,用药物属性纠正机体功能属性的偏差。中医偏重“道”,偏属性观;西医偏重“器”,偏物质观。西医是物质对物质的对话,落脚点是“器”的层面;而中医是属性与属性的对话,立足点是“道”的层面。[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