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随季节交替而变化的风

随季节交替而变化的风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季节交替而变化的风翻开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到,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从东北大兴安岭一直走向西南,终止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季风是一年内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风。7月上中旬,东南季风再次北上,使华北、东北先后进入雨季。每年六七月份,东南季风夹带着大量的雨水向北挺进到江淮流域,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每年七八月份,华北进入雨季,洪涝灾害更多。
随季节交替而变化的风_趣味气象

随季节交替而变化的风

翻开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到,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从东北大兴安岭一直走向西南,终止于雅鲁藏布江河谷。

此线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少于400毫米,草原千里,是广阔的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大都在那里,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4毫米,塔里木盆地的若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6毫米,吐鲁番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6毫米。沙漠地区内部年降水量更少,有的地方终年无雨。

此线东南,气候湿润或比较湿润,可以生长森林植被。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达到3000毫米以上,例如台湾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高达6489毫米。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淮河、秦岭一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华北平原、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量600~800毫米,东北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

为什么我国降水量东南多而西北少,雨季南方长而北方短呢?这是季风造成的。

季风是一年内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风。我国东临太平洋,在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低层气压相对较低,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湿热的东南季风(夏季风);在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低层气压相对较高,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干冷的西北季风(冬季风)。

来自南方海洋的东南季风给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来自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季风给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

5月上中旬,东南季风的前锋——季风雨带——在华南登陆,使这里的旬降水量猛增一倍,揭开了大陆雨季的序幕。6月下旬,东南季风加强,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减弱而北撤,季风雨带挺进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开始梅雨季节。7月上中旬,东南季风再次北上,使华北、东北先后进入雨季。8月底,北方转冷,东南季风南撤。不到一个月,大部分地区成为北风的天下。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就可以使南起云南、北到青海南部的广大地区进入长达5个月的雨季。

中国东部随着东南季风向北推进,从春到夏有三个明显的雨带产生。如果夏季东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各地雨季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雨季的长短、雨季的降水量都不同,那么很容易造成洪涝或干旱灾害。

每年4~6月,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东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这个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1959年,珠江流域曾出现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

每年六七月份,东南季风夹带着大量的雨水向北挺进到江淮流域,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193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出现洪涝灾害,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武汉市内可行船,滂沱大雨造成荆江决口,损失惨重。1954年,东南季风被北方冷空气所阻,一直到7月下旬雨带还停留在江淮流域,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而1959年,东南季风势力强盛,它的前锋未在长江流域停留,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干旱。1967年和1978年江淮流域也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旱情为历史上所少见。

每年七八月份,华北进入雨季,洪涝灾害更多。据历史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这580年里,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就有387次。1963年、1975年,华北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特大洪涝灾害。而1980年,北方干旱十分严重,北京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干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