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

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艺美学是中国学者面对现实的文艺实践所创立的融美学、文艺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从开创到形成经历了创立、探索、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次会议上,胡经之提出了创建文艺美学学科的设想,认为在全国的高校的文学和文艺学科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美学的讲授,应该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其次,文艺美学的开创拓展了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领域。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文艺美学进入了一个探索的阶段。

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

张 伟

文艺美学是中国学者面对现实的文艺实践所创立的融美学、文艺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从开创到形成经历了创立、探索、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文艺美学的创立阶段

当代中国学者不满足于美学研究中的关于美的本质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争论而忽视文艺自身审美实践的现实,立足于本土的文艺现象,提出了文艺美学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第二次美学大讨论,也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美学热。1980年春天的昆明,全国首届美学会议在这里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胡经之提出了创建文艺美学学科的设想,认为在全国的高校的文学和文艺学科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美学的讲授,应该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他撰写《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发表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创刊号上,后刊载于《美学向导》。尽管这篇文章不是很全面和成熟,但毕竟是我国第一篇讲述文艺美学的文章。此后北京大学陆续出版了一批由胡经之主编的文艺美学丛书,对文艺美学的建构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随着美学讨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学研究不能再停留在纯粹的美学理论思辨的层次上进行争论。美学研究要深入发展就要联系文艺实践,探讨文艺自身的特点,文艺美学就是适应这种要求而出现的。这期间的文艺美学处于开创阶段,其特点表现在:首先,虽然还没有出现文艺美学的自身的理论著作,但是人们的视角已经开始转向了文艺美学。显著地表现在出现了从审美的角度研究的《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卢善庆著)、《茅盾文艺美学思想论稿》(史瑶等著)等专著。其次,对文艺实践的关注和对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探讨。当时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更多地被政治问题所制约,很少关注文艺自身的审美特性问题。文艺美学的开创,让更多的理论家们开始面向文艺自身,探讨文艺自身的规律。随着文艺美学的开创,出现了专门探讨分类文艺的美学形态,比如书法美学、电影美学等,出现了探讨文艺自身规律的著作如周来祥著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规律》等。

文艺美学开创的意义首先在于在美学和文学理论之间找到了新的契合点。美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原来搞美学研究的人基本都是哲学家。在中国随着美学大讨论的深入,很多搞文学理论的专家也加入到了美学论争之中,但是他们的学术重点依然在探讨文艺问题上,对于纯粹的美学的哲学争论没有更多的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文艺美学的出现,就使得很多搞文艺学的专家在美学和文艺学的交叉点上找到了巨大的学术趣味,理论视角的转换使得很多文艺问题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其次,文艺美学的开创拓展了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领域。在原来的美学和文艺学研究中,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是各自的几大块。美学所研究的基本是美论、美感论和文艺论,而且在文艺论中仅仅局限在文艺创造和文艺欣赏等问题上;在文艺学的研究中基本是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文艺创作问题、文艺作品问题和文艺的鉴赏和批评问题等。文艺美学所研究的问题在原来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的问题基础上,把审美活动问题、审美体验问题、文艺本体问题、文艺接受问题等都纳入到了文艺美学当中,使得文艺研究出现了更加活跃的局面。再次,文艺美学的开创弥补了哲学美学对文艺实践的少有的探讨,深化了关于文艺的理论研究。此前的文艺理论研究大多都是关于文艺的社会学研究,这些研究基本停留在文艺的外部特征的探讨,对文艺的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很少给予关注。文艺美学摆脱了政治对文艺研究的束缚,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文艺自身的审美的问题,使得对文艺自身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强调和深化。

二、文艺美学的探索阶段

文艺美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美学和文艺学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学界很多综合大学中文系的文艺理论教师由文艺理论的研究转向了文艺美学研究,这就使得文艺美学成为他们研究的新的领域。随着对文艺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感觉到文艺美学的概念需要进一步廓清,文艺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1999年底由《文艺研究》编辑部、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文艺美学在中国”研讨会就是适应了这种形势召开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文艺美学进入了一个探索的阶段。这时期出版了一批文艺美学的专著,如胡经之的《文艺美学》、杜书瀛主编的《文艺美学原理》等。

这阶段的文艺美学研究的特点首先是对文艺美学的概念认识更加自觉。文艺美学的开创,引起广大美学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于什么是文艺美学的问题认识并不是很明确,于是对文艺美学概念的争论是这个时期文艺美学研究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当时人们对文艺美学概念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文艺美学是和文艺学相融合的新兴学科;二是认为文艺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对文艺问题进行美学阐释的学问;三是认为文艺美学是追问文艺的本体存在的一门学科;四是认为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活动的审美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五是认为文艺美学是传统美学的当代形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艺哲学。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概念的形成和确立,其始总是不确定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象的确定,才得以得到基本的认同。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运用的概念都是不断建构的过程,很多概念都是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花费了若干个世纪才得以廓清的。比如对美学的看法二百多年来也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美学学科的研究。所以希望文艺美学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也许是不现实的。

其次,这阶段文艺美学研究的特点是使得文艺美学自身的属性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厘清。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叠加,这样文艺美学和文艺学以及美学的关系就是这个阶段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学科的下属方向,而不能将其放在美学里边;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应该从属于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如果没有独立性的学科是不能成立的,它既不从属于美学,也不从属于文艺学,是和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相并列的学科;更有的学者还由于文艺美学和其他学科存在着过多的关联而否定文艺美学的存在。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和相关学科存在着交叉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种交叉的特点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当代的学科发展的特点就是多学科的交叉,用哈桑的话说叫“互涉文本性”。我们总是用一种确定性的眼光看问题,这其实是传统的实体论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试图在事物背后找到绝对的存在,在现象里找到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被功能的思维方式所取代。卡西尔在回答“人是什么”的时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语言、神话、宗教、文艺和科学构成了人类活动的有机整体,那种绝对的确定只能是“实体”性的,而不是“功能”性的。进一步说,那种实体性的思维是科学主义盛行的结果,人们总是用科学主义的立场要求人文学科,其结果是导致人文学科的精神价值的消解。

文艺美学正是在吸收相关学科的养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走向成熟。我们知道,文艺理论是对文艺经验的提升,它所面对的对象是文艺实践活动。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文艺理论的理论反思活动,它所面对的对象是关于文艺的思想,而不是具体的文艺实践活动。文艺美学和哲学美学的区别在于,它不像哲学美学那样涉及自然和生活的审美活动,它的对象仅仅局限在文艺活动的思考上面,是关于文艺活动理论的理论再思考。所以我们认为文艺美学是关于文艺理论的理论反思的学科,是对文艺的本体论的把握和建构。

三、文艺美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文艺美学由自在走向了自觉,对文艺美学的研究成为近期美学研究领域和文艺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文艺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文艺研究》编辑部和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主办单位的《文艺研究》召开文艺美学的研讨会以及发表一系列的文艺美学的文章,深化了文艺美学的研究。如果说胡经之在80年代初提出了文艺美学的建构,开创了文艺美学新学科的话,那么经教育部批准的以曾繁仁为学科带头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文艺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的标志。这时期文艺美学研究的队伍更加壮大,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研究的成果更加丰富。

这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方法有哪些?学科如何定位等更加深入的问题。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门学科能否存在和发展,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关于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其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文艺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的创造规律;有的学者认为美学以人与现实的一般审美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而文艺美学则以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文艺领域里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就是应该把传统的美学和文艺学所没有涉及的边缘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在自身现代发展之路上所提出的一种可能的学理方式,它从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文艺问题的把握。要确立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是其研究对象要和哲学美学及文艺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如果研究对象没有区别就等于消解了文艺美学的学科自身。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文艺思想作为自身的研究的出发点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审美观点和文艺美学不发生关系。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现实的文艺实践,它所面对的是文艺的经验层面的问题。文艺经验层面的问题如果不能进入文艺美学的研究视野当中来,就等于把文艺美学等同了文艺学。黑格尔认为哲学活动是自由思想的活动。所以,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于文艺的思想层面的问题,因为文艺美学是对文艺思想的理论反思的学科。

诚然,一门学科的形成和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学科对象的确定与否并不影响该学科的自身发展,这样看来,关于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可能还要继续下去。但是,无论学者们对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有多么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把文艺作为自身的研究的范围和边界,所不同的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区别,这就进入这个时期的关于文艺美学研究方法的问题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在研究内容上是相同的,区别就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文艺学所运用的是社会学的方法,文艺美学运用的是哲学方法;有的学者认为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和传统的美学研究方法区别开来,体验的方法是最能够体现文艺美学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的方法;有的学者从科学的角度要求文艺美学,要把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美学的观点研究文学文艺,把审美体验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的方法才能够对文学文艺做出整体的把握。

我们认为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是指文学文艺的研究中所通过的途径和方式的总和。应该看到文艺美学的研究是在文学文艺的实践中进行的,历史上一切文学艺术现象都构成了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它与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是人类为满足人的自身生命的需要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这样纷繁复杂的文学艺术现象是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的,也就是说作为人文学科的文艺美学不能向科学靠拢,当初“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热的教训是深刻的。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的美学领域掀起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热潮,人们天真地以为只要把这“三论”问题搞清楚了,美学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尽管这种热潮对于美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研究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美学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因为科学可以改变外在世界,却不能为人类的生活世界提供生命意义的支撑。

同样,在文艺美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从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以后,开始了人类的“认识论转向”。“认识论转向”意味着人类理性的高度自觉,思想家们试图把自我主体和外部世界加以真实的区分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本体论的难题。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由“存在是什么”的问题转向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这个命题是把认识的主体确立为逻辑前提,这也表明思想家们认识到了事物自身和我们认识到的事物的不同。“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设定任何思想都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在思想”,这样,“我思”作为形而上学的基础形成了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因为它将本体论背后的主体性因素揭示了出来。然而,纯形式化的主体成为本体以后,它便与客体形成了差别并在主客体之间设置了鸿沟。这就是说,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将主体凸现了出来,但是这个主体是作为脱离世界而独立存在的预设,因而在主客体之间和人与世界之间的分裂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人们把“我”从对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主客二分的世界。其结果出现了两种倾向,或者过分夸大了客体的作用,把某种物质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这种以物为本体的观念,导致了人类尊严的丧失;或者把主体抬高到绝对的程度,人成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无限扩张。文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种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显然不能完成文艺美学所提出的任务。

正因为文艺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性的存在,所以,在对文艺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文艺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其实,本体论并不是一个新的创造,也不是一个时髦的用语,在古希腊时的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把世界的本原称之为“水”、“火”、“原子”等等,就是把这些事物作为本体来对待的。之所以说海德格尔复兴了本体论是因为传统本体论是实体本体论,现代本体论认为“本体”不是实体,它是一个具有功能性的概念。现代思维的一个特点是消解实体性思维,因为实体性思维是传统本体论的产物。我们过去总是习惯于追究事物背后的实体,其实这个所谓的实体是不存在的,它是人类思维悬设的结果。奎因提出本体悬设就体现了对本体论前提的自觉的理论要求。奎因认为任何理论家都有某种本体论的立场,都包含着某种本体论的前提。奎因对本体论的新的理解,改变了形而上学的命运,重新确立了本体论的地位。本体论问题就是“何物存在”的问题。但是,这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一种是本体论事实问题即“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是时空意义上的客体存在问题;另一种是本体论悬设的问题即“说何物存在”问题,这是超验意义上的观念存在问题。这样他就否定了传统本体论的概念和知识论立场上的方法,认为并没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客观本体。本体问题不是一个事实性的问题,这样就把传统本体论问题转换成了理论的约定和悬设的问题。因此,本体悬设就不是一个与事实有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语言有关的问题,是思维前提的建构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信念和悬设的问题。

我们强调本体论在文艺美学研究中的作用并不认为其他方法对文艺美学研究没有意义。在哲学上有个命题“没有本体论的认识论无效”,意思就是说所有的方法论都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没有本体论做基础,所有的文艺美学的研究都是缺乏理论前提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是中国美学研究者对世界美学做出的贡献。虽然文艺美学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断努力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不等于这个学科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文艺美学还是一个有待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

(作者张伟系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教授、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