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时代发展对于哲学的呼唤

时代发展对于哲学的呼唤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能够用来“烤面包”吗?正如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士所说:哲学不能烤面包,但可以“烤”烤面包的人。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哲学始终是人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需要,始终是时代文明和人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是证明了哲学的无用,而是证明了科技在某些领域也会失效,哲学虽不能给我们提供实用的技术和知识,但它能帮助我们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探求真理。

人在社会中存在的过程,也就是获得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改变现实的实际能力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变现实的实际能力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人似乎已经找到了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科技似乎能够带给我们一切,我们的时代还需要哲学吗?学习哲学究竟有何用处?哲学能够用来“烤面包”吗?正如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士所说:哲学不能烤面包,但可以“烤”烤面包的人。哲学就是当代人的精神面包,恰如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道:“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精神家园。”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哲学始终是人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需要,始终是时代文明和人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呼唤哲学,正如前文所述,科技、资本、市场的初始目的是“为人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理性,但反而被工具理性所替代,人类的精神家园不断丧失。而哲学,作为人类的精神面包,能够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哲学与宗教相同的一点在于,它能够给人以信仰,“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没有至圣的神那样。”[33]而哲学就是一个民族的“至圣神”。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是证明了哲学的无用,而是证明了科技在某些领域也会失效,哲学虽不能给我们提供实用的技术和知识,但它能帮助我们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探求真理。对人来说,实用和非实用、物质和非物质、直接生存和非直接生存、有限性和无限性、具体性和抽象性、感性和理性、经验和超验等都是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这正是人高于和优于动物的本质之所在。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哲学没有小用有大用,没有急用有缓用,没有近用有远用,哲学乃无用之大用”。

现代人性的发展呼唤哲学,现代社会发展了人的内在矛盾本性,人一方面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又向往着无限;人一方面是感性的存在物,另一方面又向往着超验;人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既是实然的,又是应然的;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总之,人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个中间性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人非要哲学不可。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有思想就有哲学,思想就是哲学。因为真正的思想中,必定包含着哲学。哲学就是思想的思想,用思想去思想思想,因而称为反思,因此,严格地说,不是我们需不需要哲学的问题,而是说哲学就是我们思想的本性,我们无法回避哲学,正像我们无法回避思想一样。借用存在主义的用语:我们被判决为哲学,被投向哲学,被抛入哲学之中。

【注释】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页。

[4]孙正聿:《哲学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5页。

[5]杨方:《元哲学初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1-22页。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3页。

[8]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页。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页。

[10]斯鲁格:《弗雷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11]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第2卷,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78页。

[1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05页。

[14]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16]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17]斯鲁格:《弗雷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18]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3页。

[19]孙正聿:《哲学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9-220页。

[23]同①,第4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25]同③,第219页。

[26]同③,第481页。

[2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5页。

[28]傅斯年:《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新潮》,1919年版第1期。

[29]《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5页。

[3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31]艾思奇:《关于研究哲学应注意的问题》,《解放》,1941年版第2期。

[3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3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