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傣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

傣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

时间:2022-09-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民族在与南方民族的历史接触中,通过移民、政治、教育等手段,使汉语语言对南方民族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各个民族不断的接触和交融中,逐渐形成汉语方言的多个历史层次叠加现象,集中体现在民族方言中的汉语借词的读音上。然而,本文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来研究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既能够补充民族语言古文献欠缺的不足,又能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李 强

2015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论文《语言历史接触视野下的傣语汉借词特征》一文,从傣语和汉语语言历史接触的视角,运用历史层次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云南傣语方言中的汉语借词(或称关系词)语料的语音层次上的对应关系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傣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接触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展示了傣语汉借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和语用特征。在语言历史观的层面上佐证两个基本的理论观点:一是通过对基于傣汉关系词语料的语音层次上的对应关系分析,可以管窥亚洲民族的文明起源与文化传播路径的历史辙痕;二是傣汉关系词在语音历史层次上的对应关系表明我国南方各地的汉语方言并不都是直接从原始汉语中裂变而来的,而是通过汉族与各民族之间长期的语言接触、语言融合、语言的演变而形成的。汉民族在与南方民族的历史接触中,通过移民、政治、教育等手段,使汉语语言对南方民族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各个民族不断的接触和交融中,逐渐形成汉语方言的多个历史层次叠加现象,集中体现在民族方言中的汉语借词的读音上。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一直有争议的关于傣语里是否有汉语借词的问题为核心开展实证研究。相对传统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借词比证法来讲,本案采用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历史层次分析法。历史层次是语言借用的结果,与借词比证法相比,历史层次分析法更加系统,更加严密,更有可操作性。本文的贡献在于:大量的史料研究表明,民族语言很早就从汉语中借用词语,并且古汉语的语音面貌研究业已比较充分。然而,本文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来研究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既能够补充民族语言古文献欠缺的不足,又能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作者简介

李强,男,1964年生,彝族,云南昭通人,中共党员,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获国家公派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研修英语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比较语言学。近年来,公开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专题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项目4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