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民族支系认同观背后的深层考察及启示

一个民族支系认同观背后的深层考察及启示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成果把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融合在了一起,以民族认同问题为切入视角来表现民族文化变迁,在文化变迁中展示巴尼人的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及文化变迁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民族学与人类学、民俗学研究。

张曙晖

一、内容摘要

该成果以聚居于滇西北怒江流域,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较少、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生存环境最为封闭的白族支系“巴尼人”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大理白族、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的“那马人”白族支系及滇西北怒江流域的傈僳族怒族等民族置于一个共时性的互动关系之中,从巴尼人的族称、族源、语言、宗教习俗等几个衡量民族身份的重要维度入手,对该民族群体在长期的文化变迁境遇之下所产生的民族认同问题进行了科学地分析论证,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上展示巴尼人的文化变迁状况,总结了部分巴尼人“我非白族”认同观及大理部分白族“汉族祖源”认同观的异同。

该成果认为,从族源上看,巴尼人不是滇西北怒江流域的土著民族,而是迁徙辗转于大理、剑川、洱源、鹤庆、丽江等地之后融入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的白族支系“那马人”中,于明朝中期迁至滇西北怒江流域的一部分;从族称上看,“巴尼”的自称与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白族支系“那马人”及大理白族相同,都是“白人”或“白子”之意;从语言上看,尽管巴尼语与其他各地白语有不同的地方,但从巴尼语与古代史籍记载中的白语及今天各地白语基本词汇的对比来看,它们有着高度的对应关系,这是从语言上证明巴尼人就是白族的重要依据,之所以部分巴尼人在语言上不认为他们是白族,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各地的口音有差异而导致,除此之外,巴尼语中保留了较多的古羌语、古彝语,也是造成巴尼人误认为他们不是白族的重要原因;从宗教信仰上看,巴尼人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祭鬼活动、祭司称谓及职责、送魂路线、丧葬习俗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巴尼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滇西北澜沧江流域白族支系“那马人”及大理白族的宗教信仰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综合起来看,部分巴尼人认为“我非白族”的民族认同观产生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其一,巴尼人早在明朝中期就迁入滇西北怒江流域,由于山川阻隔,与外界的交往较少,形成了较为封闭的文化圈。因此,巴尼人在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保留了一些其他白族地区早已丧失的文化,巴尼人正是把这些特点简单地认定为自己不是白族的根据。其二,部分巴尼人的“我非白族”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同区域其他民族所得到的相关利益。自从巴尼人被认定为白族支系后,国家对他们的待遇自然按白族来算,但他们的发展水平却远远滞后于大理地区的白族,因此,他们就想方设法说明他们与白族不同,是一个单独的、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民族,以此来争取国家政策对他们的扶持。

二、主要创新

第一,观点创新。该成果认为,部分巴尼人表现出来的“我非白族”认同观,主要是为了积极争取进入国家主流政治体制,或者是能够获得国家的更多关照。

第二,视角创新。该成果把巴尼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融合在了一起,以民族认同问题为切入视角来表现民族文化变迁,在文化变迁中展示巴尼人的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及文化变迁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

第三,研究意识创新。该成果不再单纯地把巴尼人的研究附着在白族研究之上,而是突出巴尼人应有的主体地位和特征,还巴尼人以话语权

第四,研究维度创新。对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学界主要有两种研究维度,即“客观文化特征研究维度”和“主观认同研究维度”。该成果把这两个维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单向研究维度模式,既尊重巴尼人客观文化特征的积淀和表现,也注重巴尼人对自身民族归属的主观判断和认同,在研究中,采取描述性和分析性、历时性和共时性并重的研究方式,立体展示巴尼人群体的形成、民族认同及文化变迁历程。

三、主要贡献

第一,该成果对新时期部分民族群体及民族支系出现的新的民族认同现象进行了正面回应,肯定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性,回答了部分民族群体或民族支系在文化变迁境遇中产生对自己身份不认同的原因,对我国民族政策如何适时地做出调整以适应文化变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该成果的出版正值党中央和云南省对集“边疆、民族、宗教、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怒江发展问题”高度重视的时期。该成果以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的全面掌握为基础,呈现出怒江民族发展中的一个具体现实问题,并做出了学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因此,该成果具备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具体而言:(1)该成果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巴尼人社会、文化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2)该成果可以科学解释部分巴尼人不认同白族的说法,为政府部门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和宣传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有重要价值。

第三,该成果对犹如文化“飞地”的巴尼文化及巴尼人民族认同的研究,不仅是对巴尼人做出的应有关怀,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巴尼人的相关研究。

第四,该成果对人口较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群体的文化变迁及民族认同研究可以提供分析研究框架上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张曙晖,男,1972年生,云南大理人,白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民族学与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人类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省厅级多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