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视域中的人是完整的人

哲学视域中的人是完整的人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中国古代哲学特别突出强调人的道德性,把人看作是道德人。人是人性统一的完整人。人的根本特性是完整性,是人的整体性。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的人。我们必须强调人是完整的人。兰德曼把费尔巴哈荣称为第一个把人看作是整体人的哲学家,说他不像笛卡尔和康德那样仅仅以人的理性为出发点,而是以整体的人为出发点。他多处指出,人是现实的人,人是完整的人,人是活生生的人。

哲学史上,关于哲学研究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所指,有各式各样的界定,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自然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有人身自然。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细胞是人的有机体的基本成分,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官和神经诸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人具有自然属性,在人的自然属性中最具属人特征的是直立行走、手和脑。人具有垂直直立、两脚支撑和行走的特征。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是唯一直立的动物。也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直立造就了人。人有双手。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说,手似乎不是一种工具,而是多种工具,是作为工具的工具。也如康德所说,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其特征已经在他的手、手指和指尖的形态结构上表现出来。人有脑。如同阿西摩夫所说,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仅仅因为受惠于一种更为重要的特化器官——人的头脑。也如巴兰丁所说,人脑使得人区别于所有其他动物并能创造出人类活动圈。人体是活的生命机体,是人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自然存在。

社会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是人的生产劳动。在生产中,人们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诸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民族关系、地域关系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主要因素。人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只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现实个人。人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存在。

道德人。人是一种道德存在物。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只能是一种道德存在。中国古代哲学特别突出强调人的道德性,把人看作是道德人。中国先哲,特别是儒家,认为人的道德性是人区别于物的主要特征,道德是人的本质。如孔子把“仁”看作是人的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义”;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10]人与万物的区别在于有“义”,即道德。有道德才能算是人,人具有道德性,是一种道德存在。

理性人。人是一种理性存在物。理性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存在。苏格拉底把人的存在分成肉体和精神两部分,并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精神是人的本质,灵魂优越于肉体,指挥肉体,人是理性存在物。柏拉图把人的肉体和灵魂对立绝对化、神秘化,认为精神是人的本质的方面,是人的中心,是永恒的,逻辑力量即理性是人之灵魂的最高属性。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理性更属于人的了。库萨说人之为人、人与万物的区别点就在于人有理性,极大完善的人不需要在偶性的东西上是杰出的,只需要在理性方面是杰出的。笛卡尔认为存在着两种实体,一种是广延性的实体,即物质,一种是思想的实体,即心灵。这两种实体彼此对立,谁也不能决定谁,但人的存在的本质在于思想。人是存在的,就因为人是思想的。人是思想的存在,是理性的存在。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理性,人就是理性的存在物。黑格尔把人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实体,把理性看作人的本质,等等。人就是理性,理性就是人。人是一种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存在。

非理性人。人是一种非理性存在物。非理性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非理性。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人的生命意志是最根本的本体。尼采以权力意志代替了生命意志,认为权力意志才是人的本质。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性本能。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则把人的非理性因素生存、情绪、心理作为人的本质,等等。人是一种非理性的人,是一种非理性存在。

完整人。人以人的整体性而存在。人是人性统一的完整人。人是现实生活和活动的人,人就是生活和活动在人的世界中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人是完整的人,人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道德性与政治性、理性与非理性、意识性与潜意识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自在性与自为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现存性与历史性、生与死等丰富人性统一的完整的人。人是人之丰富而全面本性和特征的总体。人的各种人性不可分割性就是人的完整性。人的根本特性是完整性,是人的整体性。人的完整性,就不是人的人性的残缺性,就不是人性的肢解性,就不是人的片面性;就是人的人性全面丰富性,就是人性的完满性,就是人的全面性。人就是现实的人,整体的人,完整的人。人就是人。

哲学研究的人是哪种人呢?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上述不少人指出人的自然、社会、道德、理性、非理性等特性,但不是他们所有人都把自然人、社会人、道德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等单独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过他们其中一些人也确实把自然人、社会人、道德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等单独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他们主张自然人或社会人或道德人或理性人或非理性人等是哲学所说的人。但是,这些学说没有一种是令人信服的,而其共同的症结,是把人片面化、碎片化。把人说成是自然人或社会人或道德人或理性人或非理性人等,都是抓住人的一种特性,甚而是主要特性,把它绝对化,推向极致,无视人的其他特性,抹杀人的其他特性,因而人成了片面的人,实际上这种所谓人就成不了人,根本就不是人。

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的人。或许以后历史的某时,人们发现人的某种存在是最根本的存在,把人的某种存在作为哲学本体,但这种观点起码在当下,人仍然混然于草鱼鸟兽之中,还未从物中提升出来,显然是不适宜的。我们必须强调人是完整的人。“完整人”这一概念绝非我们的创造。哲学史上这一概念早就出现了。兰德曼把费尔巴哈荣称为第一个把人看作是整体人的哲学家,说他不像笛卡尔和康德那样仅仅以人的理性为出发点,而是以整体的人为出发点。费尔巴哈是否如此这里尚不说。兰德曼本人倒是非常强调人的整体性的。他在《哲学人类学》一书中建立了他的“完整的人的形象”:人是文化存在,人是社会存在,人是历史存在,人是传统存在,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强调人是完整的人的,强调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人的则是马克思。他多处指出,人是现实的人,人是完整的人,人是活生生的人。只有这种完整的人才能是哲学研究的人。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哲学研究人,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哲学上所说的人,不是自然人,不是社会人,不是道德人,也不是理性人或非理性人,而是完整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人,完整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是完整的人,人又总是现实的人,人都是处在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中的具体人。自然条件是人生活活动须臾不可离开的根基,人的生活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人的生活活动也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社会是人的现实基础和历史舞台,人的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基本空间和现实基础的。自然生活环境,尤其是社会生活环境,诸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虽然都是人活动的产物,但对于生活活动于其中的人,它们都是既在的存在,这种既在的人不得不生活活动于其中的时空环境条件,对于人生状态有着绝不可忽略,甚而是稍微轻视的作用。人与现实的自然、社会条件,相互纠缠、相互锤打,从而相互塑造、相互生成。自然条件,尤其是社会条件,极大地制约着人生状态,甚或说历史上它表现为决定人的东西。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成为自身,决定着人是这样子的人而不是那样子的人。如同马克思深刻指出的那样:“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人在现实性上是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中表现出具体人性的人。

人是完整的人。人性是丰富而全面的,人性全面而丰富的人,才是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人又是在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下具体活动着的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是人为的,是为了人的,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与人性全面而丰富的发展、完整的人与现实的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客观的主观的、必然的随意的、不可抗拒的故意人为的等极其复杂的缘由,已存的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某种人性去掩盖、压抑、弃绝人的其他本性,达到对人的生活和人生的某种片面绝对化的规定,致使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成为罕见、例外,绝大多数人成为片面的人。

人是完整的人,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这是哲学的对象,这是哲学所指的人。人是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下活动着的具体人。已存的历史条件下具体活动的具体人,总体上是片面的人。但哲学所指的人,或说我们哲学人学所指的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是完整的人、人性全面而丰富的人。符合世界主体本质的人,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生活和活动在具体条件中的完整的人,这是一种应然的人的存在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这不是宣扬抽象人性论,而是哲学的职责,因为哲学职责之一就是为某种价值观念辩解,况且人的这种存在状态经过努力不是不能达到。

哲学是关于人和世界关系的学说。世界有不同含义的世界,人有不同含义的人,人和世界关系有不同含义的人和世界关系,不同含义的世界,不同含义的人,不同含义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会有不同的哲学本体论,会有不同的哲学学说。我们所说的世界是指人的世界,我们所说的人是指完整的人,我们所说的世界与人的关系只是指人的世界与完整人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