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牛顿的知识论原则

牛顿的知识论原则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普遍的空间和时间构成了牛顿的绝对框架结构,其中,世界的物质活动均按部就班地照常规运行。牛顿对绝对知识原则的构建,无疑是他的天才的科学思想的产物。以此来看牛顿物理学,它所构造的那一绝对知识原则也同时直接地承纳了已经过去了的人类历史生存准则。由此来看,二元分离的思维观念,现实地构成了牛顿绝对知识原则生成的认知准则和基本的思维模型。

物理学获得学科的自治性和完备性,并以此奠定起作为基础科学的永恒性基础一一对物理学做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贡献的这一伟大的功勋,应当仁不让地归于牛顿,因为牛顿虽然不是这一“基础”开创的毕路蓝缕者,但却是这一基础最后落成的最为杰出而勇敢的创造者。

三大科学定律把牛顿推向了科学的王座,同时也把物理学导引进人类生存和精神的宝殿,使其成为照耀她(人类生存和精神宝殿)的一颗最为灿烂夺目的明珠。

这颗明珠的灿烂夺目,当然在于他的三大定律,但更为迷人的则是通过这些物理学定律所构造的那个自治而完备的绝对知识原则:时间是普遍的存在,空间同样是普遍的存在。普遍的空间和时间构成了牛顿的绝对框架结构,其中,世界的物质活动均按部就班地照常规运行。牛顿就是这样以一种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一种活动在每个观察者看来都是一样的,无论他处在什么地方,也无论他以什么样的方式观照,都不会有例外。

牛顿对绝对知识原则的构建,无疑是他的天才的科学思想的产物。但同时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特定的时代社会的智慧的最完美的结晶。英国学者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在《人之上升》中所指出,牛顿在大庭广众面前的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但“可悲的是,他干得漂亮并不是按照他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而仅仅是以18世纪的标准来衡量的。可悲的是,他接受了这个社会的准则,心甘情愿地作为一个权势机构的独裁者,并把这看作是自己的一生的成功”[24]。在布洛诺夫斯基看来,作为知识的独裁者的牛顿,即使出身低微,也不乏富有同情心,因为牛顿在私下的著述中显得并不在大庭广众那样骄傲。

解释所有现象这样一种任务,对任何一个人,甚至对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太困难了。如果准确无误地作出一些解释,把其余的问题留给后人,较之徒然地解释一切,要好得多。[25]

牛顿在一段更为著名的论述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并流露出一种无能为力于世界的悲凉感:

我不知道对世人来说,我看上去是怎样一个人;但对我自己来说,我似乎一直是一个在海滩上嬉戏的孩子,不时因发现一个比平常更光滑、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对眼前这浩瀚无边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无知。[26]

这就是作为知识权威、独裁者的牛顿的真实思想和形象。牛顿本来的形象和牛顿的社会形象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他所生活的并借以产生牛顿知识原则的社会准则对他的塑造。这即是说,牛顿的绝对化的知识原则是18世纪那个绝对化的社会准则在科学中予以再创造的“艺术杰作”。不仅仅如此,一个特定的时代规则或社会准则,总是积淀着这个时代、社会的生存的根本要求性,当这个时代、社会承纳这一历史化的此在生存的要求性,就总是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历史对它的指点。简单地讲,任何一个历史化的此在生存的时代、社会都是其过去的历史性延续的产物。以此来看牛顿物理学,它所构造的那一绝对知识原则也同时直接地承纳了已经过去了的人类历史生存准则。这一历史生存准则的核心即是二元分离的思维观念。由此来看,二元分离的思维观念,现实地构成了牛顿绝对知识原则生成的认知准则和基本的思维模型。毫无疑问而又异常奇怪的是,牛顿这一解释物质世界的旷世奇才,却以探索光的奥秘来开始他的科学生涯的。当然,从表面上看,这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航海家的世界直接相关。因为牛顿是在为他自己的望远镜磨制镜片时才开始发现白光中的颜色问题的。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物理现象总是由能量和质量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我们借助光线看到物质,而正是由于物质的阻隔,我们才意识到光线的存在。这种思想贯穿着每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世界。”[27]所以牛顿发现,这二者之中如果离开了其中一个,就无法加深对另一个的理解。牛顿对光镜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光线在切割物质世界时并没有被自身所改变,因为光线的运动实质上是一种与物质相分离的运动,光具有一种绝对不变的特性。在当时的科学解释中,这是一种崭新的思想,这一崭新的思想成为牛顿本人后来一生中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并由此构造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两条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原理:A、物理体系(现象)与观察者无关,即长度、质量和时间——力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都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无关,它们都是独立地存在着“物自体”。B、一个物理体系(现象)在被观察时和用来被观察时应遵循同样的规律,即都必须接受时空的普遍性的规范。前一个原理贯串了物质的可分离性观念;后一条原理却体现了世界的决定论思想。在牛顿的物理学世界里,后一条原理由前一条原理所产生,前一条原理导致了后一条原理的生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