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用有意为善,也不要有意为恶

不用有意为善,也不要有意为恶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蒲松龄给出了一个答案:“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与王阳明“不着意为善,才是真善”的观点不谋而合。其实,学佛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不有意为善,也不有意为恶”。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而迫害他人,这种行为不可取,同样的,为了得到回报而行善,这种行为也不能提倡。

【原文】

侃曰:“草即非恶,即草不宜去矣。”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有碍,何妨汝去?”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译文〗

薛侃问:“草既然不为恶,那么,它也就不能拔除了。”先生说:“如此又成为佛、老的主张。如果草有所妨碍,干吗不拔除呢?”薛侃说:“这样就又在有意为善、有意为恶了。”先生说:“不着意为善去恶,并非说全无好恶,如果全无好恶,就会成为一个麻木不仁之人。所谓‘不着意’,只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别无他意。如此,就与不曾好恶是一样的了。”

王阳明说:“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着意为善去恶,并不是说他的心中全无好恶,如果全无好恶,就会成为一个麻木不仁之人。所谓‘不着意’,只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别无他意。

王阳明所提出的“不着意”之说,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慎独”。也就是说,一个人行事不需要外力的约束,而全凭内心的良知来行事。比如,给慈善机构捐款,没有人能强迫你必须捐款,也没有要求你一定要捐多少,捐多捐少全在你的自愿。所以说,不用特意行善,我们内心的“良知”自然会引导我们向善,这才是真善。而不是看别人捐款不捐不行,看别人让座不让不行,为善需要发自内心,不然就变成了伪善。

记得《聊斋志异》中有个“考城隍”的故事。话说宋焘是当地的秀才。有一天,宋焘卧病在床,神志迷糊。恍惚间看到一个公差骑着白马来告诉他:“宋先生,请速速随我去考试。”

秀才疑惑,科考之期还很远,怎么突然就来通知我考试?无奈官差催促个不停,他也只能拖着病躯随公差一探究竟。

秀才被带到一座衙门里,堂上坐着十几位考官。秀才抬眼一看,只认识关帝,其他人都不知是什么来历。

过了一会儿,考官给秀才一份试题,上面写着:“一人二人,有心无心。”秀才做好文章交上去。文章里有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考官看后连连称赞。

考官对秀才说:“现在河南那边缺一个城隍,你去很合适。”秀才一听,立马下跪叩拜说:“能得此荣耀是我的造化,无奈家中老母还等着我奉养。请大人们允许我侍奉完年迈的老母后再去上任。”

官员一听命人查出其母亲的阳寿还有九年,感其孝心,遂下令让秀才还魂侍奉老母。果然,九年之后,秀才的老母去世了,秀才不久也命丧黄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借鬼神之说对人心的善恶进行了深刻的拷问: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也就是说,当你面临抉择的时候,是否能人前人后答案一致?你所做的事情是有心为之索取回报,还是无心而为不求回报?

故事中的秀才就是真善的象征。他之所以被挑选为城隍,不只是他心中有套善恶判断的标准,而且还在于他言行一致,真诚侍奉老母。这就是真善。

真善和伪善,谁能分清,如何分辨?最后,蒲松龄给出了一个答案:“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好心做坏事不算坏,坏心做好事不算好。这与王阳明“不着意为善,才是真善”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们说人应该有善恶之心,但是,不是一定要做好事才是善,一个人是否善良,不是看他捐了多少款,做了多少善事,而是看他怎么处理身边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人前捐款做善事,对待自己的亲人却吝啬不讲情面,这是伪善的行径。他之所以捐款,只是为了给自己博得好名声,像这种做法,自然不会受到社会的肯定。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什么大作为的时候,要时刻谨记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善待身边的人;有一定的作为时,就要兼顾身边的人,用自己的道德感染别人,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人要先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做一个温和亲善的人,这就是“不着意”的善。

我们常说,修佛缘,得善果。其实,学佛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不有意为善,也不有意为恶”。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而迫害他人,这种行为不可取,同样的,为了得到回报而行善,这种行为也不能提倡。佛缘是自然为之,而不是刻意追求。你越是刻意追求善缘,就越得不到,凡事顺其自然,凭良知做事,善缘自然就在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