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随波逐流未必不是好选择

随波逐流未必不是好选择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吉服,在古代是人们在祭祀时所穿的衣服。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吉服逐渐变为礼服的泛称。其实服饰文化不仅与物质生活,也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国的礼法,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穿着尽量好些。对于中国人而言,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讲究,是趋利避害的特有方式。这种民族习惯和性格,深刻地影响了现如今的中国人。

吉服,在古代是人们在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因为祭祀为吉礼,所以称吉服。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吉服逐渐变为礼服的泛称。其实服饰文化不仅与物质生活,也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过节、过生日结婚是吉事是好事,灾荒、兵败、死亡是凶事是坏事。所以中国的礼法,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

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穿着尽量好些。比如南北朝时的风俗,讲究正月初一时,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正衣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朝过年节时,京城热闹地段都张灯结彩,各种店铺,里面东西琳琅满目,像珠翠、头面、衣头、花朵、领抹、靴鞋到处都是,这些都用来供市民购置过节,即使是贫寒人家,也要换新衣服,实在买不起,也要将旧衣洗干净,可见人们的重视。从元旦到立春日,妇女都戴五彩绸制成的华胜,而有钱人家则穷极工巧,金银首饰珠翠流光。据记载,在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在长安安福门外举行灯会,从民间和宫里出来游玩的女子,个个都是花枝招展,装饰华贵。这些人在高二十丈的灯轮下载歌载舞,三日不绝,由此可见其盛况。连一些偏僻的坊巷,在元宵前后也“巧制新妆,竞夸华丽”。到了三月,在水边祓禊,也是古代传统风俗。这个时候,西晋的王公大臣都争着到洛水边去,这时的服装也有讲究,“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当时的张协还写了一篇《洛禊赋》,特别提到“顾新服之既成,将祓除于水滨”。宋朝时冬至也是一个大节,当时的京城对这个特别看重,即使是非常贫困的人,也要把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置办新衣。可见当时贫富虽然悬殊,但人们都力求在服饰上显示出吉庆气象来。

笔间波澜

趋吉避凶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了。人类都有这方面的本能。对于中国人而言,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讲究,是趋利避害的特有方式。这种民族习惯和性格,深刻地影响了现如今的中国人。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学角度讲,却很有道理。因为当大家都认为穿一件衣裳可以趋吉避凶时,不这么认为的人,一般情况下会被前一种人边缘化。这样的话,这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能就成了被排挤的对象。这样一来,因为不讲究趋吉避凶最后真的是遇上了凶事,要是讲究的话,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当多数人选择某个决策的时候,“随大流”有时也是一种好的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