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双重功能

教育的双重功能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把教育的功能归结为一点,就是把“毛坯状态”的人变成“自我实现”的人,把“自然状态”的人变成“特定时代”的人。尤其值得人们反思的是,由于对教育的种种误解与误导,教育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它的根本功能——使人成为“人”。对教育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把教育当作培养“某种人”的手段。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教育,首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执行着社会遗传的特殊功能。人之为人,不仅在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性的获得,而且更在于社会学意义上的获得性的遗传。每个时代都以教育的方式使个人掌握前人的经验、常识以及各种特殊的知识与技能;以教育的方式使个人掌握该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各种行为准则;以教育的方式使个体丰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趣和开发自己的潜能;以教育的方式使个人树立人生的信念和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向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同的基础,又是历史、社会和时代对个体认可的前提。教育是个体占有历史文化与历史文化占有个体的中介。

教育,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生活动,执行着社会发展的特殊功能。教育是形成未来的最重要因素。它激发个体的求知欲望,拓宽个体的生活视野,撞击个体的理论思维,催化个体的生命体验,升华个体的人生境界。教育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也是历史文化的批判活动。它赋予个体以批判地反思文化遗产和创造地想象未来的能力。它激励个体变革既定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从而创建人的新的生存状态。

教育是综合性的,是集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是集传递历史文化和创建未来文化为一体的。把教育的功能归结为一点,就是把“毛坯状态”的人变成“自我实现”的人,把“自然状态”的人变成“特定时代”的人。国外的一项测试报告,曾给出这样的基本数据:在受教育很低的人中,具有现代性特质的人的平均比例是13%;而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中,具有现代性特质的人的比例占49%。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现实:未曾受过必要教育的人,由于缺少文化认同的基本条件,因而难以融入时代文化的主流,也就难以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民,难以自觉地承担起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未曾受过必要教育的人,由于缺少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审视、批判能力,因而难以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力量,反而容易成为对任何文化都构成威胁的破坏力量。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受到适当的教育,他才是人”。如果不是钻牛角尖,谁都会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应有的震动,并汲取到应有的启示。

毫无疑问,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从形式逻辑上说,教育只是使人成为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使人成为人的“充分”条件。尤其值得人们反思的是,由于对教育的种种误解与误导,教育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它的根本功能——使人成为“人”。

对教育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把教育当作培养“某种人”的手段。这里所说的“某种人”,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具有某种特定身份、扮演某种特定角色的人。为了培养“某种人”,当然就需要“教育”——传授经验、知识与技能。然而,仅仅从培养“某种人”去理解“教育”,却会把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甚至是“职业技能教育”,以至于用“短训班”、“轮训班”的方式去实施“教育”,从而模糊甚至是丢弃了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功能。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全面地培养人的德性、智能、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情操。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从现代教育说,其具体内涵,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现代教养”的“现代人”。

教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它包括如何观察、判断和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如何评价、选择和取舍事物的价值观念,如何看待、鉴赏和仿效事物的审美情趣,等等。它表现为人的自尊与自律、信念与追求、德性与才智、品格与品位等等。

现代教养,就是指现代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它包括现代的思维方式及其所建构的现代世界图景,现代的价值观念及其所规范的现代行为方式,现代的审美意识及其所陶铸的现代生活旨趣。它表现为现代的求真意识、理论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效率意识和辩证意识,它表现为现代的自尊意识、自律意识、自强态度和自主境界,它表现为现代的审美情趣、审美体验、审美追求和审美反省。现代教养就是现代人的真善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