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当采取“哀者”态度

应当采取“哀者”态度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在电报中肯定周恩来提出的“应当采取‘哀者’态度”的意见是对头的。两军相争,首先采取“哀者”的态度,采取宽容忍让,以争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伸张正义,做到仁至义尽,这是一种智者的态度,它体现《老子》“哀者胜矣”的思想,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斗争策略。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苏联对日宣战,两军激战的结果,日本关东军伤亡惨重,无力挽回败局。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关东军放弃抵抗,从此苏军控制了东北。

抗战胜利后,美国插手中国政局,继续支持国民党打内战。蒋介石一方面与中共抢夺东北,积极准备内战;一方面又为了扰乱视听,继续与中共代表谈判,以拖延时间,为全面内战做准备。

1945年11月7、8两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发去电报。毛泽东在电报中说:

美国政策深堪注意,友人(指苏联——笔者注)意见值得考虑。但在美蒋坚决进攻方针下,我们无法退让,只有自卫一法。东北方面,山海关三日已打响,第十五师在美军支持下由秦皇岛进攻,事先要求我军退出山海关及离开铁路线,当地我军没有接受,彼即攻击,被我击溃。沈阳得失,决于作战结果,如我能在本月内歼灭其首先进攻的两三个师,取得集结兵力、整训后备之时间(需要两个月),并在尔后能根本歼灭其进攻力量,则东北可能归于我有,那时让国民党插一只脚,很好讲话。目前可以不公开自治军及全盘自治的宣传与要求,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作战不利,蒋(指蒋介石——笔者注)得沈阳、长春,则我方只能获得边境二等地方。即使如此,也要用战争才能解决,洮南、龙江、佳木斯等地也不是谈判可以获得的。中央军退出华北一点,谈判时可以提得恰当些,宣传与谈判可以有些不同,但华北问题的解决同样取决于作战。目前的谈判,彼方全为缓兵之计,并无诚意解决问题,彼方一切布置均为消灭我党。我方宣传弱点甚多!你提出的意见是很对的,应当采取“哀者”态度,应当照顾中间派,不要剑拔弩张,而要仁至义尽;但是总的情况,我处内线,彼处外线,我是防御,彼是进攻,再过一时期各方均会看得清楚。目前谈判方针在不束缚手足使将来不好说话的条件之下,可以保留伸缩余地。请你全盘考虑,写出一个详细条文,并加分析告我,以便研究成熟,再向彼方提出。(《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9—70页)

这是在延安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致仍然唇枪舌剑战斗在重庆的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代表团的电报。毛泽东在电报中肯定周恩来提出的“应当采取‘哀者’态度”的意见是对头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举国上下一片沸腾。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蒋介石为了向世人表明他对国共和谈的诚意,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从民族大局出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谈。毛泽东指出,只有去和谈,才能表明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才能取信于天下。经过四十三天的反复谈判,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协议。张治中、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双方在《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上签字。由于签署日期为10月10日,又称为“双十协定”。

对于重庆谈判《纪要》本身,国共两党自然不会十分重视,但国内民众的期望值却大不相同。包括中间党派,也对《纪要》另眼相看,因为透过《纪要》所提出的方案,他们不仅从此有了合法的身份,而且可以和国共两党一道,通过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办法,与共产党,乃至于国民党的代表,平等地讨论国家的政治决策工作了。

由于《纪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共两党的意见分歧,所以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由于社会舆论和中间势力对《纪要》的高度期望和重视,国民党也很快就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过去,中共代表力主召开政治会议,是想借此暴露国民党的一党独裁性质。而《纪要》发表之后,中共领导人发现,新的政治会议只具有协商的性质,对国民党并无约束力。特别是《纪要》公布后,民众要求和平的呼声更加高涨,如果国民党人利用民众的这种心理,倡导国家的稳定与和平,必须建立在军令、政令统一和取消武装割据的基础上,很可能会通过种种限制中共要求的决议,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因此,尽管国民党方面几次提出召开政协会议的问题。中共代表只能以国民党必须先停止进兵,避免内战为由,拒绝马上召开政治会议。这种情况使中共代表深感被动,也不利于宣传。而要求国民党军队立即停止向解放区进兵,恢复各铁路交通,国民党对此也不能接受,因而中共就会因为力主停止内战而重新处于主动地位。

周恩来提出:因抗战初胜,“双十协定”签订未久,人民渴望和平,一般人多幻想政治协商会议能解决问题,故要使人民相信必须经过战争才能真正保障和平,非经相当时间体验不可。对此,毛泽东复电称:“你提出的意见是很对的,应当采取‘哀者’态度,应当照顾中间派,不要剑拔弩张。”

自古以来,穷兵黩武,必然会遭到彻底的失败。两军相争,首先采取“哀者”的态度,采取宽容忍让,以争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伸张正义,做到仁至义尽,这是一种智者的态度,它体现《老子》“哀者胜矣”的思想,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斗争策略。尤其在国人和中间势力对和平建国呼声愈高、渴望愈切的形势下,采取“哀者”的态度,不激化矛盾,不引火烧身,无疑是对的。

毛泽东在给重庆中共代表团的电函中,即表现出“哀者”的态度:(一)拿下东北,“目前可以不公开自治军及全盘自治的宣传与要求”。(二)“中央军退出华北一点,谈判时可以提得恰当些,宣传与谈判可以有不同”。(三)“总的情况,我处内线,彼处外线,我是防御,彼是进攻,再过一时期各方均会看得清楚。”(四)为使将来好说话,谈判“可以保留伸缩余地”。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重庆中共代表于11月8日正式要求国民党“负责向其所属部队立即命令实行下列四事:(一)全面停战;(二)从解放区撤退;(三)从八条铁路线撤退;(四)取消各地剿共命令,保证以后不再进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则在延安和重庆,用新近缴获的蒋介石国民党的各种剿共指令和文件,来证明内战的爆发实为国民党所为。

针对中共方面的提议,国民党方面提出了先下令停战,各在原地不得进攻,然后再商谈一切;或定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首先讨论停战问题等;周恩来则回应说:第一种名为停战,实则政府可以利用停战间隙运兵运械准备大打,这是假停战,甚至还可以借机向国际表示内战已停,取得外援,陷中共于不利地位,故中共不能接受。第二种办法是谈不出结果的。周恩来尖锐指出:双十签字还不是说避免内战,但不久蒋介石就下令歼灭“奸匪”吗?周恩来坚决表示:除非停止内战,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1945年的和平谈判,一直延续到1946年年底。尽管1945年的“双十协定”迅速被内战的炮火吞噬之后,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问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仅饱尝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历尽劫难的世界人民也希望和平。于是,整个1946年,无论是谈判桌上,还是争夺东北的矛盾冲突和摩擦中,国、共、美、苏三国四方以及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围绕着和与战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在这个斗争中,尤其是在谈判桌上,中共采取“哀者”的态度,赢得了国内国际各种政治势力中绝大多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赢得了民心军心,也赢得了宣传上的主动地位,为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并最终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