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提出的重要观念

《大学》提出的重要观念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学》提出的重要观念《大学》在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之后,通过引证古代文献等方式对这些纲和目进行了解释。《大学》中的“诚意”之“意”指的是后一层含义。“正心”从《大学》本身的内容来说,就是心要与“修齐治平”之事合一,以这些事情本身为目的,而没有其他目的。《大学》所言“正心”是对孟子以心言性善的继承。

二、《大学》提出的重要观念

《大学》在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之后,通过引证古代文献等方式对这些纲和目进行了解释。正是通过这些解释,阐发了其中蕴含的重要观念。

1.格物与致知

格物与致知是《大学》里没有具体解释的两个条目。朱熹认为解释这两个条目的原文佚失并加以补充,但也有人反对这种理解。正是由于《大学》没有明确解说格物和致知,才引发了对这两目的各种解释以及争论,特别是朱熹和王阳明在对这两目的解释上分歧很大。对于“格物”之“物”,大多注释者解释为“事”,这一点争议不大。对于“格”,说法众多,朱熹的解释是“至”,“格物”指“穷至事物之理”(《大学章句》);王阳明则解释为“正”,“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王文正公全集·大学问》)朱熹和王阳明在对“格物”理解上的差异,从总体上与他们对儒家之学的理解有关,朱熹侧重事理,王阳明侧重德性;从对《大学》中“八条目”的关系上来说,他们的理解也与对“致知”的理解有关。朱熹把“致知”理解为“推及吾之知识”,王阳明则理解为“致良知”。按朱熹的理解,“知”是普遍的各种知识,主要是各种“事”的知识,而王阳明理解的“知”是道德知识。可以说,朱、王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与他们自己的思想倾向有关,他们的理解都有道理,因为二人的不同思想倾向也都属于儒家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与道德两个方向。

徐复观在总结前人对“格物”的各种理解基础上,认为“格”应解释为“感”,“格物”即“感通于物”,“物”在《大学》里特指“天下、国、家、身”,“格物,即是感通于天下、国、家、身;即是对于天下、国、家、身,发生效用;亦即是发生平、治、齐、修之‘事’的效果。”[1]这种格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端正致知的方向和目标,即致知之“知”不是如诡辩者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知,而是具有明确的实践目的指向的知,即关于“修齐治平”之“事”和这些事所面对的“身、家、国、天下”这些“物”的知。“致知在止于尽伦尽制,即是致知在感于天下、国、家、身之‘物’,而使其能尽平、治、齐,修之‘事’。致知以此为鹄的,而不泛滥于辩士之途,此之谓致知在格物。”[2]徐复观的这个理解应当说与《大学》的本意是最为契合的。

2.诚意和正心

“八条目”中的“诚意”,属于《大学》的首创。从此,“意”的问题成为儒家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意”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意思”,即可以表达出来的想法的含义。孔子曾说“言不尽意”,庄子也说“得意忘言”,魏晋玄学有“言尽意”“言不尽意”的争论。“意”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意念”,即行为的动机,“意念”中包含着“意志”及“意欲”的成分。《大学》中的“诚意”之“意”指的是后一层含义。《大学》解释“诚意”时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对于“诚意”,朱熹把“诚”解释为“实”,把“意”解释为“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大学章句》)“诚”,还可以按《中庸》里的“诚”来理解,即“纯”“专一、不贰”。这样理解“诚”,“诚意”即保持由“心”所生之“意”的“纯”“专一”状态。因为“意”往往是来自外物的吸引而产生的“意欲”,由“意欲”之“意”而产生的行为就是恶的,所以,“诚意”就是要保持“意”与“心”的统一、一致,而不被外物欺骗,即“毋自欺”。来自于心的“意”,是自足的,即所谓“自慊”。因为自足,就自然知道何谓善,何谓恶,即“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又因为“诚意”是人自身的事情,需要自我把握,“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作为“真实”和“专一”都具有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意思,正因如此,按照“诚意”的要求修身就应当做到“慎独”,因为“慎独”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意诚”的最好办法。正因如此,《大学》在解释“诚意”时又说“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是说人是否“诚意”众人都看得很清楚;《大学》接着又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是表明德性修养给人带来的安乐舒泰的良好状态,也是“诚意”对人的积极影响。

从《大学》本身来说,“诚意”就是“知止”,就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对于“修齐治平”的目标在思想上坚定,达到真实、专一,表里如一,不虚伪,不自欺。

“意”虽由“心”发,但“心”也可能受身体本能的“意欲”的影响,因而,修身还需“正心”。《大学》中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段话表明,由身体带来的各种情绪都有可能使心不得其正,心不正就无法和感官相一致,也无法统领和引导感官。“意”也属于感官,“意”达到了“诚”但如果不是出于“心”,那么也等于心不在焉。“正心”还意味着,“意”的端正与否要通过心,心正才能保证意正。“正心”之“正”,是一种坦荡、无私的状态,也是心与事相合一的状态。“正心”从《大学》本身的内容来说,就是心要与“修齐治平”之事合一,以这些事情本身为目的,而没有其他目的。《大学》所言“正心”是对孟子以心言性善的继承。

对于“诚意”与“正心”的关系,“诚意”由“正心”来保证。“诚意”的基础是人性善,即“心”有善端,“心”并不直接导致行。“意”是行为的直接动机,而“意”不仅生于“心”也生于“欲”。所以,“诚意”就是要保持由“心”所引发之“意”。这样,才能保持人的行为之善。但“心”也并不是绝对不动的,“心”中之善端还只是“端”,这善“端”需要保持并加以扩充,所以孟子要“养心”。“心”在修养到“不动心”之前,也容易受情绪的吸引和意欲的蒙骗而不得其“正”,失其本心。所以,“诚意”之后还要“正心”,“正心”即使本心归位,不受遮蔽。“诚意”“正心”的意思应当来自于孔子所说的“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既是“心思”也是“意念”,“无邪”即“正”、即“诚”。

3.絜矩之道

《大学》在解释“平天下”时,提出了“絜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絜矩之道”从政治文化上来说,即孔子所说的政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絜”作为测量、记度就是以自己的行为为尺度,“矩”作为方形就是按自己的尺度把对别人行为的要求规定在其内,或者说,“絜矩”是使自己的行为成为规定别人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从平天下的意义来说,“絜矩”是“大人”或“君子”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百姓,成为百姓的榜样,特别是在道德上具有上行下效的意义。反过来说,希望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民兴孝悌,社会上层人士首先要成为讲道德的榜样。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絜矩之道”即推己及人之“恕”道。《大学》在上面那段话之后接着讲: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段话的意思与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思想内涵上完全一致。

可以说,“絜矩之道”从内容上并无新奇之处。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新的说法,更形象地表达了孔子的治理之道和“恕”道,这是从形式上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大学》虽然篇幅很短,但却抓住了儒家之道的精髓。无论从内容上的“止于至善”及其分别讲的“明明德”与“亲民”,以及“八条目”,还是从对儒家之道的承担者——“大人”与“君子”,《大学》的把握都是准确的。《大学》对儒家之道的总结确有作为儒家思想总纲的意义,正因如此,这部著作才对后来的儒家与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