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放低身价,把自己当成普通人

放低身价,把自己当成普通人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 文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人、不穀”。古代人民中地位较高的要算侯王了,《道德经》的第三十九章解释了古代侯王称呼中的意义和智慧,就是要“处下”,从而教导我们,侯王尚且要如此,其他人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孤独的人。“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的哲学依据便是《道德经》中的“处下”原则。

原 文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道德经·三十九章》)

意 译

所以,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以下作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人、不穀”。这难道不是以低贱作为根本?不是吗?所以至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赞誉的。所以,得“道”的人不愿做光彩的美玉,而愿意成为坚硬普通的石头。

人生智慧

老子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处下”,也就是要自己处在“下方”“下位”“下层”,高要以下为根基,贵以贱为根本。这是一种智慧的定位。老子教导人们一切遵循道而行动,而道就是处下的,所以交往中也要选择“处下”。

很多人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一些管理者,他们处在管理的位置上,给人的感觉经常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古代人民中地位较高的要算侯王了,《道德经》的第三十九章解释了古代侯王称呼中的意义和智慧,就是要“处下”,从而教导我们,侯王尚且要如此,其他人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老子说:“侯王自称为‘孤’、‘寡’、‘不榖’”。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就是没有称誉,作为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玉那样显示它的光亮文采,宁可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

那么侯王为什么要自称“孤”“孤家”,自称“寡”“寡人”,自称“不榖”?这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孤独的人。自称为“寡”“寡人”,也表明我是孤独者,还是一个寡德之人,也就是缺少道德的人。既然孤德、寡德,那么就希望臣民来帮助我提高德行。

尽管古代的侯王中许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人们在选择这样的称呼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表示,侯王“我”应该居于下位,“我”应该处下,“我”孤独,“我”缺德,“我”能力不够,因此希望大臣、百姓来帮助我、辅助我。这种“处下”,就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尊贵的用卑贱的作为根本,高位的用下位的作为根基。有这样的根本,有这样的根基,那么你的尊贵就不会倒下,你的高位就不会颠覆了。侯王尚且要求如此,那么一般人可以想见,当然也更应该“处下”了。

在管理领域众所周知的美国通用电气CEO韦尔奇的一个经营的最高原则就是“管得少”就是“管得好”,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管得好”就是“管得少”。“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的哲学依据便是《道德经》中的“处下”原则。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至高的经营平台。

他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任何事都要管,任何事都唯我独尊。他要求员工认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只要员工掌握了优先顺序,他就完全放手。

反观国内的一些企业显然就缺乏这份自信和乐观。管理者们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可能是管理者的通病。问题是,这个病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把最为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得弱智病。那些不信任员工的老板,无论公司事务大小总爱事必躬亲,结果往往会严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宿感,从而会使公司像着魔一样,持续产生越来越大的离心力,有的甚至最终会导致公司的分崩离析。与此相对照,如果企业主能够和员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能够形成有效的授权和责任机制,那么,无疑会增加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能够促进公司业绩的稳步发展。

其实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放低身价,学会“处下”,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会轻松不少、惬意不少,你的朋友会更多,你的路会更宽畅,你的根基会更稳定。要知道,越成熟的麦穗,越是懂得弯腰的麦穗。当然,越懂得弯腰,才会越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