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过分炫耀自己,反而难成大事

过分炫耀自己,反而难成大事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 文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猕猴之所以有那样的悲惨结局,原因就在于它太爱自我炫耀,反而因此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所以说,过分彰显自己是危险的,做人不妨适时收敛起自己的光芒,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与众而同,这样,做人才不会受到太多的阻力,道家认为,这才是保持特质与实力的最佳途径。

原 文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二十四章》)

意 译

常常炫耀自己高明的人,反而让别人无法看到他的高明所在;总是自以为是的人,他的优点反而无法真正地得到彰显;自吹自擂居功自傲的人,反而没有人会承认他的功绩;自我膨胀的人,也难以成为领袖人物。

人生智慧

道家主张逍遥任性,但是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个性与众不同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彰显不同,而是一种智慧的人格气质与行为方式,所以一个人学习道家的做人之道,就须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世,我们必须学会收敛自己,不要不看时机与环境地彰显自己的个性。因为人的优势往往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学会收敛锋芒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老子对于这个道理作了简明的总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庄子·杂篇·徐无鬼》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见吴王打猎的队伍,惊惶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他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随从打猎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以至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以后,全国的人个个都称赞他。

猕猴之所以有那样的悲惨结局,原因就在于它太爱自我炫耀,反而因此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而且不知道看时机场合,结果面临险境自己还不知道。

唐朝诗人刘禹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人爽直,特立独行,但有时做人锋芒太露、不够圆通,故惹来不少麻烦。

当时有个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之为“行卷”。襄甲有位才子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不料,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人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

刘禹锡后来感叹道:“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

刘禹锡当初心直口快,不想这倒成为自己日后惨痛遭遇的祸根,他是用了几十年的教训才得以参透这门学问的啊。

为逞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真是个危险游戏。如果一个人显示出自己要逆潮流而行,神气活现地炫耀自己反传统的观念和怪异的行为方式,那么,人们会认为他只是想哗众取宠,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们还会因此而轻视他。人们会找出一种办法惩罚、排挤此人,因为这个人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技不如人。

所以说,过分彰显自己是危险的,做人不妨适时收敛起自己的光芒,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与众而同,这样,做人才不会受到太多的阻力,道家认为,这才是保持特质与实力的最佳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