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本原论

生命本原论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所说的生命本原论,是指人类生命的最初本原,即指人的生命体是从何而来,由什么构成的?由于阴阳二气为本原、父母,故产生了自然万物,人类生命,人伦道德。孟子认为,“气”是充塞宇宙和产生人的生命物质,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本原。就是说,“气”为人的生命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本原和基础。先秦以后,生命本原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使之日益完善。

这里所说的生命本原论,是指人类生命的最初本原,即指人的生命体是从何而来,由什么构成的?不是指具体个人而言,个人的生命体当然是“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了。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人从野蛮的人变为有意识的人,从本能的人变为自觉的人,首先遇到和追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命的本原和生命体的构成问题。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尤其是儒家典籍中,都把“气”作为宇宙的最初本原,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化生而来的。

作为“群经之首”,“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的《周易》,就是以“气”为本原面演化成人和天地万物的。“气”包涵阴阳两个矛盾方面,由于阴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而产生和演化成人和天地万物。

我们知道,《周易》以阴阳为物质基础,来揭示人和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周易》的两个基础符号是:“—”和“-”,即阳爻和阴爻,由此演变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从而建立了宇宙演化系统。《易传》以三个阳爻☰为乾,象征天和父;三个阴爻☷为坤,象征地和母。“乾,称父”,“坤,称母”。由于阴阳或天地、或父母的交感而生出三男:艮、坎、震——少男、中男、长男;三女:兑、离、巽——少女、中女、长女。父母是人的最高实体、最初本原,天地是万物的最大实体、最初始基,而这最高和最大实体的本质、本原——本原的本原,则是阴阳。就是说,阴阳二气是产生人和万物的最原初的本原、始基。人和万物禀阴阳而生。由于阴阳的刚柔相推、动静往来的运动变化,而促使人和万物的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发展沿续。这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传》),“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传》),“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下传》)之义。人和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由阴阳二气为本原、本根和动力的。

由于阴阳二气为本原、父母,故产生了自然万物,人类生命,人伦道德。所以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周易·说卦传》)又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序卦传》)阴阳或天地,作为原始物质是怎样产生宇宙万物和人伦道德的呢?《易传》的作者揭示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咸卦·彖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周易·泰卦·彖传》)由于阴与阳、天与地、父与母的相感、相交、相遇、相合、相通,而产生人和万物。否则,一切都不会产生。

阴阳二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相互作用而化生人和万物呢?《易传》的作者认为,是由阴阳二气所具有的不同的物质特性促使的。阳气的属性是刚健、运动,阴气的属性是柔顺、沉静。“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周易·系辞下传》)“乾刚坤柔。”(《周易·杂卦传》)由于“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系辞上传》),“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下传》),因而促使人和万物,运动不息,变化不已,往来无穷,神秘莫测的永恒发展、变化。人们应当认识这个道理,而与时俱迁,随时序而进。

儒家一直把“气”视为人的生命的物质本原和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并对之作了具体的论证。

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力和道德修养的物质基础,并以此告诉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的年龄而修己养生、修身积德,做到“三戒”,不为物质欲望而动气败德、伤身,以求为君子,不为小人。所以说:“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在《论语》多次讲“气”,主要是指构成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源泉和人体精力的物质基础,有气则有生命、精力,无气则无生命、无精力。

孟子认为,“气”是充塞宇宙和产生人的生命物质,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本原。因此,人身之气与万物之气相通。人要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与我为一体的生命最高境界,就必须尽心、养气。从这个思想理论出发,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论。他与弟子公孙丑有如下对话:“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气”为充塞宇宙、充满人体之气,亦有为人生来源和存在基础之义。因此,把养气与养生、持志联系起来。人培养、得到了“浩然之气”,就会有正义感,而会勇往直前,并能与天地同流、与万物为一体,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孟子所讲的气、养气,既是生命存在的本根,又是道德意识的修养。

荀子作为先秦哲学集大成者,吸收和发展了先秦各家有关气本论的思想,明确地把“气”作为人和万物产生的本原、本体。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又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自然万物的产生、变化,人的生命形成和本性构成,都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就是说,“气”为人的生命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本原和基础。

先秦以后,生命本原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使之日益完善。

汉儒董仲舒把一、元、元气,作为人和万物的本原者和始生者。他说:“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不随天地始终也。故人唯有终始也而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春秋繁露·重政》)又说:“《春秋》谓一元之义,一者,万物之所以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举贤良对策》)一为元、为原,元为本、为始。一元为大始。元为人和天地万物之元。人禀受天之气而生,故元与气紧密相联。由此,董仲舒提出“元气”这一范畴。他说:“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春秋繁露·王道》)这是说,帝王修己行道,则“元气和顺”,天降祥瑞;帝王行为不正,“邪气并见”,天降灾异。“元气”虽为万物之始,但却具有道德论的意义。董仲舒的“元气”还有一种意义,则是从人体构成上讲的。他以此告诫人君应当效法天道来治国理政,使百姓各得其所,心平气和的生活,如同人体各器官相互协调一样,使天下太平。所以说:“一国之君犹一体之心也。……布恩施惠,若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百姓皆得其所,若血气和平,形体无所苦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并充盈于人体各器官之中,故为人的生命基础。

董仲舒虽然讲“元”为“始也”,“为万物之本”,“万物之所以始也”。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天”是最高本体、最初始者。他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又说:“天德旋,地德化。……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中。……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人和万物都是由“天”施发出来的阴阳二气的分合、往来、出入的不断运行而产生、造化出来的,“天”按自己的模样生出了人,故天为人之祖父,人是天的副本。由此证明“天人合一”,人应当效法天,而不可逆天行事。

王符对其思想先行者的元气化生论,作了总结和发挥,提出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元气本原论和生命起源论。他说:“上古之世,太素之初,元气窃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万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理统之。是故一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物,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潜夫论·本训》)浑沌无涯、充满宇宙的元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包涵着万精。它们混而为一,没有外力来控制和主宰,由于亿万斯年的自己变化,而分出清浊二气,清者为阳,浊者为阴。阳气形成为天体,阴气凝结为大地,天地出现之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化生了万物,其中最精纯的中和之气则化生为人。所以说天来源于阳气,地来源于阴气,人来源于中和之气。天、地、人虽不同,却相互依赖而存在、形成。究其最初的原始本根,则是元气。

宋代以后的哲学家用、思想家,由于对宇宙本体论的重视,故对生命本原论多有深讨、揭示。

李觏认为,元气是人和万物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根源于元气,都是由元气中的阴阳二气的相互会合、相互作用而产生、演化而来的。他指出,人和万物产生、演化的过程为:原始之初,一气(太极)➝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的变化而产生人和万物。没有元气,就没有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五行;没有五行,就没有人和万物。在李觏看来,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所以说:“万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象者,胚胎是也;形者,耳目鼻口手足是也。……且阴阳会合而后能生。……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此理甚明白,岂有阳与阳合而生阴哉?”(《删定易图序论·论一》)五行:水、火、木、金、土和万物,都是由阴阳交互会合而形成的,人亦是这样生产的。

李觏指出,在阴阳两仪未分以前,“太极”或“虚一”(元气)作为阴阳的和合体的原初物质,处于浑沦无间的状态。由于阴阳两个矛盾方面的对立斗争,促使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等不断地分化、衍变,从而产生了人和万物。这就是:“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雷霆风雨,四时日月,百化之兴,以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论第六》)阴阳升降,相互摩擦,相互激荡,相互感应,相互渗透,各得其宜,从而产生了人和万物。如果阴阳二气,各处其位,不发出这种交互作用,人和万物便无从产生。“天地之气,各亢所处,则五行万物何从而生?”(《删定易图序论·论一》)“二气未合,品物未生,何所象乎?”(《删定易图序论·论二》)只有“阴阳相感”,才能产生万物及其形象。人亦是如此而生成的。“人感阴阳气以生。”(《庆历民言·广意》)李觏的人物生成论,不仅是唯物论,而且蕴涵着辨证法。

周敦颐吸取了《易传》的“太极”学说,以太极、阴阳为主要范畴,以太极为最高本体、最初本原,构建了宇宙生成论和人物化生论。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行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太极图说》)宇宙最初是“无极而太极”的状态,由于“太极”的动静而有阴阳,阴阳的变化而生五行,由阴阳五行的流动运行而产生人和万物。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其主要思想为:一是宇宙生成论。“太极”是宇宙的本体。“无极而太极”,意为“太极”是一个无形无象、不可言说者,不是真有其“极”,故曰“无极”。人和万物都由太极➝阴阳➝五行而化生的。所以说“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万物以无形的太极为最高本体。二是阴阳动静论。“太极”是能动能静的,动生阳,静生阴。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动静循环,互为其根。由于“太极”动静而产生阴阳,再化生五行而演化成人和万物。三是万物化生论。周敦颐依据《周易·系辞下传》的“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思想,引申出“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万物化生论。由“太极”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由于人得灵秀之气而生,故人为万物之灵。

张载总结和吸取了先秦的元气论和气化论的思想,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为本体”的思想,肯定“太虚之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产生、“气化”而来,人和万物的不同形象,都是“气”不同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他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正蒙·乾称》)这是说,“太虚”、“万物”、“鬼神”等,都是“气”不同运动、变化的存在状态,一切都是气化的表现和结果。

张载对“太虚”、“万物”与“气”的关系,作了这样说明:“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篇》)“气”是人和万物的本体,有形的万物是气之聚,无形的太虚是气之散,不论是聚,还是散,都是气的存在、表现状态。“太虚”是“气”没有凝聚成万物或聚而又散的存在状态,是气的本然状态。有形的万物是气的凝聚状态。张载说:“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正蒙·太和篇》)“太虚”虽然无形,但不是“空无”,因为气的本性为虚,所以叫做“太虚”。有形可见的“离明得施”的事物是气之聚,是有;无形不可见的“离明不得施”的事物是气之散,亦是有。不论是“明”,还是“幽”,都是有,不是无。世界就是实有的世界,不是空无的世界。所以说:“气聚则离明得施而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密察,非离不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正蒙·太和篇》)“气”只有聚与散两种存在形态,聚为有形为明,散为无形为幽。不存在“空无”、“虚无”的状态。世界的物质性在于“气”的统一性。人和万物都统一于气。整个世界,都“一于气而已。”(《正蒙·神化篇》)“气”化生人和万物,而统一世界,这就是结论。

王安石吸取前人元气一元论的思想,以《尚书·洪范》的“五行”思想为出发点,阐明了“万物一气”的宇宙生成论和人物化生论。

王安石肯定人和万物都是由“太极”(元气),亦即“道”所产生的水、火、木、金、土——五行所产生的构成的。他把“太极”、“道”(亦为气)视为同一范畴,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本体,人类的祖宗。他说:“夫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极也。……夫太极生五行,然后利害生焉,而太极不可以利害言也。”(《原性》)“道者,天也,万物之所自生,故为天下母。”(《老子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庙议》)王安石把“太极”、“道”、“天”视为万物之母,人类之祖。他虽采用不同范畴,但只是名异而实同。全面研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实质,就可以看到,他所使用的这些范畴,就是指物质元气而言,不是指精神实体而言。他明确揭示道:“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其冲气至虚而一,在天则为天五,在地则为地六。盖冲气为元气所生,既至虚而一,则或如不盈。”(《老子注》)“道”为“元气”,为化生万物的本体;“道”为“天”,“道者,天也”,“天”亦为“元气”;“五行”为“太极”所生,又为“天”所播,“太极”是“天”,而“天”是“元气”,所以“太极”亦是“元气”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推演、说明,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所说的“太极”、“道”、“天”生万物,实质为“元气”生万物。他说:“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洪范传》)“万物同一气,固知当尔为。”(《今日非昨日》)“万物一气也。”(《周官新义》卷十)“一气”为“元气”。万物由“元气”化生而来,因为元气是浑沌未分,阴阳和合,没有形状的原始物质统一体,所以为“一气”。“元气”在化生物之前是无形的。由无肜形的元气形成天地(阴阳),再化生万物。王安石这样描述道:“无者,形之上者也。自太初至于太始,自太始至于太极。太始生天地,此名天地之始。有,形之下者也。有天地然后生万物,此名万物之母,母者,生之谓也。无名者,太始也,故为天地之父。有名者,太极也,故为万物之母。天地,万物之合。万物,天地之离。于父言天地,则万物可知矣。于母言万物,则天地亦可知矣。”(《老子注》)王安石肯定“太极”(“元气”)是化生人和万物的本原、本体,并承认“万物同一气”、“万物一气也”、且对“一气”为人和万物之父母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说明。其意是说,世界来源于物质的“气”,统一于物质的“气”。因为“气”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

关于“元气”、“一气”如何化生人和万物?王安石作了具体的阐释。

王安石指出,由于“元气”中蕴涵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矛盾斗争、自我运动,从而产生了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的往来运行、交错互动,而化生了人和万物。所以王安石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阴阳之中有冲气。冲气生于道。道者,天也,万物之所自生,故为天下母。”(《老子注》)又说:“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天一生水,其于物为精,精者,一之所生也。地二生火,其于物为神,神者,有精而后从之者也。天三生水,其于物为魂,魂,从神者也。地四生金,其于物为魄,魄者,有魂而后从之者也。天五生土,其于物为意,精、神、魂、魄具而后有意。自天一至于天五,五行之数也。……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而天地之数具。”(《洪范传》)“两”为阴阳二气相互立对的“两端”,由于两端对立的矛盾运动,而使天一至天五的阴阳交错而行,产生了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发展而形成精、神、魂、魄、意,即由自然物质发展到精神意识。王安石在揭示生命来源的同时,说明了精神意识的发展过程,显然有其独到之处。

程颢程颐兄弟在构建其理学体系的过程中,把“理”或“天理”作为最高本体、最初本原,断定人和万物都是“理”的外化,都由“理”产生。所以说:“万物皆出于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虽然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着。”(《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理”、“天理”是人和万物产生的唯一本原,人和万物都由之产生,“都自这里出去”。“理也者,实也,本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理”是真实存在的唯一本原和最高实体。

“理”不仅是人和万和产生的唯一本原,而且是人和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和法则,是“所以然”者。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又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一物之所以为该物,该物之所以存在,就在于理。就此而言,物物皆有理,一物有一物之理。无理则无物,无理则物便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法则。

“理”不仅是自然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和法则,而且是社会事物的最高原则和人伦道德的至高极则。所以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河南程氏遗书》卷五)二程把“理”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等政治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二程的“理”,既是万物的唯一本原,又是万物所以然的根本依据,更是政治伦理道德的根本法则,故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唯一者,其他一切都是“理”的所有物。

胡寅把“一气”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万物最初本原,从而揭示了人和万物的产生、形成论。他指出,人和万物都根源于“一气”,由“一气”之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形成的。他说:“盖通天下一气耳,大而为天地,细而为昆虫,明而为日月,幽而为鬼神,皆囿乎一气,而人则气之最秀者也。”(《斐然集》卷二十二《无逸传》)又说:“天地虽大,然中央者,气之正也。以人物观之,……天地与人均是一气,生于地者既如此,则精气之着乎天者亦必然矣。”(《崇正辩》卷一)人和万物都根源于“一气”,都是“一气”所化生的,大而天地、日月、四时、星辰、风雨、雷霆,小而飞鸟、昆虫、鱼虾、植物等,都是“一气”所生,“通天下一气耳”,“天地与人均是一气”,这就告诉人们,“一气”是人和万物的唯一本原、根源和世界统一于“气”的道理。

由于“一气”中蕴涵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相互矛盾,聚散屈伸,升降往来,晦明消息,相摩相荡,而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化生了人和万物。胡寅说:“阴阳之气,分为天地,凝为日月,转为四时,散为万物。升降、晦明、消息、聚散,皆气之运,未有能外之而独立者也。”(《崇正辩》卷一)在胡寅看来,由于“一气”中的阴阳二气的特性、属性不同,而发生矛盾对立,促使一气分解变化,从而产生了人和万物。人和万物的产生、变化、发展,都是这种矛盾运动的结果,正因为此,世界才是一个活生生的变化、发展的世界。任何人和事,都不能例外,“皆气之运,未在能外之而独立者也”,就是此义。这种宇宙万物的“自然之理”、“自然之势”是“万物必有其对”的必然结果,不是人和神所能改变的,这就是天地之道,亦是君子之道。因此,人们应当遵行此道,不可违逆此道。

杨万里把“太极”、“道”、“气”视为同一个范畴,而作为人和万物的本原。他认为,开天辟地,人和万物出现以前,世界上只有“浑沦阴阳未分”的“元气”。由于“太极”、“道”、“元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了人和天地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古往今天的道理。他说“冲然之谓道,烝然之谓气,澄然之谓天,凝然之谓地。烝然者天地之充也,冲然者天地之浑也。故道为气母,气为天地根。”(《诚斋集》卷九十二)“道”为“气”为本根,“道为气母”;“气”为“天地”的根源,“气为天地根”。“道”不是指规律、法则,是指“气”的原始浑沌状态,所谓“冲然之谓道”,“冲然者天地之浑也”,就是是这个思想的简练表达。

杨万里的思想很清楚,人和天地万物的生成,是由“冲然”浑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变化为“烝然”之气,再由“烝然”之气分化为“澄然”之天和“凝然”之地。就是说,先有“气”这个原始物质,然后才有天地万物及其规律存在于其中。所以说:“夫惟有是物也,然后是道有所措也。”(《诚斋集》卷九十一)“道”在“物”之中,为“物”之道;不是“物”之先、之上者。

杨万里把“太极”亦作了物质的诠释,肯定“太极”就是“阴阳未分”的“元气”,不是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至神”。所以说:“《易》有太极何谓也?○元气浑沦,阴阳未分是谓太极,当是之时易之道已具矣。……盖太极者,一气之太初也。极之为言,至也。两仪者,二气之有仪也。……阴阳不侧,至幽至神,无仪无象,太极是也。有仪则幽者著而有仪则矣,阴阳也。有象则阴阳之著者形而有物象矣,五行是也。仪者,极之著;象者,仪之则。故一气者,二气之祖也。二气者,五行之母也。二气分而纯者为乾为坤。二气散而杂者为震、为巽、为坎、为离、为艮、为兑。”(《诚斋易传》卷十七)“太极”就是“元气”,“元气”浑沦阴阳未分就是“太极”,“太极”既分而为“阴阳”。“太极”就是太初未分的原始物质,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始基。“太极”分为“阴阳”,“阴阳”产生“五行”,“五行”化生人和万物。所以“太极”,亦即“元气”为人和万物的始祖、本原。

宋代以后的儒家学者,沿着其思想先行者的思维路径,继续对生命本原问题作了探索、论证,旨在合理解决人的生命来源,以使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我们从儒学有人生本原论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样的一些问题:既然人和万物都由“气”、“元气”、“一气”化生,为什么“一气”会产生人和万物及其千差万别的不同呢?尤其是人与万物的不同,人优异于万物,超越于群生而为“万物之灵”等问题。对此,儒家学者在阐明生命本原论的同时,亦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中国古代许多儒家学者,在他们的重人的思想中,肯定人是伟大的、高贵的,“人为万物之灵”,人优异于禽兽,把天、地、人并到为“三才”,视为宇宙中三个伟大者,以此告诉人们:人之所以为人和如何做人的道理。对此,我们择其要者,述之如下。

《礼记》对人优异于物的表征、原因,多有论证。人之所以伟大、高贵、优越,在于人禀阴阳、五行之清纯、精华、灵秀之气而生,故有道德规范、精神意识。《礼记·礼运》篇中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天地之德”为公而无私、普施万物的善德,人禀阴阳之精、五行之秀者而生,所以是天地万物中之有善德者,而具有天地之善德。“心”为思维器官,即人为天地万物中之有知觉思维意识活动者,所以为“天地之心”者。人具有道德礼义,知觉意识,故为优异于群生的高贵者。

《礼记·中庸》篇中,更以人与天、地并列为三,证明人的优异、伟大。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所谓“自诚明”是由内向外、由主体向客体推出扩展以求知的工夫;“自明诚”是由外向内、由客体向主体认识收缩以体悟的工夫。经过外推与内收的工夫,最终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便“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了这种崇高的境界,便是实践了“圣人之道”,而可以“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达到人生的这种崇高境界,当然是无比伟大了,“优优大哉!”

荀子对人的优异、伟大之外,不仅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人与物的本质区别,作了精辟的论证。他说:“水火有气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中,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为能行?曰:义。故以义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制》)这是说,水火有气息而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而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而没有道义。人有气息、有生命、有知觉,而且有道义,所以是宇宙中最高贵者。不仅如此,还因为人能“明分使群”,组成社会,人类社会和动物群体的区别在于“分”,有不同的社会分工,组成相互协同的整体,故能战胜自然万物,裁物为用,兼利天下。这些都是人异于、高于万物之处,故人贵于物,“最为天下贵也”。

人之所以高贵于万物,还在于人有知识、智慧,能认识“物之理”(《荀子·解蔽》)。因为只有人有这种能力,具有这种能力,能才使主体接触外物,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结合,从而认识事物及其规律。荀子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人之所以识,所能知,在于有智慧、能力,这是其他众物所不具备的,故人高于、贵于万物,而能驾驭万物,裁制万物,从中取利,以利天下。

董仲舒从“人副天数”的思想出发,论证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思想。人是天的副本,由天而生,天是最崇高、最神圣者,故人是万物中最高贵、最优异者。他说:“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善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汉书·董仲舒传》)人为天所生,并赋予礼义道德,纲常名教,天创造万物以养人,人灵长于万物,代天行事,管理万物,为人谋利。人与天、地并列为三,相为手足,合为一体,不可或缺。人是万物之所以成者,无人则万物无以成。人超然于万物之上,为天下最贵者。人在宇宙之中,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能知万物,而御万物,所以人是伟大、优越者。

邵雍以象数演化为“天人合一”论,从“天人合一”论出发,说明人为万物之灵的道理。

邵雍指出,天、地、人是宇宙中三个伟大者,“物之大者无若天地”。天、地的伟大之处是:天的阴阳变化而有春、夏、秋、冬的四时往来相推无穷,即时间的无限性;地的刚柔相推而有东、西、南、北的四维存在无有边际,即空间的无限性。万事万物都在时间、空间中存在、运动、发展、变化,所以天、地是“至伟至伟者”。人与天、地并到而为三,当然亦是“至伟至伟者”了。邵雍说:“人也者,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所以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灵于万物,不亦宜乎!”“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目、耳、鼻、口者,万物之用也。……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备矣。”(《皇极经世·观物内篇》)邵雍认为,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的理由、根据是:其一人禀精纯、全厚之气而生,动、植物禀粗杂、偏薄之气而生,人得天独厚,故灵于万物;其二人具有目、耳、鼻、口等感觉器官,而能收取声、色、气味之杂,全备人物之道,故灵于万物;其三人有高超的能力,“天以气为质,而以神为神。地以质为质,而以气为神。惟人兼万物,而为万物之灵。”“无所不能者,人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其四人有形有气有神,并以心统之,人一身而象全三才之道。“动者体横,植者体纵,人宜横而反纵也。飞者有翅,走者有趾,人两手翅上,两足趾也,飞者食木,走者食草,人皆兼之,而又食飞走也。故最贵于万物也。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交乎中,三才之道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由于人具有这些独具之处,所以人“最贵于万物也”。天地赋予人如此多的高贵处,如果人自己却不认识、珍惜自己的高贵处,反而小视、贬低自己,这既是违背天地之理,又是人之大不祥者。邵雍如此申明人们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和人灵于万物之所以然之理,意在告诉人们应当珍重生命、真正做人。

程颢、程颐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理”派生的“气”化生而来的,由于人禀秀、清、明、纯、粹、正气而生,所以与物不同,而高于、贵于万物。程颐说:“人乃五行之秀气,此是天地清明纯粹气所生也。”“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就人人都是“气化”所生而言,人都是高于物的相同者。圣人亦是“气化”而生的。“圣人之生,亦天地交感,五行之秀,乃生圣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既然人人都是禀“五行之秀气”、“天地之正气而生”,都是人,那么为什么还有“圣人”与“愚人”的差别呢?二程认为,还是由“禀气”的清浊不同而决定的。程颐说:“禀得至清之气生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生者为愚人。”(《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由于禀气不同,而有人与万物的不同,亦有圣人与愚人的差异。

二程指出,由于圣人禀至清至纯之气而生,具有崇高、完美的德性、德行,而为“人伦之至”者,人中之高尚者。只有圣人,才能践形道德,尽得人道,故与众不同,而为最高贵者。所以二程说:“惟圣人然后践形,言圣人尽得人道也。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众人有之而不知,贤人践之而未尽,能践形者,唯圣人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又说:“惟圣人可以践形者,人生禀五行之秀气,头圆足方以肖天地,则形色天性也,惟圣人为能尽人之道,故可以践形。人道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类皆是也。”(《河南程氏外书》卷四)圣人与天理为一体,得天地之中,禀阴阳之秀,故能“践形”道德,而与众人、众物不同,超越于众人、众物,而为天下最高贵者。

胡寅由“气化”之论、“禀气”之异出发,推引出人优异、高于万物的思想。他旨出,由于“气”有清浊、精粗、偏正、昏明之不同,而形成“各有种类”,“万殊不一”的人和万物。人禀清、精、正、明之气而生,故有道德意识,优异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他说:“人生禀气,值五行之秀,则清明颖悟,记识绝伦。”(《崇正辩》卷一)又说:“惟人为万物之灵。……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而未闻草木之能听言受教者也。”(《崇正辩》卷二)这显然是荀子思想的再现。

在胡寅看来,人和万物“均是一气”所生,这是“理一”之同;而由于禀气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人和物,这是“分殊”之异。由于人禀“五行之秀”、“天地正气”、“精气之著”者而生,故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人为万物之灵”。人有生命,有意识,有道德,受教化,又能赞天化育,驯化动物,裁物为用,神通广大。

胡寅从历史发展、动物驯化的过程,揭示了人贵物贱的道理。他说:“古者圣人以草木畅茂,禽兽繁殖而逼人,是以烈山泽而焚之,放尨蛇、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然后人安其生,天下大悦。贵人贱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所以扶立人理,赞天地之化育,岂不广大哉!”(《崇正辩》卷二)人本来高于万物,优于万物,人应当认识这个道理,而自尊自贵,不可自卑自贱,与物等同。

胡宏的“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理论,与其兄胡寅基本相近、相同。他是这样说明的:“万事万物,性之质也。因质以致用,人之道也。人也者,天地之全也。而何以知其全乎?万物有有父子之亲者焉,有有君臣之统者焉,有有极本反始之礼者焉,有有兄弟之序者焉,有有救灾恤患之义者焉,有有夫妇之别者焉,至于知时御盗如鸡犬,犹能有功于人,然谓之禽兽而人不与为类,何也?以其不得其全,不可与为类也。夫人虽备万物之性,然好恶有邪正,取舍有是非,或中于先,或否于后,或得于上,或失于下,故有不仁而入于夷狄禽兽之性者矣。惟圣人既生而知之,又学以审之,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德合天地,心统万物,故与造化相参而主斯道也。不然,各适其适,杂于夷狄禽兽。是异类而已,岂人之道也哉!是故君子必戒谨恐惧,以无失父母之性,自别于异类,期全而归之,以成吾孝也。中者,道之体;和者,道之用。中和变化,万物各正性命而纯备者,人也,性之极也。”(《知言·往来》)一气流行,化生人和万物,有人有物便有性,有气聚而有形。性为气化流行的主宰者,有性才有人和物,无性便无人无物,这就是“成之者性”的要义。所以说:“非性无物,非气无形。性,其气之本乎!”“气之流行,性为之主。性之流行,心为之主。”(《知言·事物》)又说:“万物皆性所有也。圣人尽性,故无弃物。”(《知言·一气》)“性”为人和万物化生之本和质的规定性。人和物都有“性”,都有“性之质”,但人能因不同的“性之质”而致其用。唯人可以做到:观万物之变化,察万物之本性,执天地之机,得万物之用。因为人“备万物,参天地”,掌握中和之道。就是说,人兼备万物之性,得天地万物之全,而有知识、智慧、道德、礼义,辨是非,合天德,统万物。这种备“万物而为人”(《知言·天命》)的人,既备万物,又体万物,亦用万物,“人备万物,贤者能体万物,故万物为我用。”(《知言·事物》)如此说来,人当然是优异于万物的灵秀者、高贵者了。

朱熹从其理学本体论出发,肯定“性即理也”,从而说明了人与万物之异,人优异于物的根据。

朱熹认为,人和万物都根于理,由理派生的气,而化生人和万物。“人之所以得天之气也。”(《孟子集注》卷十一)有生便有性,性是“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孟了集注》卷八)因为“性即理也”,所以人物亦根于性。就此而言,天下无性外之物,人和万物莫不有是性,此性是相同的。“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为以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孟子集注》卷八)人与物同得天地之理、元气而生,生而具有性,此“性本同”。这个性为人和物的共同性,即“理本同”。

然而,由于人和物所禀元气不同,又有人与物之异。“其不同者,独人于其间得形气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为少异耳。虽曰少异,然人物之所以分,实在于此。”(《孟子集注》卷八)朱熹承认“人是天地之中最灵物”,并能主宰、裁制天地之物。因为人由清、正、精、全之气而生,所以能“全其性”而“异于物”。他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会而已。……然而二气五行,交感万变,故人物之生,有精粗不同,自一气而言之,则人物皆受气而生;自精粗而言,则人得其气之正且通者,物得其气之偏且塞者。唯人得其正,故是理通而无所塞;物得其偏,故是理塞而无所知。且如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平正端直,以其受天地之正气,所以识道理,有知识。物受天地之偏气,所以禽兽横生,草木头生向下,尾反在上。”(《朱子语类》卷四)人与禽兽、草木等,就其所禀受之“理”、“气”而生,这是相同的。但是人所禀受的气是清、精、正、全、通者,而禽兽、草木等所禀受的气是浊、粗、偏、塞者,故人头象天、项天,脚象地、立地,无所不知,无所不通,而禽兽则是横生,草木头向下,最多“只通得一路”,所以人优越于万物。

朱熹还指出,人之所以高贵于物,就在于人有知觉意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且全备天理。朱熹说:“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是也。是其虽分之殊,而其理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则又并与其知觉者而亡焉。”(《朱熹集》卷五十九《答余方叔》)人优异于禽兽和万物之处,在于人得“天理之全”,具有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性”,即具有本然之善性,所以“人为万物之灵”,而顶天立地。朱熹认识到人与物的本质差别,是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属性。

陈淳继承了其师朱熹“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并作了引申、发挥。

陈淳指出,由阴阳二气不断流行,生生不已所化生的人和万物,虽然其“本只是一气”,但是却“参差不齐”。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气”有清浊、厚薄、偏正、精粗的不同,所以人和万物禀不同之气而生,而有千差万别之异。人禀受清、厚、正、精之气而生,物禀受浊、薄、偏、粗之气而生,“故人为万物之灵”,人优异于万物群生。陈淳一再申明这个道理。他说:“人物之生,不出乎阴阳之气。本只是一气,分来有阴阳,阴阳又分来为五行。二与五只管分合运行,便有参差不齐,有清有浊,有厚有薄。且以人物合论,同是一气,但人得气之正,物得气之偏,人得气之通,物得气之塞。且如人形骸,却与天地相应,头圆居上,象天,足方居下,象地。北极为中央,却在北,故人百会穴在顶心,却向后。日月往来只在天之南,故人之两眼皆在前。海,咸水所归,在南之下,故人之小便亦在前下。此所以为得气之正。如物,则禽兽头横,植物头向下,枝叶却在上,此皆得气之偏处。人气通明,物气壅塞。人得五行之秀,故为万物之灵。物气塞而不通,如火烟郁在里许,所以理义皆不通。”(《北溪字义》卷上《命》)又说:“人与物同得天地之气以生,天地之气只一般,因人物受去各不同。人得五行之秀,正则通,所以仁、义、礼、智,粹然独与物异。物得气之偏,为形体所拘,所以其理闭塞而不通。人物所以为理只一般,只是气有偏正,故理随之而有通塞尔。”(《北溪字义》卷上《性》)就“理”为人和万物的惟一本原而言,由“一理”所派生的“一气”所化生的人和万物,则是共同的。但是由于“一气”之中包涵着各种不同的气,人与物所受之气不同,故形成人与物之异。人得“五行之秀”、“得气之正”而生,故“理气皆通”,而“为万物之灵”。

王夫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对“人为万物之灵”学说,作了全面总结和具体论证。

王夫之认为,由“元气”分化出的阴阳二气而产生了人和物,这个本原是相同的。由于“气”有各种不同,所以禀不同的气而生的人和万物,则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本性和万殊形态。由于人禀精华、灵秀之气而生,所以优越于万物群生。

王夫之指出,从人生、人性的所产生的根据来看,人优越于万物。他说:“阴阳具有太虚絪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则物有物之道,鬼神有鬼神之道,而知之必明,必之必当,皆循此以为当然之则,于此言之则谓之道。……秉太虚和气健顺相涵之实,而合五行之秀以成乎人之秉彝,此人之所以有性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人与物就所产生的本原来说,都是以“太虚之气”为其“絪缊之本体”,即“气”为本体,这是人与物之间。由于“合五行之秀以成乎人之秉彝”,而使人有“心性”,这是人们所独具的。就是人禀受阴阳五行之秀而生,故独具人的本质、本性,尤其独具心而使之有知识、意识、礼义、道德,这就决定了人异于物、贵于物。

从人性的形成来说,人性是日生日成的,人能自取自用,自强不息,自善其性。人之所以能如此,因为人受天地“精英”之气而生,而有仁、义、礼、智之善性,所以“天地之性人为贵”。王夫之认为,人性就是人生之理,是“日生日成”的,人从初生到老死,其性是不断变化、损益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形日以善,气日以滋,理日以成”。所以说:“举凡口得之成味,目得之成色,耳得之成声,心得之成理者,皆是也。是人自幼讫老,无一日而非此以生者也,而不可谓之性哉?”(《尚书引义》卷三)人禀受“精英”之气而生,又能择善而守,保存扩充善性,修善扩大善德,所以人是最高贵者。

儒家学者由生命本原论,引申出人为万物之灵论,旨在说明人的生命来源和人与物的本质区别,告诉人们要认识这种区别,做一个有知识、智慧、道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