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外兼修促进人生发展

内外兼修促进人生发展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人生矛盾及其表现人生矛盾就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三)内外兼修,方成栋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深度拓展“内外兼修”这个词,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是指内修道,外修德。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赋予“内外兼修”以更为广泛深刻的含义。

(一)人生矛盾及其表现

人生矛盾就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从总体上说,人生历程中要遇到的矛盾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过程中,这三种类型的矛盾又具体表现为生与死、苦与甜、爱与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健康与疾病、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能力与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对立和统一。人生就是一个在矛盾中追求、在矛盾中拼搏、在矛盾中创造价值的过程。

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在我们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在生活中、学习中、交往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矛盾。我们的身心正是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我们在现今的学习阶段也会遇到诸如同学矛盾、师生矛盾、亲情与学业的矛盾、能力与现实的矛盾、学习与择业的矛盾等。毕业以后我们也会面临择业与创业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工作中成与败的矛盾,人际关系中和谐与冲突的矛盾,生活中恋爱、婚姻、家庭的矛盾等。对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对待人生矛盾的态度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化,排斥异己,激化矛盾;另一种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

持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有理想、有抱负,能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他们把时间与精力主要用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把困难、挫折、逆境当做磨练意志的动力和事业成功的风帆,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无私奉献。持消极人生态度的人,他们或者视人生为痛苦,因而悲观厌世,消极无为,或者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为了一己私利,拉关系、走后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甚至置国格、人格于不顾,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卖肉体、灵魂等。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不懈的努力,推动自我人生的发展。

案例链接

2005年央视春节晚会上,由21位聋哑舞蹈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震撼人心的魅力感动了全国观众。领舞的女孩儿叫邰丽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中国特殊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她幼时因高烧打针不幸药物中毒,失去听力。之后不久,她又失去了甜美的歌喉,从此陷入了无声世界。为此,父亲带她辗转武汉、上海、北京等地求医问药,但始终不见好转。眼看要到7岁了,父母只好将她送入市聋哑学校学习。15岁那年,她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挑中,开始了自己的舞蹈人生。然而,在刚刚进团的时候,她的舞蹈基本功是最差的,甚至连踢腿都不会,老师干脆将她一个人扔在了排练室里,拂袖而去。多少磨难,多少痛苦,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她继续跳舞。她的身上因此也总是有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她怕母亲看见了心痛,即使炎炎夏天也总是捂着一条长裤。正是凭着这种执着,邰丽华在众多的舞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舞蹈大奖。1994年,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一名大学生。

议一议

人生充满着矛盾。我们怎样以邰丽华为榜样,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三)内外兼修,方成栋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中职学生要成为“四有”新人,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内外兼修,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深度拓展

“内外兼修”这个词,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是指内修道,外修德。“道”即大道理、规律,“德”即按照合乎规律的大道理去做事。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赋予“内外兼修”以更为广泛深刻的含义。“内”是指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包括他的学识、人生观、态度以及涵养等,这些都是内在的东西。学识越多,必然会为自己认识世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奠定理论基础;人生观正确,必然会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态度积极,必然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处事不乱,受到别人的尊敬。“外”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包括仪表整洁,落落大方,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谈吐得体,收放自如,成熟而稳重;做事认真负责,积极应对,让人觉得是可信赖之人;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修内和修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修内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修外就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熟稳重,谦虚谨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修内是基础,修外是条件,通过修内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才能保证修外的正确方向,才能以符合规律的行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修外可以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经验,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能力,修正自己的过失,从而巩固修内的成果。所以,正确处理修内和修外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实际运用,也是达到完美人生至高境界的正确途径。

案例链接

华罗庚,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1925年,他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1928年,18岁的他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不幸的是,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致使左腿瘫痪。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1930年,年仅20岁的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受到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高度赞赏,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工作。1931年,华罗庚拖着残腿、拄着拐杖走进了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勤奋好学的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学完了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问大有长进。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面对博士学位的诱惑,华罗庚淡定地说:“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在剑桥的两年中,他学术成果丰硕,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1938年,华罗庚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年仅28岁。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议一议

华罗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应当怎样向华罗庚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