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西美哲学的比较与综合

中西美哲学的比较与综合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美哲学概述真、善、美、爱,是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美哲学是美学的理论部分;它又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本节主要论述中国与西方美哲学最主要的不同论点。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理论。这也是中国古今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

一、美哲学概述

真、善、美、爱,是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美给人以愉悦与快乐,给人巨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可以说,美是人类谋求生存与进步的力量源泉。

不论从人类整体看,还是从个人生活看,都离不开美与艺术。如果没有美与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电视剧、建筑、园林、服饰等),每个人都会感到生活索然乏味、毫无乐趣、没有意义。

因此,美对于人类极其重要。

要探讨美的问题,有必要先说明美哲学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腾(1714—1762)首先提出。到当代,美学已经是一门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科学

美哲学是美学的理论部分;它又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哲学体系都包含美哲学。康德的哲学体系是包含美哲学的,他的《判断力批评》就是一本探讨美哲学的专著。

笔者在《美哲学》一书中提出,美哲学的主要任务是:

1.探讨美的本质,即什么是美?

2.探讨美的来源。

3.探讨人的本质与美的关系。

4.探讨美与哲学其他分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情感论等)的关系。

5.探讨美与真、善、爱的关系。

6.探讨美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问题。

二、中西美哲学比较

中国与西方的美哲学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西方的美哲学着重探讨“什么是美”的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中国的美哲学着重探讨“怎样才能美”的问题,即美的基本方法问题。

本书并不是研究美哲学的专著,不准备详细介绍西方与中国美哲学的发展进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的《美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本节主要论述中国与西方美哲学最主要的不同论点。

(一)感性论与意象论

1.西方美哲学的感性论

前文谈到,西方美哲学着重探讨美的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和谐。柏拉图提出:美是美的理念(或美的相)。亚里士多德提出:美是完整性。欧洲中世纪时,神学哲学家奥古斯丁提出:美是神创造的。

17—18世纪,西方哲学界分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学派;18—19世纪,德国的康德与黑格尔是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

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美的观点,都以“感性”为中心。笔者将其归纳为“感性论”。

(1)经验论论美:美是人的感受。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主要代表是洛克。他提出:“我们底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人类理解论》)

在美哲学方面,遵循经验论思想的哲学家主要是英国的沙甫慈伯利(Shaftesbury,1671—1713)、哈奇森(Francis Hutchson,1694—1747)等。

沙甫慈伯利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提出美也是一种人的感觉,是由人的“内在的眼睛”所感受的。他说:

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一种内在的眼睛分辨出什么是美化端正的、可爱可赏的;什么是丑陋恶劣的,可恶可鄙的。……那分辨的能力本身也应是自然的,而且只能来自自然。(《道德家们》)

(2)唯理论论美: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鲍姆嘉腾是德国唯理论哲学家。他提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就是美。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理论美学》)

因此,鲍姆嘉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需要讨论的是:经验论提出的“美是人的感受”,与唯理论提出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有什么区别?

笔者的理解是:“感受”与“感性认识”是不同的概念。沙甫慈伯利说的眼睛看到的形状,耳朵听到的声音,这是“感受”,还不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要求在“感受”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有一定的抽提与认知。例如,我们看到了梅花的形状——红色或粉红色,有5片花瓣等,这只是“感受”;而我们知道它是梅花,这就是感性认识的第一步;我们还知道梅花在冬天开放,有不畏寒冷的品性,这是感性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因此,感性认识是在感觉或感受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性的抽提。鲍姆嘉腾认为:人的感性认识,如果达到完善的程度,就是“美”。这个关于美的定义,可以概括各种高水平的绘画、音乐、诗歌、戏剧等。

根据鲍姆嘉腾的理论,理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科学,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或艺术。

(3)黑格尔论美:美是理性的感性体现

黑格尔是近代西方理性哲学的主要哲学家。他的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绝对理念,而他讲的“理念”是以人的理性思维为主体的。

关于美,他的观点是: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他这句话的含意是:美的前提是要有“理性”。“理性”指的是人的某种思想或理想。黑格尔的意思是:能将人的理性(思想或理想)用感性(看得到,听得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美”。

黑格尔的观点与鲍姆嘉腾的观点是有区别的。鲍姆嘉腾的美,并不要求一定以某种“理性”为前提,而黑格尔有此要求。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鲍姆嘉腾关于美的定义适用的范围更广,包括自然美与艺术美,只要求它们体现感性认识的完善。如鲜花或鸟鸣之美,是没有“理性”前提的,但是它们也能使人感到美,而有些艺术,如诗歌、戏剧等,是以一定的“理性”为前提的。在这方面,黑格尔是对的。

(4)西方现代美哲学

生命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直觉是领悟“美”的唯一方法。“直觉”并不是理性的认识方法,而是感性的认识方法:通过感性直接地领悟到美。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理论。现象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论的重大突破。胡塞尔提出“意向性”的概念。“意向性”是“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的结合。他认为: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意向性活动。对于“求真”的意向性活动,人类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知觉、分析、判断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于“求美”的意向性活动,人类是通过感觉、感性而领悟到客观事物的美好。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家对于美的理解的一个共同点是强调“感性”。

如果我们对比科学与艺术,可以理解西方哲学家的观点有它的合理性。科学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与理论抽提,达到对于真的认识;而艺术是人们通过感性或直觉的方法,达到对于美的认识。

2.中国美哲学的意象论

中国美哲学的核心理念是“意象”。这也是中国古今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意象”理念与“感性”理念是不同的。

中国的“意象”理念从《周易》开始就确立了。《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易经》是周代初期的一部著作(主要用于预测命运);《易传》成书于战国时期,是解释《易经》的。

《易经》由三者组成:象、言、意。以“乾卦”为例,“乾卦”的“象”,即它的“卦象”,乾上,乾下。“乾卦”的“言”,即它的“卦辞”,是:“元亨,利贞。”“乾卦”的“意”,如《易传·文言传》中《乾文言》记载:“大哉乾乎!刚健中正。”

魏晋时期为王弼是很有才华的哲学家,他认为“乾卦”的“意”,即它的含义,就是“刚健”或“刚健中正”。王弼的著名理论是:“得意而忘象。”

王弼的意思,并不是否定“象”,而是要透过“象”而领悟“象”中之“意”。这就是中国的“意象”理念。

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艺术,都包含有“意象”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形象,表达出内在的意念。

“意象”理念后来有进一步的发展,但都没有离开“意象”的基本含义。

唐代时著名诗人王昌龄说“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

“意境”比“意象”有更深一层的含意。“象”通常是指某物的形象;而“境”可以指更广阔的景象。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司空图对于“意境”的概念做出了深刻的阐述。他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论述了唐诗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思与境偕”是“诗家之所尚者”。在《与极浦书》中,他论述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他论述了“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明清时期,哲学家王夫之提出:“情景妙合。”王士祯提出“神韵说”,认为诗歌的最高水平,是达到“神韵”。

民国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的“境界”是一种高水平的审美原则,它包含有“意境”的理念,而又高于“意境”;它要求能表达出“真景物、真感情”,能达到“优美”或“弘壮”。

从上述可见:在中国的美哲学中,“意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美哲学的“意象”理念与西方美哲学的“感性”理念,有联系又有区别。西方的“感性”理念,着重于人可以直接感受的美的形象;而中国的“意象”理念,要求在美的形象之中包含有内在的“意念”——思想、感情、情操等。

“意象”与“感性”的美哲学理念的区别,对于中国与西方各自艺术(特别在诗歌、绘画方面)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愉悦论与仁美论

中西美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西方美哲学强调美给人愉悦,可以名之为“愉悦论”;而中国美哲学强调美应与仁相结合,可以名之为“仁美论”。

1.西方美哲学的愉悦论

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哲学家都强调“美给人愉悦”的观点,但笔者认为,“美给人愉悦”是西方美哲学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和谐”的观点,实际上就包含有“美给人愉悦”的含意。

在音乐中,对于优雅而动听的旋律,对于音调、音色的谐和变化,对于多种乐器的协调合奏,人们会感到美。

在绘画中,对于画面布局的宽密协调,对于色彩的浓淡搭配,对于形象与意境的密切结合,人们会感到美。

在诗歌中,对于诗句与诗情的融洽结合,对于诗意的起伏激荡、音律的抑扬顿挫,人们会感到美。

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音乐、绘画与诗歌中所体现的和谐,都使人感到愉悦。

在理论上明确地提出“美使人愉悦”观点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

他在《人性论》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美是(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构造,由于习俗,或者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所以,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必有的随从,而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人性论》)

笔者认为,这段话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美需要人的本性与对象的配合,这种配合产生快感。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休谟认为,快感虽然是产生美的基本原因,但是快感并不等于美。他说:“一个对象只是因为有快乐作为中介才可以刺激起骄傲。”(同上)

休谟这里所谓的“骄傲”有美感的意思,因此休谟对美的解释是:对象引起快乐,快乐引起美感。这是对美感的产生颇为深入的剖析。

西方近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康德在美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肯定地指出“美给人以愉悦”的观点。

康德说:“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判断力批判》)

这句话的要点是:①美能引起愉悦;②美不带功利性。

康德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美能给人以愉悦,是美与真、善有所区别的主要特征,也是美具有重要性的主要原因。正因为美使人愉悦,美才能使人感到幸福,才能使人类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

2.中国美哲学的“仁美论”

关于美,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家所强调的,除了“意象”理念外,主要是美与仁的结合。笔者称之为“仁美论”。

孔子是“仁美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说:“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中国古代有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礼仪)、乐(音乐)、书(文学)都属于美的范畴。

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意思就是:“美”是以“仁”为依据的。这是儒家的美哲学的基本观点。

孟子对于“美”,也有相关的论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

孟子讲的“可欲”,是指人性的欲求。而他对于人性的解释是:人天生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端”)。这就是他的性善论,即人的本性是善的。一个人自己能坚持善心,就是“信”。因此“善”与“信”都符合孔子的“仁”的要求。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意思是:人的仁爱得到完满和充分的表达,就是“美”。如果仁爱不但完满,而且表达中具有光辉,就是“大”。这里的“大”有高度的美的含义。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他对于“美”的观点与儒家思想是紧密结合的。他说:“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春秋繁露》)

这句话将美与仁直接联系起来。它的基本意思是:天就是“仁”的,大自然对于人类是仁爱的。“仁”为什么是美的?就因为它来自于天。

董仲舒又说:“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同上)

这两句话,将美与“中”、“和”直接地联系起来。他认为:世界的中庸(不偏激)与和谐就是世界的美,而中庸、和谐都是与仁爱相联系的。

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对于美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之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美育与人生》)

可见,他也将美育与培养人的高尚道德联系起来。

西方美哲学强调“美使人愉悦”,中国美哲学强调美与仁义道德的联系。不同的美哲学思想对西方与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中西美哲学的综合

(一)美的感性论与意象论的综合

西方美哲学强调感性论,认为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或者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因为强调美的感性,所以西方的绘画与雕塑特别强调形象逼真。西方的人物画使人感到与真人一样,甚至将皮肤与肌肉的细节都描绘出来。西方的风景画也与大自然的真实景象非常相像。

中国的绘画则很不一样,中国的人物画重点是描绘人的神态风貌,却不是很重视皮肤、肌肉的细节。中国山水画的要求是“画中有诗”,包含有大自然的诗意,并不是很重视一草一木的逼真。

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于美的欣赏都有历史传统的沉积,没有必要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于美的欣赏完全统一起来。

中国当代学者费孝通有一句话,笔者非常赞同。他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80寿辰会上的发言》)

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将西方的感性论与中国的意象论结合起来。

然而,中国当代有几位著名艺术家,他们既有在西方留学、学习西方艺术的经历,同时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根底,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包含有西方的感性论与中国的意象论的有机结合。

徐悲鸿是一个例子。他以画马而著称。他画的马,形象非常逼真,马的皮肤、肌肉的细节都能表现出来;同时,他画的马充分地表现出马的雄伟、坚毅、不畏险阻、奔腾如飞的精神气质。

他的绘马即将西方的感性论与中国的意象论各自的优点综合了起来。

当然,除徐悲鸿外,中国现代还有多位美术家,如刘海粟、傅抱石、林风眠、吴作人等都有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相结合的绘画风格。

(二)美的愉悦论与仁美论的综合

虽然,“美给人愉悦”的学说,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没有为所有的哲学家所接受或强调,但笔者的观点是:美给人愉悦,是一切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最主要的特征。

为什么每个人都喜爱美(美的人、美的景色、美的艺术)?就是因为美能使人愉悦。美为什么能与真、善、爱并列为人类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因为美能给人愉悦,美能使人感到幸福,给人带来生活的勇气。

按康德的观点,美除了使人愉悦之外,并没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见前文的介绍)。因此,康德认为: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康德的原话是:“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的话。”(《判断力批评》)

什么是目的?按康德的解释,目的是产生某一对象的原因。

例如,米饭的目的是供人充饥,供人充饥是人要准备米饭的原因。衣服的目的是使人保暖,使人保暖是人要制作衣服的原因。

但是,一朵自然界的美丽的花,至少对于人来说,它并没有什么目的。所以对于人来说,花朵的美是无目的的。

但是,花朵的美,对于人来讲,又有合目的性。因为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香味,都会使人感到愉悦。

总的来说,花卉的形式符合使人愉悦的目的。它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是花卉之美的本质属性。

康德的美哲学还有一个重要论点:美本身并不是一种道德准则或道德规范,但是美是认识与道德的中介。他的意思是:美能使人从认识出发,引向道德。

如果我们研究中国美哲学,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美哲学特别强调美与仁的结合。这给我们的启发是:美在使人愉悦的同时,能够有启迪人性、认识社会、引导道德的作用。

所谓“启迪人性”,是指美能使人更多地理解并回归自己的人性。人性之中,仁爱是最重要的。

仁爱是人性的最高理念,这是中国与西方哲学家的共同认识。仁爱包括爱自己与爱他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爱的最好表达。

美与各种艺术都能使人更好地理解仁爱的重要性。

康德区分出纯粹美与依存美。他的“美是无目的”的理论,主要适用于纯粹美;而戏剧、电影、电视剧、小说、诗歌等艺术,都属于依存美。依存美在给人快感的同时给人以教益,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每个人都能提高仁爱的本性。

因此,愉悦论与仁美论的综合可能是对于美的最适用且最完整的理论。

四、本章小结

(一)西方美哲学强调美的感性论;中国美哲学强调美的意象论。美哲学的区别对西方与中国的艺术实践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美与艺术的问题上,没有必要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统一。费孝通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合理的。

当然,如果将西方的感性论与中国的意象论在艺术实践中有机地综合起来,必然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

(二)西方美哲学强调愉悦论:美给人愉悦。中国美哲学强调仁美论:美与仁的结合。

笔者的观点是:美给人愉悦,这是美的最主要的特征,也是美作为人类主要精神追求之一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艺术美来说,美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性,因此愉悦论与仁美论是可以综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