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意义与王弼的解释基本相同。但由于王弼对老子哲学的发展,使“无”成为魏晋以后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而与王弼“贵无论”针锋相对的哲学观点就是裴頠的“崇有论”。确切地说,老子只是在人们忽视的价值领域之外发现了“无”的价值领域,但并没有构筑以“无”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对于“无”的价值发现,是他对中国哲学的特殊贡献之一。

◎吴根友

在日常生活经验层面,说“有”容易说“无”难,说“实在的东西”有用容易接受,说“无用的东西”有用难以接受,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更令人难以接受。然而,在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和重要的阐发者庄子,却以特殊的哲学眼光发现了“无”的价值和“无用之用”的价值,从而将人们的价值视野从有形的存在延伸到无形的世界,从被给定的日常习俗的“有用”视野里延伸到一个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的陌生价值世界,从而拓宽了中国人的价值视野。这一特殊的价值视野对于过分重视实利化眼前利益的现代人而言,则别有一番启示意义。

一、“无之以为用”——老子的价值发现及其对价值视域的拓展

在王弼本《老子》中,“无”字出现很多次,但作为表述没有具体实在内容的存在状态的名词之“无”,却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该书中“无”字是作为动词或形容词来使用的。

作为动词的“无”,意思指“没有”、“不要做”、“不”等,如“无名天地之始”(1章)。“常使民无知无欲”(3章)。“及其无身,吾有何患?”(13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作为形容词的“无”,如与“知”、“味”等名词结合,构成了无知、无味等新的概念,与“为”、“执”等动词结合构成“无执”、“无为”一词,则又表达了新的意思,如“无执故无失”。(64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此时“无”字与其它词合成而构成了双音节名词,其意义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兹不在此处论述。

作为名词的“无”,最具有哲学意味,如“有无相生”。(2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对此三处“无”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作为“有无相生”之“无”:从《老子》第2章的上下文来看,此处“无”字主要突出的思想观念是:从没有的状态产生出一种与现存的“有”相反的一种存在状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对于此句话,王弼的注释是:“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任继愈先生的翻译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陈鼓应的翻译是:“天下人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我认为王弼的注释和任先生的理解比较准确。一般的人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美、善,殊不知,恶、丑也因之而产生。相对于人们心中的美、善的价值物之“有”而言,恶、丑是人们心中所“无”的价值物。然而,当天下之人皆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的时候,丑与恶也就因之而产生了。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待而存在。当人们将甲事物判定为美,乙事物判定为善的时候,与甲、乙相反的事物因之也就成为不美、不善之事物,丑与恶也就因之而产生了。这便是王弼所说的“同根”之意。

11章中的前面三个“无”字是描述事物在空间上处于一种“虚的状态”,这种“虚的状态”是以外围的“有”作为其支撑点的。“无”的外围如果没有“有”,此“无的状态”也不可能发生作用。所以,老子是在对比的过程中阐述了“有”与“无”两种状态的不同价值:“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何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呢?王弼的解释是:“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任继愈先生的翻译是:“所以,‘有’所给人的便利,[只有]完全靠‘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与王弼的解释基本相同。陈鼓应的翻译是:“所以‘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接受陈鼓应先生的翻译。老子在此处突出了“有”与“无”两种状态给人提供了不同的价值。“有”提供了实利,直接的好处,而“无”则提供了功能,间接的、看不见的好处。这种功能性的、间接的、看不见的好处,因为主体价值认识的境界不同,其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会是多样的、灵活的。这便是“利”与“用”两种不同价值所带给人的不同好处。一般人都会看到物之“有”所表现出的“利”这一显而易见的价值,而很难看到物之“无”所表现出的隐性的价值。老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理论上拓宽了人们的价值视野,发现了物之虚空状态的价值。

后人称老子的哲学为“贵无”的哲学,就是以名词性的“无”为其出发点的。而“贵无”思想的核心就是推崇一种无形、无规定性的东西,认定这种无形与无规定性的状态比有形的、具体的存在更为根本,更有价值。

与“无”的名词概念相近的唯一一个动词词汇是“无有”,如第19章云:“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即是说,只要人们抛弃了“巧”与“利”的价值物和追求巧利的价值心态,盗贼也就会自动地消失了。这是对贵“无”价值观念的一种引申。

要而言之,老子哲学的特殊贡献之一,就在于发现了“无之以为用”的价值领域。世俗世界的人们往往只能看到“有之以为利”层面的价值,但对于没有具体形状的存在状态的价值,则不易认识。而老子则通过一组形象的譬喻,揭示了无物之状,无象之象的存在价值,也正是此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现了“无为”、“无事”等“不为之为”的意义,进而为揭示无形之道的价值作了理论准备。应该这样说,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实力的作用与价值,而忽视无形规则的价值与作用。老子的“道论”则在形上学层面揭示了无形规则的作用与力量。“贵无”属于老子的思想内容之一,但不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而只能说是老子“道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说是为了“道论”的出场而展开的一种比喻性的论证。但由于王弼对老子哲学的发展,使“无”成为魏晋以后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魏晋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王弼从老子哲学中发展起来的以“无”为最高哲学本体的新的形上学体系。而与王弼“贵无论”针锋相对的哲学观点就是裴頠的“崇有论”。简洁地说,“无”与“有”,作为一种表述最高存在的哲学形上学概念,始于魏晋玄学,在老子哲学体系里,它们都并没有获得如此重要的地位。确切地说,老子只是在人们忽视的价值领域之外发现了“无”的价值领域,但并没有构筑以“无”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对于“无”的价值发现,是他对中国哲学的特殊贡献之一。在此思想基础上,庄子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新价值观。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一种更高地哲学提升。

二、“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庄子对老子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价值视域的再拓展

可以这样说,老子的价值发现主要是针对被人们忽视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价值客体——“无”,从而使“有之利”与“无之用”结合起来,完成了对价值客体的全面性的认识。庄子则不一样,他是从人们所否定的价值形式中发现了新的价值,是对已经被人的价值观考察过的价值物再一次地进行价值再鉴定。相比较而言,庄子对价值领域的再开拓主要表现在对价值主体所持有的价值观的反思与批评的基础上,通过对主体思想的批判达到对价值领域的开拓。

本文仅以《逍遥游》和《人间世》两篇为例,来讨论庄子对“无用之用”论述的理论贡献。在上述两篇中,庄子主要采取了如下四种论述方式:

其一,是政治性的论述。尧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则拒绝接受。其拒绝的理由是:第一,许由认为尧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如果这时候让我许由来接管天下,不是徒为其名吗?而名是实的宾位,许由不愿意成为宾——次要的价值物。第二,人的需求是非常有限的,正如小鸟在森林里做巢,不过一根树枝而已,偃鼠从大河里喝水不过喝饱肚子而已。诺大的天下对于一个自足其性的人来说是无用的。所以,许由根本不需要尧传给的帝位。“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这种政治性的论述,主要是对世俗社会的价值如“名”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的否定,从而使被世俗社会所普遍否定的价值如“实”和个人自足其性的价值目标重新得到肯定。

其二,是顺从世俗功利要求而又对功利做出了更为灵活而又广泛的论述。当庄子与惠施讨论“有用无用”的问题时,庄子顺着惠施的功利性观点,对物之功利性价值做出了别开生面的论述。如当惠施说有一个大瓠,其瓠籽可以有五石之多,但是其外壳太脆弱,不能盛水;剖之以盛物,由于弧弦太长,几乎成为一平面之物,无法盛物。所以,干脆就将它打碎算了。庄子对惠施狭隘的功利价值视野进行了批评,并指点惠施道:为什么不将这只大瓠做成一个大大的葫芦当作渡江时的救生圈之类的东西,而仅仅想到要将它剖开装东西呢?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蓬茅塞心呢?庄子还给出了一个巧妙的譬喻,说宋国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做浆洗工,但他们有一种防止手冬天里龟裂的药方。商人得知后,用一百斤黄铜购买了这种药方,这个浆洗工的家族还很高兴。哪知道这位商人将这个药方卖给了吴王。吴越两国在一个冬天里交兵,吴王因为有了这种药而在水战中占了上风,大败越人。结果,这位商人因此而获得了封地与侯爵。同样是一种药方,浆洗工的家族仅得百金,而仍然免不了世世代代做体力劳动的命运,而商人却因此获得封地与侯爵。作为不龟手之药——物自身的价值是一样的,而善于用其物与不善于用其物的人,其命运是截然的不同。可见,“物”对于人而言,其价值的大小,并不完全在于物自身所蕴含的价值大小,而更重要的还在于人能否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其价值发挥到极致。

第三种论述方式是非功利的、审美的。当惠施讥讽庄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的回答是:“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斧斤,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种论述的方式完全是审美的、非功利的。其中还包含了尊重生命天然展开过程的意思在其中。一棵树,它自然地活着就是一种价值的实现,为什么要被人所用呢?生命本身自有其内在的价值。

第四种论述方式是生命哲学的。尊重生命价值的第一性,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在《人间世》篇中,庄子借一棵被当作社稷神象征的栎树之口,表达了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保存个人生命的价值理想。该栎树,为舟则沉,为棺椁则速腐,为器则速毁,为门则流污浆,为柱则生蠹虫,的的确确是一种“不材之木,无所可用”的“散木”。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不遭到斧斤的砍伐而获得长寿。所以,栎社树托梦给匠人说:“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但是,作为“社树”也是一种“用”的表现呀。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庄子又借社树之口说道,即使是作为社树,也只是一种寄寓的生存方式,以免不知者有所害。如果人们用一种世俗的价值观点来审视栎树成为“社树”的选择,好像有一种神圣的光环,令人尊敬,那就没有理解人生如寄的真谛了。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庄子用来论述“无用之用”的价值

判断的理由在于,其一,物皆有所是,物皆有所可,我们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判断来评价某一物的价值;其二,生命的自由自在的活动状态高于一切,名利皆不关生命的自足存在;其三,无利害的审美活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形式,不能用世俗的功利价值来否定审美等其他一切的价值形式;其四,从生命存在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来判定物的价值,而不能仅凭实用的、功利的眼光来评判物之价值。

三、老庄价值观的当代意义初探

1.“无之以为用”的当代意义

在中国的国画和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艺术手法。这是“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在艺术美学中的典型体现。而在明清文人的园林设计中,各种怪石的通透与画廊的通透,亦体现了“以无为用”的美学思想。在当代城市规划和高楼大厦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城中空地和大厦中公共空间的作用,应该是老子“无之以为用”的价值哲学思想的当代运用。因此,“城中空地”就是“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在当代城市规划的灵活运用。最近几年,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大城市的改造过程中,逐渐地增加了城中空地的面积。应该说这是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一次审美价值理念的觉醒。城市是供人居住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现代化之初的工业化城市模式——将城市看作是车间的放大,密集的居民区,狭小的街道,巨大的噪音,浓厚的工业废烟,使得城市一点也不可爱。现代的都市建设应当公园化,预留更多的“城中空地”,留下供人步行的草地,甚至是人工的树林,使城里人像居住在乡村一样,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最好能听到蛙鸣。200311月,作者本人曾经在台湾宜兰县城小居留两日,这座现代化的城市里有纵横交错的田园,夜晚与早晨还可以听到蛙鸣。

休闲——日常生活的“空地”: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除了实实在的“城市空地”之外,还应该有心灵的空地。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繁忙”成为每一个职业者的日常生活现象。每天都被各种事务缠身,因而产生烦躁、疲倦感。海德格尔曾经将“烦”看作是存在的一种现象,并由此而进一步探索人的存在意义。因此,休闲——日常生活中的无事——作为“无”的另一种状态,就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必要的一面。如果说“繁忙”是“有”,则“休闲”就是“无”。“繁忙”在直接地创造价值,实现自己,“休闲”就是为继续创造作准备,通过“休闲”使“繁忙”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出来,通过“休闲”使人生得以调整。而现代的“繁忙”更进一步地使“休闲”成为生活的必要的组成部分。退一步讲,即使“休闲”不是为了继续工作,其自身也有意义。它就是以“无事之无”在构造完整人生的内在结构,思想、艺术、娱乐、美因之而成为可能。

2.“无用之用”与当代人价值视野的拓展

“无用之用”,究其实乃是人类的文化陈见遮蔽了一种隐形的价值存在形式。人只有在破除了陈见,破除了过度短视的功利化价值心态之后,才能发现“无用之用”的隐形价值形式。就我个人目前思之所至,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无用之用”的价值视野对于当代人的启示意义。

第一,“无用”与“有用”之辩证——变废为宝。现代都市的垃圾是一大问题。如何变废为宝成为当今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包括东方的日本、韩国,在变废为宝方面,比我们要做得好。所谓“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老子曾经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物可以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垃圾亦可以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现代城市中的很多有机垃圾都可以转化为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而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业的最好肥料,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有机肥料。无机垃圾里,有一部分是有严重污染的垃圾,烧埋都不足以解决问题。如何使之转化成另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是处理这部分垃圾的关键所在。变废为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要通过价值观的教育,使人深信并接受“无用之用”的价值观,千方百计地寻找、发现“无用之用”的“用”之所在,甚至更进一步地从源头上就根本堵死“无用”的观念,在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就认真考虑回收利用的问题,真正树立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观。

第二,以“无用之用”的价值眼光发现自然与人类之中各种事物与行为的审美价值。庄子曾经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曾经多层次、多侧面地讨论了“无用之用”的价值。一棵对于匠人而言是无用的大树,对于大树自身的自然生命存在而言则是有价值的。生命之美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完全地享有自然赋予它的时间跨度,尽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折,充分地展开自己的可能性与多种多样的形态美,如年轻时的蓬勃生机,年老时的苍劲与伤痕,这些都恰恰体现了生命的完整性与形态的多样性。透过这种完整性可以展示物的一种完美性。其次,对于人的生活而言,人们可以在大树下休息。设想一下,在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有一棵大树为我们撑起一片绿荫,在炎热的夏天,这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事情!利、真、善、美是价值王国的“四重境界”,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立体的四维世界。除了“利”之外,人类的价值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珍宝。那些在“利”的层面看似“无用”的价值物,有时有另一种价值与用途。因此,从哲学上确立“无用之用”的观念,可以拓宽我们的心灵,避免蓬茅塞心。

第三,对“有用”、“无用”等价值判断背后的权力思考。价值不仅涉及到知识与价值认识的问题,也即是说,价值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认知问题,它的背后还蕴含着一种权力。当我们对一物,一类物,一个人或一种人给出“无用”的价值判定的时候,我们就对一物,一类物,一个人或一类人的自然存在价值实施了剥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元价值”的角度来审视万物的价值(也是道家所说的“以道观之”),我们就会对各种“无用”的价值现象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找到物自身的“所可”与“所是”。这也即是目前环境伦理学对万物的存在价值进行辩护的理由之所在,也是当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理论立足点。当工商业社会的利润成为主流的价值导向的时候,传统社会的“雅人”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德国哲学家马斯·舍勒批评工商业社会的世俗价值观。在中国科举制度时代,社会对知识人的主流价值评价标准是能否中举,所以一切的知识都必须服从这一价值标准。在当今的中国教育界,衡量一所中学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是升大学、升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比例有多高。对于一所大学的评价标准是有多少重点学科,有多少人得了多少国家奖、省部级奖,在国际国内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有多少博士导师,有多少研究生与本科生等等,要而言之,不离“名利”二字,而且大多是短期的利与虚假的名。一个教师是否有用也大体上取决于他拿了多少课题,获得了多少奖励,全然不问他们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在培养健全的人的方面做出了贡献。教育彻底地被功利化——要么成为教育行政官员们追求政绩的牺牲品,要么成为现代商业的牺牲品,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教育所肩负着的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全部被虚置。固然,这是一个充满竞争、鼓励竞争、崇尚创造的时代,但竞争与创造都只能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服务,否则,竞争与创造就“异化”为一种魔力,使人匍匐在竞争创造的幌子之下。因此,对于“有用”、“无用”等价值判断背后所隐含的权力的思考,警惕各种异化的目标,是当代价值哲学思考的重要任务之一。

结语:我在此文中提出的“元价值”概念,其理论思考的起点究竟在哪里呢?我的观点是,从人的全面发展,人性的充分展开,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人的身心协调等多元的角度来思考物的价值、事的价值、人的价值,这就是我倡导“元价值”思考的现实起点。任何宗教哲学对神性的追求均可以成为引导人向更高境界提升的手段,但不能成为制约人性发展的桎梏。人应当对身处其中的整全自然及其无限性、神圣性与神秘性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但并不因此而放弃人对无限的探索、认知的追求精神。人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但人永远不是无所作为的。传统哲学对价值的诸多问题的思考使我们从现实的起点上走向更为深邃和广阔的时空,而老庄哲学对“无”和“无用之用”的价值思考,则使我们从有形的价值世界走向无形的价值世界,从世俗的、单调的、习以为常的价值世界走向人类的、不同凡响的、丰富多彩的、诡异的价值世界,最终使我们跳出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独断论的价值判断误区,走向多元、广阔、永远充满着好奇与创造活力的价值世界。(2004年初稿,2005年第二稿,20075月定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