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向

道德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向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蒙昧主义色彩,其得到的教育成果也同样有其特点。其三是由于以上两点的存在,表明由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道德教育也能培养出的人的良心,只不过这种良心只能是缺少理性成分的愚昧型良心。尽管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和蒙昧主义色彩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于培养人的良心曾经是相当有效的,但随着道德的诉求转向大众,这种教育方式的光彩也越来越黯淡。

第三节 道德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向

每个社会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渐都会形成一定的模式,每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也会因社会管理者主观意志的不同与客观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由此引出各自道德教育总体效果方面的差异。

一、传统道德教育模式

从时间的维度说,道德教育在模式上可作传统与现代的分殊。

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工业社会之前的传统社会,一般都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色,即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和蒙昧主义色彩。

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神秘主义色彩体现为,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及教育者会把道德说成是一种超验的东西,不是来自于神,就是来自于不可道、不可名的神秘之物,如天、道之类。西方传统道德教育采取的是前一种说法,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则采用的是后一种说法。不论是神还是神秘之物,其地位都在人之上,都能主宰人的命运,这就决定了道德无论来自其中的哪一种,都对人同样具有神圣性。于是,个人接受道德,就是接受不可抗主宰的要求。神圣的东西只能崇拜、信仰而不能有所怀疑,因而个人只需按神圣主宰颁布的旨意去做就是了,不必追问也不能追问为什么。所以西方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基督教道德文化中,一种行为,不是因为上帝说是善的才要去做,而是因为上帝说要这么做才成为善的。

蒙昧主义与神秘主义有相似之处,也是只告诉人们有哪些道德要求,该怎么做,而不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不同者,神秘主义是因神意不可揣测、无法知晓、无法告诉。而蒙昧主义却是可以告诉却故意不告诉。孔子就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8)蒙昧主义的道德不是来自彼岸的神或神秘之物,而是来自此岸的人。不过,这里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而只能是圣人、圣君。圣人、圣君自然比一般人高明许多,所以同样神圣、高不可及、值得崇拜。于是按照他们的道德要求去做,同样也是不必再问为什么的。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将圣人之书中提出的道德规范编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女儿经》等言简意明、易于上口的文字让人从小就开始背诵,之后最多再讲解一下这些规范的意思就算了事,却从不解释为何要遵从这些规范。

由此可知,神秘主义与蒙昧主义名称虽不同,其实相互交织,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即神秘主义不解释人遵从道德的理由,就走向蒙昧主义;蒙昧主义盲目崇拜圣人、圣君,则走向神秘主义。

正因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蒙昧主义色彩,其得到的教育成果也同样有其特点。

其一是使人因敬畏而遵从道德。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下,不仅发布道德律令的神、天或圣王、圣人具有神秘色彩,令人敬畏,而且与之同时预设的存在于冥冥之中的神秘赏罚机制更是令人敬畏。我们看到,无论是西方的原罪说、天堂地狱说,还是中国的转世轮回说、因果报应说,都给人预设了一个不遵从道德就会遭到严厉惩罚的可怕结果。

其二是把道德要求变成无意识的道德习惯。这个结果又与上一个特点有关。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下,人们不是因为理解了道德对人的积极意义而将道德变成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而是因为惮于惩罚、报复、灾难而不得不把道德规范变成经常重复的行为即习惯。

其三是由于以上两点的存在,表明由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道德教育也能培养出的人的良心,只不过这种良心只能是缺少理性成分的愚昧型良心。

虽然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思想意识上把人变得愚昧,并以人的愚昧为其运行的前提条件。但从人的行为层面说,它还是相当有效的。无论中西方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它实际上是做到了让大众普遍地遵从道德。所以我们看到,传统社会尽管法律体系极不发达,仍有不错的社会秩序。

为什么传统社会会出现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传统社会都是存在着阶级对抗的专制等级社会,主流道德服务于以皇权或神权为象征的由少数人组成的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的利益,而与绝大多数被剥削者的利益相对立,成为因人而异的规范。既然如此,负责设计、推行该道德的统治者就根本不能对让大众遵从道德的理由作真实而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只能采取神秘主义或蒙昧主义的手段来欺骗、蒙蔽大众。这可谓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传统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不高,社会财富有限,教育极不普及,不仅有机会、有能力接受专门教育的人不多,而且连学习的起码用品纸张笔墨图书,也是只有少数人才买得起的奢侈品,加之当时社会的大众传媒种类极少,手段单一,社会信息交流不畅,所以即便传统社会的管理者愿意向大众讲明遵从道德的道理,在客观上也缺乏必要的条件。于是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让人们知道都有哪些道德规范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二、现代道德教育的出现与模式

近代以来,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皇权、神权对世俗社会的统治纷纷垮台,专制等级社会土崩瓦解,服务于传统社会的传统道德亦节节败退。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宗教改革到“上帝死了”的宣言,道德逐渐向人、向大众复归,及至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道德的社会指向至少在形式上已经由极少数人的价值诉求转向所有人的价值诉求,社会主流道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

既然在现代社会,维护少数人利益的传统道德已经式微,道德教育自然就没有必要再采取神秘主义或蒙昧主义的方式。尽管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和蒙昧主义色彩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于培养人的良心曾经是相当有效的,但随着道德的诉求转向大众,这种教育方式的光彩也越来越黯淡。相反,讲清楚让人们遵从道德的理由则变成大有必要之事。因为这时的社会管理者知道,人们一旦明白了遵从道德最终是有利于每个人的根本利益的道理之后,只会更主动、更自觉地接受道德、遵从道德。于是,现代道德教育应运而生。

在现代道德教育模式中,除了以自然人伦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规范意识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方式来强化之外,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对个人理性精神的张扬。这就是说,现代道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于启迪、培养人们在道德上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显然,出于愚昧的自律并不是真正的自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行为主体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是出自他们基于理性的自由选择时,他们才能成为真正“自律”的道德践行者。

现代道德教育模式之所以可以转向高扬人的理性精神,向所有受教育者讲明需要遵从道德的道理,除了有道德已经回归大众这个主体方面的原因之外,也有赖于如下客观条件的具备,这就是以工业化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而实现的教育的普及、文化用品的普及和诸多新式大众传媒的诞生与普及,改变了原来道德教育主导者即使想对大众讲道理也不便讲道理的客观限制,使讲道理从此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讲道理不再是道德教育的禁忌和限制之后,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高扬理性精神以提高人们在道德上的认识能力和选择能力。

高度的道德理性精神只能建立在对道德的全面把握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据此,对下述重要道德问题的深刻理论说明,就应该是现代道德教育高扬人理性精神的几个要点:

(1)揭示道德与人的真实关系;

(2)揭示道德与人的自由的应然性关系;

(3)揭示真伪道德规范的本质区别;

(4)揭示道德与人的目标的关系;

(5)厘清人的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6)提供个人运用道德评价的技术;

(7)提供个人进行道德选择的方法;

(8)提供个人提升道德人格的手段。

思 考 题

1.什么是道德教育?其使命是什么?

2.传释道德指什么?

3.什么是良心?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4.良心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请加以说明。

5.道德教育如何利用良心的生成路径?

6.道德教育要掌握哪些要点?

7.简述道德教育的渠道。

8.简述道德教育的方法。

9.谈谈传统道德教育的色彩、特征、成因与式微。

10.试述现代道德教育的形成条件与内容要点。

【注释】

(1)此段以下材料取自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293页。

(2)《论语·为政》。

(3)《论语·尧曰》。

(4)《论语·述而》。

(5)《论语·学而》。

(6)《论语·子路》。

(7)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8)韩愈《原道》。

(9)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0)王阳明《万松书院记》。

(1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0页。

(12)[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78页。

(13)《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宜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14)《孟子·尽心上》。

(15)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Edited by D.D.Raphael and A.L.Macfie Clarendon Press,Oxford,1976,p131.

(16)《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上》。

(17)此段以上内容取自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

(18)[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2~313页。

(19)《云南农妇绘出“达芬奇密码”》,《楚天都市报》2006年10月27日第24版。

(20)此段部分内容参见肖雪慧、兰秀良、魏磊主编:《守望良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21)这两段话转引自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4~395页。

(22)王夫之《俟解》。

(2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24)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六。

(25)颜之推与斐斯塔洛齐的以上说法,转引自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6~397页。

(26)转引自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7页。

(27)此段内容改写自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7页。

(28)《论语·泰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