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与易学辩证法

儒家与易学辩证法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儒家与易学辩证法先秦儒家学说与易学尤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另一方面,易学基本原理又因儒家的研究阐述而发扬光大。因孔子晚年对《易》的这种执着,与此前孔子以道德教育学生的做法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弟子的疑惑。因此,儒家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有主导地位。

第二章 儒家与易学辩证法

先秦儒家学说与易学尤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另一方面,易学基本原理又因儒家的研究阐述而发扬光大。

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中,《周易》义理隐幽精微,最难解读;而《易经》恰是《六经》之源。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述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舍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含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又言:“《六经》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现代新儒家马一浮亦言:“《易》为六艺之原,亦为六艺之归。”说明《诗》、《书》、《礼》、《乐》、《春秋》之教体者,莫非《易》也。

现先看先秦的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先儒是如何研习和阐发易学的:

孔子(前551—前479),他晚而学《易》,《论语·述而》自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亦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易传》到底是否全为孔子所作,或孔子写就几篇,另些篇章究为何时、何家所写,史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孔子晚年喜《易》、研《易》,且有成就,却是事实。1973年,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发现,亦可证实此点。据帛书《要》讲,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可见老年的孔子对《易》有特别的爱好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帛书《周易》中还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赣关于研《易》的对话。因孔子晚年对《易》的这种执着,与此前孔子以道德教育学生的做法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弟子的疑惑。子赣提出疑问:“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子赣疑问的意思是:老师以往教育我们弟子时说:德行丧失的人,则趋向求助神灵;智谋远高的人,则求之占筮。我以为您说的这些是很对的,并以这些教导为行为准则,老师您为何老年却喜爱其《周易》呢?孔子在回答中指出:“予非安其用也”,“予乐其知之”。表明他喜爱《周易》,并非喜爱《周易》占筮之用,而是喜爱《周易》的智慧。当子赣问孔子:“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的回答是:“吾百占而七十当。”这表明孔子并不完全排斥占筮,只是他不专门从事占筮,因而占筮的准确率不够高,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的命中率。据后人编写的《孔子家语》中也有孔子自筮的例证。但孔子研《易》的重点不在于占筮,而是《易》中的德义。他说:“我观其德义耳也。”孔子指出,不只是子赣对他喜爱《周易》有所疑惑,后世之人疑惑他的,或者也可能是《周易》吧。“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他再次明确指出:“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这说明孔子与史巫都在研究、应用《周易》,但归宿不同。孔子不同于史巫通过占筮以预测吉凶祸福,而是揭示《周易》中的德义,启迪人的智慧,培育人的德行。他接着指出:“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这是说:有道德的人以自己的仁义道德而求吉祥,因此通过占筮推测吉凶祸福的人就稀少了。祝巫的卜筮活动不是就降为次要的了!

孔子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五十岁之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建构以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五十岁以后,通过研《易》,为其伦理道德提供理论依据,将其提升为道德哲学。从以上所引这段师生对话中,即可表明孔子晚期的易学观点和研《易》原则。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完成了以德释《易》的论著集《易传》,改变了《易》的性质,使之由主要用于占筮之《易》,上升为道德哲学之《易》,这是易学发展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儒家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有主导地位。

举例来说,孔子学《易》重视《损》、《益》二卦,重视损益之道。《论语·季氏》篇就有两条谈到人事损益的文字:“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和“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其他在所传历史文献和新出土文献中也都有记载。

《说苑·敬慎》篇记述: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与《说苑》这段记载相印证,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易传·要》篇亦记述说: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二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授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损。道穷焉而产,道长焉而忧。《益》之始也吉,其终也凶;《损》之始凶,其终也吉。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损、益之道者,不可动以忧喜。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之于天地也,此谓易道。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亟之,变以备其情者也,故谓之《易》;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而《诗》、《书》、《礼》、《乐》不读百遍,难以致之,不问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志善。能者由一求之,所谓行一而群毕者,此之谓也。损、益之道,足以观得失矣。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晚期已把损、益之道的道德论提升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高度,有一种方法论上的启示。我们知道,《损》、《益》二卦于卦序相连相对、相反相成,正体现了对立统一律。孔子特于《损》、《益》二卦深入研究、体会,以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孔子之孙子思(前483—前402)作《中庸》,也从易学哲学的高度来论道德学问等问题,循易学辩证法的思路,亦可谓衍易之书。

孟子(前372—前289),在他的书里未提及《周易》,猜想在孟子时代,《周易》在大多数人中认为是卜筮之书,孟子怕引起读者的误解,故在其书中不提《周易》,而把作为《周易》精髓的人文精神融入他的思想之中。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子思和孟子成为八派之一的“思孟学派”,孟子当然继承孔子、子思的易学思想。赵岐《孟子题辞》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程子曰:“知《易》者莫如孟子。”杭辛斋认为,《孟子》“深得《易》理之精”(《读易杂识·诸子之易》)。可知《孟子》书中的许多思想观点与《周易》紧密相关。如“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与“三才之道”(《易·系辞下》);“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与“致命遂志”(《易·困·象》);“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与“惩忿窒欲”(《易·损·象》);“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与“立不易方”(《易·恒·象》)、“独立不惧”(《易·大过·象》)、“确乎其不可拔”(《易·乾·文言》);“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与“与时偕行”(《易·乾·文言》)、“动静不失其时”(《易·艮·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与“恐惧修省”(《易·震·象》)、“惧以终始”、“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思患而豫防之”(《易·既济·象》);等等。

荀子(前298—前238)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三次任为齐国学术之最高领袖———祭酒,其学盖出自孔子弟子仲弓,仲弓深通孔子以人事解《易》之学,荀子既传其学,则亦善《易》。刘向《荀子叙录》曰:“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汪中《述学·补遗·荀卿子通论》曰:“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荀子》书中,直接引《易》的有二条。如《大略》篇引《易·小畜·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意谓:“复返自身阳刚之道,哪有什么咎害呢?吉祥。”《非相》篇引《易·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意谓:“束紧囊口,免遭咎害,不求赞誉。”都以易理喻人事之理。《荀子》书中,直接论《易》的也有二条。一条是《大略》篇评“善为《易》者不占”,则本孔子“不占而已矣”之语,强调学《易》以天地之理明人事之理。另一条《大略》篇论《易经》的《咸》卦:“《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荀子认为《咸》卦体现夫妇之道,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乃是君臣、父子五常的根本。又从《咸》卦的卦象为上泽下山,柔上而刚下,才能阴阳刚柔二气感应而相授予,“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从夫妇礼义之道引申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荀子的易学思想,在其他篇章中都有所体现,如《富国》篇:“天地生之,圣人成之。”《天论》篇:“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财非其类以养其类。”《解蔽》篇:“疏观万物而知其情,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劝学》篇:“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仲尼》篇:“平则虑险安则虑危。”《王制》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等等。至如“不齐之齐”、“不平之平”之说,实为易学辩证法精粹之言。

总的来说,若十翼《易传》确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作,那么,儒家论人性善恶、仁义礼智、《大学》、《中庸》、“民本”、“大同”等均可谓易学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展开。以下从六个方面来论证儒家的易学辩证法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