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整心态与天人合一

调整心态与天人合一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调整心态与天人合一(一)调整心态的实质我们既然已经认定天的本质状态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那么,能够与天的本质状态相符合的这种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呢?调整心态,也叫调心。圣人之学指的是儒家的心性之学。这四项都是指调整心态,德明、意诚、心正、身修正是指调整后的心态。这两项都是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存天理,意为调整心态。

二、调整心态与天人合一

(一)调整心态的实质

我们既然已经认定天的本质状态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那么,能够与天的本质状态相符合的这种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呢?这种与天的本质状态相符合的心态,也应该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人的这种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心态,也就是人的本质。人的心态与天的本质,假如两者是同一状态的,这就是所谓的符合,两者相符合了,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了。可是,人的心态怎样才能做到清净、混沌、圆满、永恒呢?这就需要调整,心理状态(心态)调整成功了,就会具有天的本质状态。可是,心态怎样调整呢?关于调整心态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这就是: “变心思向外为心思向内。 ”

我们平常人的心态是心思向外的。所谓心思向外,是指心思不停地想有关问题、想有关事物。而所谓心思向内,是指不想任何问题,不想任何事物。只要做到不想任何问题、不想任何事物,就算是变心思向外为心思向内,这就是调整心态的方法。人的心态得到了调整,人的本质状态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时,人的本质状态与天的本质状态变成了一个样的,即也都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于是,就算是天人合一了。可是,为什么说,人在心思向内时的心态,就是人的本质状态呢?那是因为心思向内时的心态就是人的一个最原始、最基本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是人本来就具有,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说是天生的天然的,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 。而且它最纯粹,没有附加上任何后天的东西(如思想烙印、知识、感情色彩等) ,因此它没有成见,没有偏见,所以说,这样的心态就是人的本质状态。人的各种心态好比泉水,源头是好的,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人之所以不能具有本质状态,是由于被各种思想污染了。因此,若要显露人的本质,就要心思向内,心思向内就好比回溯到源头的做法。如果人的心思总是向外去想东想西,人的本质就会隐匿而不见,如果做到心思向内而不向外,不去想任何问题,那么人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这显露出来的本质(即不想问题时的自我意识) ,其状态正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调整心态,也叫调心。调心的实质是心思不向外,不去想任何事物。这调心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日常功课,也就是他们实现事业目标的唯一手段。儒家、道家和佛家所说的修身、修道、修行和修炼,都是指心思向内。可见,变心思向外为心思向内,正是实行心性之学学问事业的关键。

(二)宋明道学家关于心思向内的论述

对于心思向内的重要性,儒道佛各家多有论及。现在仅引述宋明道学家的几则有关论述为例来说明之。

世儒既叛孔孟之说,昧于《大学》格致之训,而徒务博乎其外,以求益乎其内,皆入污以求清,积垢以求明者也,弗可得已。

(《王文成公全书》)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孟之说,《大学》之训,是教人心思向内的,假如心思向外,就不能使人得益(这是指人的本质不能显露出来,不能实行天人合一)。心思向外是污、是垢,心思向内是清、是明。 “务博乎其外”是指心思向外求取知识。 “益乎其内”是指使心态清净圆满。

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

(《二程遗书》)

心思向内就是圣人之学,假如心思向外,就不是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指的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可以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道家和佛家。

佛家一向撤去许多事,只理会自身上,其教虽不是,其意思却是要自理会。……吾儒家若见得道理透,就自家身上理会得本领,便自兼得禅底。

(《朱子语类》)

这段话的意思是:佛家是讲求心思向内的。佛家的学问在理论上虽然与儒家的学问有出入,但心思向内(“理会自身上”)的做法却是正确的。并且,儒家要向佛家看齐,要像佛家那样注重心思向内。佛家的禅正是心思向内的事。

不可只把做面前物事看了,须是向自身上体认教分明。如道家存想,有所谓龙虎,亦是就自身上存想。

(同上书)

这段话的意思是:心思向内是一种特殊的心态,与平常注意“面前事物”的心态不同,这种心态必须是想自己的心思(“向自身上体认”) ,道家也是讲求心思向内的。道家的修炼要讲究龙虎(指道教内丹家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类关于天体星座的内容) ,其实也正是指想自己身上的某些部位,也属于心思向内的一种功夫。

(三)对于人的本质状态的认定

为什么说,人在心思向内时的心态是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呢?那是因为:人在心思向内什么也不想时,心中是宁静、清新、毫无污染的,所以说是清净的。这时,心中不分别好坏对错,一切都无所区分,所以说又是混沌的。并且,这时候心中不会排斥任何事物,不会对任何事物有反感,这就是包容万物而完美无缺,所以又可说这心态是圆满的。此外,此时的心态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既没有方位观念,又没有时间观念,无所谓内外古今,一切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所以又可说这心态是永恒的。这就是能够符合于天的本质状态的心态,也就是实行天人合一的心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人的本质,只是人的一个想法和说法而已,它只是存在于人心中的一个概念罢了。当人心思向外时,是有相关的想法、说法和概念的,假如一进入心思向内状态,就无所谓清净、混沌、圆满、永恒与否了。

(四)列举各家关于调整心态的说法

儒家、道家和佛家讲求通过调整心态来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生命状态,而调整心态就是他们的事业(包括自己调整心态和使别人也调整心态) ,而且是他们的日常头等大事。下面介绍儒道佛各家的一些有关于调整心态的说法,以作证明。

孔子讲:仁、忠恕、无思无为等。

仁和忠恕,是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无思无为可以指调整心态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指调整之后的心态。

孟子讲:求放心、存心养性、尽心知性、以仁存心、以义存心等等。

都是指调整心态,仁、义就是调整之后所得到的心态。

《大学》讲:明明德、诚意、正心、修身等。

明明德等词是孔子和曾子说的。这四项都是指调整心态,德明、意诚、心正、身修正是指调整后的心态。

《中庸》讲:中和、天命之性等等。

这两项都是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

朱熹讲:存天理等。

天理是指人的本质,也就是调整后的心态。存天理,意为调整心态。

王阳明讲:致良知等。

良知即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致良知的“致” ,即调整的意思。

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等等。

虚极、静笃即调整后的心态,致、守为调整的意思。

庄子讲:离形去智等等。

离形去智就是调整,也就是变心思向外为心思向内。

张伯端(内丹派道士)讲:明乎本心、察心观性等等。

本心、心、性,是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明、察、观,是指调整。

《金刚经》讲:灭度众生、见如来等等。灭度众生就是调整心态,众生是指心思向外时的心态。如来,是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

《心经》讲:观自在等等。

观自在是指调整心态,自在是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

禅宗讲:内见自性不动、自见本性清净等等。

不动的自性和清净的本性,是指经过调整后所得到的心态。

对于上面这些话,到后面还有具体说明。总而言之,儒、道、佛三家都是讲求调整心态的。调整心态以求符合于道(天) ,就是所谓的“心内求道” 。三家的学问事业就是“心内求道” 。假如不实行调整心态,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求道(真正的求道,即实行天人合一) ,因此说, “心外求道,即是邪道” 。可知,是否讲求调整心态,正是衡量“正道”与“邪道”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