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的审美性

生态的审美性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生态的审美性庄子热爱和钟情大自然,视大自然为真善美的源泉,他不仅讴歌和赞颂大自然之美德,而且主张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由与精神的寄托,实现人与大自然之间心灵的神会与情感的沟通。在这种审美过程中,最终使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成为可能。庄子的钟情大自然的“游”,在魏晋时代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和美学意义,自然山水、花木鸟兽成为以形媚道的.神之物。

四、生态的审美性

庄子热爱和钟情大自然,视大自然为真善美的源泉,他不仅讴歌和赞颂大自然之美德,而且主张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由与精神的寄托,实现人与大自然之间心灵的神会与情感的沟通。

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体道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大自然是道的显现,也是美感的源泉,它既是真的善的,也是最美的。人只有“与物为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体验到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庄子》书中有大量对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精彩描写,形象而生动,鲜活而亲切,足以看出庄子对一草一木,一鸟一虫的极其细微的观察和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了庄子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在庄子看来,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各依其自然的本性生存循环,使整个生态世界生机盎然,妙趣横生,这种特有的生态之美给人以温馨和启迪,陶冶着人的情怀,使人获得抚慰和美感。

审美的境界是认同或体验人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若达此境界,只能是“游”,做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此“.游”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达到美感的极致状态。在这种审美过程中,最终使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成为可能。

庄子酷爱大自然、钟情山水的美学观念,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对于安慰他们的心灵,浇铸他们的品格,激发他们的创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两千多年来,无数文人反复咏唱的就是一曲关于大自然的赞歌。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这样的亲善关系。”[4]也许这是根源于我们祖先的一种酷爱大自然的天性。

在《归田园居》诗中陶渊明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独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世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里,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 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剑瞑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吴均在《与顾章书》中描写石门山景象,“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逆葺宇其上。幸福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又《与宋元思书》描写自富阳至桐庐百里奇山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峰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庄子的钟情大自然的“游”,在魏晋时代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和美学意义,自然山水、花木鸟兽成为以形媚道的.神之物。景观物象变成了领悟自然之道、探求生命本原的中介。由观象而悟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唐代以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推崇庄子寄意山水、钟情大自然的“逍遥游”精神,“一生好作名山游”,在纵情于山水之中探寻着宇宙的奥秘,感受着宇宙脉搏的跳动,思考着人生的真正价值。白居易一生酷爱自然,他把大自然视为快乐的分享者和痛苦的消解者,“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听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春生》)

宋代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文人更是以大自然为良师益友,投向大自然的怀抱犹如投入友人的怀抱,把大自然看做是有丰富感情意味的生命存在,把大自然视为自己的朋友和知音。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写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把大自然视为人生的知己和可信赖的朋友,真诚地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大自然,“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有梅花相互陪伴,心心相印,人世的一点点孤独又算得了什么!有情有义的大自然不愧为人类的母亲,心灵的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