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智慧及其对关系伦理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智慧及其对关系伦理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吴东辉[1] 徐丽宫[2] 占卫东[3]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中,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内涵成为影响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心理智慧;关系伦理;臣服;尊重在过去的心理学界,特别是西方的心理学,没有像现在那样推崇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家庭在传统伦理中的始点地位是与家庭在传统社会以及传统中国人中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

吴东辉[1] 徐丽宫[2] 占卫东[3]

【摘 要】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中,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内涵成为影响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探索中创造了智慧之泉,也拥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体系。本文从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入手,探讨儒、道、佛的修为等哲学智慧在个人德性本源、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贡献,从心理应用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精华对拓宽中西方心理研究视野,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关系伦理的积极影响,并归结了传统文化启发应用心理学的几个新角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以溯本归源的态度,崇尚我们民族精神人性本真,推崇她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以及祖先智慧中对自然的臣服和转化的力量。这既是推动个体成长和生命升华的无限动力,也是更好地弘扬和光大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智慧;关系伦理;臣服;尊重

在过去的心理学界,特别是西方的心理学,没有像现在那样推崇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心理学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因素造成发展滞后和中断,因此更多吸收了西方心理学作为该学科的理论蓝本;而西方自科学心理学创立以来,西方心理学内部就四分五裂,产生了众多的心理学流派,各流派都有相应的理论体系,跟东方文化几无瓜葛。自从以家庭为对象而实施的“家庭治疗”应运而生以来,人们意外地发现,在把“家庭视为一个系统”的家庭治疗理论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认同和推崇。随着现代社会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态度、对系统的认知、对现象的解读,以及其哲学思维、为人处世(关系伦理),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道、佛的修为等哲学智慧在当今心理学、管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中,本文只能以自我的认知作为出发点,略述管孔之见。

一、儒家孔孟之道的正“心”伦理

(一)孔孟五“心”与德性本源

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也;人没有恻隐之心,非人也。没有了恻隐之心就没有同理心,一个人就无法走进他人,同时也无法发现自己的内在感受;一个没有办法走进自我内在的人,肯定无法看到他人的痛苦与悲伤,也无法与他人产生联结,也更无法建立家庭或者组织中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也;人没有羞恶之心,非人也。有了羞恶之心就有了羞愧感,“知耻近乎勇”。羞愧感的目的不是走向自卑,而是让我们拥有集体的归属感,这是我们社会道德的来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羞愧感便于我们改进自我的行为,走进乃至推动社会的文明。

人皆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心,礼也;人没有恭敬之心,非人也。敬畏之心,让我们主动臣服[4],诚心接受。现代社会有很多不臣服的现象,我们的孩子可以很随意地批评和教育父母,目无尊长,漠视良师;员工对组织领导的不臣服。臣服就是尊重,夫妻之间有能力的一方看不起另一方也是如此,婚姻变得很随便,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臣服之心。我们若有臣服的观念和态度,就有了海灵格这样经典的描述,男人服务女人,女人跟从男人。

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人没有是非之心,非人也。拥有智慧,识别自己的内在和本性,我们就不会变得如此浮躁、焦虑和迷茫;是非之心,让我们知道自身在哪里,知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能够看到我们内心的需要和期待,从而拥有了真正的自在和自主。对于他人和世事的是非纷争,不是用自我感官和思维妄加推断和评判,而是用耐心去等待,让时间去考证结果。

人皆有诚实之心,诚实之心,信也;人没有诚实之心,非人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传统文化里特别强调信用与诚实。诚实之心最大的实惠是真诚地对待自己,我们很多人没有认真地对待自己,善待自己的本意。人们用讨好来满足他人,却没有诚实地满足自己,也可能用指责来对付他人,来隐藏自己的内在的脆弱,也可能是用很不在乎的态度,通过打岔或者是超理智的状态来压抑自己内在的需要,我们没有了诚实,是因为我们好像需要这样虚伪的外表才能安全……其实不然,因为我们不诚实地对待自己,就无法诚实地对待他人。爱自己就是爱他人——照顾好自己,关心自己,就是让父母家人安心、省心,就是爱护家人。

上述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不仅是区别人和兽的根本标准,也是区分成人与成年的根本标准。成人的根本标准是“五心”兼具,“五常”兼备,而成年只说明年龄增长了而己。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真正拥有了这五心,那么他的心理人格就是健全的,就拥有了做人的本质和基础——正确地认识自我。当一个人能够学会解决自我认知问题的时候,也就为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尊重自我与他人,如何实现个人成长,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打下了基础。修炼“五心”,打下道德伦理基础的原点就是家庭。

家庭是伦理的起点。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到推崇和论证,自周公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始点地位,其后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时期的伦理都是由家庭而展开,从而造就了传统社会以血缘纵轴为核心的差序伦理格局。家庭在传统伦理中的始点地位是与家庭在传统社会以及传统中国人中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但是,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反对“封建礼教”以及“文革”中的文化摧残,导致伦理始点迷失的现代伦理危机。

在家庭中,我们从一个婴儿开始慢慢认识这个世界,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一般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由我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所构成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承传过程中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本身往往持有一种狭隘的看法:我们要么是错的,要么是对的。由于我们处于一个建立在以支配/服从力量为基石的互动环境中,不同的人们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从而导致大部分人持有这样一种基本看法,即我们的行为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或者说他们要么是健全的,要么是有问题的。这无疑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划分,但不管怎样,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决定了他们如何去看待自己。父母的认识与感知,直接关系到家庭的伦理教育。

(二)《弟子规》《大学》对自我认知及关系伦理的影响

《弟子规》中强调:“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其实就是关系伦理的规范模式。在家庭中孝顺父母,兄友弟恭,谨言慎行,诚信乐业……这是家庭伦理的一条有序的修为路径。

《弟子规》中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是倡导内在的尊重。这跟现代西方心理学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把内在的尊重具体化为两个层面,一是每一位个体,特别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具备个体赋予自己力量以及担负责任和抉择的能力;二是同样关注每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可以被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评判,鼓励我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并利用这些内在部分来帮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弟子规》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德日进,过日少”“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等圣贤教诲,揭示了心理可塑性的发展动因——我们普遍存在内在的成长渴望,这可以推动人们向着更高的自尊和完整性迈进。任何一个人,不论他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我们可以更多选择、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本身的资源,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

笔者曾经亲耳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为婚外情所困的女子,正在犹豫难断的时候,遇到了《弟子规》,在反复用心的诵读中,她突然顿悟,放弃了“随大流,游戏人生”的恶念,断然悬崖勒马,从此天天向善,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得到安宁与平静,实现了一次重大的个人成长。

然而,怎样才能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全部可能性和选择呢?要想洞察整幅画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看到全部风景的地方。这就好像身处于飞机场的控制塔中一样:我们要能够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仍旧身在地面并卷入与他们的互动。就像《大学》中的描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获得这样的视角就意味着对上下之间、内外之间的距离有了清楚的了解。

二、《道德经》让我们感知客观世界——对立统一,互为因果

(一)关于关系的世俗认知及心理影响

在世俗的等级模式中,比较让我们产生了痛苦,比较让我们去看一段关系存在:某些人处于优势,而某些人处于劣势。这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有时也被称作“威胁—奖赏”模型。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关系模式都被认为是正常的。唯一的问题通常是:它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在等级式的关系中无论谁处于屈从或是“低下”的位置都是脆弱的,并且可以被冠以“弱小”“可怜”“少数派”等等称谓。而那些处于优势的人则不论从思想还是行动上都好像更加“优越”或是“强大”。简单地说,每一段关系都包含了一个“不是……就是……”的对比。抛开那些特殊的人物角色和他们的地位,这些配对全部以“支配—服从”模式为基础。出现在这种等级关系中的感受包括空虚、愤怒、恐惧和无助。与之伴随的身体语言则出现了我们人生的整体性的四种生存策略,包括讨好、指责、超理智,以及打岔等姿态。这些姿态无疑是在揭示我们那些掩藏在表面之下对关系的“屈服”以及内在的心理创伤。

(二)《道德经》的“相互”关系与自我认知

《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你是谁?”为了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为了区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与作为人类本身的自我之间的差异,我们会迷失了自我。我们可能忽视每一个个体独特、特殊的存在价值。老子讲“无为之治”,“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是包含一切,“无形无象”,静态达到和谐平静,是这个“无为”。所以“无为”也包括一切的“有为”。

《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总是在自己以及整个世界面前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代价就是这些标签让我们失去了对自己身份的关注。例如,在一个家庭中,成年男性和女性被贴上了丈夫和妻子的标签。而一旦他们有了孩子,他们又增加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这些定义往往会导致个性变得模糊,而让我们将注意的重点放在了所扮演的角色上。角色变成了身份,而个人的独特性却渐渐消失了。由此,人们通过他们的角色来证明自己,有时甚至会忽略掉自身特有的想法和兴趣。

因此,关于幸福,可以表述的就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很多人大脑思考出来的答案,未必就是内心最真切的表白。能够让自己宁静的,是对“舍”与“得”的淡定;能够让关系平和的,是自己的“无为”的内心。

(三)老子哲学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老子从三个角度去看待人际关系,也遵循了三个原则:第一,道的永恒及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第二,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第三,事物对立统一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国际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在他著名的“家族系统排列”学说中,就汲取了“道家”文化中的精华,他在中国的多次讲学及“家庭系统治疗”实践中,论“道”自然,遵从“无为”。他对家庭系统关系描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爱的联结,施与受的平衡,次序与尊重的原则”。海灵格大师在处理家庭关系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严格遵守“家庭系统”本身的大“道”——家庭中的“爱”联结及其流动、施爱与受爱的平衡、家庭关系的次序与尊重,通过顺其自然以及“无为”的观察,尽量通过事实的充分呈现,让家庭中各种关系纠葛以及次序错位、不被尊重的结果得到呈现,从而达到从个案到整体的治疗效果。在观摩教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心理大师对个人名利的淡薄、对现场“失败”结果的接纳和尊重,而且,也看到了中西文化居然会如此珠联璧合地运用在现代心理治疗中。

《道德经》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真正的心理学运用,应牢牢记住“道家”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宝典,把握这些智慧去实现“无为”而治。

在现实世界人际交往中,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感知和接纳自身价值的平等。我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作为一条不言而喻的公理,让大家接受存在于我们关系中的“支配—服从”力量是如此不同。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身变得整合统一的能力,只不过我们不轻易发现并使用它而已。不论年龄、肤色、性别,还是健康状况如何,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价值。每个人都拥有改变自己一切的潜在能力——改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

我们的每一位家长应该是平等价值观的拥护者,基于他们的能力去改变、拓展和展示这种发展进程。伴随着爱,我们发现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差异,构成了我们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在家庭系统领域,海灵格的一些中西结合的核心理念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爱是秩序的一部分,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在离异以及再婚家庭中,往往会遇到非血缘亲子关系以及责任的身份角色与内心愤怒之间的矛盾、“施予—接受”失衡的许多问题,这给当事人带来新的纠结及和谐危机。面对上述的家庭关系问题,只有让家族之爱重新联结(离异父母的抚养责任担当以及探视权的保障、隔代亲情的继续维护、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弟兄姐妹友善相处等),对长辈、次序真诚地尊重,很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总之,在家庭伦理中,我们除上述的原则,还需要推崇佛学平等的观念:众人皆生而平等——人人需要得到尊重,人人需要被尊重。

三、佛学对心理学的“开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学视角又是如何看待每一个生命呢?在心理学中佛学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我们看到的多是外在的行为,我们很习惯的是用道德的层面或者是自我的认知及角度去评判他人,当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的时候,我们会有新的发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有弹性的个体,我们学会放下评判,用现象学的角度去看他人的内在的期待和渴望,往往能够实现用生命的力量去探索最有意义的部分。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途中的过客,他们让我们思考和成长;对那些困难的过程要感激自己,我们要学会去观察思考,当然不是说去重复过去或者说是错误的行为,更多的是学会用新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我们可以自如地选择我的生活、工作和事业,我们可以和自己在一起,不被世俗扰动我们内在的平静。我们对每一位来访者不是刻意地去拯救,只是用我们自己生命中能量给予我们能力内的支持和陪伴。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生命的修为是自然的过程。佛学不是我们去思考什么是佛,恰恰是用生命去体验当下的整个过程,体验在当下,在行动中。在走路,在看书,在我们当下的觉察中,我们只是和生命的本能在一起,因此佛由心生,在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心里,敞开自己,体会自己真实的感受。很多人问,学心理学最后学到了什么,我想说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情境你拥有了慈悲之心。

四、小结:传统文化启发应用心理学的几个新角度

第一,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父母都要尽其所能地做到最好。我们来自家庭,置身于社会,看到了很多生命的角度,我们有可能说父母曾经对我暴力,我恨他们;我们也可能会说,我们的父母没有财富,不能给我们基本的支持,我们觉得他们不如别人父母那样聪明优秀……我们可以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是你无权拒绝你对他们的爱,你也不可以用高一级的权利去拒绝他们做你父母的权利。臣服于命运,臣服于家族,臣服于自我,就是一种真正面对,获得生命本真能量的态度。因此,为了避免让孩子自卑或者人格发展不健全,做父母的,要率先垂范,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父母都要尽其所能地做到最好,让整个家族的序列伦常承上启下,让家族的优秀基因和正能量得到顺利延续和传递。

第二,改变是可能的。即便外部的改变非常有限,内部的改变仍然可能存在。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和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我们可以少一些横向对比,多一些纵向对比,我们可以认识曾经的自己,用欣赏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变化,从而使生命不断地成长和升华。

第三,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我们拥有很多选择,特别是在对压力而不是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时候,我们往往用自己学习到的方法去应对。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的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当我们带着希望和期待去看这些关系与境界时,我们内心的变化是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决策者,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策略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心理咨询师所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拓展来访者看问题的角度。

第四,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的。我们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上建立联结,而在各具差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长。感受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它们。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它们,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内部财富。我们通常会重复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虽然情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行为模式却没有发生变化。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也不可以去改变另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只是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第五,欣赏和接纳过去,迈向整合;接纳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用慈悲之心看自我的价值,无须证明。我们对自我接纳越高,我们的应对方式也就越健康。自我接纳的过程就是通往改变的途径。改变是让我们跟从自己的内在自然的改变,追求表里一致以及自尊的自我。

总之,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去领略和吸收我们祖先的智慧。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探索中创造了智慧之泉,也拥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体系,我们当下只是拿起手对着智慧之泉,喝上一口甜美的泉水而已。我们崇尚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崇她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以及祖先智慧中对自然的臣服和转化的力量,这既是我们个体成长和生命升华的无限动力,也是更好地弘扬和光大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董自厚.儿童经典诵读丛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德]史瓦吉多.爱的根源:家庭系统排列精华[M].林群华,黄翎展,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1.

[4][德]伯特·海灵格.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M].霍宝莲,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5][美]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易春丽,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6][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7][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吴东辉,男,爱计划婚姻家庭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导师。通讯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天目山西路218嘉里不夜城二号楼1807室,email:172577176@QQ.com。

[2]徐丽宫,女,衢州市委党校心理学副教授,通讯地址:衢州市经济开发区世纪大道686号,email:441803622@163.com。

[3]占卫东,男,衢州市委党校社会学副教授。

[4]臣服,心理学引用了下级对上级的一种无条件服从的态度,是对于原有的次序和优先关系的认同与尊重。这跟现实中的盲从以及“无原则迁就、让步、奉承拍马”有本质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