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之理(一)

儒家之理(一)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儒家之理(一) ——《中庸》的解释孔子开创了儒家的“仁道”,但由于他奉行“述而不作”的原则,我们无法看到孔子本人对“仁道”的阐释。除了儒家思想内部发展的原因之外,儒家后学集中于讲“理”也与儒家和其他各个学派之间的思想交流、争鸣乃至竞争有密切关系。因而,这些“理”是具有哲学性的,其思想成果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

第八章 儒家之理(一) ——《中庸》的解释

孔子开创了儒家的“仁道”,但由于他奉行“述而不作”的原则,我们无法看到孔子本人对“仁道”的阐释。在记述孔子言论和行为的著作《论语》里,能看到的只是孔子的“道”和“术”。“道”是孔子所主张的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生命的方向,这通过孔子的对话具体呈现出来;“术”是达到孔子所说的“仁道”的方法。对于为什么要按照孔子的“仁道”去做?或者说,“仁道”的根据何在?这在孔子那里是没有直接答案的,后人只能根据孔子的言行结合自己的生命经验去体悟。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对于子贡的这段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子只说日常性的话语不说抽象的形上话语,另一种是孔子的弟子只能理解孔子说的日常性话语,不能理解孔子说的抽象的形上话语。不论怎样理解这段话,可以明确的是,在孔子本人的话语中只是说出了“应当”,很少说“应当”的根据问题,即“是”的问题与“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孔子本人的话语只是指出了应然性的方向,而不作任何解释,特别是抽象的形上解释。这种情况就留给儒家后学一个问题,即儒家之道的“理”何在?这一问题也就是孔子所没有讲的关于应当的根据问题。从儒家后学的思想发展来看,他们一方面继承和传承孔子开创的“仁道”,没有任何一个儒家学者提出了新的“道”或超越了“仁道”;另一方面,他们所作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仁道”的阐释,即讲儒家“仁道”的“理”。可以说,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都是在讲儒家之“理”的意义上展开的。

除了儒家思想内部发展的原因之外,儒家后学集中于讲“理”也与儒家和其他各个学派之间的思想交流、争鸣乃至竞争有密切关系。面对不同的思想观念或者不同的“道”,如何把自家的“道”讲出“理”,让人信服,这是各个派别共同面对的问题。孟子和告子的辩论,庄子和惠施的辩论,荀子对各家各派的评论等等都是这种思想交流和竞争的表现。比较而言,孔子言论中缺乏形上、玄远的内容,从直观和人的心理倾向上难以和老庄思想相比,这可能也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能够成为许多学派的理论基础的原因。汉代的董仲舒建立起“制度化儒家”,在理论上与他挖掘孔子思想中的“微言大义”并把孔子思想建立在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上有关。唐朝的韩愈提出儒家的“道统”,也是在与佛家思想的代际传承关系相比较。在这种思想竞争中,儒家后学阐释孔子思想的方向就集中在“性与天道”这一形上层面展开,也就是说,儒家后学所阐释的“仁道”之“理”是一种形上之理。因而,这些“理”是具有哲学性的,其思想成果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

按照以上理解,我们对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理解都是在“理”的意义上的,下述第八章到第十三章都是讲儒家之“理”。

《中庸》是孔子之后的儒家的第一个具有历史影响的重要文献。这个文献直接抓住了儒家发展所面对的理论问题,即阐释“仁道”之形上之“理”的问题,同时,《中庸》也抓住了儒家形上之理的核心——“性与天道”问题。正因如此,《中庸》不仅本身成为儒家形而上学的重要著作,也开启了儒家后学的思想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