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老子新論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此文“上德無爲而無以爲”,韓非引作“上德無爲而無不爲”,例與三十七章同。今讀古棣《校詁》曾舉五證反駁拙説;古棣從俞樾及陶鴻慶校,謂二句當作“上德旡爲而無不爲,下德爲之而有不爲”,與帛書本不同,故不同意拙説。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范應元曰:“上德無爲”兩句,韓非、王誗、王弼、郭雲、傅奕同古本,河上公作“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今從古本。

傅本“無以爲”作“無不爲”,俞樾曰:《韓非子·解老篇》作“上德無爲而無不爲也”,蓋古本《老子》如此。今作“無以爲”者,涉下“上仁”句而誤耳。

朱謙之曰:碑本作“無以爲”,是也。……“上德無爲而無以爲”,較之“上德無爲而無不爲”,於義爲優。蓋太上下知有之,故不爲而成也。五十七章所云“我無爲而民自化”是也。“無爲”與“無以爲”似無所區别,然而“無爲而無以爲”與“無爲而有以爲”,則區别甚大。

許抗生曰:傅奕本亦與《解老》同,今據《解老》改。“无爲而无不爲”亦符合老子思想,因爲上德者是得道的人,道是无爲而无不爲的,所以上德的人,亦應是无爲而无不爲的。

周次吉曰:老氏之意,殆以爲“德”者“道”之華末耳,故曰“失道而後德”;則其無“下德”者顯而易見,此特標“下德”者,蓋強調有作有爲之失之敗也,故曰“不失德,則以無德”。既無德矣,何有於爲不爲哉?此其文當删者一……。

案:“上德無爲”二句非惟各本差别最大,歷來學者意見亦最分歧;今撮其要試論如次。

上句“上德無爲而無以爲”,河上本、王弼本並與此本相同;《韓非子》引作“上德無爲而無不爲”,與此獨異。俞樾謂韓非所據者爲古本,今本作“無以爲”者,蓋涉下文而誤。同此説者甚多,有陶方琦、馬敍倫、高亨、蔣錫昌及嚴靈峯等諸人,文繁不能盡録。朱謙之於《校釋》一反彼等之説,力主今本之優,且引述五十七章爲證。考帛書乙本作“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甲本作“上德无□□无以爲也”,則漢初古本此文自作“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蓋皆同一境界,而“无爲而无以爲”高於“爲之而無以爲”,故雖在同一境界,前者爲上德,後者爲上仁,高低亦有分别也;下句“上義爲之而有以爲”,爲之又有所爲,境界又視“上仁”爲低;而其境界最低下者,莫過於“上禮”者,爲之而無應,則攘臂而喧叫也。

三十七章曰:“道常无名。”後人或法家者流改“无名”爲“无爲”;又於“无爲”下增“而无不爲”;老子樸素哲學遽然轉爲權謀法術,此後學讀《老子》别有會心之處也。此文“上德無爲而無以爲”,韓非引作“上德無爲而無不爲”,例與三十七章同。今賴帛書出土,三十七章與此文恢復舊觀,而後老子乃始安於樸素之本真矣。

二案:下句“下德爲之而有以爲”,河上本、王弼本並作“下德爲之而有以爲”,傅本、范本並作“下德爲之而無以爲”;陶鴻慶、馬敍倫、高亨、蔣錫昌及嚴靈峯等皆謂此文當作“下德爲之而有不爲”,奚侗、朱謙之等又謂當作“下德無爲而有以爲”,諸説文繁,未能備録。今檢帛書,皆無此一句八字;又考韓非《解老》,由次段開始,即依次徵引“上德無爲”、“上仁爲之”、“上義爲之”、“上禮爲之”,以及下文“失道”、“失德”、“失仁”、“失義”、“禮者”、“前識者”及“去彼取此”等諸文,惟獨不及此一句之八字;據此以觀之,蓋古本《老子》無此文也。章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謂“上德”“下德”,指德之多寡而言;此節“上德”、“上仁”、“上義”及“上禮”,謂崇尚德、仁、義及禮者;上下二節之“上”字,文義互異。淺人未能詳究之,因章首有“上德”、“下德”,而此節言“上德”外,獨缺“下德”一句,乃妄撰以增之,不知其隔絶“上德”與“上仁”、“上義”、“上禮”之文義甚矣。

* * * *

案:上述案語,寫成於一九七八年年底,刊佈於次年四月《大陸雜誌》第五十八卷第四期内。今讀古棣《校詁》曾舉五證反駁拙説;古棣從俞樾及陶鴻慶校,謂二句當作“上德旡爲而無不爲,下德爲之而有不爲”,與帛書本不同,故不同意拙説。近得高明《校注》,書中曾舉例論帛書本首句“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之確,又論帛書無下句“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之是,與拙説頗有相合之處。其他各家,或從帛書,或從流行本,或折衷於兩者之間;衆説不同,頗多歧異。蓋治學之難,於此可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