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念缘起的历程

概念缘起的历程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概念缘起的历程概念本身的缘起、发展几乎和语言一样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作为最高概念的哲学本体X早在哲学滥觞时期就出现了。约定俗成是概念缘起和通行的前提。笛卡儿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作为概念的较高层次的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

3.概念缘起的历程

概念本身的缘起、发展几乎和语言一样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哲学概念是对存在(包括物质客体和主体精神)的理性反思,是人类抽象能力和思维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其最高结论是“道”、“存在”、“上帝”、“实有”之类的哲学本体X概念。作为最高概念的哲学本体X早在哲学滥觞时期就出现了。如中国古代李耳的“道”、欧洲古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巴门尼德的“存在”、中东古代耶稣基督的“上帝”、印度古代释迦牟尼的“实有”等哲学本体X最高概念,都出现在哲学诞生的早期。

概念和语言一样都是约定俗成的,概念的内涵定义与其载体语言的内涵定义一样都是由人们假以时日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是概念缘起和通行的前提。物体或对象的称呼或定义无一定之规、无真理可循,甚至是主观随意、毫无理由的,只需互相接受、约定俗成即可。

任何一个物体或对象可以用任何一个语词(概念)来定义。桌子原本也可叫做凳子,凳子原本也可叫做桌子。然而一个物体一旦被叫做桌子,且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已然约定俗成了,那么就只能叫做桌子,而不能叫做凳子。这时你硬把桌子和凳子颠倒过来称说,别人就会不理解不接受,人与人之间就会无法沟通,现实世界就会混乱无序。桌子、凳子之类的具象物体的情况是如此,其他物体和对象(包括抽象对象)的情况一同此理。这就是约定俗成、是必须恪遵的既定之规。

概念内涵的约定俗成与语言有关,也与不同国度、不同人群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逻辑、生活习惯有关。例如,以中国(人)和美国(人)比较:中国人思维逻辑重理论演绎,美国人重实际归纳;中国人说话行文将语言的次要成分置于句首,美国人先说(写)主要和重要的内容;中国人重文,美国人重理;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人多说,美国人多做;中国人礼重义轻,美国人礼轻义重;中国人授受礼物谦逊过度,美国人大度从容;中国人内向防范,美国人外向包容;中国人遗产私传,美国人慷慨捐献;中国人善于溢美,美国人乐于揭丑;中国人低消费高储蓄,美国人高消费低储蓄;等等。由于上述的种种不同,决定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所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涵上会有所不同,尽管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或现象是同一的。

哲学本体X概念如同水果、有机物等一切无须证明的概念一样,也是约定俗成、不证自明的。苹果或aPP1e或リンゴ或Pomo等各种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实际上是同一个具体对象的约定俗成的不同的名称;而水果或fruit或フルーツ或frukto等各种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则实际上是同一个抽象概念的约定俗成的不同的名称。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就会有多少种以上对于同一个具体对象或同一个抽象概念的约定俗成的名称。从概念的约定俗成的角度说,人类由概念所构成的理性世界也是约定俗成的,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概念的活动,其所遵循的是约定俗成的概念的规则。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概念定义各有所侧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概念被认为是抽象和区别后所获得的。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以此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事物。笛卡儿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康德区分了“见解”和“概念”的不同,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同时,康德的“先验论”否认概念来源于经验和实践,而把它看作是先验理性所固有的形式。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先验论”,但他把经验说成是现实存在的独立实体,认为客观的对象只是概念的表现,是概念运动的产物。因此,在黑格尔那里,概念的客观性实际上是指概念自身。现代有的哲学观点认为,概念只不过是用来组织、整理人的主观经验的手段,与客观事物无关。如语义哲学把概念当作是完全不反映客观现象的“单纯的”词,把哲学的逻辑推理归结为纯粹的语言分析。

上述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概念定义各具特色,有的侧重抽象,有的侧重外延、有的侧重内涵,把所有这些特色综合起来,就是完整的概念。作为概念的较高层次的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作为古希腊哲学思想最杰出代表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是最卓越的范畴理论的奠基人。范畴本身是亚里士多德制定的,他对范畴作了最系统、最深刻的研究,确认范畴是最一般和最基本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