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评论家斯坦纳说过,“我的祖国就是我的打印机”。
犹太人自称是“记忆的民族”,特别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以色列不仅年人均读书量世界第一(64 本/年),而且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也是世界第一。民族的历史和苦难、拉比的智慧、先知的言行等等,都靠书籍和博物馆保存下来,意在告诉子孙后代所发生的一切,以便从中吸取教训,坦然面对一切黑暗和苦难。因此,以色列的博物馆被称为以色列的历史名片,主要包括:以色列大流散博物馆、以色列国家博物馆、耶路撒冷大卫塔历史博物馆、犹太大屠杀纪念馆,还有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故土博物馆、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等等。
以色列大流散博物馆是应时任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古德曼先生的提议而建立的,于 1978 年 5 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展示犹太民族及其历史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展品按照主题进行展出,包括:照片、文献、电影、音乐和地图等,用最现代的手段充分展示了犹太人漫长的历史和苦难。
以色列国家博物馆是耶路撒冷最重要的现代化建筑之一,外观造型犹如一个巨大的白瓷罐盖子,于 1965 年落成,它四周围绕着以色列议会、最高法院和国家图书馆,是以色列的重要象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手稿——《死海古卷》和世所罕见的中世纪早期《圣经》手稿。博物馆中还陈列了犹太几千年文明史中的各种历史遗物。
大卫塔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耶路撒冷大卫塔历史遗址上,讲述了耶路撒冷 4000 年的历史;而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也位于耶路撒冷,于 1953 年开馆,馆中保存了 4.4 万名大屠杀幸存者对大屠杀的录音和视频见证,令每一位参观者看后无不震惊和流泪;而以色列故土博物馆则以其关于迦南美地丰富的考古和历史文物著称;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则是世界上最大的以色列艺术收藏机构之一,是以色列顶尖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大流散博物馆位于特拉维夫大学校园内,收藏了大量关于犹太人各个时期的历史和大流散时期历史文献和艺术品。另外,特拉维夫还有好几个有关以色列国防军历史的军事博物馆,还有无数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
以色列不仅博物馆多,而且每年的节日很多。按照节日的起源和时间顺序可以做如下排列:
创造世界(犹太新年)→逃离埃及,获得自由(逾越节)→西奈半岛沙漠流浪 40 年(住棚节)→领受上帝的《妥拉》(五旬节)→向上帝忏悔,请求宽恕(赎罪日)→庆祝波斯帝国皇后以斯帖拯救犹太同胞(普林节)→庆祝马加比起义成功夺回圣殿(光明节)等,以及许多现代节日:大屠杀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和以色列独立日。
犹太传统把主题为“忏悔”与“救赎”的新年放在了至高的神圣位置,使节日的精神意义得到升华,不仅要庆祝生命的欢乐,更要进行“灵魂的清洗”,使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犹太人正是通过这些节日浓缩了以色列的历史和文化,从而让每一个犹太人牢记历史,不断地提升自我,勇敢地面对黑暗,并迎接未来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