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质科研成果丰

地质科研成果丰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质科研成果丰五十多年来,甘肃地质工作者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和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上述成果中,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22项;获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甘肃省地矿局在矿产
地质科研成果丰_甘肃地矿史话

地质科研成果丰

五十多年来,甘肃地质工作者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和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完成了全省1∶100万、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基础性地质工作任务,为全面开展矿产勘查和供水水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地质科研的发展。

建局初期(1956年—1965年)地质科学技术专题研究工作以综合研究编制地质矿产图为主要内容。地质科学专题研究领域涉及地层、构造、岩石、矿产、水工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矿、遥感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等,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综合分析研究。

img46

甘肃区域国土资源TM数字镶嵌影像图

甘肃省地质局成立之后,随着地质矿产调查程度的提高,编制出版了首份《甘肃省地质图》,填补了甘肃省地质矿产图的空白,同时还编制了一大批分幅地质矿产图,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在编制《1∶50万甘肃省地质图》的同时,1957年甘肃省地质局编制了《1∶100万甘肃省煤矿分布图》《甘肃祁连山—马鬃山地质图》《祁连山成矿预测草图》《西秦岭成矿预测草图》及《1∶50万甘肃省矿产分布图》《甘肃省成矿预测图》等一系列综合图。这一时期所编制的各类图件对当时的地质找矿工作及科学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这些成果对地质找矿、地质科研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参考、研究价值。

1957年—1965年,甘肃省地质局共完成地质和矿产专题科研26项,其中地质专题研究12项,矿产专题研究14项。内容涉及地层划分、构造、区域地质研究、矿床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内容。例如“关于‘南山系’‘皋兰系’的划分问题”、“关于祁连山细碧角斑岩建造的特征问题”、“河西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其利用”和“甘肃水文区域地质轮廓”等,都代表了当时的地质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甘肃省地质局的地质科研工作及其科研机构也受到冷落。到“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在中央《国家计委地质局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纪要》文件下发后,甘肃省地质局的地质科研工作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加强。这一时期,完成矿产专题研究项目7项,分别是:“肃北双井子铁矿区主要磁异常的解释推断及研究成果”、“甘肃省矿产资源”、“北祁连山西段铜矿综合研究初步总结”、“北山地区几个富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及普查找矿总结”、“甘肃省临夏、甘南地区地质矿产特征简介”、“洛大—尕海一带铀矿异常地质特征初步总结”及“甘肃省金矿资源汇编”等。

这一时期,李四光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甘肃省地质局得到推广和运用。1972年以来,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后来更名为地质力学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成并验收的近40幅区调图幅,都是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观点进行野外调查和编写的报告。特别是他们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完成了“中国构造体系与主要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项目,编著出版了《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同时编制了《甘肃省区域矿产总结》《甘肃地层断代总结》,并参与编制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第二代中国地质图集》(甘肃部分)、《第二代中国矿产图集》(甘肃部分)等,其中有两项荣获地矿部颁发的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地质科学研究的新崛起(1977年—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肃省地质局加强科研工作,在全局掀起了地质科研的高潮。以“甘肃省矿产图”、“河西走廊地下水分布规律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甘肃省构造体系研究”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标志着甘肃省地质局科学研究的新崛起,其中一批重要成果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六五”期间,甘肃省地质局共提交主要地质研究成果66项,其中“磁海铁矿床地质特征”、“甘肃省构造体系与主要矿产分布规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卫片典型地质影像图集”等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上述成果中,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22项;获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地质科研步入新天地(1986年—2010年)1986年—1995年,是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研工作取得优异成果的10年。

“七五”至“八五”期间,甘肃的地层研究工作取得了以“甘肃地层清理”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甘肃地层系统。完成了“甘肃的白垩纪”“甘肃的二叠纪”“甘肃的三叠纪”“甘肃的第四纪”等断代史研究,建立了部分地层的同位素数据库。1989年编写的《甘肃省地质志》对甘肃境内的岩浆岩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系统研究,相继发现了鹰嘴山、夏河阿芒沙吉和早仁道金矿。编制了《1∶150万甘肃省岩浆岩图》。1990年和1992年相继完成了“祁连山、北山镁铁岩—超镁铁岩分类及成矿专属性研究”、“甘肃省东部镁铁岩—超镁铁岩分类及成矿专属性研究”,全面、综合、系统地论述了甘肃省铜、镍、铬、铂族和金的成矿专属性以及成岩机制,同时编制了《甘肃省西部祁连山—北山古板块构造图》,是甘肃省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古大地构造的阶段性成果,达到国内有关镁铁—超镁铁岩及古板块构造研究的先进水平,获得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年—1992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完成的《甘肃省区域地质志》《甘肃省区域矿产总结》是以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各行业、各学科的调查成果,全面总结和研究了甘肃省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地质演化,是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及研究最全面、系统和重大的科研成果。

同时,1990年完成的“北山板块及成矿规律”、“甘肃省板块构造单元的划分及构造演化”成果以及甘肃省地矿局与北京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疆—兴蒙及邻区古生代岩石圈形成与演化”之子课题“北山地区古生代岩石圈形成与演化”的研究,提高了甘肃省重要成矿带——北山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水平。1993年,甘肃省地矿局与西安地质学院合作,共同完成了“祁连—北秦岭结合部位基础地质铜金成矿规律研究报告”。该课题运用当代地球科学最新理论方法,广泛深入地研究了武山—天水—宝鸡段祁连—北秦岭结合部位的基础地质和金成矿规律。划分出6个成矿带,圈出3个成矿预测区。对该地区找矿和区调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甘肃省地矿局在矿产地质及成矿预测研究方面,通过引进成矿预测学,对74个矿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研究,预测了30余个找矿远景区;通过对一批重点矿区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在南金山、黑鹰山铁矿区发现了隐伏矿体,扩大了矿床远景。其间完成了“甘肃省铁矿资源总量预测”、“甘肃省铜成矿远景区划及资源总量预测总结报告”、“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镜铁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甘肃省石灰岩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报告”、“甘肃省白银—石青硐地区黄铁矿型铜及多金属矿床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及方法研究”、“甘肃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等一批重点矿产地质科研项目。

“八五”以来,甘肃省地矿局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成功发现了白龙江成矿带上第一个岩金矿床——九源金矿床,继而成功地发现了鹰嘴山、寒山等一批金矿床。在开展的一系列专题科研和典型矿床研究中为我们以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批靶区,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金川铜镍硫化物(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式”、“金川铜镍硫化物(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预测”、“国内外黄铁矿型矿床研究进展和特征对比”、“甘肃省北祁连西段铜铅锌金矿成矿带远景区划报告”、“甘肃公婆泉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预测研究”、“甘肃省成矿远景区划”、“甘肃省北山北带火山岩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等。这些重大课题的完成,极大地丰富了甘肃的成矿理论研究内容,也提高了甘肃矿产地质的研究水平,为甘肃省地矿局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体系。

1986年—1995年,甘肃省地矿局的水工环地质科研工作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从具体问题研究到流域性综合规划和治理研究,科研领域逐步扩大,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开展的“灾害地质防治研究”成果显著,填补了甘肃灾害治理的一项空白。“七五”期间,“水工环”研究已从解决生产中的技术方法问题、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价,逐步转向了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建议。同时开展了灾害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以及城市地质方面的研究,提交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甘肃省的城市建设、灾害治理、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6年,完成了“洒勒山滑坡的分布及斜坡稳定性评价”。1988年,提交了“兰州地区土壤金属污染研究报告”、“甘肃省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区划报告”、“甘肃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甘肃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图”、“西北地区环境地质图系”等一批科研成果。

img47

野外地质调查

进入“八五”后,甘肃的“水工环”地质及科研工作,由完成国家水工环基础性调查评价为主,转移到直接为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项目服务,为城市化建设、重点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服务。研究领域扩展了,理论方法不断更新,获得了大批先进科研成果,提交了“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甘肃省城市水资源评价及其保护对策”、“兰州市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论证”、“甘肃省古浪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工程的环境效应及对策”、“金昌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欧亚大陆桥甘肃段主要城镇体系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等重大项目。

自“七五”以来,甘肃省地矿局荣获各类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充分反映了甘肃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水平。

“九五”期间,甘肃省地矿局国土资源遥感方法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开展,遥感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遥感图像数字化处理、GIS和GPS新技术应用等取得长足发展,以遥感技术为重要组成的“3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水工环及地质灾害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动态监测和测绘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和应用新成果。完成“甘肃省国土资源遥感调查”项目,包括:Au、Pb、Zn、Cu、Ni等矿产资源遥感调查,林业资源、土地类型及现状、水文地质、旅游、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遥感调查。

“十五”期间,甘肃省地矿局开展了“甘肃东部及邻区祁秦昆结合部专项调研”、“甘肃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甘肃省黄金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矿产资源与地质灾害”、“甘肃矿床成矿系列”等一大批地质科研项目,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华北古陆西南边缘成矿系统及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项目,获省级科技一等奖。甘肃省地矿局参与完成的“西部严重干旱缺水地区人畜饮用水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三勘院承担的“甘肃省玛曲县格尔柯金矿详查及深部探矿”项目获国土资源部优秀找矿地质项目。

近年来,甘肃省地矿局相继开展了“甘肃省祁连山地区成矿区划研究”、“甘肃省遥感矿化信息提取与异常综合分析”、“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一带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甘肃省化石沟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远景预测研究”、“甘肃省党河南山金、铜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及“祁连造山带西段石板墩铁矿床赋矿层位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等一批找矿科研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了“甘肃省铅同位素找矿方法与应用研究”。甘肃省地矿局古脊椎动物恐龙动物群的研究成果丰硕,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开展了兰州民和盆地东部早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及古地理、古气候研究项目、开展了玉门昌马早白垩世古脊椎动物群调查研究项目、甘肃酒泉地区恐龙及其他古脊椎动物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省级地质公园申报评审及国家地质公园申报项目、全国重点地区地质遗迹区划项目等一大批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西北早白垩世大型镰刀龙类恐龙》论文,为甘肃省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完成了“兰州—民和盆地东南缘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及其遗迹化石研究”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科研项目。

2008年—2010年,甘肃省地矿局在重要成矿区带部署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旨在显著提高地质工作程度;分别在18个重点调查评价区(含国家级5个)开展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开展地质矿产科学研究项目8项。

“十一五”期间,完成的“甘肃省区域成矿找矿研究”项目,确定了甘肃省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和大地构造系统是由六大古板块、12个二级、22个三级构造单元组成;在对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演化、成矿作用环境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矿元素区域分布富集规律,划分出地球化学省7个,地球化学域21个,地球化学带14个;通过对省内矿床时空关系、成矿作用及“自然组合”的研究,确定了成矿系列序次,并对成矿系列类型及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进行了划分和鉴别,提出了成矿系列类型11个和成矿系列39个;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与矿产关系的系统偶合研究,首次对全省成矿区带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划分出成矿域5个(Ⅰ级成矿区带)、成矿省8个(Ⅱ级成矿区带)、成矿区带12个(Ⅲ级成矿区带)和成矿亚区带26个(Ⅳ级成矿区带),阐明了Ⅳ级成矿区带的地质成矿背景、矿化异常特征,并划分了矿田(Ⅴ级成矿区带);提出了甘肃省金、铜、铅锌、钨、铁等矿产的地质找矿方向和远景区,论证了相关矿种找矿突破的可能性,有效指导了全省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和资源潜力评价。该项目获201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玛曲县格尔柯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获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找矿成果奖”,该项目累计探获Au资源储量达90.5吨。

这些重大成果的取得,标志着甘肃省地矿局新一代地质人已经走向成熟,也极大提升了甘肃省地矿局科研的总体水平和知名度。

(李海林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