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外奇石,你见过几种?

中外奇石,你见过几种?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外奇石显字石 在我国内蒙古东部的一座石山上,有一块一面是石壁的巨石,若以山下清泉浇湿此石壁,壁上立即现出类似蒙、藏文的字行,字体奇特,如同用大楷笔书写,至今无人识得。此石能预测3天内气候,准确无误。在饲料中加入10%的沸石,1l天后猪的体重比不加沸石增加16%,鸡的体重增加8%以上。在四川省石柱县新乐乡的拗石湾,有两块上下相连、耸立于地的巨石,当地人称为“怕痒石”。
中外奇石_天下奇趣系列岩

中外奇石

显字石 在我国内蒙古东部的一座石山上,有一块一面是石壁的巨石,若以山下清泉浇湿此石壁,壁上立即现出类似蒙、藏文的字行,字体奇特,如同用大楷笔书写,至今无人识得。当水一干,字便消退隐没,遇水又复现。

五官怪石 我国四川省奉节县荆竹乡下溪沟,有一块长3米、宽1余米的蛤蟆形怪石,此石五官俱全,惟妙惟肖。最令人吃惊的是,如搂住此石之蛤蟆形头并对其嘴吹气,立刻会在尾部和身上各空隙处发出古代号角声,嘹亮悠远,经久回荡。

身怀六甲石 我国江苏傈阳地区发现此石,又名“孕子石”。灰黄色,质地坚硬,长2米、宽1米,用铁锤敲开此石,即从其内弹出无数直径2厘米的圆弹子来,其成分和色泽变如同母岩。

晴雨变色石 我国安徽黟县西武陈闾村某老翁家的庭院内,珍藏着一座骆驼形高70厘米的假山石。此石能预测3天内气候,准确无误。石色呈白,天必连日大晴;色趋深灰,必由晴转阴而雨;若呈黑色,则必大雨滂沱、山洪将至。

会生长的“活石” 我国四川九寨沟石寨苗圃场内有此怪石,状若乌龟,俗称龟石。约在20几年前,此石仅50厘米长、40厘米宽,至今已长到330厘米长、90厘米宽,人们曾敲下几小块小石带回研究。几年后,这几块小石也长大数十倍,外表亦酷似乌龟,唯不能爬动而已。此石之谜,无人能解。

会走路的怪石 前苏联普列谢耶湖的湖畔有块巨石,直径1.5米、重逾数吨。从当地人们最初发现它躺在泥坑起,至今已“爬”出泥坑并向前“走”了10米多,令人瞠目。

能做船的石头 用石头做船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非洲马里的尼日尔河流域,渔民却真的用一种名船石的石头,拼制小型棕色渔船下水作业。这种石头是当地山上出产的洞石,石头内部有80%左右是空洞,很像凝固后的泡沫石。石头空洞内有薄薄的石层相隔,互不透气,简直像现在生产的一种泡沫塑料。用洞石拼制的船就等于若干个密封舱的小汽艇,放在河中可轻盈地浮在水面随波逐流。

能榨油的石头 俗话说,“石头里榨不出油来”。但在自然界却真有能榨油的石头(油页岩)、油页岩往地上一摔,褐石纹丝不动,页岩裂成碎片,好像一页一页的纸叠起来,所以叫油页岩。油页岩是低热值燃料,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炼制人造石油。一般每吨油页岩可以提炼7~8千克人造石油,供发动机使用或生产化工产品。

能做饲料的石头 沸石被称为沸腾的石头。这种石头因在200℃左右的火焰灼烧时,能产生沸腾现象而得名。沸石内由硅等元素组成的“骨架”中,有不少空腔和连接这些空腔的通道,所以饲料里加上沸石后,能在动物的消化道里保持较长时间,使其养分充分地被吸收。日本在1965年就开始用沸石喂猪、鸡。在饲料中加入10%的沸石,1l天后猪的体重比不加沸石增加16%,鸡的体重增加8%以上。

能解毒的石头 石头还能解毒吗?能,据说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都拥有这种石头。他们为了防止敌手在酒里面投放砒霜,总是用这种石头试酒。伊丽莎白女王甚至将它镶在戒指上随身携带备用。这种石头叫毛粪石,是在羚羊、无峰驼的消化道中产生的坚硬结石。毛粪石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治理自然界的砷污染,还能治愈黄疸瘟疫。把它放在含有砒霜的砷液中,就像一块化学海绵,能使毒液化成磷酸盐,并把它们吸收。如在酒杯里放上它,阴谋家放进的毒药就会被吸去,从而保证主人的安全。

香石 有的石头能发出香味,这绝非天方夜谭。在广西天峨县向阳镇腊村板风屯的山路上,就有一块能发出香气味的石头,当地人叫“香石”。每当行人从这块香石旁经过,相距30米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沁人肺腑的香气(犹如八角和沙姜的混合气味),人们无不久立石旁,张开大口做深呼吸,以沁心脾。行人要想手上留香,只需用手摩擦一下香石,香气便能在掌上存留15分钟。由于过往行人经常摩擦,这块石头变得油光锃亮,然香味犹存。这块香石重达2吨左右,呈三角形,高约1.3米,直径1米,呈棕红色,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犹如一头俯伏在地的猛虎。不少人都想随手敲一点香石带回家去,但奇怪的是,敲下的石片一离开母体便失掉香气,其中奥秘,令人费解。

臭石 人们厌臭,可四川省射洪县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内的一块臭石,却吸引游人如织。臭石,于明代嘉靖年间由射洪县人杨最任云南副使时,从曲靖县带回,放置在金华镇江西街一小院内。建国后,射洪县文化馆将该石运往太和镇,埋于馆内葡萄架下,1983年9月运往金华山,收藏于此。这块石头,形如人脑,表面微光,色呈灰黑,原高约1.2米,经多年来搬运敲击,现只0.6米了。若以铁器击之,臭气顿出。清代袁霖先生的《臭石歌》就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此石:“敲石得乐声,煮石得其味,哪见击石出臭气?不信将石砥,臭即随手起,遗臭千年存,谁知石端委?”石头击之有臭,世间少闻。若你有幸到金华山去,亲手敲一敲、嗅一嗅那悠悠的臭气,定会游兴大增,心旷神怡,另有一番情趣。

怕痒石 石头有“情”,怕“痒”会笑,也绝非咄咄怪事。在四川省石柱县新乐乡的拗石湾,有两块上下相连、耸立于地的巨石,当地人称为“怕痒石”。游人只要触摸到它那“痒处”,它便会发出“咯咯咯”的笑声,10米内都能听见,还可看到它那种笨拙的“摇头”样。这两块巨石均成燕尾形,上面一块有4立方米,下面一块露出地面5立方米,两石衔接处约1米宽。有6个成年人曾试图摇动它,却纹丝不动。但只要用二个手指按在上石一小眼中,上石便会左右晃动,随即发出似笑的声响。每每行人们途经,都要领略怕痒石的“笑声”和它那笨拙“摇头”的风姿。

能吃的石头 在意大利有一种可以食用的石头,那就是维苏威火山附近那不勒地区的泥灰岩。当地人们常用它掺上小麦做成饼,其颜色雪白,吃起来酥软可口,老人小孩都很喜欢吃,如有远方客人或亲友来访他们便端上一盘请你尝尝。

在日本有一种称为饲料石的沸石。在温度200℃时,这种沸石便会沸腾,当地农家常用它拌入其他饲料喂养家禽、牲畜。能使饲料营养充分地被家禽、牲畜吸收。据日本使用这种饲料石喂猪和鸡的实践证明,在饲料里加入10%的沸石比不加沸石喂养的猪体重增加16%,鸡的体重增加8%以上。

变色石 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有一块世界称奇的怪石,它周长约8公里,高达438米,俨然如一座大山屹立、巍巍壮观。曾经有人计算此石,仅露出地面的部分大约就有几亿吨。这块奇石怪在每天它都很有规律地改变自己的颜色。早晨旭日东升时呈棕色,中午时呈灰蓝色,夕阳西沉时蓦然变成鲜艳的红色熠熠闪亮,蔚为神奇。古代当地居民把它当作天然“时钟”,根据它颜色的变换来准确地掌握每天的时间,安排生活和农事,从未发生误差。

自古至今,怪石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游客,也招来世界各地的许多考古学者和地质学家,他们对怪石的每天变换颜色兴趣强烈,对其作过种种探究和猜想。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沙漠地势平坦,天空终日无云,而怪石表面颇为光滑,它好像一面镜子,它对光线反射力较强,由于从清晨到傍晚的变化,因而使怪石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但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解释不够全面,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怪石的奥秘至今仍是个谜。

音乐石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片宽广无边的沙漠,沙漠中的一块十分雄伟壮观的巨大岩石,人们称其“音乐石”。

每当夜晚来临,皓月当空,居住在附近的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聚集在音乐石旁,燃起熊熊篝火,唱歌跳舞,享受人间欢乐。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则成双搭对地依偎在岩石上,一面谈情说爱,一面欣赏巨石发出的引人入胜的奇妙音乐,煞是有趣。

巨石何以能发出美妙的音乐呢?据专家考察,原来这块巨石有许多的相连相通的孔洞,当人们燃起篝火时,那滚滚烟火一会儿被这些孔洞吸进,一会儿又将烟火排出,一进一出,便发出了节奏不同的乐曲。

出汗石 在浙江省云和县安溪畲族自治乡一片黄土地里,有一块奇怪的岩石,当地人称为“出水石”或叫“出汗石”。这块岩石有4米多高,围经近10米,估计重60吨。岩石侧顶有一洞孔,直径约20多厘米,深度有30多厘米,可装水3公斤左右。奇怪的是无论炎炎酷暑,还是严寒冬日,石洞里的水总是满满的,永远不会干涸。如果有人把水舀干,过一会儿水又从四周石壁中慢慢渗透出来,一天后石洞又蓄满清水,但不会溢出洞外。奇怪的是这块岩石上的其他孔洞却干得没有一滴水,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气象石 浙江省天台县苍南乡下的一所小学内,有一块与众不同,能预报天气的石头。这块石头平日里是干燥中带白,每当天气转阴前,石头的四边逐渐转湿,等湿到中间部位,近日必有小雨;如果石头浑身冒“汗”,则定会下大雨;若石头的湿度慢慢地从中间向四周消退、变干,成了干燥带白的石头,那么天气必将转晴。4年多来一直这样,因此被人们称为“气象石”。

膨胀石 据报道世上有一种经加热后体积会迅速膨胀15~40倍的特殊石头。这种会膨胀的石头加热定型后,可用作建造冷藏库、录音室、影剧院的隔热、隔音材料。同时还可以用在轻型建筑工艺上,其使用方便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塑料泡沫。

木头石 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嫩软石具有诱人的魅力,当地人们称其为国宝。马耳他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的。它质地既软又韧,吸水性强,可由普通木工锯刨削凿,随心所欲地加工成五花八门的家具。许多艺匠,还将它精心雕刻成许许多多式样新颖、光彩夺目的工艺品。待到石内水分蒸发完毕,质地坚如顽石,既不变形,又富有耐酸碱,抗暴震能力。所以,这种由乳黄色“软泥型石灰岩”构成的岩石,是价廉物美的理想建筑材料,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欢迎。因此,人们也叫它“木头石”。

除体臭的石头 在瑞士、瑞典、日本出产一种能除体臭的石头。这种石头外观呈白色半透明水晶状,与明矾石极相似,内含较多的镁、铝、溴化钾、硫磺等,而不含有钠、铁元素。因而具有显著的杀菌、收敛的药用效果。这些国家制药厂将这种天然的石头,加工成120~150克重的圆形状,用一个精致的小盒装着,在市场上出售,称为“香体天然水晶石”,而人们习惯叫它“香体石”。

现在许多欧洲人都喜欢使用它:入浴前,先将这石头浸在水里,浴后用它在身体易出汗部位涂擦即可收到抑制汗液分泌达24小时的效果。不少消费者用后反映,香体石不但对狐臭、脚臭有独特的功效,对治疗皮肤身体表面的疮、癣、疥疾亦有明显的效果,而且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副作用。

响石 陕西省白水县攸水乡雁门山的半山腰中,有一种奇怪的石头,只要将它摇动,石头便会发出像敲木鱼似的响声,如果把石头敲开,里面却是空空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当地人称为“响石”。传说这种石头是宋朝杨六郎镇守雁门关时失落在这里的马串响铃。

风动石 在福建省泉州东郊,有一块奇异的光溜溜的大石头,它虽重达50吨,却像个弱不禁风的小姐,阵风吹来,巍然而动。人们只要用力推它,也会微微摇动。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风动石”。然而,你想将它推出原地,却是千难万难。据史料记载,泉州历史上曾有过两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却没有移动半根毫毛。此石现被列为泉州八景之一,并被人们冠以“玉球风动”之雅号。

听声石 浙江省龙游县松家山脚下有块椭圆形赭色石头,这块石头只有两脚并拢那点大小,但十分奇特。它的左边是小溪,右边靠山,奇怪的是一旦人们踏上这块石头,便能听到右侧松家山仿佛山峰倒塌的声音,而没有踏上这块石头的人,虽近在咫尺,却如掩耳望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当地人都称这块石头为“听声石”。

会走路的石头 美国内华达山脉的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人们发现这里有许多石头竟会自己“走路”。美国科学家夏普从1969年开始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把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逐个作了记号,并准确地标出了它们的位置,经过定期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都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有些石头还改变了方向。最奇怪的是,有一块石头竟然自己“走”过了几个山坡,行程达64米。没有生命的石头怎么会行走呢?这真是个谜。

会飞的石头 1880年7月,有两个美国人在美国安大略州伊斯东肯特原野上行走,看到眼前的一块石头突然从地面上腾空而起。两人惊恐未定,接着又见到第二块、第三块石头飞向天空。这时,既没有发生地震,也没有刮大风,更没有天然气喷发现象发生。这种超自然的奇异现象,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听到喊声会自动升空的岩石 距离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约24公里外有座名叫希沃布里的小村庄。村里有一座苏菲派教徒圣人卡玛·阿利·达尔凡的祠庙。这位圣人的遗体就安葬在这祠庙里。然而,使人感到神秘不解的是,祠庙门口的两块巨石会随着人们叫喊卡玛·阿利·尔凡的名字而飘然升起。这两块彼此贴得很近的大型巨石,只允许男人接近,女人是不能靠近它们的。最大的一块岩石约70公斤重,另一块略轻点。岩石升空的过程是这样的: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岩石,同时异口同声不间断地喊着“卡玛·阿利·达尔凡”,这时,巨大的岩石顿时弹跳起来,上升到约2米的高度,悬在那里,直到叫喊者停止叫喊时才会落到地上。如果不是这样做,岩石是不会腾空而起的。那块大岩石只需要11个人用右手食指指点它,而那块小一点的只需9人即可。

马克·鲍尔弗是前去希沃里村目睹这一事实的见证人。为了证实这一奇事,他特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进行试验,果然岩石从原地跳起,升入空中,随后噼啪一声落地。他已将此事拍成电影。

尽管科学还不能准确解释岩石升空的奥秘,但是前去希沃布里村观看这一奇事的人却越来越多。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 位于澳大利亚腹地之中的艾尔斯巨石,像一头巨狮横卧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高342米、长3.6公里、宽2.4公里,周长8.8公里。巨石表面圆滑光亮,呈紫红色。这块巨石是在1973年由威廉·戈斯发现的。他惊叹道:“从未见过这样的奇景,这简直是一块天然的巨型鹅卵石!”他用当时澳大利亚总理艾尔斯的名字,将这块巨石命名为“艾尔斯巨石”。巨石的地面部分有不少石洞,洞中还有一些彩色壁画,描绘了古代土著民族的生活。巨石四周非常荒凉,距城市约有400公里左右。

长“白发”的怪石 在我国的台湾省,一位卡车司机在鹅鉴鼻海滩游玩时,发现了一块体积不到20立方厘米的石头,上面长满了2寸长的白色绒毛,就好像是满头的“白发”。他如获至宝,把石头带回家去,摆设在客厅里。这块石头的“白发”还在生长!半年过后,竟然长到了七八寸了。这块石头坚硬细密,一般植物是无法附生在上面的,可它身上竟长满了茂密的“白发”。这“白发”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块怪石现陈列在台北市北安宫里供人观赏,科学家正在对它进行研究。

惨叫的石像 1795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托马斯·布尔斯侯爵在指挥工人拆毁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城堡有名的埃列克舒姆神殿的一座石像时,突然听到尖锐的惨叫声。工人们以为神灵发怒了,吓得逃之夭夭,拆毁计划也不得不放弃。这种石像建筑在石头柱上,石像一经拆除,在露出的石柱上方,经风一吹,就会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碰香石 安徽省宣城县有一个碧龙泉洞,洞内有一块奇妙的大青石,只要人们用手抚摸几下,闻一闻,便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八音石 又叫“磬石”,是安徽灵璧大理石的一种,敲之有1——i八音,故名八音石。苏州网师园中有一块石,高约2米,形如苍鹰展翅,用手轻敲不同部位,其音各异,甚为有趣。

12月诞生石 12月诞生石依次为:

在西方,人们以12种宝石与12个月相对应,称为12月诞生石。12月诞生石还分别赋予各种美好的象征。

1月石榴红宝石,象征善良与热情;

2月紫晶石,象征慈爱与忠诚;

3月玛瑙石,象征高贵与富有;

4月翡翠石,象征幸运与幸福;

5月刚玉石,象征正直与认真;

6月珍珠石,象征富裕与健康长寿;

7月红宝石,象征爱情深笃、品德高尚;

8月橄榄石,象征夫妻幸福与和谐;

9月蓝宝石,象征慈爱和德高望重;

10月猫眼石,象征美好的希望将代替忧伤;

11月黄宝石,象征真诚的爱;

12月松石,象征成功和必胜。

一敲就亮的岩洞 新西兰有些岩洞很奇特,当游人在洞里大声说话或者敲击洞壁的时候,黑暗的岩洞顿时会放出光明,亮得像壁上安装了电灯。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岩洞的洞壁上爬满了一种会发光的虫子,它们受到震动等刺激以后,就会大放光明。

毒石 日本枥木县那须镇的山上有一种毒石。昆虫爬上这种石头,飞鸟落到这种石头上,很快就会死亡。这种能杀死生物的毒石,当地叫做“杀生石”。凡有杀生石的地方,人们都立一块碑,上刻“杀生石”三字,提醒人们注意,切莫中毒。日本不只枥木县有这种毒石,凡有火山和温泉的地方,大半都有毒石。有些寺庙还把它搬去,当作神物安放。

那须镇地处火山地带,那些杀生石多在火山喷火口附近,从火山口喷出的亚硫酸气体和硫化氢以及其他有毒气体,浸熏了附近的石头,使普通的石块变成了毒石。

怪石球 在贵州省惠水县雅羊乡布依族聚居的简瓢村民组罗大荣家,发现他珍藏的一块椭圆形的怪石球,在其体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重量竟能上下增减2公斤。这块怪石球,轴长29.1厘米,短轴长25.9厘米,厚18.2厘米,外围长88.6厘米。人们于1988年9月6日在罗大荣家当场测量,其结果是11点13分重24.825公斤,11点43分和12点零3分两次都是22.825公斤,12点28分时重量又为23.825公斤。这块石头呈古铜色,表面有一清晰可见的像穿山甲的鳞片一样的图案,7个如同翻印着的手掌但大小不一的图案也清晰可辨,还有两个像马蹄形的图案相对称。

牛鸣石 广西靖西县南约12公里的一座小山坳上,有一汽车大小、呈三角形的巨石。表面光滑,中间底部多天然洞孔。每当往小洞孔吹气,此石就会发出阵阵雄浑的“哞!哞!”牛叫声。引起群山共鸣,游人如置身于牛群之中。

显影石 湖南省桑植县城关海滨,有一块石头,表面光滑,若向上面倒一碗清水,石面就会很快显现出四棵浓墨似的松林来,须臾即失。

响石 湖南省桃江县武潭区灵山庵内,有块质地乌黑的石块,用力敲击,会发出阵阵金属声音,能传出三五里以外。

放毒奇石 如果说山头里普普通通的一块石头可以置人于死,恐怕你不会相信,但1966年8月28日,在非洲东南部的马里,却有一块见者必死的奇石出现。

马里国的境内,有一个高山名为耶名山,当天地质调查队队长阿勃率领了他的六名队员,入山进行地质研究,发掘铁矿矿脉。当他们走到半山靠近东面的时候,忽然其中一个队友拿着他的雷达仪报告说:“队长,这地下下面有特别的东西。”看看雷达指针,正在不停颤动,表示有特殊物体在地下。

队长阿勃下令向下挖掘,挖了5米,却仍然是泥土,没有任何其他物件;但看看雷达仪,指针仍在不停颤动。队员抹一抹汗,带着困惑的眼神对队长说:“还要挖下去吗?”阿勃的答复是肯定的。

过了不久,出现了一块大石头。他们沿着石头周围挖下去,然后用钢索捆住巨石,由6个人合力拟把石头要整块抬出来,但石头太重了,结果要出动起重机方能把这重达5吨的巨石起出来。

巨石形如鸡蛋,上半部透着蓝光,以下则呈金黄色。队员把石放在大卡车上,预备运下山再慢慢研究,但走了半天,负责抬运石头的6个队员手脚忽然不能自由活动,而各人的视力也开始模糊。

众人惊慌起来,马上跑下山进医院急诊。医生检查之下,发现他们手、脚及身体上都染了很多放射性气体,一个月后,这六名队员先后死于医院。队长阿勃虽未动手搬过石头,但因为在巨石上休息过,稍后也死于病床上。

在未研究清楚“毒奇石”放出气体之前,没有人敢接近这块石头,也不敢轻易再进耶名山。不过马里的科学家有信心有一天会将谜底揭开。

(晓 成 蔡欣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