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与“创业”

“就业”与“创业”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因此,促进就业,尤其是实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目前困扰各个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团十六大以来,浙江各级团组织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紧扣省委“两创”总战略,紧密结合全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达的实际,扎实推进浙江青年创业创新行动,在探索和完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初步进展。2009年12月,根据中青办通字〔2009〕49号批复精神,浙江成为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工作的批复精神,紧紧围绕浙江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2010年3月31日,共青团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推进“全团统筹城乡团建试点省”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团组织把推进“两个试点省”建设作为构建“5+2”工作格局的重中之重、“点睛之笔”来抓。

一、关于“就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就业人口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受雇于企业或政府部门的被雇佣者和自我雇佣者。

200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就业人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就业人员”是指在男16至60岁,女16至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我国关于就业的定义中还规定,凡是在有关劳动法规规定的年龄之内,符合下列情况的劳动者均属于就业者:第一,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有报酬或有收入的工作。第二,有职业,但是临时没有工作。第三,雇主或自营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而不领取劳动报酬并且劳动时间达到正常工作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自古以来,就业便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历代所追求的“安居乐业”即是源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考虑。因此,促进就业,尤其是实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目前困扰各个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2006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曾指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规模宏大的就业危机”。扩大就业被当作是全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保障,而且,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往往与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社会发展等问题交互并行,就业率的高低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二、关于“创业”

(一)“创业”概念

“创业”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即自主地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勇气、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创业者的各项创业实践活动,其功能指向国家、集体和群体的大业;狭义的创业是指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开办企业、开创个体和家庭的小实业体。本书研究的“创业”概念必须与以下五种观点加以区别:一是创业就要成为盖茨、马云,成为百万富翁。二是只有在高科技行业才算创业,在服务业、教育业、农业都不算创业。三是只有在大城市才算创业。四是只有大额的资金投入才算创业。五是创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中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创新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必须包括创业能力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护照,要求把创业能力护照提高到与学术职业性护照同等重要的地位。

国际社会之所以重视创业能力培养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其一,根据预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取工资就业的岗位,并且这个比例会逐年提高,有些国家甚至达到或超过50%,因此,创业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其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将逐步提高,经济形态日益向服务及资讯形态发展,只要少量的人力和办公设备就可以组建公司。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设备所需的成本日益降低,都为小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近几年,美国每年有100万家新公司诞生,其中九成以上都是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它们是新经济的活力所在。因此,通过创建小企业自我谋职,既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青年乐意选择的就业道路。

(二)“创业”阶段划分

一个新兴企业从创建到成熟通常需要经历4个时期:种子期(或概念期)、早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1.种子期(Seed Stage)

种子期是创业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创业者仅有一个好的点子或创意而已。种子期有下列特点:①尚未注册企业或刚刚注册了企业;②尚未进行或正在进行市场调研;③尚未或正在建立商业计划;④尚未形成核心创业团队;⑤没有产品或服务,没有销售和利润。在该时期,创业者主要需要进行较深入的市场调研,确立商业计划,创建核心创业团队等。到该时期结束,企业应已基本建立。种子期通常持续3个月到1年。

2.早期(Early Stage)

早期即产品或服务开发期。经过种子期后,企业需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该时期的特点有:①企业已经注册;②商业计划已确定;③核心团队已基本形成;④产品或服务正在开发;⑤没有销售和利润。在该时期,创业者主要需要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进一步完善核心团队,建立和发展销售渠道,寻求商业合作伙伴等。到该时期结束,企业应完成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工作,产品样本已完成,具备规模生产和产品上市的能力。该时期通常需要1~1.5年。

3.发展期(Expansion Stage)

发展期即规模生产,产品或服务上市以及扩大生产时期。其特点有:①已有开发完成的产品或服务,且产品或服务已推向市场;②形成系统平台,依靠一个个团队通过系统平台来完成管理,区域性渠道转变成一个个地区性的网络;③已有销售收入;④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这个时期,创业者需要进行规模化生产,维持迅速增加的库存和应收账款,以及促销产品和服务,有时尚需要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扩大规模,以进一步占领市场和领导市场。到发展期结束,企业应已赢利和有正的现金流量,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发展期通常需要4~6年。

4.成熟期(Mezzanine Stage)

经过种子期、早期、发展期以后,企业进入了成熟期。这是创业者的最高境界。在这个时期,创业者需要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市、被并购或继续独立(以私有形式)发展。

(三)创业核心要素

1.创业者

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创业者。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九户农民开始了一次重要的创业,他们在创业宣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正是这种不怕杀头坐牢的勇气,在以后的分田到户过程中才让小岗人顶住各方面压力,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回顾这段历史,只能说明,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创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个体的创业素质也由不同的因素决定,如个体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个性特征决定了“机会”的发现;战略意识、管理理论基础和理性思维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管理”能力;个体的个性特征还可以决定创业者“风险”的承担能力等。

2.技术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市场竞争力。核心技术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具有多大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先进性;企业能否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能否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优势技术和专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能否基于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

3.资本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有大志,但无资本。一次,在荆州与刘表闲谈,刘备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表曰:“吾闻贤弟在许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玄德乘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可见,要想创业,除了具备创业家的素质和选择合适的技术项目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否则,也只是空谈而已。

4.市场

企业的存在是因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那么,新创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价值,自然也就不能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创业者如果不能开拓好市场并管理好市场,即便拥有最好的技术或比较雄厚的资金,也可能导致创业夭折。

三、“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就业与创业相应而生,相互促进。一定的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具有支撑作用,而创业创造新需求新岗位从而带动就业,对就业具有倍增效应。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也表明,创业创新以及由此所诞生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增长点,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以农村外出打工回乡创业者为例,据统计,一名回乡创业人员每兴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动7至8个人就业,目前全国有近500万回乡创业人员,可以安排3000多万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每个人每年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动创业促就业,应成为积极就业政策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如果说比尔·盖茨、张朝阳等创业英雄是出于创业的激情而成就了自我,那么现在的青年创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则多少带有一点无奈。但不管怎样,创业已经成为青年新的选择,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青年创业必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

一、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内涵

关于“体系”的定义,《辞海》中说得非常明确:“体”意为整体,其中包含诸多要素;“系”意为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关联,由这些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就是“体系”。解决青年的就业创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培训加强、融资服务、项目提供、实践磨炼、政策扶持等众多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因此探索这些环节运转之间的联系,探索发挥这些环节的整体效应,探索推动这些环节的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为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大局搭建了一个有效的载体

“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指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以及提高青年就业创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项目运作+平台支撑+机制保障”为基本模式,融合技能培训、项目转化、资金支持、阵地建设、导师辅导、政策保障为一体的有机复合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

(一)定位: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从源头上建立创造就业的机制,通过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来促进就业。创业是扩大就业的倍增器,能产生就业“倍增效应”。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每新增1个个体工商户,可以带动2人就业;每新增1个私营企业,可以带动13人就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扩大就业,无疑是现时最好的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政策是中国积极就业政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中共浙江省委于2007年11月出台《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创业创新是富民之本、强省之源。要牢牢把握“两创”总战略,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揽,从以扶持就业为重点,转变为重点抓好创业促进青年就业工作。

(二)服务群体:覆盖全体,突出重点

确定帮扶对象是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前提。普遍性和公平性原则要求建设横向到边、覆盖全体青年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即全体青年都能享受到服务体系所提供的就业创业服务。其次,要抓住重点人群进行突破。结合浙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要重点抓住大学生、农村青年、企业职工、进城务工青年、青年创业者等五类就业创业群体,进行分类指导服务。

(三)服务方式:全方位和全过程

制约青年创业的瓶颈不少:成本高、融资难、保障弱……要着力打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青年创业服务链”,将原本各自独立的点状服务转化为相互衔接的链式服务。“全方位”是指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政策、项目、阵地、培训、信息、资金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全过程”是指青年从推出创业计划、到实施创业计划、孵化创业项目,直至最后走向创业成功,他在创业路上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服务体系对他的帮助。

(四)实现路径:项目运作+平台支撑+机制保障

工作项目化是将工作提炼分解成有一定目标和期限的阶段性任务,利用项目论证、规划、监督、实施、评估等项目管理机制去运作和监管,以固定的项目资源和负责人来保证项目的实施和完成。项目化运作是建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基础,然后在项目运作的基础上,进行疏理、归类,形成平台支撑,再在平台的基础上,着眼于长效运作,形成机制保障。

(五)基本原则:普遍性、创新性、实效性相结合

始终把工作面向最广大的青年,把普遍性原则作为选择工作着力点和选择工作努力方向的基本标准,既结合浙江实际力求在“点”上有创新、有突破,更善于从“面”上寻找,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工作,深入广大普通青年寻找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有效路径。

二、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理应肩负起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作贡献的时代责任。在“有限政府”难以顾及的领域,第三部门蓬勃发展,填补了政府管理的许多“缝隙”。事实上,以规划并推动发展、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的各级政府需要共青团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协助管理青少年事务。因此,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广大青年解决切身困难,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必要路径。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的充分解决,归根到底要靠有效的经济政策来加以实现,同时也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青团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只是全社会共同努力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促进青年就业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共青团要在把握青年就业创业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共青团牵头协调,部门协同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既充分凝聚团内力量,发挥系统优势,全团一盘棋打造服务体系,又充分依靠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尊重市场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善于把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运行模式与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主动争取党政资源、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2010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印发《共青团浙江省委关于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方案》(团浙〔2010〕26号),提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构建“五大支撑平台”、完善“一个保障体系”,真正让青年在浙江能就业、能创业、也能创成业。“五个支撑平台”即培训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项目服务平台、实践服务平台和政策服务平台;“一个保障体系”即以专业化建设、规范化推进和社会化发展为导向,搭建组织平台,加强工作宣传,完善工作机制。

(一)培训服务平台

培训服务平台是以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教育培训、管理知识培训为主要内容,搭建培训服务的平台。面向大学生、企业青工、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创业青年等群体,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积极探索“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共青团协调、专业培训机构承接、青年自主选择”的培训模式,搭建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公益性的素质培训平台。

第一,针对进城务工青年,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力争每年培训20000人。

第二,针对企业青工,继续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等培训,不断提升青年职工服务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五小攻关,技能比武,围绕青春助推升级。

第三,针对农村青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农村实用技能、转移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尤其要抓好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创业素质培训。

第四,针对大学生,推进KAB创业教育项目,开展名企校园行、见习求职大练兵、模拟公司实训等工作,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第五,针对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创业青年,举办“青年大讲堂”活动,定期邀请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经济形势、政策解读、前沿领域的专题讲座。

(二)融资服务平台

以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专业投资机构为依托,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财政补贴为主要内容,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专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充分运用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小额贷款、投资基金等方式,为青年就业提供信贷服务,为青年创业解决“找钱难”的难题。

1.完善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运行机制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壮大青年创业就业基金规模,积极探索基金的社会筹集、管理使用、保值增值等机制,有效支持青年就业创业活动,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

2.深化金融机构合作机制

联合农行、农信社与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城乡全面推进小额贷款工作,优化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规范合作程序,积极探索小额贷款担保方式创新,开发和丰富适合青年创业的信贷品种,帮助更多青年通过小额贷款实现自主创业。

3.探索政府资金扶持机制

联合省科技、教育、财政、工商、经贸等部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租金补贴、风险担保、投资引导等方式,支持城乡青年创业。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每年计划投入专项财政资金900万元,资助创新项目1800个左右。政府财务资金,稳固的来源。

4.综合运用各种金融产品,探索更加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

与专业风险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指导建立专项性的青年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优秀青年创业项目的资金投资力度。与保险机构开展合作,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发挥保险在信用增级、贷款放大、风险管控中的作用。

(三)项目服务平台

以项目培育、推介和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搭建项目服务平台。继续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青年中组织开展创业创新项目竞赛,构建优秀项目的培育和扶持平台,帮助青年把创业意愿变成创业行动,把创新项目变成创业成果。

1.积极探索项目的培育和选拔机制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创业浙江”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青工技能比武等活动,通过层层筛选、竞争择优的方式,建立起全省青年创业创新优秀项目库,为创业青年提供示范项目、拓展创业思路。

2.积极探索项目推荐和成果转化机制

举办青年创业项目浙江洽谈会,组织省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孵化基地和企业开展项目洽谈和合作,切实提升青年创业项目向市场的成功转化率,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新生代创业者。

(四)实践服务平台

以见习服务、就业帮扶、创业孵化和导师扶持为主要内容,搭建实践服务平台。深化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的实践服务平台,帮助更多的青年顺利就业、自主创业。

1.建设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青年提供就业实践平台

加强对见习基地的管理,提升见习基地质量、增强基地对青年的吸引力;继续创新对接方式,着力提升见习对接率,切实为增强青年就业能力、缓解青年就业压力提供帮助。每年力争为青年提供新增见习岗位20000个,帮助15000名青年上岗见习,帮助8000名青年实现就业。依托网上平台、招聘会推动岗位与青年的对接(欠发达地区,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指导站定期发布见习信息。

2.实施青年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为青年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全省每个市、有条件的县(市、区)成立青年创业实训学院。依托企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在全省每个市、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或园区)。整合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专家学者的力量,大力推进创业导师帮带计划,指导各地建立创业导师库和创业青年人才库,以“项目+导师”的模式,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对接活动,为创业青年提供产业链接、市场对接、技术对接、经验对接式的指导。

(五)政策服务平台

以法律保障、政策对接、信息咨询、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搭建政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联系协调优势,整合运用各个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有关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资源,搭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对接畅通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服务平台,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的环境。

1.积极推动出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性意见

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对各职能部门有关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培训帮扶和综合信息服务等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和整合,出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专项性意见,推动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最大限度地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优惠政策。

2.积极推动省人大出台青年就业创业立法

争取省人大的重视与支持,力争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研讨的基础上,推动出台《浙江省促进青年就业见习条例》,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六)保障体系

以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工作宣传、完善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夯实基础保障体系。以专业化建设、规范化推进和社会化发展为导向,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实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有专门阵地、有专人办事、有专项经费、有规章制度,推动整体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强化组织保障

整合开发青少年宫、“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团内外的各种服务阵地资源,建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通过组建青年创业俱乐部、创业联盟等途径,为青年提供交流研讨、信息互通、权益维护的平台,提高青年创业的组织化程度。

2.强化舆论保障

综合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报等各种传媒,特别是整合团内的各类宣传阵地,通过开辟专栏、制作专题、活动宣传、评选典型等途径,加强对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政策、信息和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营造有利于青年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3.强化机制保障

通过成立协调机构、召开联席会议等途径,建立一个覆盖共青团、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相互联系、共同推进,长效的政策协调机制。

就业创业问题一直是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就业与创业的理论研究也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也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Management,HCM)的观念最早萌芽于16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中,他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的过程中,曾把人的“技艺”列为除了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其后,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在《国富论》中指出:“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的资本。”但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他于1935年出版了《人力资本观》一书,在该书中,他用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1960年,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他认为,“资本”有两种存在形式,其一是物质资本形态,即通常所使用的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料上的那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其二是人力资本形态,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可划分为内涵扩大再生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劳动者的数量增加即人力资源的数量增长);人力资源投入的生产性质,即人力资源投入不仅仅是消费,也是投资;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

当前,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越来越突出。新兴的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产业部门不断出现,但劳动力供给不足,因而出现“空位”。同时,传统部门劳动力供给又相对过剩,并不断向外游离劳动力,从而出现大量“待业”。提高劳动力素质,能有效地解决“待业”与“空位”的矛盾。其次,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地区间“过密”和“过疏”的积累效应,促进就业结构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职业技能培训是目前已经离开学校的青年劳动力成本最小、见效最快、青年乐于接受的一种人力资本投入积累方式。同时,基于青年可能因成本和不可预知的收益问题而失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政府对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应该为青年技能培训“买单”,同时引导非政府力量参与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最终形成以企业和青年劳动力为主体、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适当参与的多方培训格局。培训内容应以青年能力的提升为中心,搭建框架清晰、内容充实、适合青年自身成长需求的多维度培训平台,包括青年个性需求分析、适应性考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岗位适应性锻炼等。

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新帕尔格累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融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融资者作为债权人贷出资金,另一方面是指融资者作为债务人借入资金。即它是一种资金双向互动的活动,既包括资金所有者提供资金,又包括资金需求者融入资金。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从所提出的主张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我国现行融资制度的配置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融资制度的供给不足,即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方式和工具太少以及相关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支持不足等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加融资方式。胡小平等持这种观点。另一类认为我国现行融资制度的供给是令人满意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融资制度的配置是无效率的,即我国现行银行信贷制度效率低和中小企业担保抵押难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应该要努力有效化现行的银行信贷制度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提高间接融资效率。谢平、俞建国等持这种观点。

当前,无论从融资制度的供给还是融资制度的配置来看,青年创业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融资环境。其一,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看,长期以来,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诸多方面主要关注大型企业,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明显不足。虽然对中小企业也有一些扶持政策,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规定,“国家运用信贷手段,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等,但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些规定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其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和企业自身抵押担保缺乏来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银行的风险控制转向以控制贷款安全性为主。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客户贷款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客户能够提供有效的担保,但由于初创青年经营规模较小,土地、房屋抵押物有限,同时因其高风险性,信用担保缺失。既然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给青年发放贷款的可能性就减小。

综上所述,在现代经济社会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仅靠资金需求方或资金供应方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构建由需求、供应、中介多方面参与、各司其职的融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创业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Incubator),原指一种人工温控环境,这种环境能提高雏禽出生率和成活率,后引申为培育新创企业的专门服务机构,即所谓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novation Center)。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题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的初步评价》研究报告中,对企业孵化器的描述是:“孵化器是一种受控制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专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在这种环境中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那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孵化器的运营工作围绕设定入孵标准和毕业标准、挑选入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提供物理空间、共享硬件以及咨询服务体系)、促成入住企业顺利毕业、考核孵化成果这一系统过程开展,主要目的是帮助新创企业成长为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的企业。

青年创业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条件下,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财富、价值或服务,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而孵化器恰恰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各种所需资源,并实现企业能力的理想组织,从而缩短发展所需资源与其实际控制的有效资源之间的“资源差距”。根据许多国家测算,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不超过30%,而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都高达80%以上,充分显示了企业孵化器对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培育新创企业的摇篮、保护伞和服务者,创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无疑是构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一环,并拥有广阔的运作空间。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在1970年提出的,由他们完成的信息不对称及相关理论构成了当代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至于交易双方谁掌握的信息比较多,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类型而定。一般认为,在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中,市场卖方的信息比较充分,即卖者掌握的信息多于买者;而在保险与信用市场,往往买者掌握的信息多于卖者。当市场上所有的信息没有被交易双方对称或充分的了解时,资源的配置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交易双方所作出的选择也不一定是最优的。因此,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造成市场效率不高或机制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一定必然由于供需量不等造成,而是由于市场的有效需求得不到及时迅速的供给,形成这种供求匹配的效率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准备阶段的信息不对称。这个阶段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高校与学生之间以及高校与各用人单位之间。首先,高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时信息不充分。学生在择校时对学校及专业情况不是很了解,导致部分学生入学始就存在着对其专业不感兴趣的心态,使其个体未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同时,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高考成绩和档案几乎是决定是否录取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其他素质高校几乎一无所知。因此,高校与学生之间在高考录取时存在的不对称信息,致使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会直接影响到日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素质的高低又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其次,高校与各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多数高校都片面地注重学术研究与理论学习,不能非常充分地了解到社会的经济结构、层次以及发展前景,特别是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因此不能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市场对于稀缺人才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无业可就。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人才的供求结构性失衡,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二,择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该阶段的不对称信息主要存在于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大学生择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源的交易过程,用人单位作为交易的买方,而大学毕业生则成为交易的卖方,显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市场卖方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市场的买方,因为相较于用人单位,求职者本身更了解自身的能力、性格和品德。用人单位由于信息不充分,很难根据不同求职者的能力分别定价,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一部分用人单位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招聘到了可能并非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部分用人单位则由于高质人才被驱逐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出现了“有职无人”的现象。

既然青年就业难的一个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那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要使青年就业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具有完备充分的市场信息。其中,搭建青年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人才需求者了解青年的优势,也让求职者对用人单位有一个准确客观的定位,这就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五、创业环境理论

由于组织不能同时具备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创业者必须在与外界发生各种交流并受其影响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成功。实践表明,创业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创业环境的界定进行了探讨。戴卫·格耶瓦里(Devi R.Gnyawali)和丹尼尔·弗葛尔(Daniel S.Fogel)(1994)指出,外部环境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创业环境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包括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政府政策和规程、创业资金支持和创业的非资金支持。J·戴维·亨格(J.David Hunger)等(2002)认为创业环境要素主要由必要性的环境要素和支持性的环境要素组成,其中必要性的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技术环境、融资环境和人才环境,支持性的环境要素包括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项目认为创业环境的概念模型包含9个要素,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叶依广、刘志忠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提出了创业环境评价要从与创业相关的宏观经济、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综合体现创业环境水平的成果6个方面展开系统分析。

综合以上理论研究成果,国外研究者十分重视初创企业面临的环境属性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说,理论界关于创业环境条件的论断,是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着力优化创业环境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而在创业环境的构成中,创业政策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我国现行经济条件下,要尽量引入整体创业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对创业的认同度,减少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现状。

关于创业政策的理论框架,伦德斯特罗姆(Lundstrom)和史蒂文森(Stevenson)认为制定创业政策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个人层次上激发人们进行创业;第二,使创业者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为潜在创业者提供资源和环境支持。这样的创业政策体系需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创业文化、开展创业教育、减少进入障碍、启动资金支持、商务支持以及刺激目标群体。凯尼(Kayne)则认为创业政策应该包括:第一,创业共识;第二,税收和规制环境;第三,资金的获取尤其是创业初期的权益资本;第四,创业教育;第五,知识资本。芬兰贸易与产业部提出了涉及5个方面的创业政策,包括:第一,创业教育、培训和咨询。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如何实施创业活动来展开,通过创业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吸引更多的人把创业当成职业来选择,而咨询服务主要针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创业者来展开;第二,创业初期、成长阶段和全球化过程,这一政策主要是通过金融支持,促进女性创业和融资等项目增加小型和中型企业的数量,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税收政策;第四,地区创业,指由于地区自身条件的不同,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第五,法律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完善创业活动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