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绩效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同时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很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反映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2.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硬性指标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政府作为创新的引领者,更加能够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

创新绩效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反映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互为补充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体系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关系到协同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创新机制的完善。

协同创新系统中创新活动的阶段性、多样性以及各创新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决定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同时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很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反映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协同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重大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协同创新系统还是一种介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网络,因此绩效评价还有网络级别。

从Tomas Hellstrom等人认为,作为评价合作绩效的指标至少应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生产力(如合作生产出的新产品数、合作中产生的副产品引致衍生项目的频率等)、范围(合作组织的结构和联结,涉及合作者的多样化程度、合作者的背景)财务效益、教育、出版物。

我们结合之前研究的技术创新绩效评级体系,认为大规模的协同创新活动可以分为软性指标和硬性指标两个部分。

1.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软性指标

谢芳给组织内部协同创新活动提供了几个新的视角,其主要结论及理论贡献如下:提供了一个协同创新关键影响因素、协同创新效应与创新绩效相关关系的理论框架,用来分析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过程的作用机理。识别了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的六大关键因素:即协同氛围因子、激励机制因子、组织结构因子、横向互动因子、战略因子和信息桥梁因子。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class="calibre11">[7]具体指标构成见表6-3。

表6-3 影响因子分析

资料来源: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我们结合文献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系统的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根据第二节提出的协同创新的绩效模型,认为评价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战略引导、协同环境、沟通机制、激励机制、信任机制、团队构成这六大因素,内部软性指标大致可以如表6-4那样设计。

表6-4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软性指标

协同创新评价的战略引导因素可以用政府引导的总战略的方向正确性、协同创新项目组的分战略方案之间的相关性等指标;协同环境因素可以用创新的文化氛围、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上资源的完备程度等指标;沟通机制可以用资源共享平台的使用率、跨组织的项目组内部科研人员的交流频度、技术桥梁任务发挥的作用等指标;激励机制可以用协同创新系统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激励、对企业家的激励、对一线技术人员的激励等指标;信任机制可以用信任形成机制、信任运行机制、信任保证机制等指标;团队构成的指标可以包括学科带头人数、技术桥梁人数、跨学科人才人数等指标来评价。

2.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硬性指标

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政府作为创新的引领者,更加能够根据实地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在多层次促进了开放共享,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交流会,而是一个有效信息汇总和实时更新的大型信息以及资源平台。根据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比性、可获取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了如下创新产出的绩效指标,并且对每个指标赋予了操作性定义。结合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特点、创新过程特征,本着科学性、完备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出如表6-5所示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6-5 协同创新产出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新产品推出速度:其操作性定义为协同创新通过跨组织深度合作以后,加快了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这里尤其要强调具有突破性新产品产生与推出的速度。

• 新产品产值:其操作性定义为协同创新通过跨组织深度合作以后,提高了共同开发的新产品(改进产品)的产值。

• 标准专利产生数:其操作性定义为协同创新通过跨组织深度合作以后,提高了共同形成的专利增长率,这里尤其是国际标准或高质量专利的产生。

• 三大奖数量:其操作性定义为协同创新通过跨组织深度合作获得科研三大奖的数量。

• 优秀人才培养数:通过协同创新所培养出来的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数量。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治理结构,而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混合组织将是不稳定的(Williamson,1985)。[8]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现实世界中企业和市场表现出更多的和谐共存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除了市场和企业以外,还存在网络这样一种协调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式(Powell,1990)。[9]随着知识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网络组织相对于企业和市场而言,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由于网络组织的多视角和多特征性,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网络组织的特征和内涵,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每个企业从事的只是社会分工中某一环节,由于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而组织之间存在互补性关系(Richardson,1972)。从资源依赖和互补性分工出发,网络组织是社会分工细化和企业间依赖关系增强的结果。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组织与环境之间、组织内部保持更快速的信息流动,而网络组织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由独立处理信息的各结点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网络组织成员的关系出发,网络组织是市场主体相互博弈和信任关系发展的结果。网络组织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文化和宏观经济制度之中(Grannovetter,1985;金高波、李新春,1998)。[10]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企业取代市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导致了较高的组织成本。网络组织具有高激励性和低交易成本的双重优点(Williamson,1985;Powell,1990)。

组织具有生命力,网络组织也是如此。研究表明,结点作为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具有决策或信息处理能力的智能体。结点在创新系统的网络组织中则表现为内部的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成员个体。它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前提,是创新的基础。而需要指出的是协同,创新网络组织首先是网络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它本身的功能特性外,也具有网络组织的合作性、动态性、共享性的特征。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协同创新系统网络组织主要是通过不同活性结点之间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来进行决策,通过并行工作来完成任务,通过活性结点、活性结点间和网络组织内的学习、创新以及灵活的彼此协调机制来适应企业组织外部环境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解学梅(2010)提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涵义是指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同供应链企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和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技术链和知识链,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具有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的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相比一般的创新网络,更强调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知识交互和技术转移,以及政府发挥的作用,并且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效应(见图6-5)。

图6-5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概念模型

资料来源: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

图6-5所示的技术链和知识链是指协同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基于技术和知识要素流动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衍射,是协同创新网络内各成员围绕技术和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共享的协同循环所形成的技术和知识链环。由此,技术知识链环的有效传递在促进技术扩散和知识持续性累积的同时,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在协同网络内的流动,强化协同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创新网络成员的协同互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政府”、“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中小企业同政府机构的联结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企业与中介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而对企业与客户、供应链企业的联系,双赢机制和市场机制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和相关政策发挥的效应比较小。企业与顾客、客户的联结和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这验证了Doloreux的研究成果,顾客、客户是企业价值链创新增值中最为重要的来源。

任宗强(2012)参照陈钰芬、陈劲(2008)从广度和深度对开放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参照网络观的方法对企业外部协同创新网络的协同效果评价提出了三个变量测度:[11]

1.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是企业在其所在网络中所拥有直接联结的数量(Marsden,1990)。[12]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关系被认为是获取宝贵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伙伴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愿意与企业分享,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信息渠道(Allen,2000)。网络规模的增大不仅能够扩大信息获取的存量,而且网络中关系的多样性更有助于产业集群企业对异质性信息的获取。任宗强将企业外部协同创新网络的规模从三个维度生成评价指标(见表6-6)。

表6-6 企业外部协同创新网络规模的维度与测量

(1)生成型联结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提供者,如大学、研究实验室或科研院所,主要是促进一个新技术领域的早期动荡阶段的知识构建。他们促进相互学习或实践经验与敏感信息的传递,主要集中在新发现或发明,而不是对现有产品设计替代性特征。

(2)水平联结是增加一个企业接触不同技术与市场领域知识的宽度,知识分享、促进相互依赖和共同学习、接触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可以促进创造性组合,提供新的机会窗口,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水平联结的参与者主要是咨询机构(中介)、竞争者、政府部门与协会以及金融机构

(3)垂直联结主要是与上下游供应商或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互补性,他们经常提供解决方案及额外增强型资源,对绩效立即产生积极效应,促进在一个相对狭窄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的深化和理解。

2.网络异质性

异质性是实现互补性的前提,完全同质化的资源无法实现优势互补。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所内涵的异质性能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资源,弥补企业自身不足或实现优势互补。网络异质性(network heterogeneity)是指社会网络中各个节点上的行动者之间在属性特征上的差异程度(刘璐,2009)。如网络成员在经营领域上的差异,不同的经营领域意味着不同的资源类型,文化战略上的差异反映不同价值取向等,体现了网络成员在属性上的不同;网络范围(network-range)是测度企业网络异质性的重要指标,结合Burt(1984)、Marsden(1990)等学者[13][14]的相关论述,网络范围可理解为焦点企业获取及配置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合作对象的多样性程度。与网络规模的侧重点不同,网络范围即使针对同种知识如研发信息,也有可能有多种协作方式,因此,网络范围更强调焦点企业获取资源的多样性。参照陈学光(2008)的做法,对网络异质性测度也采用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Greve & Salaff,2003),[15]包括伙伴类型、联系背景和分布区域等(见表6-7)。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网络位差来间接测度异质性方法,直接测度方法的内容效度更高。

表6-7 企业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异质性测量

3.联结强度(深度)

联结强度(intensity)是表现网络内各行为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二元关系的重要维度。企业的强关系有利于双方共享资源与信息基础以及集体归属的形成,进而促进互补资源共享以及关系双方合作目标的实现。

Granovetter(1973)最早用在某一联结上所花的时间、情感投入程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性来定义个人网络的联结强度,并把每周至少接触两次以上视为强联结,联结强度经常用组织间交互频率来表征;或者用时间来衡量,Kraatz(1998)采用合作关系持续时间来测度联结强度。Uzzi(1997)从行为与活动视角,用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来测度网络嵌入性程度。[16]此外还有从联盟本身性质来表示的。还有学者把联结强度作为类别变量,采用二分法来区别强弱联结,其中股权联盟、合资企业和非股权合作是强联结,而市场协议、技术许可和专利协议是弱联结;Capaldo(2007)从时间维、资源维和社会维三个层面对联结强度进行了测度,[17]具体用关系持续时间、合作频率与合作强度来分别表征上述三个不同维度。

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从网络机制层面可以参考上述变量测度,与之不同的是,需要评价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增加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外部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而且可以根据之前学者对于协同创新网络之间各项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真实协同创新平台的运作情况,对正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协同机制进行探索,取长补短,制订一些有利于协同创新全面开放、深度合作、实现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随着绩效评价的进行,逐步完善协同创新系统的网络组织。

注释

[1]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制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24):268—273

[2]杜荣,赵雪松,全小梅.论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情报科学,2005(9):1306—1309

[3]李随成,杨婷.研发合作企业间知识共享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180—184

[4]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Rothwell R. 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1994(1)

[6]王方瑞.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管理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Williamson O E.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6):269—296

[9]Walter P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2)

[10]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 Theory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11]任宗强.基于创新网络协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规律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2]Marsden P V.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0,16:435—463

[13]Burt R S,Ronchi D. Measuring a large network quickly. Social Networks,1994,16(2):91—135

[14]Marsden P V.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0,16:435—463

[15]Greve A,Salaff J W. 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1—22

[16]Uzzi B.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1(4):674—698

[17]Capaldo A.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6):585—6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