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与探索的平衡困境

利用与探索的平衡困境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2.2 利用与探索的平衡困境从组织内部视角来看,利用和探索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在组织内获得平衡,因此组织必须在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之间进行不断的取舍。首先,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相互争夺稀缺的组织资源。有学者认为,利用和探索可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5.2.2 利用与探索的平衡困境

从组织内部视角来看,利用和探索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在组织内获得平衡,因此组织必须在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之间进行不断的取舍(March,1991)。组织始终面临着如何在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之间配置资源的两难选择,进入平衡困境或学习困境(张玉利和李乾文,2006)。

首先,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相互争夺稀缺的组织资源。March(1991)认为利用和探索相互对立的一个假设前提是有限的资源环境,因此,组织分配更多的资源用于利用性学习就必然意味着留给探索性学习的资源相对较少,反之亦然。其次,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都有自我增强的特性。因为利用性学习往往导致早期的成功,由此会进一步强化在原有轨道的进一步进行利用性学习,由此产生了“成功陷阱”;相反,探索性学习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经常导致失败,这又促使企业搜索更多的新概念并导致更多的探索,由此进入了“失败陷阱”。简言之,利用性学习会导致更多的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会引发更多的探索性学习,组织由此进入“成功陷阱”或“失败陷阱”,从而处于不平衡的学习状态(朱朝晖和陈劲,2007)。第三,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所需要的组织理念和惯例根本不同,所以组织几乎无法同时追求两类学习。因此,由于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以一种零和游戏的方式相互竞争组织稀缺的资源、注意力和管理,它们是一个连续谱的两端,二者平衡的实证检验结果必然是探索度(或利用度)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Gupta,Smith & Shalley,2006)。

但是,随着组织网络化的发展和研究视角的拓宽,一些学者开始认为利用和探索并不是March(1991)认为的竞争性关系,它们可能是正交关系(Orthog-onal),甚至是互补关系,即高利用性学习与高探索性学习对组织绩效的正向效应最大(Gupta,Smith & Shalley,2006)。因为在网络组织环境下,上述三类挑战和壁垒有可能被打破:

(1)网络环境下有些资源相对并不稀缺。尽管对于绝大部分组织来说资源是稀缺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稀缺的,一些资源如信息和知识可能是无限的(Shaprio & Varian,1998)。另外,组织不但可以使用它们自己的内部资源,也可以使用外部资源(Powell,Koput & Smith-Doerr,1996)。这些外部资源可能是公共产品如公开出版物,也可能是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关系获得的其他企业的互补性资源。多种外部资源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性,降低了利用和探索所面临的严重资源稀缺的限制。Katila & Ahuja(2002)曾用搜索范围(即企业引用不同专利的倾向)度量探索性学习,搜索深度(即企业重复引用某个专利的倾向)来度量利用性学习,因为组织引用专利的数量是无限的,使用嵌入在专利中的知识的边际成本也是中等的,因此探索搜索与利用搜索、探索和利用不是竞争性关系,而是互补相关的正交关系。

(2)网络环境下研究视野拓宽。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组织内部来平衡探索和利用。当利用和探索的研究是在松散联结或通过标准化或模块化界面联结的领域时,资源稀缺和价值观以及组织惯例的冲突都不是问题。在多个领域经营的组织可以同时进行探索和利用。比如研发与制造及销售是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的界面相对标准,这意味着产品研发所需的资源与互补性下游活动如制造和销售所需的资源是根本不同的,因此企业可以在产品研发领域进行探索而在制造、销售和服务领域进行利用性学习。一些文献已经例证了这些观点,如Baum,Li & Usher(2000b),Beckman,Haunschild & Phillips(2004),Koza & Lewin(1998),Rothaermel(2001a)。

(3)网络环境下探索与利用可能存在互补性。有学者认为,利用和探索可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探索从利用中产生,探索也发展了利用。Filiou(2005)认为,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只有通过与互补知识的结合才能进行,所以,组织只能通过探索互补知识才能挖掘现有的知识;而对互补知识的探索又会带来新的创意,这些创意会进一步激发以后对内部知识的挖掘。Zollo & Winter(2002)就提出了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的动态演化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探索与利用相互依赖的关系。

对于上述利用与探索关系的争论,Gupta,Smith & Shalley(2006)持权变的观点,他认为利用与探索是一个相互对立的连续谱两端还是具有互补性的正交关系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二者是否竞争稀缺的资源;二是研究层面是在单一层面还是多重领域。一般来说,如果利用与探索所需的资源稀缺性越大,则它们相互排挤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一方被分配的资源越多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得到的资源越少。第二,在单一的领域内,利用与探索更可能是相互排挤的关系,但是跨越不同且松散联结的领域,利用与探索是正交关系,也就是说一个领域的高探索或高利用可以与另外一个领域的高利用或高探索共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