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二重性来战略性地设计网络架构来实现两种学习的平衡,由此将“网络二重性”和“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平衡困境”这两对矛盾进行了调和并有机地统一起来。

1.5.2 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书从相关理论基础出发,首先构建了“位置中心度—联结强度—网络规模”三位一体的网络特征分析构架,并遵循“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逻辑,建立了“全球制造网络—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假设;为了验证这种理论推断是否成立,本书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 16.0和AMOS 7.0等软件对基于理论分析推导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考察了全球制造网络与组织学习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理论归纳工作。因此,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深入剖析了全球制造网络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本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网络二重性”和“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平衡困境”的难题。

网络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多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对应的二重性,如中心位置与边缘位置、强联结与弱联结、宽大开放型结构与狭小封闭型结构,犹如一架天平的两端,企业总是在网络构建和治理的动态过程中追求它们之间一种精妙的平衡。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是企业两种不可缺少也不能相互替代的组织学习类型,但从单个组织内部来看,企业要同时掌控这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学习困难极大。本研究以全球制造网络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流动从而突破了单个企业内部资源稀缺的限制,利用性学习对探索性学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网络的位置中心度、联结强度与网络规模等特征对这两类组织学习的作用大小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与少数核心合作伙伴长期的、多重的、信任的强联结关系有利于开展利用性学习,而与大量外围的、多元的、弱联结的合作伙伴的联系有利于企业探索性学习。因此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二重性来战略性地设计网络架构来实现两种学习的平衡,由此将“网络二重性”和“利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平衡困境”这两对矛盾进行了调和并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本书这一研究结论推动了网络化创新机制理论研究的深入,也拓宽了组织学习的研究视角。

(2)详细阐释了不同环境动态性和技术战略导向下全球制造网络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特征与内部战略需要构建相应的网络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实证研究表明环境动态性在位置中心度与利用性学习、联结强度与探索性学习以及网络规模与利用性学习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技术战略导向在位置中心度与利用性学习、位置中心度与探索性学习以及网络规模与利用性学习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一研究结论深化了对网络作用情境的理解,并为企业根据其所在的行业环境特点有效选择战略突破口、以恰当的网络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从而丰富了我国网络化创新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

(3)充分揭示了全球制造网络与组织学习的协同演化规律及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我国企业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学习演化和战略升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动态变化的网络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促进技术创新,只有当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与获得这些资源所能借助的网络关系之间相匹配,只有当企业网络结构与组织学习目标之间形成协同效应,网络的功效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要动态调整其与合作伙伴的联结机制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和环境的需要,使其与自身的资源、战略相适应,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持续地提升其技术创新绩效。本书这一研究结论使得全球制造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得以纵向拓展,对企业网络和技术创新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