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界新领域,先搭框架,再填细节

跨界新领域,先搭框架,再填细节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MBA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历练,徐晋对回国后从事的顾问工作很快适应。徐晋解释,并分享:“对我个人来说,有两种书我是会仔细阅读的,一种是特别感兴趣的,我很想了解它,有一个目的在;另一种就是非常基础性的,有某个领域的框架在里面的。”

从MBA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历练,徐晋对回国后从事的顾问工作很快适应。问到成长秘诀,他总结了两点学习经验:1. 善用框架快速进入新领域;2.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在咨询工作中,像徐晋一样的管理咨询顾问都会接受一套分析方法的训练,这套方法就是框架,比如3C(Consumer、Competitor、Company),或者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这样的框架被管理学前辈搭建起来,就是为了帮助从业者快速、立体地对产品建立认知。善于举一反三,徐晋把这种框架性的认知方法引入对新领域的学习:通常,人在面对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时,眼前都是一片茫然,但是,如果你先把它的框架摸清楚,你就能很快知道自己在这个领域里需要补上哪些功课,先补哪些,后补哪些,哪些是重点,然后就是有目标地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从各种环境中接收到的关于这个领域的信息,你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该把它放在框架的哪个位置。

先整体后局部,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罗马房间记忆法,二者自然有不谋而合之处。这种方法的高效,从客户常常惊讶咨询顾问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那么多的数据,甚至做出方案,就可见一斑。“我们当然不是把相同的东西往不同的客户身上套,框架是一样的,内容却不同。”徐晋解释,并分享:“对我个人来说,有两种书我是会仔细阅读的,一种是特别感兴趣的,我很想了解它,有一个目的在;另一种就是非常基础性的,有某个领域的框架在里面的。”

现代社会信息太多,一不小心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徐晋认为,工作者对自己的信息源做出界定,同样重要:比如新闻需要每天读,但要分清哪些是有益的,哪些只是噪音;杂志是比每日新闻稍有沉淀的东西,可以周读。至于书本,则是他人人生阅历和经验的高度浓缩,是高性价比的学习对象。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除了自己钻研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发现学习的乐趣,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而不会局限于坐在桌前、捧着书本、拿支原子笔画着重点这一种方式。

“我发现,很多成功的人都是终身学习的。”徐晋笑言,“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可以enjoy it,根本不会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