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激发灵感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激发灵感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激发灵感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一、研究灵感问题的意义我们先看两个统计数字。灵感问题一直是对人类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研究课题;同时,它也是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中世纪以前是第一阶段,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天赐神授论”。在西方,人们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他在灵感问题上有过不少著名的言论。“天赐神授论”一直深深地支配和影响着人们对灵感问题的认识。

第一节 激发灵感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一、研究灵感问题的意义

我们先看两个统计数字。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在其著名的《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引过一个关于灵感问题的调查材料:“在普拉特和贝克调查的人中,有33%的人说经常,50%的人说偶尔,70%的人说从未得力于直觉。”(这里说的直觉是指的灵感——引者)

日本学者高桥浩在《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书中,也曾引过一个关于灵感问题的调查材料:“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美国,向一千多名学者提问:1.您在解决重要问题时是否借助过灵感?2.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过灵感?其结果,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答复,有80%的人说曾借助过灵感。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复,说在刮脸、换衣服、开车游玩、整理庭园、钓鱼、打高尔夫球、散步、听音乐等时候都出现过。”

灵感现象自古以来就曾使无数的人大感惊异、玄妙和神奇;也曾引起历代众多的学者对它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灵感问题一直是对人类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研究课题;同时,它也是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为了更好地开发人类的创造潜力,我们有必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加强对灵感问题的深入研究。

人类历史上对灵感问题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中世纪以前是第一阶段,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天赐神授论”。在西方,人们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他在灵感问题上有过不少著名的言论。他说:灵感是“神的诏语。”“诗神……给人灵感。”“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均见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古希腊人相信神的“灵气”可以像空气一样随风飘动,能够进入人的大脑,成为人的智慧的源泉。据我国古籍《管子》一书中记载,我国春秋时代齐桓公的贤相管仲,也曾说过类似柏拉图所说的话:“思之不得,鬼神教之。”

天赐神授论在今天看来自然十分荒唐,但它抓住了灵感的一个关键性的重要特征:人们获得的灵感仿佛都是来自身外,都是由于得到了某种神奇力量的启示和帮助。“天赐神授论”一直深深地支配和影响着人们对灵感问题的认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灵感问题的研究一贯受着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的控制,被披上了形形色色的神秘外衣,并被当作了支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神学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灵感研究的第二阶段,在西方是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与提倡以人为本位、反对以神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潮相呼应,灵感问题的研究这时才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控制,而提出了新的观点:灵感是天才特有的一种素质,是天才的内在禀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本世纪初,灵感问题的研究,则进入了以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学说作为其重要理论基础的第三阶段。

再从横向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首先被人们注意和重视的是文艺领域里的灵感现象。关于灵感的理论,最初都是作为一种文艺理论,特别是作为一种诗歌创作的理论提出来的。因为在当时,文学艺术创作显然最需要、也最有可能让人去无拘无束地自由创造。后来才逐步扩大为也研究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灵感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灵感并非只属于一部分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所有,更不是什么天才的专利品,它是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术界除了在研究文艺理论中有时会提到灵感外,一般都不去碰这个长期被唯心主义观点所支配和歪曲的问题,以免被别人扣上宣扬唯心主义的大帽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更重要的是,由于智力开发及各项工作亟待突破、创新的现实需要,灵感问题已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与重视。

灵感是在人人头脑中都曾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出现过的一种极其普遍的思维现象;同时它也是人人都能够自觉加以利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有些人说自己从未出现过灵感,这主要是因为还不了解究竟什么是灵感,以及灵感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因而即使头脑中已出现了灵感,也往往会感受不深,把握不住。这样便自然不免会造成:一些人感到获得灵感很容易,而且作用很大,对它的评价也就很高;另一些人则又觉得它似有若无,意义不大,无足轻重;还有一些人对灵感虽早已心向往之,却又感到它朦胧不清、虚无缥渺,可望而不可及。更有个别的人根本不相信有灵感存在,斥灵感之说为歪门邪道,荒诞不经。其实,只要对灵感现象的机制、特点,及其出现的某些规律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捕捉和利用灵感的精神准备与敏感,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常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或正在尝到灵感的甘露。

灵感的研究,既具有影响深远的重要的科学意义,它能有力地推动思维科学向纵深发展,使人类早日攻下人脑这个最顽固的科学堡垒;同时又具有广泛适用的巨大的实用价值,它关系着人类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着亿万群众思维效率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尽管灵感这种思维现象极其复杂奇特,受到现有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对它的研究,总的来看,还停留在经验描述、现象归纳、揣测推论的阶段,还谈不上已登堂入室。但经过不少学者多年来的艰苦探索,毕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个人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从事复杂的需要发挥高度造创性的脑力劳动,如果能对灵感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那对于他做到善于捕捉和利用灵感,进一步开发智力和提高创造力,将会是大有好处的。

二、什么是灵感

这里,我们来引几段颇有代表性的解释:

灵感是“文学、科学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灵感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灵感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是创造者调动自己全部智力,使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甚至如醉如痴的疯狂状态的产物。”

“灵感是人在思维过程中带有突发性的思维形式。它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探索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而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

“所谓灵感是一种顿悟。在顿悟的那一刹那间,能够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以前从不相关的观念串联在一起,借以解决一个搜索枯肠仍未解决的难题,或缔造一个科学上的新发现。”

钱学森近年来曾多次就灵感问题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言论,他说:“我想大家在工作中也会有体会。苦思冥索不得其门,找不到道路,然而不知怎么回事,它突然来了,这就叫灵感。”他并曾指出,“灵感是有规律可循的。……灵感却为时极短,几秒钟、一秒钟而已。那灵感是不是可控的呢?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不求灵感,灵感也不会来,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其他两种思维(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引者)的苦苦思索来作其准备的。所以灵感还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是一种思维。有没有规律?刚生下来的娃娃不会有灵感,所以灵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不是神授。既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就是经验的总结,应该有规律。总而言之,灵感是又一种人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又一种思维,也是有规律的。”

按照我们的理解,我们再对什么是灵感作以下这样一个简单的解释。

灵感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人在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得不到解答,而中断对它的思考后,却又会在某个场合突然对问题的解答有所领悟。

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个人买了一件新的家具,它或者是一个电视机柜,或者是一张写字桌,而他所住的房间看起来已没有可以摆下这件家具的地方。他设计来设计去,想了不少方案,甚至还画了若干张草图,结果都不行。当他不再想这件事,而去干别的事情的时候,头脑中却又突然冒出了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方案。这个突然在头脑中冒出来的新方案,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照这个方案办,可能一试就成功,也可能依然行不通)。人们是不是都曾有过与此相类似的经历呢?

灵感具有着人脑的多种因素、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有着多侧而的本质属性和多样化的表现形态。灵感也是人脑对信息加工的产物,也是人的认识的一种质变、一种飞跃。但由于其信息加工的形式、途径和手段的特殊性,以及思维成果表现形态的特殊性,使灵感成为了一种令人难识其庐山真面目的极为复杂、玄妙而又神奇的特殊的思维现象。

三、灵感的特征

1.突然来临

不期而至,突如其来,这是灵感的最突出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灵感的产生是潜思维和显思维的一下子接通,是潜思维将其思维成果突然输送给显思维。而在此之前,思考者并未觉察到还有潜思维也在那里积极活动。思考者自以为早已停止了对问题的思考,想不到头脑中竟又会一下子冒出问题的答案来。这自然不能不使人感到灵感来临的突然。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灵感都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灵感的突然来临,不同于一般的某个念头突然在头脑中出现。忽然想起了某件事或某个人,这不是灵感。灵感总是针对适应思考某个问题的需要而出现的。反复思考某个问题,反复回想某件事或某个人,老是想不出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却又意外地突然顿悟,这才是灵感。

2.伴随激情

头脑中灵感的出现,是意识活动的爆发式的质变、飞跃,是令人豁然开朗的茅塞顿开,是思想火花、智慧之光的瞬间闪烁,是神经活动一下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因此,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情绪高涨、身心舒畅,甚至会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

俄国生物学家、吞噬细胞和噬菌作用的发现者、免疫学创始人之一的梅契尼科夫,在谈到他头脑中突然出现关于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想法时说:“非常兴奋,我在房中踱来踱去。”德国诗人哥德曾这样描述他获得诗歌创作灵感时的情景:“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游症的状态中,我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我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3.不受控制

灵感不可能要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它就一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灵感出现的时间和场合,不可能预先准确地对它作出规定和安排。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灵感的出现往往会这样:你千呼万唤,他偏不光临;而你没有想到它了,它又会不请自来。它常常会像我们熟悉的谚语所说的那样:“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回忆录》中谈他的作品《流浪的犹太人》的创作经过时写道:“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画成的,为什么要去画它,可是我的那件作品便已大体具形于此了。”

4.不明踪迹

灵感是潜思维将其思维成果突然在一瞬间奉献给显思维。人们对潜思维的存在及其活动本来就一无所知,毫不觉察,自然也就会不知灵感究竟从何而来,就会感到灵感来无影而去无踪。

5.一闪而过

灵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出现于人的头脑里,只有那么半秒钟、一秒钟、或几秒钟。常常会让你稍有所悟,但还没有清晰地反应过来,而它已飘然离去。有如你在黑夜中突然看见亮光一闪;或在摆弄一盘发条时突然听见咔嚓一响。

6.模糊粗糙

灵感提供的思维成果并不都是完整成熟的,明确清晰的,富有价值的;灵感提供的往往只是一种“半成品”,而且还往往零碎片断,模糊不清,甚至完全错误。它们一般都有待于再经过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的进一步整理加工。如果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设想,或艺术创作上的一个新构思,那么它往往只是指明了一种方向和途径,还需再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做到在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创新。如果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一种办法,它则往往只能提供一种启示或线索,还需加以补充修正,才能使其成为真正富有价值、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7.难以重现

灵感是主观与客观多种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特殊结合的产物。人的主、客观因素随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极难重现完全相同的主客观因素在特殊条件下的特殊结合,因而同一灵感也就难以再次或多次出现。正如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所描绘:“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

这里说的灵感难以重现,是指的即使出现了相同的情景,也难以再现同一灵感,而不是说灵感的同一内容不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下再次或多次出现。例如法国数学家彭加勒在研究富克斯函数这个大课题时,他说他曾多次获得灵感,一次是有一天晚上喝黑咖啡,兴奋得不能入睡,突然想到了一种方法:证明有一类富克斯函数存在,可以由超几何函数推出。一次是在旅行登车时,突然想到定义富克斯函数的变换式与非欧几何的变换式等同。还有一次是在接受军事训练行经大街时,顿悟到了如何解除构造富克斯函数的障碍

四、关于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从人脑中有潜意识、潜思维存在的观点来看,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可能大体上是这样:当一个人长时间思考某个复杂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去干别的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去从事某项轻松愉快的活动的时候,这时人的显思维不再想这个问题了,潜思维却仍在那里继续想(或这个时候潜思维才把问题接过去思考)。潜思维凭借它所具有的本书在前一章已谈到的那些特点与优点,能从信息量比显意识信息库更大得多的潜意识信息库中,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反复检索和提取有关的信息;能以极高的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进行各式各样的信息组合,因而它常常能获得显思维所不能获得的思维成果(潜思维自然也不会是万能的。尽管它能高速度地这样试那样试,在不少情况下它也会所获甚微,或一无所获)。当潜思维对问题的思考有了一定结果后,便立即与显思维沟通,立即将结果输送给显思维,这时就表现为人获得了灵感。

认为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就是潜思维向显思维输送成果,就是潜思维转化为显思维,这一至今仍带有科学假设性质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光潜早就说过:“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灵感是在潜意识中工作,在意识中收获。”钱学森几年前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思维在意识中的表现。”

原苏联曾有学者提出过“优势灶理论”来解释灵感的心理机制问题。他们认为,人们经过一段时间对某一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虽然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但由于收集了有关问题的各种信息,并进行了一些解题的尝试,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个“优势灶”。它受到激发,就可能产生灵感。他们认为,思考问题的“优势灶”的形成,是灵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五、关于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关于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问题,有以下几种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值得注意和重视的解释,它们并不绝对对立,而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看,使我们在现有科学水平的条件下,对灵感的生理机制问题能有一个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1.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于知识的重新组合。从生理机制来看,也就是大脑皮层细胞建立新的联系。按照巴甫洛夫所揭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长期紧张工作所形成的优势兴奋中心区一旦被抑制,就会自发地引起这个中心区外围皮层细胞的兴奋,这时常规思路外围的知识经验就可能被激发出来,而打破常规思维。因为某些创造性课题的答案本来就不在常规思路范围之内,因而打破常规思维的信息的闪现,就有可能恰好把思路引向问题的答案。

2.灵感思维在人的大脑中有相应的活动区域。灵感区是脑的两半球之间的狭长地带,即从额页到皮层后部,这里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交叉互补的最佳区域。灵感的产生就是这个区域的一种特殊的被激发的状态。

3.人在接受外来信号刺激时,会在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产生“诱发电位”(只要是活的神经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都会产生一定的电位,这种电位只有万分之一伏特,用电脑仪可以导出和记录下来)。这种电位的高低与注意力的强弱有关。人在注意某一信号时,这一信号激起的电位就高,反之则低。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转变一下注意力,就可能在受到某一偶然刺激时,突然激发出一个相当高的诱发电位,从而立即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思考问题接通关系,产生灵感。

4.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会使大脑中的血液缺氧,使思维变得迟钝。停止思考而让大脑轻松一下,或使思考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大脑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思维就会随之变得清醒敏捷,因而容易产生灵感。

本章的以下几节,我们把灵感的产生区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并对如何利用这几种不同情况的灵感,作为几种不同的创新思考方法,分别加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