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模糊糊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模模糊糊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模模糊糊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一、模糊思维普遍存在高与矮的区别似乎是很明确的。模糊思维也就是不确定地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类属边界的思维活动。在现代,人类的思维则是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相结合。可以这样说,科学理论是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的共同产物。

第一节 模模糊糊想的理论根据与客观根据

一、模糊思维普遍存在

高与矮的区别似乎是很明确的。可是当人们说:“这个女的高”,“那个男的矮”,如果把这两个人拉在一起比一比,很可能两个人一样高,甚至男的还会比女的高一点。

跑比走快。可是当人们说:“大家奔走相告”,“我今天跑了一段冤枉路”,这两句话中的“走”和“跑”,究竟哪一个更快呢?

“早上好!”中国人一般只是在上午8点以前才会这样说,而西方人则认为它对整个上午都适用。“晚上”应该是从几点到几点?英国工人还曾为此同资本家进行过一番斗争哩!

至于说:“好看”、“难看”、“高兴”、“苦恼”、“舒服”、“难受”……,那就更模糊了。

不仅到处都能碰到模糊的词,模糊的概念;模糊的句子,模糊的判断也是广泛存在的:“他今天情绪不好”,“他最近特别忙”,“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这些话不也都是模糊不清的吗?

人们一般把头脑中运用模糊概念和模糊判断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也就是不确定地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类属边界的思维活动。模糊思维的模糊性从何而来?一种观点认为来自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即人确定不了许多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类属边界。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认为人的认识的模糊性只不过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模糊性的反映。这两种观点各强调一面都有失偏颇。从根本上来说,思维的模糊性是主体与客体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精确与模糊。只有在考察人对事物的认识这一范围内,区分精确与模糊才是有意义的。

二、模糊思维的历史发展

在古代,人类的思维主要是模糊思维。这与当时社会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相联系,当时人类认识活动的中介手段主要是眼、耳、鼻、舌、身等自然感官。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理论日益精确化,因而促使各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日益公理化,研究方法日益数学化。大体上说,近代人类的思维是精确思维占支配地位。

直到本世纪20年代,人们才开始研究模糊思维。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学家、控制论专家查德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的论文。从此,模糊性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逐步深化,相继建立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和模糊语言学等许多学科。在现代,人类的思维则是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相结合。现代人的模糊思维与古代人的模糊思维已大不相同。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已不再是小生产和自然经济,而是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相联系的大生产与商品经济;人的认识的中介手段已不再是只有自然感官,而且还有人造感官,如显微镜、望远镜、电脑等。

三、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的关系

1.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的区别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存在绝对的精确思维,也不存在绝对的模糊思维。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红是红,蓝是蓝,各种颜色的区分是精确而清晰的,而在光学测量中,它们的区别则变得模糊不清。

2.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互相渗透。

模糊思维中有精确因素,精确思维中有模糊因素。例如,数学上给曲线下了这样的定义:曲线是弯曲度大于零的直线。这是数学上的精确的定义,而其中的“弯曲度大于零”不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么?模糊思维可以说是精确因素较少,或精确程度较低的精确思维;精确思维也可以说是模糊因素较少,或模糊程度较低的模糊思维。我们说某一认识是精确的或模糊的,一般都是就其占主导地位的是精确因素还是模糊因素而言。

3.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互相转化。

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①模糊转化为精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模糊认识会转化为精确认识,这是一种普遍的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例如,“大雨”、“中雨”、“小雨”这些人们常用的概念本来都是模糊的,而后来在气象学中则精确地规定为:24小时内,雨量25-50毫米的为大雨,10-25毫米的为中雨,10毫米以下的为小雨。

②精确转化为模糊。

当人们的认识深入到事物的更深的层次或更多的方面,原有的被视为精确的认识就有可能又会变得模糊起来。例如,死亡本来早已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其标志是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停止。现在靠人工技术,可以使一个大脑已完全丧失功能的人,能继续维持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这是否又可以视为生命仍在延续呢?

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特别是二者不断地在越来越高的发展阶段上互相转化,推动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四、模糊思维的作用

1.模糊思维所获得的模糊性知识是精确性知识的基础。

从一门科学的产生过程来看,没有早期形成的一些模糊概念、模糊判断,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一门科学的前科学时期(或称潜科学时期),它的基本思想往往是混沌不清的。即使在它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以后,它的某些理论观点,也仍会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遗传学奠基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1822-1884年)提出“因子”这一概念(后人改称为基因),在当时是相当模糊的。人们疑信参半、毁誉参半。孟德尔所发现和阐述的遗传规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承认,直到20世纪初,才由荷兰的德佛里斯、德国的柯伦斯和奥地利的丘歇马克等人所分别证实。物理学中的“场”、“能”、“量子”等概念,数学中的“无穷小”等概念,在它们最初被提出时,甚至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一些模糊概念。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模糊性知识,有的作为一种半成品,经过一定的提炼加工,逐步成为精确性知识。有的不可能、或一时难以成为精确性知识,则长期作为模糊性知识存在。模糊思维在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经验材料,与后来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之间,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可以这样说,科学理论是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的共同产物。

2.模糊思维有时比精确思维更有效。

科学研究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越来越要求认识的精确化,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使许多人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看法,认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越精确越好。著名的美国计算机专家冯·诺伊万提出了复杂性与精确性不兼容原理。他提出,越是复杂的东西越不容易做到精确。大量事实表明,思维的精确性,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成正比的。模糊思维有时比精确思维更有效。当我们考察某些结构十分复杂的事物,或时刻处于剧烈变化中的事物时,一味追求高度精确,就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化学分析中,许多成分复杂的中药,往往都并非简单的“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和”。例如,精确地弄清了人参中皂甙的各个单一成分,并不等于就完全掌握了皂甙的性质、结构、特点和机理。又如,控制一个大的电力系统,有时会难以收集和掌握到全面、精确的数据,即使弄到了也会作用不大,而富有经验的熟练的工作人员,仅凭他们的模糊思维就能恰当地作出判断,就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控制。

在语言的运用上,模糊思维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社会生活中,有时成功的交际需要的并不是准确严密的语言,而是模糊空泛的谈话。从报刊上和广播中,我们不是常常都能看到和听到这样空泛模糊的话吗:“两国首脑就双方所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建设性的意见。”“我国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将予以有限度的还击。”它们大都是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这样说,或不能不这样说。在我国众多的旧小说中,形容一个美丽的女子,常常都是说: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这真可算是模糊到极点了!可它很管用啊!如果不这样,每提到一个美丽的女子,都对她的美貌从头到脚准确而细致地描绘一番,那谁受得了呢?

3.模糊思维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模糊思维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的认识能力,在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中,模糊思维常常是一个不可缺少、不可逾越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精确思维的一种必要的辅助与补充,模糊思维和精确思维都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

随着科技研究向宏观方面的日益扩展和向微观方面的日益深入,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复杂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已成为当代科技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它要求我们从事科技研究不能只重视和强调精确思维而忽视模糊思维,更不可根本否定模糊思维的作用。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加复杂微妙,更加瞬息万变,社会科学研究也就更不可能时时处处一切都要求高度精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