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调适的作用和方法

心理调适的作用和方法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心理调适的作用和方法大学生求职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求职失败,这些都是正常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不仅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双向选择”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认可的过程。

第二节 心理调适的作用和方法

大学生求职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求职失败,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的是,要在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做出调适,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我们首先看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一、求职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

求职择业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大考验。在就业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自我和现实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乐观地应对求职的挫折和失利,积极把握机会,做出合理决策。

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大学生就业竞争不仅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因此,在择业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认识自我、定位准确

正确认识自我,是择业成功的第一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面对众多的竞争者,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对大量的用人单位,哪一个更适合自己?这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首先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把握自己的优势,只有认识到自己具备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才能做到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包括三个主要步骤:一是认识自我,即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能力、性格等因素;二是了解职业环境,即清楚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等;三是决策,即在对前面两个因素进行明智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合理选择。

认识自我的过程。第一,要了解自我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这需要对个人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气质、性格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再寻找自己感兴趣,符合自己性格,特长的职业岗位。第二,对自己能干什么需要思考,对自己在学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系统整理,客观评估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专业特长等方面的真实水平,分析自我的优势与不足。第三,客观地评价自己,合理设定就业期望值。就业目标能否实现,除了个人的才能、机遇等条件外,主要取决于自己就业期望值高低的设定。

职业定位的过程。第一,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它是建立在对社会需求,工作环境和个人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第二,要做到职业定位准确,还需要理性地处理好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冲突。毕业生应主动随着周围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确立切实可行就业目标,在不断完善自己,把握自己中实现成功就业。

(二)主动出击,勇于竞争

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学习生活一开始,同学之间便开始了学习成绩的竞争,人人都希望得到好成绩的竞争,人人都希望得到好成绩,升入好的中学和大学。在大学阶段,竞争更为激烈,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评奖学金,推荐研究生等,无一不和竞争紧密相关。但是大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提出了迫切要求,也提出了可观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

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个人一同散步,其中一人发现地上有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他的眼睛当时凝固不动了!几乎同时,另一人也惊喜得大叫起来“金币!金币!”但话音未落,第三个已经俯身把金币捡到手里。这说明了机会是属于那些善于主动采取行动的人,如果你光是在一边抱怨和等待,而不采取行动,好的工作岗位是不会白白送到你面前的。

“双向选择”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认可的过程。要让用人单位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最终选择自己,需要求职者要学会毛遂自荐,主动去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已引起招聘方的关注和认可。

现在就业原则是“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拥有对用人单位的选择权,但同时也将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之间,用人单位之间都展开了竞争。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强者带来机遇,使弱者面临危机。大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必须从社会进步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同时,每个面临竞争的毕业生在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既要有竞争的勇气,也要有受挫的心理准备,因为并非每个人在每一次竞争中都能够胜出,因此毕业生在参与竞争前,一定要努力争取赢,但也要有输的思想准备,要有百折不饶,永不气馁的心理准备。

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第一,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应注意期望值是否恰当。期望值是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比值,期望过高会使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焦虑,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择业的成败。第二,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在面试时,要克服情绪上的焦虑不安,如果一个人自始自终地以良好的情绪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第三,要做到善于竞争,还要做到在面试时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善于竞争还包括锻炼出较好的口才,交流时口齿伶俐、表述清晰、合理利用有关规则等。

(三)正视现实,自信豁达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改变不理想的现状,出现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是击不倒的,他们是人生的胜利者。

毕业生小李是一所普通院校毕业的女生,她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听到最多的都是“对不起,我们不要女生”和“尽管你说的很好,我们还是不招女生”之类的答复,有好些女生都哭了。但小李坚信自己的实力,勇敢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终于有一公司答应给她第一轮面试的机会,由于做了充分准备,她非常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面试。第二轮面试时,剩下的大多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面试等待时,一些名校的学生对她露出不屑的神情,轻蔑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决不放弃,我是最好的”,她不断鼓励自己。轮到她面试时,她抬起头,面带自信的微笑走进房间,冷静地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当面试官问她的学校和专业的情况时,她如实相告,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难为情。最后,她终于以她的自信取得了成功,成为应聘成功者中的一员。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了一个结论:自信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有些学生因为自己是女生,又是一般院校,就不敢参与到竞争中去。当然,不能否认在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着不公正之处,但我们不能自己先打败自己,不公平毕竟是少数,整个就业市场还是公正的,我们应从小李的求职成功中获得启示。在求职中,要想到其实别的求职者也存在着弱点,在竞争中也会紧张,害怕失败,如果你能自信地与强手展开竞争,你也能得到用人单位的尊重与青睐。其实每年就业竞争中,都有女生打败男生,专科生打败本科生、本科生打败研究生的现象存在,这就是因为这些同学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求胜的欲望,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能取得胜利。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自信,还要有实力,比别人做得更好,让用人单位心服。

就业现实是客观的,无论它对自己有利或不利,都应当以一种乐观自信的心态去应对,而不是幻想,也不能逃避。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一方面要明白就业的挑战早晚会到来,躲避不是办法,抱有一种坦然接受的心态,反而能增加择业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豁达自信地面对择业困难,才能够战而胜之。一个求职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能胜任某项工作,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信任。而缺乏自信的人常常为一点小的挫折而过分自卑,或盲目羡慕别人,忽略自身长处,低估自身能力等,这些行为表现都不利于毕业生就业时自我推荐。因此,对于一些正在择业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朋友来说,自信是缺少不了的,一定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求职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四)积极地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你有一种想法,你就会把它付诸行动,这样就更能加强并助长了这个想法。比方说,你心中的想法是:你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时你会觉得在学习上很有信心,如果你常常这样想,并且尽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时,你的信心就会更强。这就是你的行为加深了你的心态,同样,对于你自己,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喜欢自己就会努力提高自己,这样你就会更加喜欢你自己。因此,我们在就业中也要有积极地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一份好工作,只有当你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时候,你才会觉得各方面只要经过自己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可以这样讲,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你,也只有你自己。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实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

汤姆·邓普西就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例子。他生下来时,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他父母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他都能做,他同学走10里,他也同样也要走10里,后来他踢橄榄球,他为自己专门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踢球测验,取得了好成绩。但是教练却委婉地告诉他说“你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球员的条件”,让他去试别的事业,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认为他能把球踢好,作一个合格的职业橄榄球球员。于是找其他的球队。他对教练说:“我有这个信心把球踢好,请给我一次机会。”教练很感动,决定让他试试,在训练中,他同别的球员的训练一样,别人能做的他都能做。在一次规模较大的比赛中,在最后的几秒,汤姆·邓普西踢进一球,得三分,最后他们队以19比17取得了比赛胜利。球迷为他疯狂,他们难以相信,这球是一个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的球员踢进的。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他说:“我父母从没有告诉我有什么事不能做,我只知道我能做什么,并且能做好。”所以在求职中,我们要向汤姆·邓普西学习,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认为自己能行,并且能做好,慢慢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引起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即不利于择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人生。心理调适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地心态,以便总结经验,克服困难,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不致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自我调适,释放心理压力

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常常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求职过程中的冷遇,都可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陷入紧张、苦闷、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状态中。当求职者处于不良心境时,只要进行主动、及时的调整,这种不良状态就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因此,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于毕业生释放心理压力,走出情绪低谷时很有帮助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1.宣泄法

也叫倾诉法,即在就业中碰到挫折,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倾诉、表达出来,以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求职过程中碰壁,情绪恶劣,此时过分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反而不妥,不妨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尽情倾诉出来。

采用的具体方式有:(1)告诉家长、老师或朋友,及时说出心中的感受。第三者的倾听、劝慰、分析、忠告对当事人情绪的改善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能获得求职择业的新认识,新办法。(2)可以采取日记的方法把积压在心头的苦恼写出来,也可以写信的方式向好友谈谈自己的压力。(3)找一个没有他人的场所,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说出心中一直压抑的想法。(4)运动宣泄,如通过打球、爬山、游泳等激烈运动,释放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2.转移法

求职碰壁,暂时的失利是很痛苦的,此时减轻你痛苦有效地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放到自己感兴趣、较自信的其他活动中。如果长时间沉浸在择业失败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对身心健康不利。此时,你可以:(1)参加体育活动,跑步、游泳或是约几个同学一起打篮球,踢足球,让人产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感受,将其他烦恼抛到脑后。(2)听音乐,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消除疲劳、调节情绪。(3)看书、看电影电视、睡觉或其他休闲方式,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补偿法

当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达到确定目标而受到挫折时,可以辅导他们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通过其他的一些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比如有的学生公务员没有考上,可以提醒他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进企业,进学校等。可以说,正是挫折给人们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不利中看到自己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走向成功。具体做法:(1)当求职失败后,迅速以另一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在职业选择时,确定的具体目标千万不要太狭窄,要像填志愿一样,有第一,第二,第三志愿,这样在碰壁后马上能投身于下一步应聘计划上。居里夫人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她想到的是丈夫生前说过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人总得工作。”于是她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悲痛,更加发奋工作,终于成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大学生在一次求职失败后,要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一次的求职准备上。(2)发掘自己的潜能,克服自身的薄弱点,实现自己的目标。希腊有一政治家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演讲受到影响,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卵石放在嘴里练习讲话,面对大海高声呼喊。最终,他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求职者对自己的不足,应当及时弥补,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早日实现就业目标。

4.松弛练习法

面试前出现焦虑反应的大学生要学会放松身心、对抗紧张情绪。松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1)呼吸放松法

呼吸放松法又叫调息放松法、它简单易学,也非常有效。关键是将“胸呼吸”变成“腹式慢呼吸”。具体方法是:在座位上舒服地坐好,身体后靠并伸直。将右掌轻轻置于肚脐上,掌心向下,五指并拢。然后开始长长地、慢慢地吸气。吸气时要胀腹,气沉丹田时,保持两秒钟,再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每天两次,每次4—10分钟。

(2)想象放松

想象放松时通过对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你要尽量运用各种器官、观其行、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身临其境。如:你可以想象你独自在森林中漫步,踩在柔软的草地上,阵阵花香扑面而来,你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的轻松舒坦。每天可用5—10分钟进行想象放松。

其他还有一些音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自我调解不能发挥作用时,应及时去寻找心理咨询和专业咨询人员的帮助,及时排解就业中心理的矛盾和冲突。

5.角色扮演法

目前,角色扮演已成为心理学领域公认的应用广泛而又有效的方法。它是将自己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以其要求的态度和方式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和自身原有社会角色的理解的一种方法。

角色扮演是培养耐挫折能力的一种好办法。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挫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扮演一些知名人士,体验一下他们在求职中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面对挫折时采取的积极态度,体验他人在挫折情境中的内心情感的转换。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大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掌握抗挫折的行为技能,并且增强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6.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法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消极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勇敢地面对下一次机会。

据网上的一些调查表明,有些大学生投出的求职简历多达百份,参加的面试次数平均每人五次以上,能一次成功者很少。因此,失败在求职中是经常地,也是很正常的,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大学生在面试失败后,一不要惊慌失措,二是要开动脑筋,冷静思考,寻找对策,尽可能的把每一次的失败看作是经验的积累。同时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地用这些格言来给自己打气。

(二)对症下药,分析失败原因

1.外部原因

具体而言,毕业生求职失败主要有以下外在因素;

(1)工作职位有限与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导致就业竞争的出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机会,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增多,职位增加的速度比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

(2)地域、行业的就业差异加剧了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我国目前地区间、行业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均等。

(3)招聘单位的一些特殊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比如,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性别的偏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有些事明显地把毕业生拒之门外。

2.内部原因

毕业生求职失败也有其自身主观的原因:

(1)对工作职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现在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物质待遇作为择业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对自己素质、能力缺乏合理的评价,一味追求好单位,高薪水的职位。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就业观,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呢?面对就业与择业,时间不会等待你做出完善的选择。先就业就是先步入社会的过程,是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开端。通过就业的尝试不仅磨练了人的意志,而且增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进一步的发展无疑是一笔财富,此外,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先就业后择业也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不断撑起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先就业后择业”或“先就业后发展”未尝不可,这样做相对“一步到位”的择业高期望来说更切合实际。

(2)个人素质尚待提高。有的毕业生尽管专业对口,但个人在校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应聘成绩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都愿意找有真才实学高素质的大学生。

(3)对面试应聘缺乏充分的准备。大学生缺乏社会锻炼,与用人单位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又不多,对员工聘用程序,行业发展状况和具体岗位信息深入了解不够,加之不懂就业的相关技巧,仓促求职难度较大。

(4)缺乏主动参与竞争的心理品质。不少人还习惯于父母亲朋好友包办、学校老师推荐的求职模式,不善于向用人单位主动推销自己,或是不能承受暂时的就业挫折。

3.正确归因,积极行动。

个体将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他下一步求职活动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外在环境,则容易产生气愤和敌意,降低以后行动的积极性;如果个体习惯于只从主观方面寻找失败的原因,又很容易产生自卑,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所以,求职者一定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归因,避免对社会,对他人的无谓抱怨,也不要把求职失败完全归为自身方面。合理分析内外部的原因,找出外部的有利因素,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弥补,才有助于合理职业定位,成功就业。

某大学财会专业专科毕业生小刘,学习成绩良好,尤其是英语成绩在班上位居前列。他认为自己的条件不错,若自己找不到工作,其他同学都找不到工作了,他认为他找的工作一定会比他同学的工作更好。在人才交流会上,小刘专找大企业、大公司,对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都不屑一顾。当有的企业招聘人员告诉他必须下基层锻炼两年,然后根据工作业绩才能逐级提拔到总公司时,小刘非常不满,坚持要留在总公司才考虑,结果这些单位都拒绝了他。毕业前夕,大多数同学都签了就业协议,而小刘却一无所获。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求职期望总得不到满足,在求职中屡遭挫折。于是找到了学校就业办的老师,诉说他的不满,他认为用人单位不公平,不给他机会等。

小刘在求职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期望太高。脱离社会职业需求的实际。他将自己在学校中的优势,尤其是把和同学比较的优势带到求职中来,自视清高,用自己的要求去衡量职业岗位,殊不知,他现在的竞争对手的范围不只是自己学校的同学,而是整个社会,在求职受挫后他没有正确的去寻找受挫原因,而一味地强调外部原因,只看到外部的不利条件,没有看到自身的主观原因。片面的分析原因导致他看不清楚他自己,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在求职时表现出了很大盲目性,严重地妨碍了他的求职目标的实现,因此,毕业生在就业中,既要考虑自己的条件,又要考虑社会职业需求状况,使自己的职业理想现实化。当求职失败后,要正确地总结受挫的原因,并且原因一定要全面,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及时调整、积极应对各种求职挫折,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三)锲而不舍,应对求职中碰到的挫折

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仅仅是就业准备的一个方面,择业的成功还需要明确的目标,必胜的信念和应对就业挫折的毅力。挫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社会生活本身就包含着矛盾,充满着辩证法,没有愿望的不满足就没有愿望的满足。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地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因此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也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1.明确目标,避免求职盲目造成的不必要的挫折

就业时拥有明确、专一的职位目标是成功求职者的突出特点。在自己确定的目标范围内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对部分单位重点突破。不懈追求,而不是盲目地到处撒网。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张月是某校计算机专业的2008届毕业生,1.67米的高挑身材让她对找工作充满了信心。上学的时候,她就开始尝试着找份工作,原来她以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除了做促销,其他的工作什么也找不到。毕业前夕,她来到郑州找工作,在陇海路的一个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她一下子填了很多表格,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用人单位的电话,尽管是做业务的,她还是很高兴地去了。公司要招聘10个人,可是有80个人进入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结果她没有被录用。之后,她在一个私人开的小商店卖服装,头两个月月薪400元,第三个月才有提成,并且没有节假日,一天还是去了。三天后,她忍受不了辛苦,加上待遇实在太低,就不干了。在丰产路沿街一处民房内,某公司工作人员让她交10元钱的填表费,说是公司的规定。交了10元钱后,张月填写了一份表格。由于上次在招聘会现场她填写的表格太多,张月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便咨询,可是工作人员说,还要再交270元的费用才能说,这也是公司的规定。后来,张月才知道,这是一家中介公司,趁着招聘会去“浑水摸鱼”的。

社会生活是很复杂的,矛盾处处存在,时时发生。平时所说的“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目标不能实现,总有些事情办不好,因此,遇到挫折时难免的。对挫折要有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耐挫折能力。目前,许多就业岗位没有完全走入市场,没有形成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同时大中专毕业生也没有摆正自己的求职观念。在求职中要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拓宽自己的就业视野,根据市场情况去适应市场,一切随着市场走。

现在毕业生找工作,不少人都在没有目标地转,只要有单位招聘就把个人简历送过去,到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投了哪些单位,这样给一些职业骗子提供了机会。案例中的张月就是这样,认为找工作难,于是遍地撒网。如果没有目的的撒网,收获肯定不大,她只看到自己高挑身材给自己带来的优势,没有进一步的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因此,总是处处碰壁,受挫折,更加加大了找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从多方面对自己进行了解,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率。大学生在求职中,一定要谨防职业骗子,不要因为求职心切而上当受骗,一般情况,用人单位招人都是不需要交报名费的。对于一些诱惑性比较大的岗位应更加小心对待。

2.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应挫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在困难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对其进行挫折教育,非常重要。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只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失败者,或者根本没有勇气参与竞争,让就业机会白白溜走,严重的甚至带来生存危机。因此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挫折教育,把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这对他们日后的就业会大有帮助。首先,教育毕业生加强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正确看待就业挫折。其次,锻炼学生意志,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成功与失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转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再次,辅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心灵得到感性的熏陶和理性的升华,提高风险意识,培养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迎接求职困难和考验。

3.坚持就是胜利

多次求聘受拒绝,是毕业生找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事情。甚至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面试多次的叫面霸,面试多次都被拒绝的称为拒无霸”。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常有些毕业生虽有明确择业意向,但因招聘单位条件苛刻,便另觅他处;一旦面试被淘汰,自信心便大受伤害,埋怨自己不如他人。其实,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才干,意志品质也是考察的范围。很多时候,只要毕业生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赢得招聘单位的青睐。

(四)转换角色,主动适应

求职择业不同于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它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毕业生在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正在实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要了解自己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和改革趋势,以及劳动人事管理办法和动态,用人数量和标准。了解的目的不是研究、评判,而是为了接纳,为了适应。

因社会发展迅速,经过几年专业学习的学生毕业时,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模式与当年入学时所做的预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和情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专业由热变冷了,由“短线”变成了“长线”;一些专业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造中,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和需要。种种现象使同学们在毕业求职、择业时感到灰心、无奈和迷茫。为了能够有所作为,走出无奈,毕业生只有走出象牙塔,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把学校、社会、家庭、亲友所给予的尊重、爱护、关心当成社会给予的最终认可,而要积极地投入社会,了解社会,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因为求职择业不是凭理想按图索骥,而是与社会双向选择,优胜劣汰。

(五)求助学校心理咨询机构

大学生求职碰壁了,心里有了难以克服的挫折感受,或持久的情绪失调,都需要及时加以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应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咨询老师会与你一起分析求职受挫后的原因,帮助你消除紧张情绪,平衡心理。

1.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曾于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一些高校也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是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常设在学生处、党委或者团委下面,像北京师范大学这样把心理咨询中心独立出来运作的高校并不多。同时,专职心理咨询员缺乏,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做的比较好的城市,比如北京,目前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员不到100人,北京目前共有在校大学生100余万人,两者比例不足1∶10000.而有资料显示,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相比较之下,我国的专职心理咨询员严重不足,已成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一大障碍。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心理咨询机构在进一步的完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进一步的扩大和专业化。最近几年,一批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先后毕业走进高校,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规范化、制度化。

2.心理咨询在求职中的作用

职业咨询属于心理咨询范围,是一种发展性的咨询,在大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规划等方面能起一定的作用。

(1)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最大化的实现人职匹配

有些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心理准备不足,不知自己应该选择什么职业;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有些可能是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对于这些学生,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们的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这种职业咨询要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态(包括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职业发展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心理测试,采用一些心理咨询方法,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案例分析:

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臧勤师傅)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微软中国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刘润)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

“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像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yourselfintoothers’shoes.”

“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栽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块,你按我的走法,也只给50块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25分钟。我刚才说了,这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三四千块,拿回家。做得好的大概五千块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块。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块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有大的波动。”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说得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做过三个不同的部门经理。后来我就不干了,一个月就三五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迫不及待地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来源:李宝元,《人力资源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平衡情绪,促进成长

帮助来访者平衡情绪时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之一。每个人都有倾诉心声的心理需要,当就业信息不流畅时,当求职碰壁之后,总希望能有人指点迷津,这时可以通过向咨询老师倾诉,宣泄压抑的情绪,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处理当前的就业问题可以提高其认知水平,促进其成长,帮助其现实下一次的成功择业。

(3)帮助大学生确定目标和努力方向

职业心理咨询解决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扰,也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选择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并不符合,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对于将来的职业和前途非常的茫然,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导致了学生各种程度和各种层次上的焦虑、紧张、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通过对学生职业上的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明确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消除他们心理上的困惑和茫然,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好好地利用在校的时间为将来的职业进行充分的准备。

思考与操作训练:

1.针对身边的同学在求职中的心理状况展开讨论和分析。

2.分析下面案例中毕业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调适?

[案例1]某旅游专业毕业生小A,在一次面试中,被一家酒店看中,她借故拖延不马上签约,想找更好的单位,等她过了一段时间想与这家酒店签约时,却被该酒店经理婉言谢绝。

[案例2]某高校毕业生小B,口才不错,在与用人单位谈时,自我感觉很好。一阵海阔天空的高谈阔论以后,当对方问他的个人爱好是什么时,他竟得意洋洋地宣称是“游山玩水”,然后大谈他的旅游经验,结果可想而知。

[案例3]毕业生小C,临近毕业,对求职择业这样的大事,她完全交给了父母,只准备将来等父母替她找一个单位,自己去上班就行。在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上,小C是由父母陪同,前往用人单位摊位处面谈。面谈过程中,小C发言时间还没有父母多,结果谈了一家又一家,结果仍一无所获。

[案例4]某高校毕业生小D,学业成绩和其他方面条件都不错,由于专业冷门,找了几家单位求职碰了壁,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在后来求职过程中的表现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以致面试出现结巴,最终未能落实就业单位。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郭广生:《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