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

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8年和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于法鸣表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将有超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第一节 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随着高等院校近几年连续的扩招,使在校大学生数量增幅较大,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大。特别是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失业率上升现象在2009年可能出现,这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中国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我们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战胜困难的一些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估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既不能低估经济形势对就业形势的复杂影响,但也不要人为地制造恐慌,要理性思考分析并作出判断,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未来广阔的职场上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从毕业生结构类型来看,我国2003~2008年,教育部直属和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30.08万增长到41.8万,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52.46万增长到454.5万,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5.21万增长到68.29万。由此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75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预计今后3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我国2008年的社会就业状况很不理想,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2008年中国已有60多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闭,失业人数增加;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8年和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在地区和人群上正逐步扩大,同时2009年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从整体上来看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这2400万劳动力中有“一增一失”两大就业难题。“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指的是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人员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300多万其他人员等待就业安置。这还有一个没有充分考虑的因素: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降低,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供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受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已有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正逐步扩大,出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首先需要集中解决的是毕业生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于法鸣表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将有超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体经济以来,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同时,由于企业裁减人员的现象还在蔓延,就业转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将进一步增加,长期失业者、各类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将更加困难。农民工特别是失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我国就业领域目前存在“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大、困难群体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力度较大的刺激经济发展措施,但从上述趋势判断,不利影响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3.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政策引导下,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有所提高,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中到东部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58.5%,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0.2%,到西部12个省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1.2%。从学历层次看,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如IT行业、工业制造、建筑房产、生物化工、医疗保健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就业形势看好。根据对接受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毕业生最多的10个省市统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法学、会计学、英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软件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从行业分布看,一边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报名人数屡创历史新高;另一边是民营企业、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基层岗位求贤若渴、人才流失。形成的局面是一边是有人无事干,一边是有事无人干;一边是有事不愿做,一边是有事不会做。

4.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晴雨表”效应增大

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领导下,我国克服了特大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造成的强烈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目前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拉动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些行业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将逐步显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由于多种因素,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外对下一步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仍心存疑虑,对今后的预期还不稳定。如果这些用人企业出口不畅,则其用人能力将受到重大影响。

5.国际贸易环境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世界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扩散,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活力减弱,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对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减,金融危机的风险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将严重打击世界投资者的经济信心,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进口增速明显减慢,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显升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将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也使我国2009年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波及相关行业。高新技术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大。从出口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纺织、房产、玩具、钢铁、国际贸易、物流行业以及家具、卫浴、五金、电子、小商品等产品的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影响。

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由此波及这些行业的就业,进而影响这些需求大户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6.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用人单位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职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就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二)就业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近几年,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就业政策的积极引导,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和思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出现了以下新变化:

1.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

近几年来,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的国外教育机构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他们不但提供短期人才培训,还与国内大学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本土高校大学毕业生增加了不少竞争对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2.海外归来学子对国内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

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挤压了国内大学生就业的空间。他们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都比较了解,在国外锻炼多年,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成为国内大学生就业的强劲对手。

3.好职业是相对的

什么样的职业是“好职业”?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热衷于“四项基本选择”,即走红道入仕途,走黄道下海经商,走黑道戴博士帽,拿绿卡出国发展。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不仅“红、黄、黑、绿”四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甚至在“四项基本选择”之外,在许多过去不予考虑的职业领域,都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忙碌求职的身影。“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性的共识。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追逐最好的职业,而是冷静地寻找自己和职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4.毕业生求职不再片面追求专业对口

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的对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以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5.调整薪资待遇的期望值

不少大学生习惯将自己就读的学校、专业等与薪资待遇挂上钩,在这种片面的理解下,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不少机会。在目前情况下,正确定位、调整心态、把握机遇、瞄准长远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作法。对职场新人而言,经验的积累比金钱的多少更为重要,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1000元为求职底线。

6.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虽然目前这种就业方式还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作为就业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目光,并成为一种备受推崇、令人羡慕的选择。

(三)有利形势长期存在

尽管一些客观现实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和困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就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高校毕业生应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1.政府极其关心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对完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搞好就业培训、支持自主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指出,尤其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11月7日,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做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要求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和政策,使大学生到农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大学生村官”既加强了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又为各级领导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的战略接班人队伍。2008年11月9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要求10个部委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推动;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就业工作协调机构,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政策措施;各高等学校进一步落实“一把手”工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为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发表的《全国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讲话中也明确指出:领导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逐级落实责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研判就业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部门协作,迅速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片包点,深入高校,对就业工作薄弱环节和薄弱学校加强督促、指导。各高等学校党政“一把手”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院系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明确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要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来对待毕业生就业工作。

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广阔的空间

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调整,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从国外劳动力结构构成来看,目前国外发达国家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25%~30%,而我国家则为5%,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必将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剧,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当危机到来的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2008~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经济增长调整性波动,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经济的拉动和促进。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对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将直接拉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3.宽松有力的政策环境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从容

为了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例如在自主择业方面,破除了一切部门限制和地区限制,高校毕业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在自主创业方面,免除了创办企业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可提供小额贷款资助;在鼓励下基层方面,除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外,在落户、职称、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就业服务方面,不仅毕业院校有周到的指导和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提供多种公益性服务;在择业期限方面,不仅毕业前可以找工作,而且毕业后两年内仍可双向选择;在困难救助方面,毕业后可以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特别困难的还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可以得到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等方面的支持。可以说,现有政策涵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个方面,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和措施。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落实有关规定来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并制定四大新政策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1)对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毕业生实行代偿学费及助学贷款政策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意见,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扩大中央贷款代偿政策实施力度,包括扩大享受代偿政策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区域,从目前的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扩大到相应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及以下地区,西藏全区;扩大政府代偿范围,由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为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即在校期间没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代偿其全部学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用于代偿其助学贷款。

据了解,教育部将推动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参照国家政策出台地方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政策。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统一制定各类基层项目考研加分政策。

(2)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部队招收士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在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主要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方面,教育系统与有关部门共同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预征的办法,使毕业生离校前即明确去向。同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为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长远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将从2009年起,一是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收退役士兵入学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二是部队招收士官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逐步扩大比例;三是对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四是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的政策。

(3)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岗空编时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的毕业生

教育部还将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同时推动地方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力争2009年共招募10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到农村任教。教育部规定,今后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岗空编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

(4)适当增加工学、环保、农林、地矿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教育部将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适当增加工学类、环境保护类、农林类、地矿类等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现有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规模,适当增加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适当增加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二学历规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4.基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青年健康成长、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战略部署,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教育系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本地实施的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推动制定地方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同时要因地制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各高校要在毕业生下基层的数量和服务范围上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加大了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

要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财政等部门合作,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高等学校要整合学校教务、科研、就业、学生工作、学生社团等系统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6.民营企业成为吸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除了以上几个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面外,民营企业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一些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而且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其需求岗位必将进一步增加,并且其提供的收入水平已接近外资企业。这要求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国有大公司、大企业上,要适应形势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中80%是青年人,多数属应届及往届大学毕业生,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2000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两次跟踪调查,在分析中感到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六大成因。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1.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市1990~2008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

2.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技能等级证书。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以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20年纪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背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中,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员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率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对美国和中国大学生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柏(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并在学校期间对这一规划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18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18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了一件大事,家长反而说道:“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像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考虑家庭、自己所学专业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个人职业发展机会等都大于外企,并为个人提供创造能力平台,员工易于产生成就感;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儿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炼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六)企业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中小企业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岗位的科学设定及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阶段,改变了我国教育长期供求不足和劳动力质量低下的局面。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口开始出现并不断上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又一大问题,其问题的产生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