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业教育在中国省区的本土化探索

创业教育在中国省区的本土化探索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教育在中国省区的本土化探索江西师范大学 关小燕一、国外创业教育的先期发展是本土化的基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创业教育也取得了部分社会支持,一些团体和企业均对创业教育和活动进行资助。

创业教育在中国省区的本土化探索

江西师范大学 关小燕

一、国外创业教育的先期发展是本土化的基础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八十年代在美国教育部的发起下,创业学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1999年大约有1100所学院及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世界首届大学“创业竞赛”(他们又称为“商业计划竞赛”,或叫“创业计划竞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逐渐波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为年营业额为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面对创业者日益年轻化的浪潮,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积极培养“未来的经理人”。美国设立了国家创业教育基金。创业教育也取得了部分社会支持,一些团体和企业均对创业教育和活动进行资助。

德国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日本在课程设置上把创业教育放进了必修课的位置。日本政府还制定了《青年自立挑战计划》的政策性文件,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澳大利亚政府积极实行课程结构改革和调整,开发有关创业的综合类、工业类、商业类、远程教育的教材,并重视教学思想、教学目的、课程结构、课内的教育体系建设,在教学方法、评估考核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肯尼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开发了创业教育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创业教育的内容,如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经营管理等。肯尼亚培训与技能开发部规定:凡有条件的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小企业中心。亚太地区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与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如文莱、印度尼西亚、斐济等国都在兴办小企业创业机构。韩国的大学里流传着“大学是预备企业,大学生是预备企业家”的观念,创业成为大学生的热潮。韩国政府已放弃了开发区优先的模式,转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将高素质人才和风险资金、风险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论述21世纪的教育哲学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Enterprise Education”(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我们称之为“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也就是说,面向21世纪的人除具有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还需要获得“第三本学习证书”,即创业教育证书。由此,学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三种能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得到普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是我们进行创业教育本土化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为我们进行创业教育本土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创业教育在中国本土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美国的创业教育及创业精神的倡导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在过去30年出现了创业革命,甚至认为创业精神和创业过程是美国的秘密经济武器。美国经济由于创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创业者们和创新者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创业者们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值,当今美国财富中超过95%是在1980年后创造出来的。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的“寒暑表”,新创办企业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用于衡量经济是否处于成长期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关研究也证明: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促进关系。创业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增长快的地区。中国目前的创业活动与GDP增长速度并不匹配,创业活跃程度低于经济增长的要求。为了继续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

(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51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3万项,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5%。许多科研机构的成果因无人购买而派不上用场,使经费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我国的许多企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没有竞争力,甚至面临关门倒闭的危机,却得不到能起死回生的技术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技能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三)缓解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

鼓励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现有私营小企业仅2200万个,雇佣了全美53%的劳动力。英国在2700万工作人口中有340万受雇于小企业,工业、商业雇员有一半以上在小企业工作。意大利90%的工业企业属于小型企业,吸收了总就业人口的84%。丹麦92%的制造厂是小企业,雇佣了43%的劳动力。在澳大利亚,创办个体小企业是国民谋职的首选。新加坡人在亚洲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危机中看到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应变之策。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也表明:全国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将有65—75万找不到工作。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我雇佣,不仅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助于创造就业岗位,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四)完善国民素质,推动教育改革

开展创业教育还在于大学生直接面临着一些问题。自古以来的分配型、就业型教育消解了创业意识。大学生普遍习惯于被动就业,缺乏冒险精神和风险意识。因此,实施创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大学生对未来谋生存求事业的观念。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力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正在进入高峰期,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服务社会,将是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质量的全面检验。

实施创业教育,实际是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里,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门,如果能够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国民的创业意识与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开创事业,自觉迎接未来生存挑战,就必将更有利于完成历史重任。

三、创业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

1999年是创业教育在本土萌动的重要一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分别明确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从舆论上和实践上为创业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揭开了序幕。

2002年创业教育正式在我国启动。国家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经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的试点院校。国家教育部当年还举办了首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近两百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培训。培养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已经被提到国家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此后,创业教育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区域的高等院校蔓延开来,渐成趋势。

创业教育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江西师范大学的案例具有典型性。2003年成立的江西师大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和江西省的实际,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

(一)将创业教育与所在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

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来进行。坚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用国际化视野为学生构造一个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创业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努力进行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江西师大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2003年上半年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校学分制体系的通识教育版块,下半年率先在商学院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艺术设计等专业启动创业教育课程,2004年上学期正式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导论”公选课。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使大学生把握创业的全过程,用创业者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模拟创业过程。中心引进了联合国劳工组织“创办你的企业”(简称SYB)的培训项目,培训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开辟了“创业论坛”系列讲座,邀请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创业者和成功的企业家来校进行演讲,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教育及创业动态、创业的意义作用、创业的经验体会等,并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橱窗展览。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普及了创业知识,拓展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等学校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实际上是将中国教育注重知识,学生勤奋、踏实、谦虚,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广、视野宽、胆子大、敢冒险结合,把中国教育强调知识的严密、完整、系统,与美国教育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结合,把中国教育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自立、开拓结合的过程,使创业教育本土化的过程成为学生发挥个性、发展潜能、完善人格、提升境界的过程,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

(二)将创业教育与本土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开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取决于国民素质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只有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全面的开发,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才能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正因为如此,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各省区发展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人力资源并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而是需要去开发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依靠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存量,另一方面要开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开发人力资源,重要的任务是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必须实现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即必须注重人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建设。创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为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稳定社会,实现人民富裕的社会目标,必须切实抓好创业教育,使教育更迅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自谋职业出路,创办小企业,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两年来,在江西师大商学院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已有上千名大学生接受了创业课程的学习或培训,有数千大学生参加了创业咨询活动,有数百大学生模拟了创业的过程,较好地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学习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已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

(三)将创业教育与对本土社会的服务结合起来

高校创业教育资源与政府主管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可以最大地发挥教育的效益,充分体现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增强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利用创业教育凝聚的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上,江西师大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他们与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了免费为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培养100名创业培训师的“双百工程”,与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了使大学生享受创业培训咨询和政策项目“江南创业管理学院”,为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4050”创业项目评审、“未来创业之星”等活动提供专家支持,策划承担了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南昌市GEM创业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承接了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南昌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大学生“创办你的企业”的免费培训项目,与南昌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了“南昌市大学生创业咨询日”活动等,充分显示了创业教育的社会活力和对本土的渗透力,是社会需求与价值的直接体现。

四、推进创业教育在中国区域本土化的思考

(一)创业是高等教育的一次变革

实施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一次变革。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也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的,创业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又一体现。不仅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有重大的影响,使大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掌握自己生存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权力,更是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的转变,它需要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方法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教育有深刻的影响。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解放思想,打破陈规,实现管理和教育机制上的灵活和创新。如在招生方式、专业和课程安排与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要勇于探索和尝试。创业教育本土化的过程要求我省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创业教育重在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活动,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创业实践者的指导相结合,还要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进行创业,建立投融资和孵化机制;建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时限的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体系,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这就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任务。

(二)把创业人才培养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创业活动和效率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源泉,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长期的和潜在的,是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各类创业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尤其重要。要把创业人才的培养列为区域人才强省的重要战略,把创业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写进有关文件。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高度重视创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后发优势。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实现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通过教育和培养,改变过去创业者全靠经验或凭空摸索的现象,培养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又理性、懂得把握市场机会而又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我省经济的发展。

(三)创业要有人才和制度作保障

创业是一项工程,它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咨询、项目、培训、投资、法律、政策、孵化等,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工作、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第一要有一群执著地将创业教育作为事业来追求的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他们能以创业精神去开创创业教育事业,能将各方面创业教育资源利用运作得非常充分,能有意识地去推广创业教育事业,以自己艰苦的工作去影响他人,使创业教育事业得到有力的支撑;第二是高校领导的重视,否则创业教育就不可能进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第三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金融、孵化、舆论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使创业教育不局限在教学活动上,而在实践上得到具体推动,不局限于一校一地,而成为全社会的运动,不局限于“王婆卖瓜”,而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倡导和推动的一项事业。创业目前已成为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国家对创业且有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作为创业教育这种不以赢利为目的新兴事业,更应该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扶持。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创业教育划拨一定的经费,使其正常而可持续发展,为搞好创业教育创造必要条件,也可调动创业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总之,要有优秀人才、良好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

(四)讲究创业教育和创业策略

创业教育可以分阶段进行和推广。先搞好公立和社会力量办的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条件成熟时,可逐渐推广到各类中等和职业学校。

建立高等学校学生创业的统筹协调机制,从宏观上形成政府一条龙管理和服务体系,即教育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中小企业局,从学生的在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前的培训、指导、政策扶持与孵化,再到创业后的调控引导,一环扣一环。同时,制作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指南》,为他们创业指路引航。

要建立针对不同社会对象的创业培训体系。在城市,要重点做好下岗待业人员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及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在农业地区,还要把对农民的创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改造传统农业、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要将招商引资与自主创业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人士到本地创业,另一方面鼓励本地人士创业,并且使本地人士创业享受招商引资创业的同等优惠政策。

要培育和建立创业所需的市场。为适应各类社会人员创业多方面的需求,要建立创业教育培训市场,使之有系统教育、课程教育、短期培训;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也有成人教育;有脱产教育,也有在职教育。建立创业项目市场,使之有高科技高投入项目,也有小商品低投入项目;有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项目,也有适合个体经营的项目;有物力财力为主的项目,也有智力项目等。建立创业资金市场,使之有政府、银行、公司、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基金、贷款、债务、优惠政策等不同形式的投资。创业者们可以在市场上自由选择、购买、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