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新经济

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新经济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新经济1882年,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成为了电力工业的故乡。美国的成功,除了政治地缘因素以外,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美国第一轮的成功是实现对英国和欧洲的超越。美国企业家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美国企业得以发展的内因,也是美国创新体系具备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新经济

1882年,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成为了电力工业的故乡。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爱迪生在自己的电力照明公司合上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电力系统的电闸。至此之后,美国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明层出不穷,很快就超越了欧洲,逐步走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随着电气时代的开启,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英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增长到1894年的英国工业总产值的两倍,法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倍,世界的三分之一,可谓增长迅速。每一次技术革命的诞生地总能先发制人,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美国凭借其在电力系统领域的优势,迅速超越欧洲列强,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此后美国又再度凭借其在信息革命的先发优势,再次保持了其领先的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出现。美国在这一方面领先,就像德国在科学领域中领先一样。美国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生产,是国内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土地面积广阔提供了巨大的原材料来源,欧洲人给予的充分的资本供应,廉价移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迅速增长的人口、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两种主要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在美国迅速地发展起来。第一种是标准化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由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1765—1825年)最先提出,就是用最少的手工劳动力把制造出来的标准化、可互换的零件组装起来。伊莱·惠特尼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工厂里大批量的生产政府需要的滑膛枪。第二种是福特制生产方式。这种方法由亨利·福特(1863—1947年)于1913年最先提出,就是把汽车的零配件通过环形传送带运到装配工人手中由他们组装。这种方式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福特制生产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形式,是当时传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工业化时代的主题,就是追求更多的产量,创造更大的市场。对此,泰勒进行了理论上的创建,而福特采取了实践上的行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使美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大型工业企业,它们大规模地投资于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管理资本,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把新技术变为新工艺和新产品,不断创造出新产业,推动着技术进步,并提供组织理论。这些大型工业企业创造了巨额国民财富,甚至富可敌国,不少企业至今仍然雄踞于世界500强,主导着所在产业的发展。

大约在1900年前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的领头羊。这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美国的成功,除了政治地缘因素以外,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植根于美国人价值观中的创业精神,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或者说创新精神,是美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企业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不是土地、劳动力、资本,而是精神、信仰。正是蕴藏于全民的创新精神和白手起家取得成功的信仰,才造就了美国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美国的财富不是所有商品的存货,而是一个有机的、活的实体,是一个由观念、期望、忠诚、道德义务、远大眼光交织而成的、持续变化的结构。为了再分配而把它进行解剖,最终将会摧毁它。美国学者乔治·吉尔德说[15]:

获取一个企业的价值,与购买它相比,要复杂困难得多。如果日本人或阿拉伯人购买了整个硅谷,他们最多只能用它来种杏树、橘子树以及给旧金山人盖酒店用。

在这种充满于全社会的创新精神的作用下,美国的企业创新取得了一轮又一轮的成功,使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世界上取得越来越领先的优势。美国第一轮的成功是实现对英国和欧洲的超越。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的那样,美国人并不是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与英国和欧洲竞争,而是利用英国和欧洲的技术,通过开发基于科学管理的生产流程,在生产管理上以标准化、批量化和流水线来系统地降低成本,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成为普通民众的消费品。例如,汽车在发明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价格比较高,只有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T型车,在科学管理的流水线生产体系中,尽管付出的工人工资大大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T型车的价格大体上只有市场平均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使工薪阶层都可能消费和购买。对于制约汽车使用的道路问题,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体制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很快就规划建设了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所以汽车消费市场爆发性增长,并带动石化、钢铁、玻璃、汽配等行业的增长。

汽车产业的案例说明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精义。首先,这个市场并不是现存的,而是依靠一个新产品创造出来的。其次,如何去评价这个新产品,并不是看它的技术先进程度,而是看它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者。其三,能否有足够的消费者,主要是看产品的功能适用性和价格。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至今还存在着很大的观念障碍。我们的创新体系,对产品的评价还是存在“技术决定论”的倾向,只要在技术先进性上得到正面评价,只要发表论文和造出样机,就视为成功,并得到资源支持。事实上,样机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造出能满足市场对价格、可靠性和功能性要求的产品,这才是大多数创新者迈不过去的门槛。其四,政府、市场和社会能否为新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是技术创新能够持续取得成功的基础。由于观念创新深入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相对比较容易就制度创新达成社会共识,造就了美国无与伦比的制度创新能力,为美国的企业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美国企业家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美国企业得以发展的内因,也是美国创新体系具备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社会等级制度、也没有等级制度传统的国家,先期到达美国的欧洲移民,是受到宗教迫害的新教徒。他们在美洲的荒野中开垦,练就了乐观、勤奋、开拓的价值观,造就了平等、理性和科学的民族精神

在英国工业革命之际,欧洲还要挣脱宗教和等级制度的束缚,而美国则有条件“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美丽的图画”,形成以人权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以民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和以“资本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没有好名声,因为它往往与压迫、剥削和人民的苦难以及资本家的骄奢淫逸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按照马克斯·韦伯[16]的观点,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一部分,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以求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是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人们毕生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当一个人为数以万计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人口增长和贸易的规模上为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了一份心力时,他自然就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万分喜悦和自豪。资本主义经济区别于农业经济和传统特权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资本主义以严格的理性化、明确的目的性和谨慎的经营来获取经济上的成功。而农业经济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温饱。传统的以享受特权为特征的经济则主要是行会师傅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各种非理性的投机活动来获取基于特权享受的经济成功。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也需要考虑市场所需、出售何种物品、如何更快地销售等问题,以最大程度地获利。在资本主义精神下,尽可能多地赚钱被当作一种必需履行的天职,而赚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享乐,仅当作一种义务终生履行。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家大都摒弃了贵族阶级的奢靡,克服了暴发户的狂妄,取而代之的是低调严谨。资本主义精神倡导诚实的美德,因为这能带来信誉,而信誉恰是持续赚钱不可缺少的条件。

新教的伦理价值观铸就了一种创造精神,使美国的企业家善于创造新市场和新机制,来增加社会总财富。前面我们提到过,亨利·福特在当时美国汽车厂商支付工人日工资平均不到2美元时,就决定把工资涨到5美元,通过开发流水线作业法,反而使汽车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个案例非常典型地显示了美国企业家的非凡创造力。当日本的企业在装备制造、办公设备、消费电子等行业挑战美国的优势地位时,美国的企业家并不是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两败俱伤的竞争,而是进行产业转型,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多媒体、芯片新经济,极大地增强了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商品流通领域,在传统的百货商店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地理布局的变化和降低成本的需要,开发出超级市场、连锁店、集中采购和配送等经营模式。就是快餐,也通过开发工业化的生产流程,既保证品质的稳定和一致性,又能保证各门店交货的及时性,使得这样的产业领域也可以出现一批伟大的企业。

我国的企业家最缺少的是这种创造力,他们的眼睛只看得见已经存在的市场,只看得见已经存在的生产经营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大多数产业领域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产能过剩后要么进行惨烈的价格战,要么不择手段寻求行政权力的庇护。对于一段时间内明显能够产生利润的项目资源,如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矿产、金融牌照等,社会投资者往往不惜代价往这些领域挤,造成资源需求过剩,也引发了“带有血腥味”的竞争,是造成“权钱交易”的直接原因。我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民间资本、国有资本,投入的积极性都不高,尽管各级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但筹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根本性的改观。有一家国内著名的开发区负责人说,在招商引资时,欧美企业与本地、港台企业明显不同,欧美企业一般都不希望买土地、造房屋,更倾向于租,他们的主要精力和资源用来创造市场和开发市场;而本地、港台企业往往是要买地造房,还要极低价格和种种政策优惠。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创造力不足时,就很难按照理性的原则配置资源,这是建设创新体系主要障碍之一,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维障碍。

美国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素质,首先来源于“资本主义精神”赋予的伦理价值观,也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锤炼,美国的教育体系也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美国是一个崇尚素质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以培养对社会、产业有用的人才为己任。美国大学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因此,美国大学里严谨的学风没有变,但是教学的内容更新很快,能够教育出满足国家创新体系所需要的人才。美国教育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变革,就是推出了“工商管理硕士”(即MBA、EMBA),MBA教育自1908年首创于哈佛商学院[17](HBS),以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的一流企业管理人才——公司总经理”为目标。MBA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高层管理者和企业的决策者。MBA学员必须既具备市场的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知识。MBA教育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国际化、集团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深受工商业界的普遍认可和推崇。它主要的专业方向包括:金融、综合管理、工商管理、国际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管理、公共管理、房地产与保险、统计等。自开办以来,MBA教育一直是欧美一些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热门教育。美国《财富》杂志对美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50家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的抽样调查表明:这些公司的高层领导中1/4受过MBA教育,高层主管中,有MBA背景的不计其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的经济明显落后于美国。英国为了探索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还曾专门到美国进行考察和研究,最终发现:制约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是技术、资本,而是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因此,首先从英国,紧接着法国、瑞士也开始引进美国的MBA教育,到了60年代便形成了MBA教育的高潮,而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高度国际化和高度实践性。

自从MBA出现并完善后,美国和西方的企业家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美国的创新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财富创造方式的更新注入了动力。

美国人的素质也得益于其移民传统和开国先哲们种下的优良基因。北美大陆的第一批移民是受到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因为有受迫害的经历,所以他们对自由和平等像对生命一样珍视。美国至今也保持着移民国家的传统,不同的移民和不同的文化在“自由和平等”规则下的碰撞、交流和融合,造就了美国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眼光和独立的人格。美国的开国先哲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华盛顿在任满两届总统以后,就坚辞不就,回故里度完余生。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中就缺少这种不恋栈的领袖。美国开国之前,在战争中欠下了许多债务,先贤们在开国以后,对债务一律认账,同时又不增加税收以避免加重人民的负担,而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在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消化欠账,这就是行使政权方式的创新。美国人善于通过方式的创新来解决难题,有着历史的延续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