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经济的本地化

当代经济的本地化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当代经济的本地化在各国学者关注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本地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和加快。经济本地化是指生产要素与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空间集聚的过程和跨国公司适应东道国特定地区当地环境的过程。②经济本地化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建立起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起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

(二)当代经济本地化

在各国学者关注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本地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和加快(盖文启、王缉慈,2000;王缉慈等,2001;盖文启,2002)。所以,尽管1980年以来全球化趋势推进得很快,却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公司)。大部分跨国公司仍集中在所谓全球经济发展的“三角”(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内的一些区域和大中城市,国际贸易额和国际间的投资也主要在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增长。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才、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频繁流动的同时,更倾向于从一个区域转到另一个区域内的集聚和重组。

经济本地化是指生产要素与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空间集聚的过程和跨国公司适应东道国特定地区当地环境的过程。经济本地化的原因主要是:①经济本地化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②经济本地化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建立起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起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③经济本地化有助于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和创新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④跨国公司全球的本地化有利于克服全球扩张中的地理环境的障碍,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区域发展呈现高度不均衡的状态,即便在一国之内,不同区域之间也常常是繁荣与衰退共存、发展与停滞同在,区域内主体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的相互依赖超越了地方自然禀赋而成为决定区域产业活力的关键。个别快速成长的区域成为广大增长迟缓的地区中引人注目的亮点,并吸引着资本、劳动力等资源不断涌向这里。这其中既有围绕历史悠久的都市中心兴建的新城,也有原有工业落后地区崛起的新产业区;既有高科技产业综合区域,也有本地化的传统产业集群区域;既有依靠政府资金、政策支撑的区域增长极,也有依赖外资出口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制造业基地;更有在迅速衰落的夕阳产业的废墟上重获新生的老工业区。与其他区域相比,这些快速成长的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较高的就业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过,区域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并不表现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或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而是表现在整个区域对市场变动的承受能力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灵活性方面,那些过分依赖外来资本、外力扶持的区域往往在市场动荡面前表现出致命的僵化和脆弱。而真正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经受经济波动的考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相关产业中引领世界潮流的产业区域,才是真正成功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全球化非但没有消除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意义,反而加强了其发展的重要性。今天,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依赖自然资源所赋予的比较优势转换到依靠社会所创造的竞争优势。非常规的、与创新有关的生产活动,如R&D、中试生产和小批量生产日益向特定地域集中;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工厂以及一些“松脚型”(foot-loose)高技术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则向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的地方集中。从这种意义上看,地理集中的区位条件对于创新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创新和经济活动并非是无地理边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