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骚动心态,无助于事业

骚动心态,无助于事业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骚动心态指易受外界影响,不安定、不宁静,宠也惊,辱也惊,太在乎得失。刘备征西川时,军师庞统太在乎得失,导致在落凤坡中箭身亡。言毕,令公吏取出百多日所积公务,带出诉词被告人等。庞统太在乎个人价值的体现,太在乎功名得失,根本不理会孔明的告诫,一意孤行,不幸在落凤坡中箭身亡,欲得功名,却失性命,得不偿失。没有宠辱不惊的心态,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生。

骚动心态指易受外界影响,不安定、不宁静,宠也惊,辱也惊,太在乎得失。刘备征西川时,军师庞统太在乎得失,导致在落凤坡中箭身亡。

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也是一位智商极高的天才。他给曹操出的连环计,为周瑜火烧战船提供了条件;他给徐庶出的脱身计,保住朋友的一条命。

《三国演义》描绘庞统的才能,有一惊人之笔。庞统来投刘备,谁知刘备以貌取人,见庞统貌陋,让他去耒阳县当县宰。庞统上任后,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刘备闻之大怒,让张飞、孙乾去调查。张飞到了耒阳县,不见县令庞统。同僚曰:“庞县令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怒唤庞统来见,责问庞统“尽废县事”。庞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言毕,令公吏取出百多日所积公务,带出诉词被告人等。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多日之事尽断毕了。张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此段描写,道出庞统乃大才,但是也看出庞统还是计较官员地位的高低,嫌官小而不满,实行消极怠工,用现代语言就是不敬业。一百多天,一点公事都不干,若有重大案件,岂不耽误事。庞统计较官位,说明他太在乎得失,为后面落凤坡遭难埋下伏笔。

刘备征西川时,庞统为军师。诸葛亮派人从荆州给刘备送来一封信,言称他夜观天象,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让刘备、庞统切且谨慎。刘备一向对诸葛亮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想回荆州商议。庞统的心态骚动起来了,他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以巧言说服了刘备,急速进兵。庞统太在乎个人价值的体现,太在乎功名得失,根本不理会孔明的告诫,一意孤行,不幸在落凤坡中箭身亡,欲得功名,却失性命,得不偿失。

禅宗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接触了佛教之后体悟到自己心灵深处奥秘的一种新的境界,它与中国原有的老庄哲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著,不尘不染,心念不起。

我们对“对境无心”的理解,不是对世界万物统统淡漠,万念俱灰,而应从积极的角度理解为不受欲望所驱,不为名利所动,不被环境所扰,不因胜利而狂,不因失败而忧。

能做到“对境无心”需要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生命只有一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究竟为何生?滚滚红尘,浮华世象,名利财色,使太多的人耳目蒙蔽,于是见许多人为名利心动,为得失心焦,为世俗心扰,为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不恭而心烦……于是便见许多人碌碌而奔金钱美色,遑遑而奔荣华利禄,愤愤而对是非得失,以至于心为欲动,身为物欲。有屡遇坎坷,前途多艰者,岂能整天为之忧愁不止;有一生平凡默默无闻者,岂可常怀不平之心。长为名利财色而心动者,必无心搞事业,更有甚者断送人生。与人相处,可能有的人得罪过你,反对过你,那些让人不快之事勾起旧恨,让人耿耿于怀,经常想着记着,寻机会反击一下。心力都用在对付人上了,还有多少心力用于做事上。

人对于“得”过于计较,常常会走向反面。庞统对功名的“得”太在乎,却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周瑜对虚名的“得”太在乎,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杨松为求利益之“得”,卖主求荣,被曹操处死。许多人在生活中只要一涉及自己的利益,便是锱铢必较。有人为了一己之利,置公德于度外,不顾一切地为个人谋取私利,所得当然不少,但是失去的更多,甚至失去了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自由。

淡漠得失的人,必不会为得失而苦恼、而嫉妒、而后悔,不会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怨天尤人,焦虑不堪,痛不欲生。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人,才会整日操心,黯然神伤,埋怨天、地、人,毁其身体和精神。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得到内心的自由、充实、均衡与安宁,其他的一切如权力、地位、名利,统统是身外之物,人不应为身外之物所累,为得到或得不到身外之物而心态不平和。

没有宠辱不惊的心态,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