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伦常本乎天性,不讲付出不计回报

伦常本乎天性,不讲付出不计回报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这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坏了小小年纪的郯子。一天,郯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郯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经过多次演练,郯子竟然能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了。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意译

父母对子女们慈爱,子女们对父母孝顺,兄长对弟妹们友爱,弟妹们对兄长敬重,即使是用了全部爱心做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也都是理所当然,不能够存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果互相之间存在有一丝感激和报恩的想法,就是将至亲骨肉之间的关系当作了陌路人来看待,真诚的骨肉之情就会变成一种世俗关系了。

清心智慧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完全都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彼此之间绝对不可以存有一点儿感激的想法。假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出于感恩报答的心理,那就等于把出自真诚的骨肉之情变成了一种市井交易。

郯子是周朝人,祖上世代以耕种为生,老实巴交的父母,披星戴月地一年到头苦苦劳作,也只是混个半饥半饱。这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坏了小小年纪的郯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郯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一天,郯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病的方法。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是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郯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像一阵风似的飞快逃走了。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郯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于是,郯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郯子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郯子竟然能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了。

第二天,郯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郯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从那以后,郯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重见光明。

郯子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孝心,谱写了一首美妙的情感之曲。孝悌是人的一种本能。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感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兄弟姐妹的关系也如同这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样,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互相了解,彼此信任,情同手足。

假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夹杂有一丁点儿功利的味道于其中,便不再是纯粹的亲情,此时的付出只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回报,那么至亲的亲人之间同陌生人相比就没有区别,骨肉之情与市面上世俗的交易也没有区别,人与人之间也就少了些纯粹的、真诚的人情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