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真理终将胜谬误

真理终将胜谬误

时间:2022-08-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今天都知道,细菌侵入伤口,就会引起伤口溃烂;但在100多年前,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有细菌这个东西。第一个确切知道细菌可以使物质腐败并想出有效的办法防止细菌侵害人体伤口的人,是伟大的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巴斯德把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他的名声大了起来。他给巴斯德写来了一封信,说明这个成功应该归功于巴斯德的实验。

我们今天都知道,细菌侵入伤口,就会引起伤口溃烂;但在100多年前,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有细菌这个东西。因此,人们遇到战争、疾病等侵袭,受到伤害的人大都会因伤口溃烂而死亡。第一个确切知道细菌可以使物质腐败并想出有效的办法防止细菌侵害人体伤口的人,是伟大的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发明的消毒法至今仍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着。

1822年12月27日,巴斯德出生于法国米拉省的多尔城。父亲约瑟夫是个皮匠,母亲是劳工的女儿,家里很穷。巴斯德9岁时才进入小学读书。正是因为家里穷,他比别的孩子更用功。上中学时,他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地努力念书,连头也不抬起来看热闹。18岁时,巴斯德到柏桑松的皇家学校读书。因成绩优秀,学校要他担任数学和物理的助理员,由学校供给膳宿,每年300法郎薪水。巴斯德的父亲约瑟夫是有远见的父亲,认为他应该继续深造。1843年夏天,巴斯德又考取了巴黎师范学校学习化学。

在学校里,最使巴斯德感兴趣的是关于结晶体的研究。酸性盐类的结晶通常有两种,这两种结晶体的数目都相同,形状和距离也一样。但其中的一种,经过旋光器的测验是旋向右边的,而另一种是旋向左边。而异性酒石酸却既不向左旋也不向右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当时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美国的皮奥等人都说不清楚。巴斯德为此花费了近5年的时间做了许多分析研究和实验,终于揭开了它的秘密。这就是物质的旋光性是由分子形状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巴斯德把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他的名声大了起来。巴黎科学界都知道了巴斯德,老化学家皮奥和巴斯德成为好朋友。这奠定了巴斯德一生的研究方向。

巴斯德毕业以后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关于酵母的实验。当时他在立丽大学做教授。他把一个学生的父亲拿来发酵的酒斗带回实验室,放在显微镜下一面看,一面做记录。一直研究了一年多才得出初步结果:“如果酵母是好的,就长得很圆;如果不好,就会变得很长。如果实在太坏,那就变得更长。”巴斯德想进一步弄清楚酵母到底是什么,他拿这些“小生命”来实验。他把发酵了的牛奶放在显微镜下,看见有一些圆圆的小球,跟发酵酒汁中的酵母一样。他把一些灰色小球取出来,像种子一样播种。这些小球果然在新鲜的液汁里生长起来,生出更多的小球,跟它们本身一样。巴斯德想:使牛奶变酸的确是一种有生命的小东西,使酒变酸的也是这种小东西,那么,这些有力量使物质变坏的小生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巴斯德又回到他的母校巴黎师范学校做教授。他在学校的一个小阁楼里工作了10年,做了很多实验。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了。这本书使巴斯德清楚地认识到:那些细小的微生物的生命一定是从微生物繁衍起来的。巴斯德决心要彻底弄清这些微生物到底为何物。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他用一种特制的曲颈瓶,放些容易变质的液体,然后把它煮沸,杀死液体里任何活的东西。瓶子里原有的空气也被水蒸气排除出去。他把这样的瓶子保存了4年,里边的液体并未变坏。巴斯德由此证明:发酵、腐败等作用,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与液体接触的结果,如果外部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跑进去,任何液体本身也产生不出细菌来。

为了弄清楚各处的空气是不是都一样带有细菌,巴斯德带了20个直颈瓶子,爬上阿尔卑斯山顶峰。时值隆冬,天气很冷,满山的积雪。巴斯德把瓶子高高地举过头顶,以防止自己呼出的气传到洁净的液体中去,然后,用在火里消毒过的钳子把瓶口打开,放入空气后立即把瓶口封闭。最后发现在20瓶之中,只有一瓶液体变坏了。由这个实验巴斯德得知:各处空气中所含有细菌的多少是不一样的,越冷的空气细菌越少。巴斯德的这个实验,使生物学和医学走上了新的道路。但是,反对派却继续起劲地反对和谴责巴斯德,他们确信“自然发生说”,认为极小的微生物并不需要母体,并公开宣称,已经“确实证明了生命自然发生的事实”。巴斯德决心用确凿的事实来驳斥这些因循守旧的家伙。

1864年4月7日,巴斯德在巴黎大学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说。听众成群结队涌向巴黎大学,有学生,有知名科学家,也有政府各部大臣、小说家等,几乎占尽了当时所有社会各界的人物。巴斯德冷静地走上讲台,把讲台当作实验室,边讲边作。他给听众看他那简单的瓶子,哪个曲颈瓶子里的液体已经藏了4年没有变化,而哪个直颈瓶子里的液体是坏的。他说:“这两个瓶子里装着同样的液体,周围是同样的空气,瓶口都是封着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直颈的瓶子里,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可以掉进去碰到液体,就使液体腐败;在曲颈瓶子里,空气里的细菌要碰到液体是很困难的。”

真理终于战胜了谬误。一个以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做出了赞成巴斯德意见的决定:“只有生命才能产生出生命。”这个科学真理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此后不到一年,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李斯特就第一次用石碳酸消毒防止伤口腐烂,收到完满的效果。他给巴斯德写来了一封信,说明这个成功应该归功于巴斯德的实验。他说:“伤口腐烂完全是因为细菌侵入,经过消毒,细菌不能侵入,伤口便容易愈合了。”后来,李斯特把这个方法介绍到了爱丁堡医院,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今天的外科消毒还一直沿用这种方法。

科学发展需要实验,科学研究需要实验。科学实验虽然有时候是很有趣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单调和枯燥无味的,必须以极大的耐性、毅力和决心去进行。巴斯德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1876年在巴斯德54岁时,为了从事炭疽病的研究工作,他给公共教育部长写了一封信,要求给他配备一名青年医生做助手,还要求增加经费。巴斯德是个急性子,还未收到来信,他就向兽医布德要来一些患炭疽病的血,研究炭疽病菌。但在对待科学实验上,巴斯德具有惊人的耐性。

当时的人们对于细菌致病的事实和理论的认识还不深刻。巴斯德指出:炭疽病是由一种小杆菌引起的。而另外一位科学家达瓦因不同意。达瓦因认为牛羊在那倒霉的地方纷纷死去,不是因为感染了炭疽杆菌,而是由一种腐败性的中毒引起的。怎样来证实孰是孰非呢?当时,德国年轻的微生物学家、内科医生科赫(1843—1910年)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从死公牛的眼睛里取出一滴淡液体,放进有营养的肉汤里去培养,等杆菌长大量繁殖后,取出一滴液体,再放进另一份培养液里去培养;等杆菌再度繁殖,再取出一滴含菌液放入第三份培养液里去。如是者8次,最后科赫取出第八瓶这样的一滴含菌液,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得病死了,从白鼠体内又找到了炭疽杆菌。这个实验说明: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

但是达瓦因还是不相信。他认为小白鼠不一定是炭疽杆菌致死的,也可能是从公牛那里取得的液体里含有致死的毒物,虽然移植8次,还是有致死的毒性。

看来还是得用严格的科学实验来证实。巴斯德开始了另一类实验。他用一个烧瓶灌满了不含菌的药液,然后滴入含有炭疽杆菌的动物血。不到几小时,烧瓶里充满了繁殖的杆菌。然后,他从这里取出一滴含菌的尿液,放进第二个装满无菌烧瓶里继续培养,这样重复进行。如是者100多次。巴斯德从第一百瓶里取出一滴含炭疽杆菌的培养液注射到小豚鼠身上,小豚鼠也死了,从死鼠体内又找到了炭疽杆菌。达瓦因无话可说了。

在试验用炭疽杆菌做成菌苗来给牲畜预防炭疽病的过程中,巴斯德也取得了成功。巴斯德发现,鸡霍乱菌只要培养的时间比较长,病菌的致病毒力就降低了。用这种减毒了的病菌注射鸡体内,鸡不但不生病,反而得到抵抗这种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

巴斯德开始用延长时间的方法来处理炭疽杆菌。但他发现炭疽杆菌在不利的条件下变成一种孢子,这种孢子能存活好几年。在100℃的开水里还能保持活力达10分钟之久,干热150℃还能活1小时。经过无数次摸索实验,巴斯德找到了不让杆菌变成孢子的办法,这就是加热到42~43℃,在此温度下,再把装培养液的烧瓶用棉塞塞好, 让它和空气接触。这样的培养液,有的跟空气接触1天,2天……有的一直到1个月,2个月。最后巴斯德确定了:把炭疽杆菌培养液加温到42~43℃,和空气接触10天,这样的炭疽杆菌不会产生具有坚强抵抗力的孢子体,却保存了使动物获得免疫性抗病能力。成千上万的牛羊牲畜用这种免疫注射得救了,法国畜牧业得救了。

免疫方法的成功是巴斯德的一个伟大贡献,他开创了科学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从巴斯德的成功之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信心、有毅力更有科学头脑和方法的科学家。他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不辞辛苦地做实验,直至取得成功。巴斯德把微生物学研究与工业、农业和医疗时间结合起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也给生物学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他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近代消毒、防腐方法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为战胜各种传染病指出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基础。许多学者沿着巴斯德开创的细菌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道路继续前进,使得许多令人谈虎色变的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甚至从此绝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