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当代“诗教”的当行与可行

中国当代“诗教”的当行与可行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肇始于孔子的“诗教”大致与我们今天的“人文教育”内涵相当,其以人的伦理道德和立世原则为关键,熔知识教育、审美教育和人生教育于一炉,凭借对诗歌的创作、沉思和援用,进而提升至对人自身甚或整个时代思想、修为的反省与引导。比之其他民族,中国当代诗人的童子功可能是最差的。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样式。

中国古代肇始于孔子的“诗教”大致与我们今天的“人文教育”内涵相当,其以人的伦理道德和立世原则为关键,熔知识教育、审美教育和人生教育于一炉,凭借对诗歌的创作、沉思和援用,进而提升至对人自身甚或整个时代思想、修为的反省与引导。“诗教”担承着包括文学、艺术、美学、思想、道德、伦理等全方位的精神气质养成和社会教化功能。而当下对于现代人而言,因从学校获得的新诗教育相当有限,所以来自这个向度的哪怕是单纯的艺术熏陶都难以实现,遑论其他。

学校教育是中国人文化接受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保障,我们充分信赖也充分依赖学校教育,我们最初的也最宝贵的文化经验主要来自中小学教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求学时代的人生航标。许多人坚定不移地认为教材上强调的就是重要的,教材上忽视的就是无关痛痒的,所以教材的编写者实在应该慎之再慎。可是我们的教材中很少有新诗的内容,也就是说一个人十几年校园生涯中几乎没有经历像样儿的新诗教育,小而言之这种格局不利于提高个体的文学品位,大而言之它已伤及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素质。

翻遍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实在找不到几首新诗,当代的、时间切近的更少。在应试模式的教学中,对新诗能够背诵、朗诵足矣,至于揣摩意境、体会高妙则在真实教学中很难发生,考场作文更有一个“不能写成诗歌”的要求。我们多数中小学老师欣赏新诗的能力是很让人担心的,不要忘了他们所受的新诗教育也相当有限。对于新诗,我们的课堂依然在强调句式整齐、使用韵脚、节奏鲜明与便于诵读,这表明太多的人对新诗的当下形态毫不知情。

到了大学,我们的新诗教育就更加可怜。强调写诗的中文系全国也不易找见,至于说到还要读诗,不是出于考试,也必是出于研究的考虑。中文系尚且如此,别处就更无从提及。我们这个民族曾是很有培养诗人经验的,可惜始于发蒙几乎贯穿一生的这一种经验成了历史记忆。比之其他民族,中国当代诗人的童子功可能是最差的。学校没有拿给新诗教育,却仍有一些诗人出来,仍有一些好诗人出来,这多多少少让人觉出了一点儿悲壮。

对照新诗,古诗在教育理念中处境稍好,但是新诗是用现代汉语和现代观念完成的,它肯定是对现代生活的更生动、更精准、更有效的表达。除了学校教育,新诗在家庭、在社会更宽广的教育环境中能占多大比重?能不能有一席之地?结论说出来会很得罪人的。去过俄罗斯的人莫不对这个国家人民的诗歌素养挑指称奇,进而敬慕、感佩得不行,据说俄罗斯教育孩子时会让他们背全本的普希金、半本莱蒙托夫。

诗歌是人类精神气质的提炼、艺术禀赋的绽放,是一种表达人生、社会的艺术奇迹,比之其他文学文体,它更智慧、精致而纯粹。可是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客观上造成了与新诗的对立,学生在考试的高压之下,首先拒绝的就是新诗,这当然会带来新诗教育的失败。当代诗歌不能穿越当代,也就很难做到薪火相传,这应该引起全民族的警觉。

既然教科书上不能给我们提供多少新诗经验,诗歌的润泽就只能来自别处——课外书籍、网络,还有道听途说。我们注意到,纵使在这个热衷于读图的时代,纵使是在诗歌边缘化的背景里,纵使是在很不耐烦、偏爱第一人称、不肯分辨细节、通常含糊其词的现代人中间,读诗依然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现代行为。想到他们手上没有质量保障的文本,想到他们实在有些清贫的新诗经验,我们满心的不安。

如果还可以勉强用上“热烈”这一前缀,那么它是属于诗歌表达/写作的,而不属于诗歌阅读/接受。提及诗歌,诗人们立时就会陷入一种伤悼的心事里,在大家看来,时下的诗歌领地正被大众媒介一点点蚕食,为诗辩护几乎成了他们的应激反应,而群起捍卫被视为一种职业伦理。这种防守是一个诗歌事件,更是一个社会事件。诗歌动用了太多的精力去证实自身的合法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一直是在争取发展空间问题上拼命角力:一方面反复申明自己的贵族身份,一方面不断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以找回旧日的荣耀与阔绰。比之创作,人们更在意的是诗歌在多宽广的场面被阅读。诗人的两手在不停地奋力挥舞,更多地是在为诗歌维权,实在伤了不少诗歌创作的元气,可收效不大。

与严重蔑视新诗教育的时风相比,让人背脊生凉的是现代中国人很少有谁没写过新诗。中国诗人就是这从数以亿计的诗歌写作者中艰难走出的极少数吗?没有导师,没有准备,没有参考,一切只靠天照应。一大群人在暗夜中摸索,走了太多的弯路,多数人跌倒后再未爬起,只有寥寥几个才侥幸获得成功,他们付出的代价何其沉重。

在中国,今天诗人的绝对数仍很壮观,巨大的诗歌产量会让自负的唐人咋舌。有人估计,现在每年发表于报刊(特别是民间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上的诗歌有几百万首。要知道现在以诗歌名义写的一些文字,有的文体很是可疑。究竟有多少是诗,有多少是好诗,我们猜得出来。对此,我们学校的新诗教育一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除了所选作品数量奇少,还有诗歌观念“奇旧”——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学校里的教育仍是舒婷的《致橡树》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现在这种教育气氛、文化气氛,是难出好诗人的,这很让人难过;更让人难过的是这种气氛降低了全民的诗歌素质,如果时代足够文明,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诗人。可以不夸张地说,正是我们与诗歌的距离,最终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艺术素养的成色。

诗歌不只是诗人的事情,而是全民的事情。当代诗歌的“墙里热墙外冷”,诗人只能“自我抚摸与相互抚摸”已成不争的事实,曾几何时,我们是令世界仰视的泱泱诗歌大国,也早早就认识到诗歌的深刻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我们的文明史从来不曾疏远过诗歌,诗歌一直是“有为”精神产品,它几乎是传统中国人每日必修的功课。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样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语言的独特性、思想的丰富性、感情的主观性、审美的创造性等等,使诗歌接受起来可能有些不便,但这些恰恰是一切高雅艺术的共有特征。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可以蜂拥而上、人人可无阻力欣赏的作品通常都是层次不高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在大众文化语境里实现一种捍卫。诗歌经常和艺术、美联系在一起,往往呈现着一种美好的境界。人是文化动物,须知诗歌功底是人最优秀的文化艺术素质。

富足的生活与诗意的栖居。新诗可以舒缓人的社会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可以加强人的语言能力、想像力、美学素养,可以完善人的品格和精神,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潜力,可以提高人的生活和处世品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会是对立的,富足的生活与诗意的栖居也不是矛盾的。其实严格说来,物质文明只是过程和手段,精神文明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不是说富足的生活一定会走向诗意的栖居,这中间还需要我们太多的艺术经营与维护。诗歌是一种知识形式,是一种艺术创新,是一种审美教育,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诗言情”,诗歌的特质特别适于提升我们“求真”“乐善”“爱美”的人生境界。所以,有效地推动诗歌教育,尤其是新诗教育,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道义,一种社会责任。

学校是诗歌教育的重要入口与出口。诗歌是唯美、深刻的回望,只要与诗歌哪怕只结一小段儿尘缘,或写或读,我们的人生就会不同,这就是诗歌的意义。“诗教”不是我们简单知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语文教育,而是承担人文教育的各个方面,甚至全部的社会教育,这样重要的使命可行也必行。为改变学校新诗教育的落后局面,并且还要让它成为中小学人文教育重要内容和排头兵,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面入手:

新诗的多选与优选。首先,要摆脱新诗数量的严重不足问题,至少要做到与同期其他文体的均衡,最好是有更多倾斜,从而直观地改变对新诗的歧视态度。其次,要选择能够充分代表百年新诗史成就的精品,力避“内容大于形式”“思想大于情感”“德育大于美育”的窠臼,“寓教于理”的同时也要做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美”。再次,要兼顾时代特色与学生能力,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层次,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诗作,选诗不应与当前诗坛过于脱节,以致造成学生对教材的不信任。

提高教师新诗素养。教师应该是新诗教育的内行,我们不苛求教师一定是新诗积极的写作者,但他至少该是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他一要有宏阔的新诗歌知识视野,二要有开放式品鉴的驾驭本领,三要有融会贯通、延展启迪的艺术能力。诗歌因为暗示、象征等手法的广泛运用,常具隐喻性,外行人很难真正接近,所以对一名新诗教师来说,这种专业性是必需的。再好的选诗,如果遇不到一个内行的教师,学生也得不到原本应得的艺术营养,这是不可原谅的疏失。

新诗成为考试内容。我们不得不重视中国特有的考试机制和考试文化,什么内容一旦进入考试序列,特别是中考、高考序列,就会获得全社会的重视。事实上,没有新诗内容的语文考试,肯定是不完备的。诗歌是语言的最高、最凝练形式,理应成为语言考试内容的首选,可多年来或者因为一种惯例,或者因为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诗歌素养,或者因为诗歌的标准不容易把握,评分难度大些,新诗几乎一直被拒于考试门外。中小学校呼吸的是应试文化的空气,不考试的内容,也就没人在意。

诗歌里有一种永恒的清洁精神,新诗是现代人的精神憩园,是难得的人生旅伴,它也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灵魂的最后归宿。一个疏远诗歌的民族是可怕的,新诗教育,人人有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