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过印度洋》说到“美丽汉语”

从《过印度洋》说到“美丽汉语”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艺术与科学”,科学的处境现在还好,艺术则少人待见,重实用、效益,轻文化、艺术的事情常能遇到,而我们母语的诗性品格也越来越被人忽视,不少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甚至不如英语。周无有意挖潜汉语的绘形功能,《过印度洋》显然是一帖气韵生动的画屏。《过印度洋》虚实交融情文并茂,隽永清丽感荡心房,音韵铿锵引人共鸣。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艺术与科学”,科学的处境现在还好,艺术则少人待见,重实用、效益,轻文化、艺术的事情常能遇到,而我们母语的诗性品格也越来越被人忽视,不少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甚至不如英语。汉语是中国人精神、人格和生命的一部分,汉语表达的粗糙差不多就显示着中国人思想的粗糙。纵使是当代的名家名篇也每见语言瑕疵,其他场合的文字则错漏更多,更让人领略不到“美丽汉语”的风采,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其实,“从前”的我们曾经特别出色。

魏巍《我的老师》作为散文佳构哺育过几代人,作品中提到的蔡芸芝老师教孩子们背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也同时被人深深铭记。这几句诗出自周无的《过印度洋》,接下来的内容是:“那里是非洲/那里是欧洲/我美丽亲爱的故乡/却在脑后/怕回头,怕回头/一阵大风/雪浪上船头/飕飕/吹散一天云雾一天愁。”《过印度洋》抒发的是周无赴法留学途经印度洋时的感怀,发表在1919年的《少年中国》上。1919年,现代白话文还是蹒跚学步刚刚启程,但这首诗即便现在读来也是精美非凡,它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奇迹,也是现代汉语表达的奇迹。《过印度洋》的出现归功于周无深厚的国学功底,也得益于他对白话文的感应天赋,更扎根于他对祖国的眷眷恋情。

周无(1895~1968),号太玄,巴黎大学理学博士,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系生物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政论家。曾任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他是我国腔肠动物研究的开创者,填补过我国水母研究的空白。周无著作等身,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动物心理学》等7部生物学专著,《古动物学》等11部译著,还主编过《世界科学译丛》、《中国动物图谱》等书籍。周无的科学成就举世瞩目,同窗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反正前后》中写道:“他多才多艺……会做诗,会填词,会弹七弦琴,会画画,笔下也很能写一手的好字。”周无没有成为诗人,但作为科学家的周无一生业余写作的两千余首诗词,“字斟句酌,无论长言短咏,皆极精思”(钟树梁语)。他对母语表达的热爱与脱俗表现,堪称一代楷模。

《过印度洋》甫一发表,赵元任就欣然谱曲,之后它被广泛传唱;朱自清亦甚赞赏,将其编入《新文学大系》;此诗入选当时的中学课本后,更产生了极好的反响;胡适在《谈新诗》里说它“是带词调的”,是“一半词一半曲的过渡时代”的代表作。现在看来,《过印度洋》已是颇为成熟的新格律诗,前五句是道地的新诗,后三句却带有较明显的词调,新旧表达各司其职,其妙在前后提携照应浑然一体,意境连贯不露半丝裂痕,作品节奏跌宕起伏收放裕如,极好地重现了作者离开祖国远渡重洋之时难平的心潮。《过印度洋》以白话写成似也受到了时风的吹拂,但其境界主要还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滴沥。此诗的顿数和言数皆有定律,有对称布局而无僵硬之感,可见作者已在中国古典表达与现代阅读之间找到了一个珍贵的平衡,具体点儿说,可包括东方与西方、典雅与通俗、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平衡。作为“美丽汉语”的范例,《过印度洋》至少能够带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

一是演示了汉语的绘画美。周无有意挖潜汉语的绘形功能,《过印度洋》显然是一帖气韵生动的画屏。诗的前半部分临摹眼中所见,作者借重“圆天”、“大海”,“黑水”、“孤舟”,“云头”、“海鸥”三组意象,展示了特殊心境下海上的独特风光,视线时远时近,时高时低,时仰时俯,时实时虚,立体把握周围物象的颜色、形体、光影和声音,把自己的耳濡目染完美地捕捉入诗。写天,凭一极具生活质感的“盖”字,写环境的静穆空寂;写水,用一带有人化色彩的“托”字,写心事的辽远浩茫。接着作者以“远看不见……也看不见……”写自己的眺望努力,写自己的心理期待,可“云头”、“海鸥”就是全部所得。两个“只”字,写出了作者“求而不得”的无限惆怅、无尽失望。诗的后半部分依托快意书写,那种豪迈之情最终有效地消解了此前的低落心绪,也使一种滞重、沉闷和苍凉渐渐弥遁于无形,人们读后内心温婉平和。全诗画面感强烈,其情其景简直呼之欲出,这里没有画笔,有的只是作者对汉语绘形功能的娴熟驾驭。杜甫《兵车行》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前一句就有四个动词,贾平凹说这七个字就能拍一段很长的电影,而84字的《过印度洋》展示的丰厚意蕴同样是一般字母文字很难企及的。

二是验证了汉语的诗意美。在《过印度洋》中,周无把自己远渡重洋留学途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复杂感受交付母语来记录。他在自己的诗论《诗的将来》里曾强调诗主情,这首诗中作者的心绪便在他乡与故乡间徘徊摇摆。两个“那里”遥指他乡,抒发了探求真理的坚毅;一个“却”字,道出了离别祖国的难舍。不能让理想和事业半途而废,必须勇往直前,重复的“怕回头”,表现了作者虽然思乡情切但终于决定暂时割爱的心路历程。“一阵大风”令“雪浪上船头”,“吹散一天云雾一天愁”,困难和挫折反倒使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以真理报国的前进步伐变得坚实有力。整首诗的色调也有一个由忧郁向晴朗转化的趋势,前半部分重写景状物,后半部分重抒情言志,与中国传统诗词的路数完全一致。《过印度洋》立于古今中外的时空交叉点上,文字简洁、自然与唯美,取意耐得住端详与凝思,它改变了同期或稍早的那些白话新诗缺乏深沉情调和丰富寓意的流弊,有着接近完美的形式,有着特别深邃的主题。周无虽潜心科学,却一生写诗填词愉悦身心,其母语写作的自信与自觉是对汉语精神的深入体认,也是对汉语“诗性品格”的默默坚守,他做的是一个中国人最该做的事情。

三是展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过印度洋》虚实交融情文并茂,隽永清丽感荡心房,音韵铿锵引人共鸣。作品语言的音乐美首先得益于周无对汉字声调以及汉字形音义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中国语言有很多韵律变化,这与音节有很大关系。汉字有一定的调值,有阴、阳、上、去四声。这构成了中国语言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平仄相间,适时的断与连,化坚硬为柔软,《过印度洋》有着音乐般悦耳的语感。作品语言的音乐美还得益于周无对中国古典诗词驾轻就熟的“童子功”。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瑰宝,应该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从一定意义上说,它的深入程度决定了中国人姓“中”的纯正程度。汉语的精神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品位的最高标准,也是炎黄子孙间情浓于水的灵魂保证。《过印度洋》信赖汉语,它从汉字诗性思维出发,以极富音乐感的形式最大可能地接近了汉文学语言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汉语这一伟大创造,沉淀着华夏民族数千年来感知人生、体察世界和呈现时代的诗性特质,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别需要我们忠诚捍卫。

当代中国学生的“英语崇拜”有目共睹,有人测算过,不少中国学生三分之一左右的学习时光都用在了英语上,分配给母语的精力却少得可怜。加之他们为应试而读写,更使本就有限的语文学习走上歧路。作家余光中曾著文《哀中文之式微》,白先勇也说过“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大家都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汉语频频受伤的一幕一幕十分触目惊心。一些著名高校新生入学时语文能力测试成绩奇低,某知名老牌学府考第一的竟是个外国留学生。说英语比说普通话更流利的中国人所在多有,当下文学中像冰心、老舍、沈从文那种精致表达也不易找见了,“美丽汉语”几乎成了一个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梦。

除了《过印度洋》,我们还能见到周无《去年八月十五》、《黄蜂儿》、《夜雨》和《小歌》等多首新诗。这些作品也同《过印度洋》一样,充分甄别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异,注意炼字炼意,大到民族忧思小到个体悲喜,都借助美丽汉语一一呈现。如果说任何民族文化的特性都展示在自己的语言中,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民族性,放弃母语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命。在当下,必须避免消费汉语、冷落汉语,进而守护汉语的美丽与神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