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让谁富有》

《金融让谁富有》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维迎, 1984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 1990年 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 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获博士学位;前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Image

 

张维迎, 1984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 1990年 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 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获博士学位;前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思进,纽约大学高级金融专业进修班毕业,纽约市立大学电脑科学硕士。曾任银行家信托( BankersTrust)和纳斯达克(NASDAQ)高级金融软件开发师、瑞士信贷( CreditSuisse)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国银行证券公司( BankofAmerica Securities)副总裁;目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

Image

 

Image

Image

倪金节,财经作家,现任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评论主笔,同时为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上海证券报》和《第一财经日报》特约专栏作家。常年研究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汽车产业三大领域。对 2006~2008年全球通胀形势, 2009年中国信贷井喷、房价暴涨和资产泡沫有过前瞻性的分析和预警。

前些日子,张维迎造访杭州。除了出席一个论坛,作了几场演讲,接受了媒体专访外,他顺道推销了自己的新书——《市场的逻辑》。咋一看书名,和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有几分相似,但区别的是,在《金融的逻辑》中,陈志武试图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不管是如何个追溯财富基因、怎样地解读资本密码,或是要如何地剖析危机迷局,目的就是为了探究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而在《市场的逻辑》里,尽管也有捎带提及“金融危机”,也曾一度谈到“市场失灵”,但张维迎的论述重点是市场本身,即要把众人的视线或思考的角度真正地带回到以下议题:到底什么是自由市场,什么是市场的逻辑,对于市场的缺陷人们又当何以面对、如何作为。

书的一开始,张维迎就开门见山道,所谓市场的逻辑,就是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更通俗地讲,利己先利人。这个不难理解,比如说,生产者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管理者要有一批忠诚的员工追随,就必须给雇员足够好的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并对后者的职务行为承担责任……市场就是这样的,每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最终都会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对此,荷兰人伯纳德 ·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语言》中和英国人亚当 · 斯密在《国富论》中都早有阐述,而人们所熟知的便是那句“市场有只无形之手”。

 

Image

 

虽然有恰当的制度安排,但市场并不总是完美,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倘若张维迎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但这个市场却时常漏洞百出、功不抵过,那么,它是否还值得人们去追求和捍卫呢?对于这些疑问,该书都给予了回应,读来令人心悦诚服。书中写道,市场失灵是难免的,它包括市场赖以运行的法律环境往往是不完善的,人不全然是理性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市场总会受到各种各样反对力量(特别是既得利益团体)的干扰。但人们很多时候习惯于把现实遇到的麻烦归咎于市场的失败,比如说,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市场自然地成为了替罪羊,政府救助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目的的经济学家像极了机会主义者,竟然还开始大肆宣扬起计划经济、政府干预的理论主张。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已30多年、人们享受着市场经济成果的今天,这种倒退的论调令人遗憾。

这就好比是小品《卖拐》,范伟原本没有瘸,但被赵本山忽悠着、忽悠着就真的变“瘸”了,最终还拄上了拐杖。在张维迎看来,说市场是不可信的,于是转而大谈特谈政府介入、行政干预,这就相当于赵本山的忽悠,当反复灌输错误观点,再加之不当的行政手段,自由市场也就丧失了其“应有之义”,即便市场本身有只无形之手可自我调控,但最后结果也会不伦不类、不足采信了。

有句话说得好,尽管民主有许多问题,但它确实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佳产物。这番评价也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因为种种局限,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效应”,但却又可以通过内在机制和制度安排得以解决,它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平、效率、平等、竞争、自由以及产权的实现,不过,也有人问了,自由市场经济,究竟让谁富有了?

提问者是陈思进,一位金融企业的资深顾问、知名财经专栏作家。他在《金融让谁富有》一书中直击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华尔街长年累月处心积虑,靠‘御用’经济学家极力鼓吹借债消费、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利用各类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用庞氏骗局绑架了全世界。”很显然,关于“谁富有,谁贫穷”,“谁被谁卖了还在为那个谁数钱”的讨论在陈思进那里根本不是什么难题,答案很简单,就是某国政府、华尔街的某些金融巨头、某些背后操纵的财团、甚至是某些个人的幕后黑手。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奇,早在宋鸿兵的那本《货币战争》畅销时就影响甚广、流传至今了。对它,外界有个较为统一和共识的称法,叫“阴谋论”,它认为不管是石油交易,还是金融市场,一些操纵者总是能买空卖空、上下其手、游资炒作、狙击股市,目的不仅要把持一国财政,更要控制全球经济。当然,在陈思进的书里,这类群体被称为“金融霸权”,如果换一个叫法,说是“金融美帝国主义”也毫不为过。

倘若把目光从国际移到国内,自由的房地产市场同样问题多多。在倪金节看来,它的泡沫着实很大,大到已是仅次于华尔街金融泡沫的全球第二大泡沫了。按理说,张维迎笔下的自由市场理论,房价应该回归合理,围绕正常的价值上下波动,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市场错了吗?或者说,市场失灵了吗?倪金节在《好泡沫还是坏泡沫?——中国经济的出路与重生》中历数了国内高房价的种种“罪”与“罚”,它包括:政府炒地、开发商囤地、腐败频发、银行业与房地产纠缠交错。如今,我们实实在在看到的是,高房价打垮了 80后一代,让其无奈地沦为了最没志气的一代,高房价也破坏着社会稳定,让安居乐业、和谐共处遭遇威胁。

还记得张维迎的“卖拐说”吗,或者,还记得陈思进的“金融霸权”吗?它们都指向一个事实,那些高喊全球化、高举市场旗帜的往往却是最别有用心、最反自由市场、最需要反垄断的。正如倪金节在书中针对当前的高房价,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终结土地财政、推出物业税和堵死疯狂投机。后两个虽然是办法,但不是最重要的办法,终结土地财政才是确保房地产交易市场重回理性、归位价值的主要杀手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能看得懂房价虚高究竟是好泡沫还是坏泡沫,也可能回答得了金融到底让谁富有了,但我们可能看不懂什么是自由市场,因为我们或被灌输了错误的理念,或被眼前纷繁的现象所迷惑,所以,要冷静,要理性,更要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