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五辑世态原该有炎凉

第五辑世态原该有炎凉

时间:2022-08-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世态原该有炎凉  人在人情在,人走两分开。世态炎凉,古今如此。  “世态炎凉”反映了人的势利倾向,固然不好。这样的德性和政绩,还有什么可感叹,怨什么世态炎凉!享受一下人走茶凉的待遇是很顺理成章的。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人走茶凉”,大多也不过是感喟于此吧。

  世态原该有炎凉

  人在人情在,人走两分开。世态炎凉,古今如此。

  是平易近人,还是盛气凌人,是以情动人还是以势压人,人走之后茶热茶凉便知分晓。

  一般说来,人对于世态炎凉也好,人走茶凉也好,感受上都没有什么好滋味。俗话说:“人在人情在,人走两分开。”时世飞逝,又到了换届选举的时期,一部分同志要退出领导岗位或换岗,另一部分同志要进入领导角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位子的变动,可能导致部分人心态失衡,人们可能不似从前那么熟络。《隋唐演义》中说:“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于是便有部分同志精神不振,牢骚满腹,感到落差很大而哀叹人心不古。

  “世态炎凉”反映了人的势利倾向,固然不好。但对那些人一走茶就凉的干部,难道自己就不值得反思、值得“暗忖”?人既走了,是不是有必要将茶总是热着,或者说,你对人何恩何德,值得别人心怀感激之情,始终热情如一。如果你那时尽打个人算盘,也许能博得上级当时的欢心,也许能给个人带来暂时的荣誉和利益,但最终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人心的考验的。尽管那时趋炎附势之徒将那茶总是给你热着,但人一走,茶必然变凉。“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别感叹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现象反映本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主题歌唱得好:“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今天的各级干部,无论所任何职,都有个上任卸任、工作调动的问题。对于每个干部的政绩,群众心里自有评定。曾有传媒报道:一是某区委书记调动工作时,群众含泪数政绩。二是某县委书记易地做官时,群众鞭炮送“瘟神”。反差何以如此之大?因为前者“心中只有群众,惟独没有自己”;而后者则是“心中只有自己,惟”独没有群众”。扪心自问,你在位时究竟做了哪些事?是以工作为重,开拓进取了,还是以人为壑搞小圈子;是平易近人,还是盛气凌人;是虚怀若谷以情动人,还是心胸狭窄以势压人;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还是贪图钱财,肮脏交易。如果是后者,你怨得了群众?如果是前者,人心都是肉长的,除个别小人外,人们断不会绝情。

  前日下乡,在某镇获悉曾在该镇当了三年多“一把手”的A君,离任半年后旧地重游,该镇的群众看见只当没看见一般,镇机关一些当年的“老部下”也只是点一下头,不理不睬,很是冷淡。A君感叹:真正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我问知情者,何以如此?告知:A君在该镇时,心思全不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压根没有为地方上办一件群众称道的实事,面貌依旧,河山未改,坐失沿海大发展的大好时机。他小家庭安在县城,做“走读官”,惟一的公车成了他的专车,一周下来连开会加办事在镇里呆不了三天,群众说他“只摸县太爷的门,不摸老百姓的门”。这样的德性和政绩,还有什么可感叹,怨什么世态炎凉!享受一下人走茶凉的待遇是很顺理成章的。

  唐代的韦应物,写下了“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感人诗句。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拿人民给的“俸禄”的同时,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人民谋福利,无政绩而心愧,有民怨而自责,是应有的人生追求。只有如此,群众才会感谢你,永远记住你,即使离去后,“茶”同样可以是热的。晋代的邓修,明朝的海瑞,当今的孔繁森、张鸣岐、李润五等,人们世代怀念他们,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里。因为他们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做事,他们在任时,那里的人民就能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他们的去留牵动着群众的心。这样的干部与群众血脉相连,必定“去任荣于到任时”,即使离任后,群众也盼望他们多来看看走走,对这样的干部老百姓是不存在人走茶凉的。

  “也素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这就要求在位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深思,在位时若能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多为群众谋点利益,日后定能赢得人民的赞许;如果一味地倚仗人民给予的权力,专横跋扈,暗地里搞见不得人的勾当,就算你能换得人们一时的畏惧,但决不会得到人们持久的尊重。因而笔者奉劝身居领导岗位的同志们,在位时应一念常醒,闲中检点,静里操持,练出点真道行来。“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作所为,行政治事,应想着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若到离任时,才哀叹人心不古,默咏唐伯虎的“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有所感叹有所体会有所“暗忖”,为时晚矣。

  给自己找一个入梦的枕头

  人的最大财富,就是一个能每天送你进入梦乡的枕头。

  一家大公司的老总,退休后一直睡不好觉。原因是,他当老总时,全公司只有一辆日本丰田车,而现在公司里仅奔驰就有四辆。他看不惯,有时甚至后悔当初大权在握时,没有捞一把,因此长夜难眠,看了许多医生也不见效。这是上大学时,教员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以为不过讽喻世人的一个故事而已,所以,当时也仅仅是一笑了之。直到前些天,我发现,原来这个故事出自报告文学作家杨黎光的《没有灵魂的家园》。该书真实地记录了深圳市计划局财贸处原处长王建业的堕落轨迹。这个故事,作为一个令人警醒的反面教材出现在一本报告文学集里,就不由我不信了。

  北京某大报近日刊登的一篇《如何看待“看”》,所反映的问题就与这种“睡不好觉”的现象有着本质的相似。文章作者说,国庆期间,他到一位老同志家串门,提及某某熟人来北京,那位老同志顿时面显愠色:“来北京,怎么不来看我?”

  可以看得出来,这位某某熟人是那位老同志的老部下,至少,与老同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可以肯定,这位某某人以前跑那位老同志家是很勤快的。而如今,不去看了,这当中定然也有他的难言之隐,至于具体为什么,我们也不便猜测。但通过那位老同志失望的神情,我们似乎又可以隐隐约约地觉察出些什么。

  想当年在其位谋其政时,登门来看的人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川流不息、门庭若市。对于习惯了门庭若市、呼风唤雨的某些人,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起来,难免会有些不习惯,甚至有些失落,至于产生“睡不好觉”的失落感,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人走茶凉”,大多也不过是感喟于此吧。

  再看一下周围,为此而“睡不好觉”的人确还有不少。可细细想来,这些人“睡不好觉”,主要还是因为有个比较。一种是拿辉煌的过去和落寞的现在比较。那时候,大权在握,想到的与没想到的,都有人上门,事事比自己想得还周到,无需事必躬亲。而如今退下来了,曾经紧随在屁股后面的那些人都远离自己而去,事无论大小,一点一滴都得劳自己的大驾,这样难免不后悔。一种是拿自己清正廉洁的过去跟现在某些贪污腐败者比较。因此而耿耿难眠的人,如果出于义愤且当别论,如果“悔不当初”,那么他的灵魂深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同前文提到的那位“后悔没有多捞一把”的老总,求医总不见效,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笔者倒愿意为其开一药方,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心安。

  “人的最大财富,应是一个能每天送你进入梦乡的枕头。”在《没有灵魂的家园》一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笔者想,有了这样一个安然入梦的枕头,患有此症者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感,就不会感觉到“人走茶凉”、“没人来看”,更不会后悔当初自己为何不多捞一把了。愿为官者都能找回这个送自己安然入梦的枕头!

  人生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

  沉静淡漠也是一种美

  生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可以轰轰烈烈地灿烂,也可以悄无声息地燃烧。剧烈的燃烧与默默的熏染之间,看不出有层次上的差别,灿烂是一种美,淡漠何尝不是一种美。

  我与丈夫刚成家那会儿,因为没有煤气设备,从老乡那里借了一只煤球炉子,温温热热打发岁月。有一回丈夫出去上班,临走嘱我不要忘记封炉子,我一边看书一边满口答应。后来书看得走火入魔,只顺便用脚踢了一下封口的盖子,中午想起看它时,炉子早熄了,剩些松松的黄白粉块,一捅即破。丈夫倒是个好丈夫,没说我什么。第二日自个儿仔细地把锡盖封上,只留了窄窄的一丝缝隙让空气挤进去。然后满有把握地离开,我傻傻地看他,一时想不起说点什么。此后,炉子从未熄过。白天,夜晚,无论我们在忙碌或是闲暇。它总是安详淡然地做一簇簇似有若无的红色,绵延它的生命,以便承接适时的辉煌。我们两个人常常默默无语呆看那只炉子,再呆望彼此的眼睛,浅浅地笑。原来,生命中的许多谜是寄寓在这样不起眼的炉子中的。

  恋爱的时候,热情如火,仿佛要把对方也为对方燃烧殆尽,结了婚才知道,一直“水深火热”下去会早早毁掉彼此的,于是要寻求淡淡温情,细水长流,滴滴涓成。

  生命不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吗?不也是一番可以灿烂可以悄无声息的燃烧吗;少年意气指点江山是一种魅力;鸡皮鹤发,淡泊明志,以封炉的方式待命不也是一种魅力吗?剧烈的燃烧与默默的熏染之间,看不出有层次上的差别。历史不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燃烧过程吗?“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是唐代风彩;“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宋朝境象。一个“鲸鱼碧海”,一个“萧散简远”,也难说谁更高一筹。社会也如斯,有血与火的大革命,更有风平浪静的岁岁年年,哪一个更有意义,本来就很难说清的。

  炉中的煤只剩上面一小层是黑的了,丈夫打开炉子又加了一只煤球,我们就这样在冬夜里围坐在炉子边,长久长久缠绵于它的生生不息。无论热烈抑或是平淡,这总是一样的燃烧,平淡变为热烈,热烈之后又归于平淡,这只小小的炉子就这样温暖地启示我。

  也似乎只有既热烈又平淡方能长久。就像一个女人,惟其既有美丽一次的燃烧般欲望,又能平心静气地居家过日子,方可化美为媚,永远动人。

  跳动是一种美,沉静何尝不是一种美。

  灿烂是一种美,淡漠何尝不是一种美。

  燃烧是一种美,枯寂何尝不是一种美。

  不就是这相反相成一对又一对构成生命不朽的和声吗?又见炉子和炉中淡淡的火苗,无边思绪掠过脑际,幽远的温情在心里渐渐朗润起来。欲辩忘言。

  不一定一生都是轰轰烈烈的。

  不一定每人都要轰轰烈烈的。

  以德报怨———做人的崇高境界

  一个人来到世间,难免有不小心触犯别人的时候。

  被伤害者若能以忍让、谦和、宽容的与人为善态度对待他人,可能触动对方的恻隐之心,从而达到以德羞人乃至以德折人的效果。

  三国之际,为人褊狭的吕布与刘备交恶,吕布想叫名士袁涣写信去辱骂刘备一通,好出一口恶气。袁涣毫不含糊地拒绝了,吕布一气之下,抓过一柄剑架在他脖子上相要挟。哪知袁涣却冷冷一笑,道:“我只听说有以德羞人的事,没听说过以辱折人的。假如有一天我弃你他投,也以辱骂来对付你,你该做何想呢?”此言一出,直令吕布既惊且羞,只得作罢。

  这里,袁涣所言的“以德羞人”一说,应当成为我们对待同自己有怨艾甚至有伤害的人的一种基本处世态度。一个人来到世间,难免有不小心触犯别人的时候;反过来,作为被伤害者,如果老是对此耿耿于怀,甚至以牙还牙,那么,不仅冤仇相报无休止,还会使自己长期笼罩在怨尤的阴影之中。须知,人毕竟有别于其他生物,他有理智,有羞耻心,有荣辱感。一般情况下,被伤害者若能以忍让、谦和、宽容的与人为善态度对待他人,就有可能触动对方的恻隐之心,从而达到以德羞人乃至以德折人的效果。

  我们所谓的“德”,其实并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的行为,有时候必要的忍让回避就能做到。我们所谓的“羞人”,是使伤害者在道义面前感到自惭,从而达到消除怨艾,言归于好的境界。北宋时,吕蒙正出任参政,一个老牌官吏躲在帘幕后不屑地说:“原来是这样一个孬小子做参政呀!”跟吕同行的大臣愤愤然了,欲上前质问那人姓甚名谁,吕蒙正却制止了他,说:“你一旦知道了他是谁,就会忌恨一辈子。不追究他,于我又有何损呢?”此事传出后,朝中官员包括那个老牌官吏,无不佩服他不计人过的雅量。小事能回避,大事也能以回避来化解,哪怕是相互的仇隙,那就是以德报怨的较高境界了。东汉时,颍州太守寇恂,依法处决了大将贾复的一个部将,贾复执意报复,扬言说部队路经颍州时要杀死寇恂报仇。寇恂的外甥想给舅舅当保镖,寇恂却拒绝了,说:“过去蔺相如不惧秦王,反而屈于廉颇,这是为什么呢?区区赵国,尚有此义,我岂能丢掉义字?”然后,他派人为贾复部下备下双倍的酒菜慰劳。自己出去迎接贾部后,立即称病退去。连光武帝也为寇恂的回避和义气所打动,亲自出面撮合贾复捐弃前嫌。两位古人这种对待伤害与怨艾的态度,正是以德羞人的一个注解,显示出忍让、回避和不记个人恩怨的高风亮节来。

  俗话说,饶人不是痴汉。我们说的“德”,正是这种对伤害或仇隙的宽恕、原谅;我们说的“羞人”,是说在春风化雨般的宽恕和原谅下,唤醒对方的良知,使互为冤家的人们心灵亮丽起来。在一场拳王争霸赛上,泰森先是口出狂言,继而在拳坛上干脆脱下牙箍,狠狠地咬下对手霍利菲尔德一块耳朵。如此公然的恶行,自然受到比赛规则的严惩和公众的谴责。然而,作为被伤害的霍利菲尔德,此时想的并不是报复,或者幸灾乐祸看对方遭惩罚的笑话,而是出面公开地为泰森辩护说,谁都有这样的时候,我愿意原谅他,不去计较。这种坦诚的饶恕,这种发自内心的谅解,既让对手汗颜,更使人们对霍利菲尔德多了几分敬仰,那拳王的金腰带也添了几分亮色。唐代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因意气而隔膜甚深,两人同在安思顺麾下却从不同桌吃饭。当郭子仪接替安思顺任主将一职时,李光弼十分惧怕他报复,忙向郭求情:“你让我死可以,请让我妻儿活下去。”郭子仪一惊,一把将李光弼抱坐到客座上,不禁泪流满面:“你说什么呀,这次讨伐安禄山全仗着你呢。国难当头,我能再记着个人恩怨吗?”郭子仪的饶恕,打动了李光弼,也融化了相互心头上的坚冰。他们协同作战,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豁达的原谅与饶恕,不正是以德羞人乃至折人的源泉所在?有了它,再大的恩怨樊篱也可能拆除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成人之美。我们说的“德”,正是这种襟怀坦白的“成人”风范;我们说的“羞人”,正是这种抛弃恩怨成就别人的道义之光的折射。东晋大臣郗超同谢玄向来有隙,常相互攻讦。前秦攻晋时,朝廷商议起用谢玄为主帅征讨敌人,但遭到不少人反对。在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郗超说话了:“任用谢玄方能取胜。我同他在桓温府中共事,知道他善于用人。由小事推断大事,他是能胜任的。”众人见他如此赞许隔膜颇深的谢玄,不由愕然,但意见也迅速统一起来。果然,谢玄讨伐前秦取得辉煌胜利,人们在赞扬谢玄的同时,把更多的钦佩给了郗超。能做到不以个人恩怨和喜好去评判人、推荐人、成全人,该需要何等广阔的胸襟和雅量,需要何等强烈的责任感呢?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有过这样一件动人的事情。一个叫叶某的留学生有一个12岁女儿,生日那天,孩子在横穿马路时被一个鲁莽的司机驾车轧死。在难以平复的悲痛中,叶某夫妇回答每一个安慰者的话是:“我们失去了女儿,非常不愿意再看到别的家庭也发生这种不幸。因此,我们惟一需要帮助的是,呼吁在街口建一个交通信号,那儿已经发生过千次这样的事故了!”带着巨大悲伤,叶氏夫妇又冒着风雨,伫立在女儿遇难处的路口,举起一块警示标语牌,上面写着:“在这儿设立停车信号!给孩子们过马路的机会!”这血的呼唤,这泪的呐喊,得到肤色各异的父母们的热情响应和声援,终于迫使政府当局派出代表,倾听人们的意见。叶某夫妇的义举所表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感动了律师们,他们自愿为叶氏夫妇打官司,起诉政府有关部门,迫使其安装交通管制信号。一场意外的丧女事故,只是因了父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道义感,便唤醒了众多人的同情、尊敬和良知。这种成人之美,不正是对以怨报怨的反动!不正是净化人际关系的一种催化剂!

  像叶某夫妇那样对待自己受到的伤害的,可以说只是我们所说的“德”的万千境界之一二。当被害者反过来给予伤害者以宽恕和援助,这种“德”更是人性和爱心的至美之光了,它的力量是足以令人震撼和泪下的。湖北天门市有一农民甘某,一次放土铳时误杀了邻居8岁的小男孩。孩子父母甘某、徐某一家顿时陷于巨大悲痛之中。但是悲痛中他们保持了冷静与理智,一不报复,二不滋事。当法庭宣判对肇事者判处三年半徒刑后,在民事调解中甘氏夫妇只提出了3万多元的最低赔偿。后来,听说被告要让两个上大学的孩子辍学,以打工挣钱的方式偿还赔款时,甘国平夫妇竟大动恻隐之心了。他们主动提出被告只需偿付一笔安葬费,余下的1万多元钱不再索要,全作资助被告两个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当着法庭上的这种郑重表态,一时引起人们的热烈掌声。不少人包括法官均热泪盈眶,人们为甘国平一家用真情写下的泣血的仁义感动了,也让我们看到了以德报怨的巨大的感染力。美国的爱荷华大学,曾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件。一个叫卢某的中国留学博士生,因精神失常,竟开枪打死了该校副校长柯莱瑞女士以及三位教授和一名中国同学。隆重的葬礼举行后,柯莱瑞副校长的三个兄弟开了个记者招待会,宣布他们捐资设立一个柯莱瑞国际心理学奖基金会,用以促进对外国学生心智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三兄弟又给卢某的家人写了一封诚挚的慰问信。信中说:“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柯莱瑞最相信爱与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望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我们知道,此时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虽然仅仅是一封信,表达的却是多么不寻常的感情!像甘某一家、柯莱瑞三兄弟那样,在自身受到巨大伤害之时,却反过来援助、安慰伤害者的亲人,这该需要何等博大的胸襟,何等纯真的仁爱之情呢?当他们在赠与伤害者以爱之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以德报怨所蕴含的股股暖流和巨大潜能。

  宰相肚里能撑船,

  得人心者得天下

  从眼睛里离异物,从心灵上涤抹记忆,这实在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天分。谁的口袋能盛下东西,谁就是富翁。

  器量,本义是指器物的容量,引申用以比喻人的度量。蔡邕《郭泰碑》上有“器量弘深,姿度广大”之说。中国古人处世为人非常重视“器量”二字。它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官之道;是处世哲学,又是政治哲学。古之圣明之君、贤达之臣、聪慧之士无不以“器量弘深”为人生箴言,且往往从中受益无穷;而一些不知韬晦、器量狭小之人,也往往因不能容人容事,终致人生和事业的失败。

  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生动的历史人事中来体悟“器量”二字吧。先说一个反面的例证———“陈胜杀故人”。陈胜是大家都熟知的古代农民起义的领袖。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载有他的一则故事:陈胜称王以后,从前和他一起当雇工的一个穷哥们听说了,便来找他。这个人敲着宫门嚷道:“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卫士要绑他。他一再解释,才没绑,却不肯给他通报。陈胜出来了,他挡着路直呼陈胜的名字。陈胜让他上车一同回宫。后来,这人时常随便出入宫殿,还情不自禁地说了他过去和陈胜在一起时的旧情。于是有人对陈胜说:“这个人愚昧无知,专说些不得体的话,有损您的尊严。”陈胜就把这人杀了。此后陈胜的老熟人都自动离去,没有人再亲近他了。陈胜是杰出的农民领袖,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他的失败有多重原因,从这个小故事来看,他这个人器量不大,不仅不能广纳英才,而且连老熟人都纷纷离开,这或许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吧。古代圣明帝王深知,得人心、得人才才能得天下;而要获得人心与人才,君主必须有器量。海涵万物,有容乃大。“唐太宗初识魏征”的典故是很耐人回味的。唐高祖武德末年,魏征任太子洗马(即太子侍从官)。见李世民与皇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皇位,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后来,李世民先下手杀了太子。他便是唐太宗。太宗将魏征召来斥责他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何道理?”众人都替魏征身处险境而担心。魏征却镇定自若,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日之祸。”太宗被他的话所打动,肃然起敬,格外敬重他,将他提升为谏议大夫。太宗还多次召他进入寝宫,询问治国的策略。这件事载于《贞观政要》。唐太宗是千古明君,魏征是一代忠臣,两人的关系一直传为美谈;殊不知,魏征原来还是唐太宗的敌人。气度恢宏,心胸开阔,善于识人用人,这正是唐太宗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的确意味深长:器量小,不容人,熟人和故交也离你而去,孤家寡人难成大业;器量大,能容人,可化敌为友,纳天下英才而用之,事业岂有不兴旺的道理!

  古之帝王讲“器量”,宰相则有“相度”一说。明人陈继儒《读书镜》(卷二)有则轶事,讲的是为相的道理,也是为人的道理。这则轶事说的是宋代仁宗时的宰相富弼。富弼是北宋有名的贤相。据说,年轻时有人骂他,他像没听到一样。有人告诉他说;“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对他说:“指名道姓地在骂你哩!怎么会是骂别人呢?”富弼回答道:“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的吗?”告诉他的那个人十分惭愧。当了宰相以后,富弼经常对子孙们说:“‘忍’这个字,是办好一切事情的窍门。和睦亲族,处理政事,特别应该以忍让为先。如果在清正节俭之外再加上一个‘忍’字,那么有什么事不好办呢?大凡朝廷用人,专看才德,惟独在任用宰相时,又以‘相度’二字来要求他。所谓相,是地道,也是妇道,土地要容纳万物,妇女要以忍耐持家。如果不忍,便像佛家所说的‘虾蟆禅’那样,一跳就倒了。”富弼的言行未必就值得仿效,但其中的确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即要有器量,有宽容精神。他的“地道”、“妇道”之喻,也是十分精彩的。做人就是要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包容万物,像母亲一样温厚、坚韧、涵容一切。有了这样的器量,这样的包容精神,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人生事业也会更加顺利。

  “器量”还往往表现出聪明与糊涂的人生辩证法。富弼执意不追究骂他的人,看似糊涂,实则聪明;而有些器量小的人,心眼儿细,遇事表现得很精明,实际是小处聪明,大处愚蠢。我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能做大家翁。”这正好与富弼所为相印证。富弼未必真不知道别人在骂他,但他装痴作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实在是有器量之人的大聪明。的确,河流之所以纳污,是因为它深;山岳之所以藏疾,是因为它高大。做人,就应该有山海一样的器量,有宽宏大量的美德。

  思念是心灵的泉水

  没有思念的人,感情的心泉已近于干涸,不会思念的人,泪水仿佛是被四季风吹出来的。只有思念的人才能听到那曲声光交织的歌吟。

  思念是心灵的接着水,涓涓潺潺,丁冬有声,只有自己能听到那曲声光交织的歌吟。

  思念是情感的花信风,绵长有绪,丝丝缕缕,希望她飞向不可能到达的远方。

  思念是一束看似没有来由的情绪意识流,记忆与怀想,期待与盼望,则是她实有来由的源头。思念是飞翔于两颗心之间的蓝精灵,飞行的距离有时切近有时遥远。然而,不论是远是近,总有真情起飞探寻的航班。

  思念是永久的温柔,永远也不会金刚怒目,永远也不会怀有恨怨,永远也不会生硬的诅咒。那一滴滴涌出心窗的雨珠,因爱而酿成,为祈愿而洒落。

  思念是杯酒,越酿越苦,越苦越真,越真越不忍下咽。如果没有这难以言状的凄艾,思念还会有多少滋味?如果没有这浸入心底的甜醉微醺,思念还不如一杯白开水。思念是一盅咖啡,糖似乎放少了些,但人们偏偏喜欢喝它品味它,喜欢它那与生俱来的耐人寻味的苦涩。品味着品味着,心头便弥漫了苦尽甘来的感觉。

  思念常常与痛苦为伴,痛苦却不会是因了思念。思念往往轻悠如云,绵长似水;痛苦往往倒海翻江,生死两难。思念可使之愁肠百结,却不可悲痛欲绝;思念可翻来复去不厌其烦,但不可心存欲望,自欺欺人。

  失望是由于你的思念终于不会有什么结果;忘却是因为你的思念没有了价值和意义;无尽是因为你的思念难收又不会再有任何回音。当你静静地闭上双眼时,彼此的思念都有了无言的结局。

  思念是内心的独语,与口舌无缘;思念是无形的表演,再美也无人喝彩。

  没有思念的人,感情的心泉已近于干涸;不会思念的人,泪水仿佛是被四季风吹出来的;沉于思念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该怎样超脱自我燃起生命热情的烛火?单向思念的人,剃头挑子一头热,应如何调控让理智在清醒中慢慢冷却?

  有远行就有思念,有离别就有思念,有真情就有思念,有相识就有思念,思念亲人,亲情如家珍;思念至爱,爱意无尽期;思念友人,友情似手足。有时也想起不相干或者不投合的人,那思念不投入许多的情感心意,仅仅是一个淡淡的记忆,一次倏然而过的回顾。

  有首歌叫《牵挂你的人是我》,流行得最是宽广。其实这是一支现代人个性与共性相融相谐的“思念之歌”。想的人来了,顺着你的心路驶入终点站,你和思念就笑盈盈站在了月台上。

  快乐,原是

  自我的发现,彼此的给予

  快乐是一种感觉,需我们敏锐的感受,细致地体验。放开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捕捉,什么都可以是快乐。

  那一个寒假,每天都有灿烂的阳光,极难得的和煦温暖如春的冬日。

  第一堂班会课,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我准备了一本黑封面的硬面抄。我说让我们记下每一个崭新的日子,记下这段共度的人生。

  一个学期过去了。硬面抄回到我的手里,带着他们的气息。只是,当我怀着欣喜走进他们的日子时,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向我倾诉一种感觉:不快乐。

  我望着窗外逐渐黯淡下去的阳光,想着他们写下的种种不快乐的理由,我也就跟着再不快乐。繁重的课业,枯燥的三点一线的集体生活,无处可去的周末假日,初来乍到的陌生。种种理由叫人不快乐,都叫人觉得这不是那个心里向往了很久的五彩纷呈的大学生活,更不是通过“黑色七月”的拼搏而挣得的那个光明。

  然而我想,本来快乐就不是一本书一张标签,可以让人把它塞进我们手里贴到我们验上。快乐,是一种感觉。它无处不在,它又无声无息无形无体,全凭我们敏锐的感受,细致的体验。

  日子也许总是周而复始的平淡,总是上课下课吃饭泡水自修睡觉的一成不变,可是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份礼物,那就是快乐。我们可以为一个总是记不住的英语单词突然鬼使神差地从脑袋里跳出来而快乐;可以为那个总是遇到却从未交谈过的女孩偶然的回眸一笑而快乐;还可以为体育课上球门前的一记漂亮劲射而快乐。什么都可以是快乐,只要放开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捕捉,快乐就不会一次次和我们失之交臂。

  不妨邀三五知己去广袤的田野散步,如果你爱自然;不妨挤在涌动的人流里,看街头琳琅满目的橱窗,看夜色里霓虹灯的闪耀,如果你爱都市的热闹;不妨躲在小小的屋里,塞上随身听的耳机,轻轻合上双眼,让年轻的思潮随着音乐的河流奔向远方,如果你爱独处;也不如去图书馆找几本缩在角落里的稀奇古怪的书站着翻翻,如果你渴望知道外面世界是不是真的精彩。

  什么都可以是快乐。只要我们尽心尽意地涂抹自己的画布,努力把它画得明快、鲜亮、丰满,我们就会在每一个生动的笔触里与快乐不期而遇。

  充满梦想地生活,充满激情地生活,充满渴望地生活。梦想会使我们活得轻盈,激情会使我们活出生机,而渴望,会使生命傲然挺立永不枯萎。我们或许永远不能占有整个世界,但我们从此就拥有这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无需建立,无需寻觅,我们就站立在属于我们的那块土地上,头顶一方蓝天。这一片空间并不很大,但它再小,还是深藏着我们的快乐。只要去发掘,就不会错。

  于是,不管得到生活的哪一样馈赠,我们都会觉得已经足够,因为我们快乐着。

  在那些个冬日的阳光里,我写下了二十八封回信。我没有叫他们讨论如何才能获得快乐,我只是告诉他们我快乐。我快乐的理由都是那第的细小,它们散落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地信手拈起,就可以快乐。

  寒假结束了,同学们又从四面八方回到校园。校园的生活,依旧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模式,可是因为多了二十八颗善于发现的心,日子便过得有声有色。每周一次的寝室文化系列竞赛,使人惊讶地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辩才、笔星、歌手、画家、诗人、导游、象棋大师、足球先生、游泳健将在我们中间藏而不露。每一次发现都是一次快乐,每个人的特长都给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每一次生日晚会上的烛光摇曳出温馨如家的手足之情。一个个自动结成的学习小组,使艰苦的学习不再成为沉重的负担。健康向上的班风,亲密无间的同窗之谊,让邻班邻系的同学羡慕得直想转班。这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这个班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校表彰的“三好”班。

  他们在新的班级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下了新的感触:快乐,是影子。只要心中有热情的阳光不灭的照耀,影子就总在我们的脚下伸展。

  捧着他们交给我的一个又一个充满阳光的快乐日子,我心里就沉淀了很深的快乐。

  快乐,原是自我的发现,彼此的给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的目的,不只是关心自己能活着和怎样活着,还关心,或者说更关心别人也要活,而且活得更好一点。

  去年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人对“人生”下过一个定义,并且列出公式说: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人活着和怎样活着。即:活着+活法=人生。还举例说,有饭吃,人就能活;怎么弄到饭,就是活法。

  这个定义,看来下得太简单,把人生的涵义定为人怎么能够生存,怎么能够延续自己的生命。这只说到人的动物性的方面,即人的自然属性方面。求生存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本性,不只是人才具有。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显然不只是能活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人的脑子能够反映外界事物,能够思想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运动规律,而且利用这种规律。也就是说,人是有人有性和人格的,具有作为人的伦理和道德的。人不是像动物那样,只具有动物性,只能对外部的刺激被动地起条件反射。只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发挥残酷的兽性。可见人生的涵义,远不只是求生存能活着,或者活得更好一点。人生的目的,不只是关心自己能活着和怎样活着,还关心,或者说更关心别人也要活,而且活得好一点,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关心自己能活而且活得更好外,他还关心整个社会的人能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能够把人类文明推向前进,达到新的高度,使全人类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使人间充满着真、善、美。凡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认真地生活一辈子的人,想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色彩的人,想对别人奉献一点什么的人,想在推动右历车轮前进中出一把力的人,都是严肃对待人生的。他们对于人生总是抱一种乐观、参与、关注和执著的态度。他们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们的人生观的第一要义是奉献而不是索取。这样的人总是怀抱高尚的道德和情操,胸襟开阔,顶天立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人的人性和人格。

  但是另外有些人却有别样的人生观。有的人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活着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满足自己吃穿的需要。这样的人,很难说是具有人的人格的人,或者具有完满人格的人。有一些人,他的生活需要是得到满足了,有的人日子过得很不错,在社会上还算有一定地位,可是他们贪婪自私,不顾一切地占有财富,并且拼命地把他以正当的或不正当的办法攫取到的财富,恣意浪费,以堕落腐化为荣。这种人也很难说是具有人的人格的人,他们实在是社会的蛀虫。还有一种人,对于这个社会的一切,总是抱一种悲观的怀疑的态度,以为一切都不中意,都不足取,不想通用与,更不想奉献。只想与世无争,混过一生,良知和是非观泯灭,以为什么人文精神,终极关怀,历史责任感,全是扯淡。这种人,也不能说是具有完满人格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就必须具有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人性,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和人性,而堕落为具有动物性和兽性,那就是人的异化。一个异化了的人,便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人的属性、人的品性、人格、道德和人生观,要他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要他为别人做出奉献,那就难了。

  一个人的人生或人生观的问题,凡是活着的人都必须回答。不只是口头回答,还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来回答。有的人回答得好,有的人回答得孬。有的人的答卷上谱写着真善美、善良和正直,有的人的答卷上流露出假恶丑、卑劣与无耻,要回答好人生这份试卷,是并不容易的。但是知道人生之不易,那就不难回答了。

  少做一点,

  少赚一点,少花一点

  物极必反。而对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自愿简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反动,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渴望,耐人寻味。

  “少做一点,少赚一点,少花一点。”

  这是近日翻阅报刊读到的一段让人心里一动的“今人今语”。这段话下面还有个注释,不妨照抄:美国“自愿简单”的新生活方式已风起云涌,被社会分析学家列为十大趋势之一,并预测此运动可望在下一个世纪产生重大影响。说实在的,这三个“少”让我过目不忘,并引起深切的共鸣。记得曾在另一份报上读到一则消息,叫作“当今美国人的价值观:悠闲第一,赚钱其次”,可见这三个“少”并非空穴来风。这种“自愿简单”的新生活方式看来正应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是对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反动,可以说也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渴望吧,耐人寻味。只是,前两个“少”于我们目前的国情恐不太契合,因此,我只想就“少花一点”饶几句舌。

  “少花一点”,于我想,这“花”的涵义,当是“花销”、“花费”、“消费”、“耗费”,毕竟一花钱就是在消费。人活着,要生存、要发展,毫无疑问要消耗一定的物质,比如食物、水、衣物等等。问题是这“一定”究竟多少才合适,至今也没有见哪个国家用法律条文规定每个人每月只准消耗多少量的物质。于是,有条件者一人消耗的物质足以抵上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人的总和,无条件者却只能半饥半饱,衣衫褴褛,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按说,你既然有条件大量“消耗”,是你的本事与自由,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可如今,一方面是世界人口在急剧膨胀,一方面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的消费欲望也在急剧膨胀,甚至形成一股奢靡之风。比如,一个人每天有半斤左右动物肉足以维持生命所需,可有条件者尤其是饕餮之徒却食不厌精,常常一顿饭即可消耗满桌山珍海味灌下整打水酒;再如居住,本来两居室三居室足可以让三口之家安身了,可有条件者却往往占上三套四套甚至到处盖小楼建别墅;本来,几十个人可以同一部公交车上班,可有条件者却喜欢驾上自己的摩托车或者小车又潇洒又威风……一个人这样不要紧,十个人上百个人这样也不要紧,但如果千千万万的人都这样“消耗”呢?恶果就是野生动物惨遭浩劫,耕地急剧减少,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据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称,每制作4000张贺卡的纸浆所需的木材原料就相当于一棵树。如果以每5个人每年寄出一张贺卡计,全世界每年的贺卡数量就是10亿张,毁掉树木25万棵,相当于一大片原始森林。假如再算上造纸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寄贺卡实际上也在“污染环境”),那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瞧,连小小贺卡的消耗都可能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何况其他?这里面的道理其实不言而喻。所以,如果你我他,都能少吃一餐肉,少喝一杯酒,少抽一支烟,少用一张纸,少扔一次饭盒或塑料袋,少开一次摩托或小车(改为步行或骑自行车)……当用的用,当省的省,总之,少花一点,这既是爱护自己,更是有利于他人以及子子孙孙,何乐而不为呢?

  工作着是美丽的

  世界因工作而美丽,因为工作既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奉献。人类因工作而美丽,因为工作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崇高。

  时传祥式的巾帼群英徐州下水道四班,26年来披肝沥胆,管好城市的“出口”,让污浊排泄一空,把洁净留给了都市;吴天祥努力做好信访工作,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中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全国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和她的公交车,成了京城一扇亮丽的“窗口”,一道绮丽的风景线。世界因工作而变得美丽。

  徐虎根据工作需要,自制了许多“大显身手”的小工具;邱娥国向自己“约法三章”,创立“警民联系日”、“警民联系卡”和“警民联系牌”三项便民措施;李素丽对汽车沿线的情况了如指掌,能够明明白白地把乘客“送到”要去的地方,成为乘客赞誉的“活地图”。他们以自己的满腔热忱、过硬本领为群众服务。李素丽说:用力去做,只能做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

  工作既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奉献。

  徐虎十几年如一日,每晚为居民抢修水电,被誉为“19点钟”的太阳;今年大年初一,李素丽登上首班牛年车,把自己在除夕夜里制作的心状吉祥物送给了车里的每位乘客,向他们致以新春的祝福;吴天祥义务献血9次,连他妻子都不知道。他说:“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做人要像个人样,做党员要像个党员的样,做干部要像个干部样,不让群众戳脊梁。”工作是一种净化剂,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崇高,心灵变得美好。

  工作客观上造福于人类,也造福于自身。一位老大妈得知李素丽爱吃窝头,就做了几个糜子面窝头送到车队;一位老太婆临终时还喃喃地念叨着比亲儿子还亲的吴天祥;徐虎身后行进着“徐虎军团”;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群众几次为他立碑,他都撤了,群众就把碑文刻在太行山的峭壁上,也就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心灵的感激远远大于金钱和物质的回报,而人格的力量更无可估量。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要是我们没有什么研究工作可做,我就不想活下去了。”鲁迅先生语重心长:“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蝇营狗苟、徇私舞弊之辈,虽然忙忙碌碌,急不可待,但那是鸡刨食、猪拱槽,禽兽所为,不可同日而语,不齿于人类。

  先哲黑格尔有云:“一个真正的美好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美丽地工作着!

  一握手就出“手”不凡

  要做到“出手不凡”,你伸手的时机要恰当,动作爽快、利索、相握的手应当坚定、温暖和友善,两眼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握手的礼节,据说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代,人们相遇时,只要双方都没有恶意,就会主动伸开手,让对方摸摸掌心,以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后来,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了日常的握手礼节。

  今天,握手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一种常用的“见面礼”。与人相识、路途相逢、迎来送往、达成协议、表示祝贺等时机,人们都习惯握握手。握手无疑成了表达自己情感和了解对方态度的重要环节,人们内心深处的果断、犹豫、热情、冷漠、真诚、虚伪……在握手的瞬间就可能尽现无遗。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道:“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富表现性。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如春。”

  也许你会说,生活中的握手,再简单不过了,不就是见面相互拉拉手吗?这是人人都会的礼节。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懂得握手的学问和艺术,那么,即使你与别人拉了手,也未必就能达到传递礼节的效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初次相识,往往首先是手与手的相互接触,也许你,一生的知己、事业的成功,就产生于这样的握手之中。所以,你要想在人际交往中从一开始就占主动地位,你就必须掌握握手的学问,做到“出手不凡”,使握手成为你有力的“代言人”。要做到“出手不凡”,你伸手的时机必须是恰当的,动作要爽快、利索。面对长辈、上级,或你是男性对方是女性时,要等对方主动伸出手方可接握。相反,如果对方是你熟识的朋友、同辈、下级,则应主动伸出手,表示热情、谦逊。不管你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出手都要果断、迅捷,任何犹豫和迟疑,都会无言地说出你的优柔寡断,以致给对方造成误解。

  要做到“出手不凡”,相握的手应当是坚定、温暖和友善的,在手相触的那一刻,神态也应当是专注、亲切和诚挚的。握手时,有时左手可以握住对方的手臂或双手“满握”,这是十分友好的表现。为了表达某种特殊心情,彼此可以把相握的手上下摇动几下,有时简短、有力的摇动是对对方的信任,同时也是自信的表现。但摇动的幅度和时间长短,要在对方的细微反应中迅速做出直觉判断。

  要做到“出手不凡”,相握的手必须是亲密无间的、力度适当的。一般来讲,紧握对方的手表示真诚、友谊和欣喜;相反,似握非握,心不在焉,是冷淡和傲慢的表现。有的人仅用自己的手指去和对方的手指短促地一碰,或只是伸出手掌,而不真正地去“握”,让对方无所适从。这样的“握手”,是对对方的敷衍与蔑视,令人生厌。至于握手的力度,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即使是老朋友,也不要过分地紧握,因为用力过大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当对方是女士时,更应多注意。

  要做到“出手不凡”,你伸手的同时,两眼应当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地与对方的眼光做一次“碰撞”。如果你在握住对方的手时,目光却移向别处,或一边与对方握手,一边与另外的人说话,则会令对方觉得你不懂礼貌或看不起自己。要想做到“出手不凡”,还必须坚持虚怀若谷,具有君子风范。当对方已经伸出手来,就要毫不迟疑地伸手回握,拒绝握手是一种严重的失礼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该受到谴责感到尴尬的往往是拒绝别人的一方,而不是被拒绝的一方。

  总之,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了一把开启“陌生”的钥匙;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了主动;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事业上多了一次成功的机遇;学会了握手,你还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缔结更纯、更浓的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